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四个概念就是价投的核心概念,下面是两个重要的假设。所谓的财务分析,行业分析,本质上都是在利用线索来找出公司的价值。而很多人却本末倒置,盲目相信一两个分析工具。下面就介绍一些总结的估值上的小误区。企业价值的定义特别简单:企业的价值等于企业在未来时间内能赚到的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定义只能概念化,不能模型化。原因很简单:几乎所有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都需要预测3-5年的未来的自由现金流,然后在出现一个“终止值”(Terminal Value)。首先,除非你预测的是可口可乐,美国运通这种公司,否则预测3-5年的财务数据简直就是搞笑,准确性非常低。另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里的终止值占到了模型里股票价值的50%以上。因此,只要终止值发生一点点变化,整个估值可能差十万八千里。而且这个终止值对折现率非常敏感,将折现率下调1%,整个公司的估值可能上升1倍。不能模型化并不代表这个概念无法在现实生活中使用,你只是不能简单的使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直接计算估值而已。但是你可以利用这个模型进行逆向思维,反推现在估值水平是高是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使用的PE都是无用指标。如果你今天还在简单的无限制的使用PE和PB,你基本上就相当于投资界里的路人甲——俗称“韭菜”。PE和PB指标有如下问题:什么叫做思维层面有硬伤?就是说,这个指标在公式层面就有硬伤了。如果你将公式上下同时乘以总股本,那么PE=总市值/净利润;所以,你用PE的时候,本质上是在思考总市值和净利润之间的关系。这也意味着,PE在思考层面上就有硬伤。因为,一个企业的价值分为两部分:股东价值(市值)和债权人价值(负债)。PE仅仅只考虑了股东价值,没考虑任何债权人价值。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假设企业A的市值是1亿美金,每年的税前利润是1亿美金,净利润是6000万美金,负债是99亿美金。虽然PE是1.67倍,但是由于负债太严重,但是如果你把债权人和股东作为一个整体,这个企业价值100亿美金(同时买走债权人的债和股东的股份),实际上的“PE”是166.7倍。PE这个指标第二个大问题是,EPS很容易造假,容易存在很多一次性利润。PE这个指标真实想表达的意思是:当我要收购一个企业时,我为它现在的利润支付多少倍数。但是显然大多数人用错了。因为现在的利润中有可能存在造假的问题,同时存在一次性利润。实际上,这个“现在的利润”具体应该值得是“现在出现的,并且以后也出现的经营性利润”。因此,如果要使用PE,最起码要进行调账,把所有的非经营性,不可持续的利润统统去掉,得到一个经营性可持续的利润。如果你在使用PE时,考虑的是企业的可持续的盈利能力(Normalized Earning Power),那么这就成了一个可用的比率。这是投资的复杂之处,也是有意思的地方。市场给一个公司低PE不代表市场是错的。因为有可能市场在预计公司未来的利润很差。比如说一个公司现在的股价是10美金,EPS是10美金PE是1,看似很低。但是呢,也许市场认为这10美金中有8美金是一次性利润,或者市场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在恶化,今年赚到10美金,明年可能只有1美金。如果市场是对的,那么现在PE虽然看似是1,但是也不代表公司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要投资这个股票,你要了解市场的逻辑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市场是错的。PB指标用在金融和保险行业是个非常好的指标,因为这些公司手里资产大多数情况下就是现金。因此可能代表一个公司被低估的程度。拿PB去衡量美国银行股的话,是一个有效指标。不过我认为,衡量银行股最重要的指标不是PB,而是调整后的ROA。PB这个指标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看看现在的股价占公司“净资产”多少。如果股价低于净资产,“理论上”公司是“安全”的。那么问题来了,绝大多数人是如何计算“净资产”的呢?他们直接用了Book Value,从公式上,大多数人用的BookValue=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如果你是这么计算PB的,那么PB就是一个无用指标了。这主要是因为管理层的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到所有者权益的大小。所有者权益的最大问题出在库存股和留存收益上。上市公司在回购了自己的股票之后,把这些股票记为库存股。这些库存股是所有者权益里的减项。也就是说,这一项是负的。因此,当一个公司回购越多股票,导致库存股变多了,因此所有者权益要减去一个比较大的数字,所以所有者权益变小了。这也就是为什么IBM的所有者权益如此的小,ROE如此的高。不是因为IBM牛,而是因为IBM回购了大量的股票!你可以看到,当一个公司分红比例越大,其留存收益越小,所有者权益越小,ROE越大。当一个公司分红比率越小,其留存收益越大,所有者权益越大,PB越大。首先要说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估值工具。就像不存在永动机一样,在投资世界,不存在任何可以让每个人都赚到钱的方法或者工具。因此,基本上每个行业最正确的估值方法也都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能力圈。比如在能源行业,重置成本和企业的石油或者天然气储备是很好的估值方法。虽然我们没有一把万能的钥匙,但是还是有一些估值工具明显好于PE和PB。实际上,EV/EBIT是一个明显优于PE的估值工具。PE实际上等于企业的市值除以净利润。而市值只不过是企业的一部分而已。EV/EBIT就解决了这个问题。EV指的是企业价值,企业价值不仅仅考虑了股东,还考虑到了债权人。因此,企业价值=市值+长期负债+少数股东权益-现金。这是把企业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而避免了PE的问题。另外,PE由于没有考虑到资本结构,所以很多时候即使是处于同一行业的两家公司可能也无法直接对比。而EBIT是息税前利润,剔除掉资本结构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从而更具有可比性。重置成本指的是现在现在一个新的和目前企业产能,效率一样的企业需要花费的成本。这实际上才是真实的”PB”。对科技股来讲,这一成本接近于无法计算,但是对能源,基建,零售等公司来讲,重置成本有重要的意义。假设今天市场中存在着100个竞争对手。然后一个精明的商人想要进入这个市场,他一般有两个方案:2、从这100个竞争企业里收购一家企业,进入这个市场。那么什么情况下,使用方案1,什么情况下使用方案2呢?其实非常简单:当目前市场中企业的市值小于重置成本时,精明的商人会选择收购。当目前市场中企业的市值大于重置成本时,商人会选择自己建立企业。从行业角度来看,如果一个行业在周期性低估时,整体的价值小于了其重置成本,这意味着这个行业很难再有新的进入者了。在炼油厂行业,一座炼油厂是买贵了还是买便宜了的最重要核心指标之一就是:重置成本。一座炼油厂的重置成本,实际上就是把这座炼油厂拆了,重建一座一模一样的需要支付的开支。一般重建成本分为:绿地重建成本(GreenfieldReplacement Cost)和污染地重建成本(Brownfield Replacement Cost)。绿地重建成本是指在没有污染过的土地上重建设备的成本。一般绿地重建成本会有昂贵的环保费用。污染地重建成本指的是在已经发生过污染的地方重建设备的成本。企业价值等于其未来时间内能产生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这个定义是接近于完美的。但是这个切记定义几乎没有办法模型化,基本上95%的DCF模型都是扯淡的。你下辈子也不会看到李嘉诚,王建立,巴菲特,在判断一个公司值多少钱时,请两个专家来做两个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看看。他们在判断一个企业值多少钱时,不外乎考虑三个东西:2、现在企业的正常化利润是多少?我来运营的话可以砍掉那些费用,可以提高多少正常化利润?PB本质上是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想创造的指标。为了更真实的思考出一个企业的资产价值多少钱,你可能需要仔细的翻阅资产负债表,可能需要查看重建成本等等。PE本质上是为了解决第二个问题想出来的指标,但是同PB一样,这个指标也被滥用了。有些上市公司中存在大量的一次性利润,大量的非经营性利润,当你真的要彻底买下来这个公司,你只会考虑可持续的正常化利润。
免责声明:
本公众平台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音等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版权争议需要交涉,请直接联系原作者。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本平台客服查核属实后,将于24小时内删除消息,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热烈欢迎朋友们关注、转发、收藏本微信平台消息。
■来源:金融干货
洞见资本研究院整理编辑,转载需授权
点击关键词查看对应文章
丨BP丨天使估值丨股权分配丨股权架构丨
丨估值丨对赌丨商业计划书丨财务模型丨上市流程丨
丨市值管理丨股权激励丨优先股丨借壳丨股权融资丨
丨新三板丨三板讲堂丨董秘丨并购丨定增丨做市丨
PE丨VC丨IPO丨FOF丨P2P丨PPP丨DD丨
关注洞见资本,回复以上关键字,可查看系列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金融干货!
一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