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驱动老师的究竟是什么?「汪正贵专栏」

汪正贵 校长高参 2021-09-22

  


汪正贵:北京十一学校分校校长。教育博士,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首批专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合肥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原安徽省马鞍山二中校长。


问题8: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怎么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我们激励人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这个内在激励的入口在哪里?


有一个校长说得很好:我们一定要去想一想究竟驱动人的东西可能是什么?我读了马克斯﹒韦伯的书[1],他认为人的社会性行动有四个方面的理由,或者说四个方面的理性:第一个叫价值理性,第二个叫工具理性,第三个叫情感理性,第四个叫传统理性。


他认为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应该是由这四个方面的理性驱动的,当然有时是某一个理性起作用,有时是几个方面的理性一起作用。就是说,人的行为是有理性的。


在激励老师的内动力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理论来指引我们,采取相应的激励策略。


首先是价值引领。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价值理性,是指某个事具有内在价值的时候,人们愿意去做。每一个人都有向善、向上的内在的追求,这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把事情做好,追求价值感、成就感和意义感。


我们做领导的就是要帮助老师去找到他这个工作的价值在哪儿,这个成就感在哪儿,把它挖掘出来,带着老师重新去发现我们工作的意义。有时候一个人没有主动性积极性,是因为他觉得他做的事毫无意义,他找不到它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第一个点是价值的引领,让灵魂在高处飞翔。


举个例子。十一学校有一个行动纲要,里面有很多的价值准则,也包括学校的使命、学校的愿景、学校的目标,要办一所伟大的学校。这其实是价值的引领。


自古至今,人们的追求在本质上没有改变。除了物质,还有很多值得人们为之奋斗的事情。关键是我们是否能给人们一个理由,让人们去主动追求。所以我们要挖掘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人们的崇高的情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第二是需求驱动。这也就是马克斯﹒韦伯说的工具理性。所谓工具理性,就是对行动的理性的计算,对目的、条件和手段都认真加以考量,即功利性的权衡。


这是激励的一个很重要的切入口。需求是理解人性的一把钥匙。很多校长也谈到了需求,这点很重要,因为人的行为是由需求驱动的,这是人性。每个人都有需求,我们的管理应该顺应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人就是管理人的需求。我们学校管理者应该把需求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驱动策略。


需求管理,首先要发现需求,你要知道老师的需求是什么。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需求,要找到他们个性化的需求,比如有基本的物质性需求,社会性的需求,还有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精神性需求等等。我们要去发现老师的个性化需求,和老师们多沟通,增进了解。


然后是尽可能去满足老师的合理需求,创造条件去满足他的合理需求。老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需求,可能更多元、更丰富,或者更偏重于社会性的需求,比如说他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关怀,得到信任;他希望他的成就感、个人的价值能够实现等等。


我们怎么样来顺应和回应老师的需求,去尽可能去满足他?如果我们不了解老师的需求,或者说无视老师的基本需求,时间长了会引发老师的负面情绪和消极行为。


当然,需求管理不仅是去发现和满足老师的现实需求,更重要的是引导老师未来的需求,或者说是创造需求,把老师的需求引领到更高的层次,帮助老师专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有的人到一定的年龄,甚至都没有需求感,他也没有被需求的感觉,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职业倦怠,这是需求的丧失。


我们作为管理者,就要去创造需求,帮助老师重新发现他内心深处潜在的需求。当然我们还需要把老师的个人需求和学校的组织目标结合起来,把老师的个人发展和学校的愿景统一起来,实现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的双重目标。


第三是情感连接。因为人是情感动物,你要想去驱动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情感是很重要的方面。也就是所谓的情绪性理性。


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家庭里面的纽带就是情感。


在所有的情感当中,我认为信任是一种重要的情感。你要信任老师,信任你的下属,信任中层干部,如果你信任他,他也会给你很好的回馈。而且这个情感具有互动性,你对他好,他对你更好,你再对他更好。它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种正向互动中不断的积累善意,走向良性循环。一个人的行动与情感连接起来以后,他的行动就具有了温度,也就有了色彩。


当然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要重视情感的力量,但是不能感情用事,在学校里面不可以搞小圈子,不可以把庸俗的人情关系带到学校生活当中。


最后是文化涵濡。这是一种文化的熏陶,或者说文化的影响。创设一种文化氛围,让老师在这样的一个氛围当中,在这样一种文化当中,不好意思不这样做,自觉地去做一些事情。这也就是韦伯所说的传统理性,也即传统、习惯等文化性的力量。


当然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时间培育和积累。但是文化一旦形成,它就会具有潜在的无形的感召力,会长久的深刻影响着老师甚至学生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资料


[1][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 杨富斌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推荐阅读:

1、作为校长,你凭什么领导别人「汪正贵专栏」

2、大家都看着你,校长!说你相信的,做你所说的「汪正贵专栏」

3、以文字作画,画出学校美好愿景「汪正贵专栏」

4、用愿景管理未来,激励教师迎接挑战「汪正贵专栏」

5、校长如何应对变革的压力?光有信念、勇气还不够!「汪正贵专栏」

6、痛点,往往就是学校变革的出发点「汪正贵专栏」

7、如何为教师赋能,提升每一个人的能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