【洞见干货】从6大方面深入解析财务造假情况!
近期因为财务造假被处罚的公司越来越多,比如金亚科技为满足管理层业绩目标财务造假、华锐风电提前确认收入财务造假、ST昆机(600806)财务造假案、佳电股份为弥补业绩不足财务造假等等,财务造假处罚事件不胜枚举,小编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财务造假的动机、方式、机会、识别信号、危害及如何应对。
财务造假顾名思义就是企业未按照准则和法规的相关规定,虚构假账、假表及假证,以非法的手段掩盖财务报表及数据的真实性。财务造假的动机主要有:
(1)减少利润,逃税漏税
(2)虚增利润粉饰报表,达到管理层业绩目标
(3)优化报表,满足上市财务指标
(4)骗贷款及融资款(增发新股和配股)
(5)避免被退市或ST
(6)大股东套现
(7)造假的收益大于成本
1收入确认不规范
收入理论上应该按照会计准则权责发生制的相关规定及时入账,但在现实中存在提前确认收入、滞后确认收入及虚增收入的财务造假行为,导致收入与成本费用不配比,产品的毛利率不具有可比性。虚增收入主要通过虚构客户、虚构订单、通过多角关系虚拟销售收入、随意划分收入确认期间、对具有重大不确定性的的销售订单确认收入。
例如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为满足IPO要求,虚构交易业务,虚增收入3亿元;华锐风电为粉饰上市首年的业绩,伪造单据,提前确认收入2.7亿元;2017年11月14日被证监会处罚的昆明机床财务造假 ,2013年至2015年,通过跨期确认收入、虚计收入和虚增合同价格三种方式虚增收入4.8亿,董事长王兴被终身市场禁入。
2成本确认不合理
企业在确认成本时,应按照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原则,合理的确认成本,但现实中公司通过减少或者虚增成本的方式,虚增或减少利润,达到粉饰财务报表或者偷税的目的。
例如:2017 年 12 月 8 日被证监会处罚的佳电股份通过将在产品少结转到完工产品成本中,减少成本,2013年至2014年虚增利润1.98亿,在2015年又逐月将少结转的成本分期分摊进去进行财务造假。
3研发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界限不合理
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费用化界限界定存在明确的会计确认原则,导致会计处理实务比较混乱,区分资本化或费用化的费用存在重大主观性,给财务造假提供了可能性。
例如因涉嫌重大行政处罚而丧失上市主体资格的百隆东方,2008年至2011年的研发费用总计投入3.78亿元,而管理费用中的研发费用仅为0.31亿元,有3.47亿元的研发费用,没有资本化,不清楚财务流向。
4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及冲销不合理
企业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恰当及时的计提坏账准备,计提的坏账准备应该与公司资产质量状况相符,企业可能存在利用计提或冲回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的情形。
例如紫光启迪古汉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原因之一,2005年至2008年,由于虚构大量销售,挂应收账款,由于不可能收款,只能通过坏账准备来冲销坏账;振隆特产存在存货大量盘亏等异常情况而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
5虚增或延期确认期间费用(尤其是职工工资、奖金及福利)
企业应当恰当的归集当期所属的期间费用,但是由于出于某种特殊的目的,企业可能不恰当的确认期间费用,延期确认、不确认、不恰当确认,通过人为的操纵来达到粉饰企业财务报表的目的。比较常见的是不恰当计提工资奖金,来年冲销或者少计提辞退福利和高管薪酬等方式来影响公司利润。
例如2017年11月14日被证监会处罚的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5年通过少提辞退福利和高管薪酬的方式虚增利润2,961万元;2017 年 12 月 8 日被证监会处罚的佳电股份将销售费用中的部分代理费和网点兑现费延期入账,从而调整当年利润。
6折旧及摊销不合理
通常表现在在建工程转固时点不恰当、研发费用资本化支出、开办费等确认与摊销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从而导致会计利润不精确。
例如:尔康制药财务造假案,其账面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自2014年7.19亿元增长到2016年底的17.69亿元,2015年和2016年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金额为6.78亿元和5.55亿元,导致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远高于同行业公司。
7关联方交易不公允或交易复杂
关联交易按照准则的要求,应该公允的进行买卖,但是企业可能通过低价向关联方买材料,高价向关联方销售产品来虚增利润;
也可能通过关联方之间无偿的占用大额的资金来虚增利润;
还可能存在对控股股东和关联方进行违规担保,导致上市受限的情形。
例如紫鑫药业财务造假案中,通过关联交易虚构下游客户和上游供应商,虚增收入2.3亿。
8虚增资产、漏记负债
企业通过虚增账面资产,少记或漏记负债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优化企业的财务比率,满足上市、融资及贷款的目的。
例如:尔康制药财务造假案,其账面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自2014年7.19亿元增长到2016年底的17.69亿元,远高于同行业公司,且与账面公司实际缴纳的房产税额;步森股份重组标的康华农业财务造假案中,康华农业2011年12月31日、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31日、2014年4月30日的财务报表分别虚增资产 2.04 亿元、 3.40 亿元、4.70 亿元、5.03 亿。
9内外两套账
有的企业设置内外两套帐:
一套账用于内部管理,主要核算真实的财务数据;
一套账用于公布外部数据,粉饰财务报表,达到相应的造假目的。
例如:2017年11月14日,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于11月13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处罚的财务造假事由之一是金亚科技设置了 006 和 003 两个账套。003 账套核算的数据用于内部管理,以真实发生的业务为依据进行记账。006 账套核算的数据用于对外披露,伪造的财务数据都记录于 006 账套。
10通过减持股份,大股东套现
上市公司股东以支持公司发展、改善生活、甚至是做慈善为借口减持公司的股份,来获取大量的现金。
例如2017年1月21日,万丰奥威(002085.SZ)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吴良定先生因其对慈善公益事业捐赠需求减持股份的通知,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5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74%,总价近10亿元。
11隐瞒财务重大事项
公司隐瞒重大财务变故,以维持其对外界良好的财务状况,不动摇股民对其的信心。
例如:万福生科在2012年半年报中存在重大遗漏,隐瞒了上半年公司循环经济型稻米精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因技改出现长时间停产,对其业务造成重大影响的事实,导致2012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大幅度减少。
12财务抵消不合理
企业可以通过不进行对母子公司的未实现损益合并抵消来调减企业的利润,来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例如2017年11月23日,已经停牌半年,曾经的“业绩白马股”尔康制药(300267 )终于复牌了。复盘当天,尔康制药同时发布了《关于对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2016年度母子公司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并未进行合并抵消会计处理, 应调减收入2.29亿元,调减成本0.20亿元,调减利润2.09亿元。
13不恰当处理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销售退回及折让应当在实际发生时直接冲减退回当期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等。但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涉及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调整报告年度相关的收入、成本等。故企业可以通过将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跨期处理,来虚增利润。
例如:万福生科在《关于对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中披露,公司负责国际销售部门未及时将销售退回及其后续处理的期后事项告知公司总部,导致财务部未按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销售退货的原则进行处理,2016年度的营业收入调减2,576万,调减营业成本249万,调减应收账款原值1,224万,调减坏账准备122万,调减利润2,205万,调增应付账款1,104万。
14虚拟跨境交易
部分公司利用其客户在境外,不易被调查的特点,虚构销售合同,虚构交易,虚增单价和销售数量,虚增收入和利润,粉饰财务报表。
例如:振隆特产利用其70%左右的产品销售至欧美地区,找客户核实销售情况难度大,成本高,进行财务造假,虚增利润7,616万元。
15虚构收回应收款
部分公司为了虚构资产的流动性,借助自由资金及外部借款伪造现金及银行收款单据,虚构应收账款的收回,待年度结束后,再通过相应的手段操作,将收回的应收款,重新确认。
例如欣泰电气财务造假案,通过自由资金及外部借款分别虚减应收款,2011年12月31日、2012年12月31日、2013年6月30日分别虚减应收款1.01亿元、1.21亿元、1.58亿元。
1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股权集中程度过高,股东结构缺乏制衡机制,内部治理结构及控制结构形同虚设,导致大股东凌驾于控制之上,从而达到操纵利润,转移公司资产到关联企业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严重缺乏真实性,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认识,损害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例如万福生科董事长兼总经理龚永福和董事杨荣华(二人为夫妻关系)分别持有公司29.99%的股份,合计为59.98%,而其他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超过5%,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为其财务造假提供了可能性; ST海润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担保、交易、股权转让严重违规、销售与收款环节、采购与付款环节内部环节出现重大缺陷,导致公司2016年在光伏业务回暖的情况下亏损达到11.79亿就不足为奇。
2外部审核漏洞百出
企业上市需要审计机构、律师机构、保荐机构和保监会的层层审核才能最终上市,但是中介机构可能玩忽职守,利益至上,隐瞒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甚至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协助企业成功上市。
例如万福生科在审计机构中磊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平安证券未尽职尽责履行监督职能的情况,成功上市,证监会也未能及时发现,导致重大财务造假丑闻;财务造假案中,审计机构、律所、发审委证券交易所也可能会因为未充分履行职责被牵连。
(1) 频繁的更换企业高管
(2) 复杂的关联方交易或关联方交易价格不公允
(3) 应收账款、存货增速快,账龄增长,周转速度减慢
(4) 频繁的发生非正常经营费用
(5) 连续的资本运作
(6) 关键经营指标异常(毛利率,净利率等)
(7) 会计政策变更
(8) 管理层经营业绩指标高
(9) 过度的对外负债
(10)扩张的规模迅速
(11)内部所有权斗争激烈
(12 频繁的更换中介结构
(13)公司盈利,但无正当理由,长期不分红
(14)大股东疯狂减持股份
(15)管理层不诚信
(16)公司的治理结构或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17)虚增巨额亏损或者减值
严重影响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使用。
财务造假其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严重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投资决策、审核职能等,进而导致给其经济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影响国家执法力度,危害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财务造假是以违规的手法达到操纵财务数据的目的,进而达到转移财务资产、IPO、及融资等目的。财务造假的手段和方法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扰乱了经济秩序。
扰乱社会风气,影响资本市场的信用。
财务造假处罚案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财务合法合规性,导致更多的公司模仿或已经在暗舱操作,扰乱了社会的风气,降低了资本市场的可信度。
《卧虎藏龙》中有句台词:“无论你对今生的决定是什么,你一定记得要对自己真诚。”古人云:“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国家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信用这个词对我们已经不陌生,我们要有绝对的职业敏感度,合理的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免以小失大。在证监会行政处罚案例中,受牵连的财务人员不胜枚举,我们更应该保护好自己。
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避税。比较火热的是VIE结构,通过具有税收优惠的地区或者有税收协定的国家,规划合理的交易结构,以合法的形式达到合理避税,以及各种政府机构备案的目的。
做好领导的警醒钟,劝其考虑公司长远的利益。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在创业的初期,管理层每走一步都谨小慎微,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物质欲的膨胀,管理层难免会伙同财务做一些违规事项。财务人员要及时提醒,必要时搜集各种违法处罚案例,让管理层意识到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我相信每个管理层走到今天都不是一朝一夕成功的,里面倾注了更多血汗,会做出明智的决定。
协助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降低自身的执业风险。如今财务人员的执业风险较大,所以我们再小心也不为过,谈不上绝对,但至少要做到溯源,每一笔财务处理要有足够的支持凭据,不能虚构交易,虚构合同,虚构货币资金等,要想到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膨胀的,你今天的妥协就代表明天的服从,一旦东窗事发,你也会随之被牵连。
■来源:刘丽姗 Liz财税实堂
洞见资本研究院编辑整理,转载需授权
点击关键词查看对应文章
关注洞见知行,回复以上关键字,可查看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