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前副部长:我们习惯了教育研究就是谈感想,就是写文章贯彻领导意图

校长高参 2021-09-22

 

12月2日,我在微信朋友圈有感而发:基础教育界千人(以上)大会此起彼伏,正是中小学教育表面繁荣的体现。引起了教育界一些朋友的附和,也有人表示,“对绝大多数教师(超过95%以上吧)来说,依然‘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即使离表面繁荣,也远着呢”。

然后,我突然就想起了2009年11月12日发在中国青年报上的这篇小稿,重读后觉得,韦钰老师的观点依然需要被更多人看到。

                              ————李斌

作者:李斌

来源:2009年11月12日《中国青年报》

几天前,在江苏昆山市举行的教育高端论坛上,曾任教育部副部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批评“教育不把自己当回事”。她认为,如果没有一大批人扎扎实实地把教育当做科学来研究,我们的教育改革就只能碰运气。

韦钰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大半辈子,但她失望地看到,“60年来,我们习惯了教育研究就是谈感想,就是写文章贯彻领导意图。”因此,在汗牛充栋的教育论文里,教育的主体性和科学性却常常无迹可寻。

这位坚称发表观点要有根有据的中国科协副主席,曾收到过某教育学会寄给她的一本10年来的优秀教育论文集,洋洋洒洒数百页的论文里,她竟然无法找到一条注释,太多的教育论文只是建立在直觉和经验的基础上

中央政府富有远见地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马上获得一呼百应的效果。韦钰也被邀请到某市参加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会议。该市提出到2010年成为创新型城市,在这个目标的刺激下,一些村庄也在高呼建“创新型村”。“好像只要一喊,创新型人才就出来了。”韦钰批评该市说,“你们是在大跃进,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种教育研究的随意性,带来的恶果显而易见,并且层出不穷。最新的例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韦钰参与了这项工作,发现它的草案因为“没有牢固的研究基础”,“一下子这样一下子那样”。较为典型的案例还包括,江苏省在10年里推出了5套高考方案。

在国内,韦钰能找到的致力于教育的科学研究的人员很少。她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美国,看到了两个大国之间的差距。

2002年,美国议会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令,强调在教育改革中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目前,美国正在制定全国统一的核心教学要求,其制定的原则包括几个方面: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证的研究;国际视野和国际先进;符合进一步进入高一级学院学习和进入工作的要求;对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和技能有明确的表述。

她强调,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老老实实学习人家科学研究教育问题的态度。韦钰说,强调基于研究和基于实证是国际教育学现代化的特点。

“我们的孩子将来不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而是身处国际舞台上,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没有国际视野,他们哪会有?”韦钰表示了她的担忧。

相关阅读:

教育科研的研究意识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讲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可能会有老师认为,教师的工作是教书,只要把学生成绩提高上去了,何必搞教育科研?其实教育科研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探索、揭示教育规律,使大家按教育规律办事,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而且一线教师每天在上课的同时就在进行教学研究,不过这种研究是一种不自觉的行动研究。

我们每天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调整,每天课后都自觉或者不自觉进行课堂教学反思,这些反思如果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把一些不系统的零碎的感性认识升华,上升到理性认识,那么,这就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了。

经常这样反思总结,我们就会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我们不但在教学研究上,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会有大的长进。

教学研究是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

教育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活动,没有智慧的教育不是好教育,没有智慧的教育不是真教育。教育智慧的增长有赖于教学研究,有赖于教育思想的形成。教学研究是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许多时候,我们的教师每天进行教学活动,唯独不进行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

只低头拉车,却不抬头看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不断地重复自己。其结果是我们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没有大的长进。长久这样重复自己,就会使我们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产生,会使我们失去对教育的热情。

教学研究是我们克服职业倦怠的一剂良药

长期的单调的教育教学生活,使得大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产生一种厌烦,一种麻木。克服职业倦怠的最好的办法不是别的,就是教学研究。

通过教学研究就会使自己的教学从单调中解脱出来。好的教学研究会使我们摆脱既定的教学模式,会使我们对所教学科有一种哲学上的思考,这种形而上的思考必然对我们形而下的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这时候,我们的教学研究就开始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了。所以,科学性的研究教育,无论是对教育体制层面还是教师教学层面,都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节选自公众号“人文在线”,何永国:《教学研究,对教师成长有多重要》)


推荐阅读:

李斌:讲好学校故事的8点提醒

当学生扰乱课堂、家长反对惩罚时,老师可以这样做

让学生多运动吧,四肢发达能让头脑变得更不简单!

刘可钦:学习怎样发生?学习需要“学习”!

严格的校规真的有助于学生提高成绩吗?

秦建云:用教育的方式管理学校

初为校长,我的第一个重大教训——应按优先等级安排事务

名校毕业生反思求学路:教育,要能给人“慢下来”的能力

跟哈佛牛人学时间管理,活得好像一天有48小时!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