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选城市或许比选大学更重要
近日,俞敏洪又因为一句话上了微博热搜,他在一场直播中谈及毕业生该如何选择大学时直言:“我一般建议高中生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大城市,而且我觉得离得越远越好”。
对此,有博主发起相关话题投票,结果显示约有70%的网友完全赞同这个观点。对于学生来说,选择大学就是选择城市,大城市教育资源更强,就业机会更多,能够让人眼界更加开阔。对于大城市来说,大学生资源也一向是“兵家必争之宝”,对城市的建设发展意义重大。大学生与大城市,一直都是相互吸引、彼此需要的。
正值高考日,搜狐城市梳理了4个一线城市和15个新一线城市的高校资源、就业前景、生活成本和娱乐指数,来看看到底哪些城市高等教育实力最强,又有哪些城市最能留住这些人才,希望能给今年的考生做一个参考。
北京高校数量是深圳的7倍
看一座城市的高等教育实力,高校数量与在校生数量是最直观的。截至2019年年底,4个一线城市和15个新一线城市的的高校总数为957所,其中仅北京一市就占了将近10%。一线城市中的广州和上海实力也不俗,分别排到第三、第五位。深圳则因为建市年份还较短,高校数量垫底,也因此被评为全国最缺大学的城市之一。不过近些年,清华、北大、香港中文等多所名校都开始在深圳建立分校,深圳的高等教育补课正在加速。
新一线城市中,武汉以84所高校的成绩一骑绝尘,与重庆、西安、郑州这些第二梯队成员拉开极大差距。成都、南京等老牌教育强市,高校数量位于中游。经济实力颇强的东莞和今年跻身新一线城市的佛山,高校数量垫底。
广州百强高校数量输给南京和武汉
看完各市高校数量,我们再来看看质量。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排名100强名单来看,北京以18所百强高校的数量高居第一,北大、清华、人大更是排在全国前十。上海百强高校数量位居第二,广州则输给了教育强市南京和武汉,位居第五。深圳的深圳大学此前也曾上过榜单,但在今年却滑落到了107名。
新一线城市中,南京以拥有8所百强高校的成绩登顶,武汉屈居第二。这两市均为老牌教育强市,其中南京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武汉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都是国内著名的同城双子星大学。西安虽拥有5所全国百强高校,但学校实力还稍欠火候,在西安位居第一的西安交通大学,在全国仅排第十五名。经济实力雄厚的东莞和佛山,未能拥有与之匹配的教育资源,全市没有百强高校。
对于大学生来说,即使没有考进一流名校,也有机会享受大城市中一流名校的溢出效应。身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即使考不上清北交复武大华科,也可以去那里旁听,在各类活动中亲见学界、商界大咖,这是其他城市给不了的宝贵资源。
千万人口的深圳,在校大学生数量垫底
高校数量多,在校学生人数就一定多吗?有关系,但不绝对。19个城市中,可以称为“百万大学生之城”(不包括研究生)的只有3个,分别为广州、武汉和郑州。若论研究生数量,武汉则比广州还具有相对优势,这应该也是广州高等教育质量备受争议的一个注脚。
四大一线城市中,整体大学生数量排名分别是广州、北京、上海和深圳,其中有两个亮点值得一提。一是北京的在校大学生总数虽然刚超90万,屈居于广州、武汉、郑州、成都之后,但它的研究生数量却达到惊人的36.1万,占其全部大学生数量的38%,差不多是广州、武汉、成都三城在校研究生的总和,无论是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冠绝全国。
另一个更让人诧异的城市是深圳,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一线城市,在校大学生数量仅有9.22万,比很多地级市都少。它的高等教育补课速度,恐怕还要再快一点。
在上述19个城市中,在校学生总数超过80万的有8个。如果按照平均每年20万的大学生招收规模,每年高考则意味着将为这些城市输送20万的常住人口。如果能够留下他们中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其对城市的人口增量效应都不可低估。如果说“抢人大战”是城市人才的再分配,那么高考就是初次分配。仅从这个最粗暴的角度,也能说明高等教育资源对一座城市的重要性。
名校林立的南京,毕业生留存率几乎垫底
对于城市来说,每年招收多少大学生很重要,但能留下多少更重要。据BOSS直聘去年数据,深圳虽然高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都很少,但它的留存率却是最高的,达到了90.1%,足以证明深圳这座城市对于毕业生的吸引力有多大。四大一线城市中,广州的毕业生留存率最低,这或许与同省有一座吸引力强大的深圳不无关系。
新一线城市中,成都、重庆的毕业生留存率最高,都超过了75%,甩开了教育强市武汉、西安和南京。作为最早推出“抢人”政策的武汉和西安,近些年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已逐渐减弱,2019年人口增量均不足20万人。而南京那么强大的高校实力和庞大的在校生数量,却只有52.3%的留存率,跟东莞、沈阳相差无几,颇有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疼”。
新一线城市中成都就业机会最多
影响毕业生留存率的因素,除了私人原因以外,无外乎是这座城市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就业机会、薪资报酬的多少,以及生活舒适度的高低。其中,就业机会的多少可以说是影响毕业生留存最重要的因素。
据前程无忧网站数据,目前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职位数量最多的城市是广州,高达6.5万个,深圳、上海紧随其后,分别为6.1万和5.4万个。新一线城市中,就业机会最多的是成都,职位数量也达到了5.1万,武汉、杭州和南京均超过2万个。青岛、天津、沈阳、长沙和佛山职位数量不足1万个。
大城市经济实力更强,产业结构更优,许多新兴职业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可供各种高技术人才一展宏图。相比那些毕业后再选择工作城市的学生来说,在当地深耕了四年的学生不仅有更多的时间了解这座城市,还从实习起就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毕业后也有相应的人才政策优势。虽然就业离如今的考生还有点远,但绝对是需要纳入考量的关键维度。
北京、上海、深圳白领平均薪酬过万
薪资报酬也是影响毕业生留存的主要因素。据《2019届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报告》数据,去年全国应届毕业的平均起薪为5-7千,北京以7750元领先全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南方省市起薪相对较高。
智联招聘发布的今年春季求职期平均薪酬,也大体是相同的趋势。北京、上海、深圳平均薪酬过万,杭州、广州、南京、武汉平均薪酬超9000元,均属于较高梯队。沈阳平均薪酬最低,不足7000元。
经济更发达的城市,能给的薪酬自然会更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得到的多,需要付出的生活成本或许也更高,这就需要每位学生自己来衡量这个度了。
成渝房租仅相当于杭州的一半
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住房花费一般都是生活成本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刚毕业就买房可能比较难,自己租个单间或与其他同学、同事合租是个不错的选择。
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今年6月份数据,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租金最高,平均单价都超过了50元/月/㎡,若按20㎡计算,月租金都超过1000元。成都、重庆、西安、长沙、郑州、合肥这些内陆地区较发达的新一线城市,月租金较低,只相当于广州、杭州的一半,对毕业生压力较小。
成都轨交里程相当于15个佛山
除居住外,出行的通达程度对于大学生也非常重要。一个城市的地铁通达度,标志着能快速抵达城市中心的便捷程度。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截至去年年底,19个城市中轨交运营里程最长的是上海和北京,断层超越其他城市。新一线城市中里程最长的是成都,是排名末尾的佛山的15倍。
成渝青年欢乐多,书店电影院数量均靠前
一个城市的文娱消费设施越多,意味着这座城市承载艺术文化生态的基础越雄厚,也意味着你有机会把时间“浪费”在让自己快乐和提升自己的事情上。以书店数量来看,截至2019年底成都以3522家的数量位居第一,是北京的1.5倍、上海的2.2倍。佛山、东莞、青岛、合肥排名垫底,书店数量均不足1000家。
以电影院数量来看,常住人口数量巨大的一线城市以及重庆、成都位居前六。沈阳、青岛影院数量不足100家,排名垫底。
从以上几个维度来看,若将每项都以1-19分的分值来计算,19个城市的得分排名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武汉、南京、西安、杭州、深圳、郑州、长沙、苏州、沈阳、天津、合肥、青岛、东莞和佛山。北京以实力捍卫了教育中心、文化中心的地位,上海以1分之差位居第二名。新一线城市中成都夺得桂冠,且与广州仅1分之差,各项均无短板的重庆和武汉名次紧随其后。
如果说高考是冲刺的话,那么志愿的选择就是一场博弈。选择一所学校就意味着选择一座城市,为未来的学习、爱情、工作、生活,选择一个落脚点。要不要去大城市、去多大的城市,都需要仔细考量。希望这份城市榜单,能给今年的考生一些参考。
本文来源:搜狐城市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