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国庆节以前就有一些上海本地的博主爆料说魔都某小学门口两个家长在校门口约架,国庆长假结束后因为警方回应了,这事也跟着上了热搜。事情源自于9月29日两个小朋友发生了摩擦,当天晚上两个爸爸在家长群里彼此挑衅并约架。9月30日上午两人在校门口大打出手。
其中一位爸爸用u形锁敲破了对方爸爸的头,两人一个进医院一个进派出所……现在社交网络里都能找到两个爸爸当时的聊天全过程,我们一起回顾下,这场架是怎么打起来的,也作为如何控制愤怒,如何沟通的例题,来一起做一做。从截图来看,首先是张某在班级家长群,用反问句+感叹号,开启了情绪化表达。从陈某的回应来看,他眼中事情的缘由是,自家孩子,是因为被张某孩子踢屁股,所以打了张某孩子,他自持有理,言语不饶的回应。中间还有张某妻子也发言的内容,篇幅有限,就不一一放了。总之虽然群里家长都在劝,但两位当事人不为所动,更不敢流露哪怕一点和解的善意,生怕被人觉得自己怂了。事态终于无法挽救。张某甚至辞职约架,陈某爆粗应约。接下一场血淋淋的战斗就打响了,这也颠覆了各地人民以为魔都男不打架的印象。我们先就事论事看看这件事本身,我觉得涉及到几个问题:如何看待孩子间的冲突?
我们希望冲突平息还是升级?如何了解事情的详细情况?
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跟老师沟通?如何跟对方家长沟通?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如何对今后的相处产生正面影响?
首先,孩子在学校的冲突是比较常见的,家长应该先冷静了解情况,哪怕只为了自己的孩子着想,也要明白,事情最好的方式是能够妥善解决,而不是人为将冲突升级,靠暴力解决问题。现在一些人不能吃一点点亏,却不想想冲动之后孩子可能更吃亏。
其次,从沟通方式上来说,首选孩子之间沟通、由老师协调沟通,其次家长之间沟通,而在班级群公开发难,打架动手,绝对是下下之选;如果要解决问题的态度,就应该是私信交流。而不是在班级群里闹。在群里有这么多他们假想的围观者,实际上就骑虎难下,无法压制好面子斗狠的冲动了。 本以为闹一闹,是表现自己有理,也能够发泄情绪的办法,脾气一发,威震四方。可结果呢?却让自己成了全国的笑柄。说起来是维护孩子,其实这个事情,完全就是大人好面子的争斗,最后跟孩子的矛盾已经没半毛钱关系了。想要解决问题,寻求尊严,为什么要以一种更丧失尊严的方式来进行呢?还有,从截图来,陈某在询问自己家孩子具体情况的时候,下狠手打了孩子的脸,并且拍图到群里。可见他一直把动手作为解决方案。喜欢打孩子的爸爸,教给孩子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以暴制暴,并且有很大概率也会家暴。
崇尚武力不仅危害孩子身心健康,而且等于亲手让孩子习得暴力,更是毁掉孩子前途,为社会埋雷。想想看,如果我们认同打架是合理的解决方案,那么事情就会演变成谁力气大谁有理,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野蛮社会。千万别以为自己力气大,就能横着走,如果这是社会规则,就算再强总会遇到更有力气更野蛮的人,最终每个人都是输家。冲动是魔鬼,一旦战火起,后面事情就失控了,不是想收手就收手的。打输住院,打赢入狱,哪有什么赢家。感觉和情绪都产生于人的大脑,影响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高兴、恐惧、愤怒、悲伤是比较常见的4种基本情绪。利益受损害(这次打架的爸爸就是,觉得自己孩子被欺负了)尊严受损害(两位爸爸粗口对骂,加深了彼此愤怒,众目睽睽之下被骂,尤其感受到侮辱)有人破坏既定规则(先动手的没理,他们都认为是对方娃先动手的)事情和预期不符(我拿我很重视的事情跟你认真沟通,你却如此轻视,根本不当回事)事情失去控制 (原本以为发顿脾气对方就会道歉,结果对方不但没有,还回怼)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短短一段聊天,产生愤怒的点如此之多,最后失去理智,不计后果的动手,也不难想象了。
愤怒容易使我们丧失理性,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它会引发人际危机,丧失机会,甚至于伤害他人引来牢狱之灾。
了解愤怒的缘由,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调节情绪。
里面提到了,情绪ABC理论:我们面对不同的事情A(activating event ),大脑会产生不同的解读B(belief),而对事情的解读,让我们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和行为C(consequence)。
如果是报着解决问题的态度,那么首先是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而愤怒,进而调整自己的感受的。对方孩子一定是个完全不讲理的坏孩子吗?我已经完全了解事情的全部了吗?我了解到的是否有可能有偏差?我除了在群里开骂没有别的办法解决这件事了吗?
我这样产生的后果我能完全承受吗?
事情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我是在保护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我是在维护面子,还是在丢人?
人难免会遇到不讲理的人,但智者不与傻瓜论短长,通过思考改变对事情的看法,有利于我们调节自己情绪。至少不会产生那么严重的后果。 愤怒是一种短时情绪,持续时间往往并不长。很少有人说,自己愤怒了好几年。愤怒的情绪,可能是积累的,但愤怒的行为爆发往往都是偶然的。
当你处在愤怒边缘,即将做出愤怒行为。比如要对孩子动手,要对家人发飙,要冲过去撞一下刚才那个欺负你的人。
停下来六秒,自己心里默数123456,然后再行动,这时很有可能你的行为就大不一样了。
控制住情绪下,要解决问题,跟如何表达很有关联。
这个事情里,陈某跟自己孩子了解问题时,就动手扇孩子耳光,可见不是一个能沟通的人,敬而远之是更明智的。
但如果,一般情况下,对方是可以沟通的那类型,我们要如何表达呢?
亲子沟通之父戈登博士教过一个“我信息的表达公式”,来解决问题,避免冲突升级。
xx爸爸,我家孩子提到xx打了他,他被打了之后回家,挺难受的,哭了好一阵。(行为+感受+影响,让对方有机会了解行为的影响,换位思考)我希望能帮他缓解情绪,所以跟你沟通一下这个事情。(讲明沟通目的,让对方明白,行为造成的影响,有机会通过沟通来补救)我想了解一下情况是否是他描述的那样,是否还有一些其它隐情。(不要得理不饶人,留有余地,也避免指责感过强激怒对方,关闭沟通之门)避免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情。(目的首要是解决问题,而非寻求报复)
兵法有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只会动拳头不是真本事,控制得住情绪,好好说话才是硬实力。
兵不血刃就解决问题不香吗?
06
愤怒的情绪,与生俱来,这是进化的基因留给我们的。
愤怒对人的作用之一,是表达诉求,争取利益。
社会发展到今天,即使我们抛去文明体面这些负担,就只是功利的来说,无论是需求表达还是争取利益,甚至是惩罚对方,都已经有了比暴力更有效的办法和策略了。
只会动手,说到底不单是自控力不行,还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懒。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会经历很多次愤怒情绪。甚至可以说,愤怒是我们日常的一种正常情绪。情绪本身并没有错。我们并不是要控制愤怒的情绪,而是要控制我们在愤怒情绪下的行为。
在文明社会中,学不会控制愤怒,崇尚暴力的人,即便吵架打架能占上风,实际上也是占小便宜吃大亏,注定会是个失败的人。
之前我们推送过不少情绪沟通相关文章:
【养育男孩】别人骂渣男,我默默祈祷别养出渣男......
历史推送里其实还有很多精华文章,大家可以扫描我公号的二维码,然后就能找到搜索历史文章的地方了,记得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