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典礼校长致辞为何爱用这样的模(tao)板(lu)?

金钱豹 校长高参 2021-09-22

 

图/随机选取几位校长毕业致辞片段

 

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毕业典礼需要校长致辞?


因为这份毕业致辞,校长会有多用心,做哪些准备?


临别之际校长对学生说的那些话,有何用意?

 

马丁·纽曼在《演讲的本质:让思想更有影响力》一书中,提出公众演说的3V理论:视觉(visual)、听觉(vocal)、语言(verbal)。与之相对应的是,肢体语言、语音语调、演说内容。

 


而校长毕业致辞,本质上就是公众演说,一次发生在毕业典礼上的公众演说。


因此,校长高参首先针对演说内容,随机挑选了6个地区、9所学校的校长毕业致辞,它们来自——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深圳新安中学第一实验    学校、福州第一中学、衡水第一中学、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市第五中       学。

 

在分析9篇致辞文本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总结出了校长致辞的文本框架。

 


第一部分:回顾过去、总结收获


 打完招呼后,校长们往往开始回顾过去N年的点点滴滴,总结这段时间内师生、学校的收获。

 

“还记得初入学时你们青涩的脸庞……还记得老师对你们课堂表现的称赞有加,还记得三年里你们带给西山的精彩发生,在各级各类学术竞赛、体育竞赛、艺术竞赛中斩获无数奖项;……你们成立了西山首个……你们承办第一届……你们将西山模联……”(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三年前,你们……凤凰书院里,你们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充电;运动场上,你们挥洒汗水强健体魄,你们在润园留下的展示个性发展的剪影历历在目……”(北师大珠海附中)

 

“是龙运平老师……还是郑晓芬老师……是朱玉龙老师……还是沈浩杰、罗日鹏同学……的经历?……我相信,在座每一位同学都有这样的镜头,这样的场面,这样的事情,这样的经历,成为你人生美好的记忆……”(深圳新安中学第一实验学校)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行走于凤凰池畔的三年,这里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是图书馆边朗朗读书声还是运动场上挥洒的汗水?是社团活动中的畅快还是宿舍夜聊后的疲倦?(福州第一中学)

 

“三年前你们来到这里……十八岁成人礼携手迈入成年,高考誓师大会共同宣言梦想,成百上千次的训练铺就名校之路……你们肯定难以忘记,烈日下的军训,难以忘记充满忐忑的一次次调研考试……回首三年,有过成功或者挫折……”(衡水第一中学)

 

为什么多数校长会这样设置自己的致辞?


从专业演说的角度来看,当演说者在娓娓道来,那些与听众共同的经历时,很容易塑造一种温馨、亲切的氛围。越具体的描述,越容易帮助听众在脑海中建立可视化形象,或是在脑海中搜索记忆,进而引起情感上的波动,甚至共鸣。


 “最容易被记住的演讲者都是会充分调动听众情绪的人。”

——Jeremey Donovan《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

 

所以,校长借助对校园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回忆,既可以展示自己对学生的观察之细和关心之重,也能表现自己和蔼可亲的一面,在致辞刚开始就迅速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校长通过对过往的细致描述与收获总结,也能向学生传达“学校与你们站在一起,一起战胜困难,一起享受成果,一起并肩成长”类似的信息。而学生回忆被唤醒,正是他们情绪高涨之时。这时候校长所传达的信息就比较容易被他们接受和认可,进而引起台上台下的情感共鸣。

 

第二部分:感恩师生、致谢家长


回顾了一路走来的艰难与收获,这时候就要顺势感谢一下这一路同行的老师、学生、家长了。


这一段的感谢可能会有些无聊,好在一般来说在校长致辞里不过寥寥数语。

 

“在这里,要感谢各位家长……感谢各位具有担当意识的同学……感谢各位辛勤耕耘的老师,你们的无私奉献成就西山花儿的精彩绽放!”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第一个是感恩之心……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母校……感谢一起奋斗的同学们……感谢我们的父母……”(衡水第一中学)

 

“真心感谢大家,让我有机会在这神圣的时刻致辞,谢谢!……离高考只剩半个月的你们,还惦念着这事,让我感动不已!谢谢你们!”(福州第一中学)

 

为什么多数校长会这样设置自己的致辞?

 

在演说中表达谢意,与在获奖感言中致谢有异曲同工之妙。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社会学系学者 Gabriel Rossman、Phillip Bonacicha 以及南加州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的 NicoleEsparza等学者,发现了奥斯卡获奖感言中的社会学现象。


“奥斯卡获奖者们总喜欢在得奖致辞中感谢一大串人,其实这种做法大有道理——社会学研究发现,获奖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除个人能力外,“团体溢出”也起到很大作用。何为“团体溢出”?我们大概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优秀的团队对个人成功的帮助。

 

当一个人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成百上千双眼睛聚焦在自己身上,享受着人们专为你而留出的几分钟、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在这背后,很难只是依靠个人的努力能做到的。


将这个道理迁移至校长致辞,我们不难理解,为何校长们一般都要在致辞中感恩与致谢。因为校长们往往明白,自己今日能有幸登台发表毕业致辞,除个人因素外,与学生、老师、家长……多方的配合与支持密不可分。


因此,在这个盛大的场合表达谢意,是校长们为人的礼貌、谦逊,也是对他人付出的尊重与认可。

 

第三部分:展望未来、投以希冀


回顾过去,立足现在,接着是展望未来了。


面对台下即将离去的毕业生们,校长们往往会语重心长道以寄语,着重“怎么做”。


此处关键词:期望、希望、期待、未来

 

“我期待,你们用热爱拥抱新时代……我期待你们用规则拥抱新时代……我期待你们用奋斗拥抱新时代……我期待你们用梦想拥抱新时代”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

 

“孩子们,当你们走上国际舞台,请记住……你们要……的价值观落实到行动中,坚持西山学校带给大家的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的勇气。在国外学习深造,学成回报社会,回报祖国。”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孩子们,希望你们离开母校后,能继续与书籍和运动场交朋友,勤奋踏实、敢于创新,全面发展、兼顾个性,这将使你们终身受益。”(北师大珠海附中)

 

“远行的你们请记得一中给你们注入的一切,简单说就是“健康、成长”,也就是希望你们在积极寻求理解他人的文化规范和期望的同时,保持开放向上的心态,即使离开了自身熟悉的环境,也能用所获得的知识有效地进行互动、沟通、学习和工作。”(福州第一中学)

 

为什么多数校长会这样设置自己的致辞?


 “人类是唯一会思考未来的动物……我们日常思考中有12%的内容是同未来相关的。换言之,每8小时的思考中,就有1小时是关于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

——Daniel Gilbert《撞上幸福》

 

按照Daniel Gilbert在其社会心理学著作——《撞上幸福》一书中的观点,我们人类是天生的控制动物,我们想要掌控现在的生活,更想掌控未来生活及感受,希望生活按照我们的意愿展开,希望未雨绸缪、积极筹划,以便在当下及未来尽可能“万事如意”。因此,我们极易根据自己对未来的预测或想象出来的未来感受而采取行动。


而当他人在谈及我们的未来时,无论是预测还是想象,只要不是我们反感排斥的内容,越具体的表述、越积极的态度,越能够增强我们的代入感和兴奋感。这种代入感和兴奋感因想象力而来——听众在脑海中对听到的声音(即演讲内容)做可视化处理。因此表述上的具体、态度上的积极,容易驱使我们生成可视化图像,从而给我们以身临其境般的代入感。

 

校长致辞,正是用语言,带领台下的学生展开对未来的憧憬。这种未来一定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同时,校长(演说者)具有较之学生(听众)更占优势的社会地位、经验与阅历,凭借着这份优势,给学生提建议、提希望,自然更令人信服与遵从。另一方面,学生临别之际,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可能是校长最后一次对全体毕业生施加影响的时候了。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台下是一批憧憬未来的懵懂孩子,台上是一位见多识广的睿智长者;长者循循善诱,试图牵引着孩子走上通往幸福与成功的光明大道……


抓住最后的机会,尽力给予这群远去的孩子们以更多更好的经验之谈,期望能够助力他们在人生旅途上走的更稳更远……——相信,这是每一位校长的心声。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客观唯心主义的著名论断——存在即合理。如果用这个角度去思考校长们的毕业致辞,我们不难发现,上文总结出的那些接近于模板化的致辞内容确实合乎情理。

 

那么现在,我更想探究的是我们作为当时的听众、现在的看客的态度。


是不是因为,谈回忆、谈感恩、谈未来……这些内容似乎已经常规到,能让我们精准地在每一位的校长致辞中找到对应的片段;所以,不够认真聆听的我们,常常觉得校长致辞千篇一律,好生乏味?


“为什么又是类似的内容?”


“能不能不说这部分了?”


我们是否对致辞中的校长缺乏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宽容,是否因此看不清他们致辞背后的热心肠与大智慧?

 

等到有一天,当我们也成为致辞的演说者时,我们会不会不可避免地回忆、感恩与展望未来呢?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避免落入俗套?我们又希望被听众们怎样对待?

 

参考资料:

1、Daniel Gilbert:《撞上幸福》

2、Jeremey Donovan:《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

3、Martin Newman:《演讲的本质:让思想更有影响力》

4、政见:《奥斯卡里社会学:为何获奖感言要谢很多人》


推荐阅读:

学校中层如何从“夹心”变成“核心”

阅读正在重塑基础教育『每周参考』

高考喜报看多了,我的评价就一个词:俗不可耐

5旬教师何永德:人落后是从拒绝学习开始的

向中关村三小的学生学做研究

薄弱学校4年大变身,原来老师们都被点燃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