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沈俏蔚:以充盈的自我拥抱纷呈的世界



以不变应万变,以充盈的自我拥抱纷呈的世界。
真真假假、听似有理的说法充斥耳畔,但永远不要忘记听随内心。
Follow your heart, and ask twice.

 

课堂现场


2021年9月24日,《光华第一课》第二讲由学院本科研究生项目执行主任、市场营销系沈俏蔚教授主讲。她介绍了和同学们息息相关的学院培养特色,重温了自己人生的重要选择,并分享了她对于“人生最优解”的思考与建议。

 
沈俏蔚教授主讲《光华第一课》

万物生长,各自高贵

2021.9.27


在课程的第一部分,沈俏蔚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关于专业及学院特色项目等问题作出了全面而细致的解答。她介绍到,拥有完整学科结构的光华管理学院,现设有会计系、应用经济学系、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金融学系、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市场营销系、组织与战略管理系等7个系。


沈教授特别介绍了学院“专业+Minor”的新型培养模式。大三时,同学们将有6个可选专业方向:金融学专业、金融学专业(金融经济学方向)、会计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数据科学方向)、工商管理专业(“未来领导者”国际本科项目)。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可以选修Minor课程,以适应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要。随后,沈教授就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师资力量作了详细介绍,并着重介绍了新设立的数据科学方向。将大数据分析应用于管理,将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培养具备这方面技能的稀缺人才,光华走在前列。


选择学界、致力于学术研究,是很多同学憧憬的目标。“因学术,而思想。因思想,而光华。”如果想做学术研究,光华无疑是一个圣地。沈教授分享了“未来学术之星”培养计划的培养内容与成果。“学术之星”旨在为有学术研究兴趣的优秀本科生提供最优的学术资源和系统性支持,先后邀请近60位光华教师作为学术导师。有很多学生从“学术之星”中获益良多,走向世界一流大学深造。不断完善学术科研培养体系,是光华坚持不懈的追求。


继而,沈俏蔚教授聚焦近几年学生毕业去向与就业行业分布,为同学们提供了数据参考。在光华,每年会有近1/3的应届本科生选择直接就业。学院提供了顶尖的平台资源,“如果你没有资源,那么光华就是你最好的资源。” 此外,沈教授建议大家在遇到困惑时可选择参加“知明时光”、“智荟时间”、“明远畅谈”等师生交流活动。“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学院希望通过正心课堂的建设,提供多元的答疑解惑机会,引导同学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文史哲类的课程,可能“无法变现”,但它们能开阔思维、拓展视野,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与精神世界。这种无形的财富,不可忽视。


当沈俏蔚教授回忆起20年前读大学的经历,她最想给当时的自己一个建议:“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来北大,不选些通选课,感受人文学者、学术大咖的魅力,岂不辜负?”


沈教授提到,曾有学生困惑,应该怎样选专业,才能在35岁时不面临失业的风险?的确,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谁也无法判断15年后最热门的专业究竟是什么,你究竟处在何种社会地位。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个体的机遇。



应对未来的最好方式,或许就是保持自我的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持续“充电”,以不变应万变,以充盈的自我拥抱纷呈的世界。



“万物生长,各自高贵。”沈教授认为,不论在哪行哪业,要将自己放在社会需要并且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尽力做好。光华人的故事集里,都会留下属于同学们的精彩而独特的一笔!


人生没有最优路径

2021.9.27


Boys, you must strive to find your own voice.

——Dead Poets Society


选择的过程中总是离不开trade-off,但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是所谓正确的优秀“范本”?还是立竿见影的实用性做法?外界有太多声音试图左右人们的选择。但或许,答案应该向内找寻。沈俏蔚教授生动讲述了自己从北大毕业,在Berkeley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宾夕法利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执教,最终选择回国在光华任教的经历,针对如何选择自己的方向提出了宝贵建议:



“Follow your heart, and ask twice.”


沈教授说,自己的经历中没有太多浓墨重彩的trade-off,但有一次决定却是意义深刻的:2015年选择从沃顿商学院回到北大光华任教。当时,有很多人劝她留在美国,但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更想要的是什么,执意回到祖国,回到北大光华。她认为,光华的同学们是更亲切的,在光华的职业生涯也是更有意义的。即使外界声音喧嚣,真真假假、听似有理的说法充斥耳畔,但永远不要忘记听随内心。


“人生没有最优路径。”沈教授谈到,现阶段,同学们常常很怕错过什么就会满盘皆输,或是笃定认为在某个节点就必须做某件事,对于偏离模板的担忧促使这个年纪的许多人随大众地投掷选择,无主见地向前迈步。然而,自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这个叩问自己内心所求为何的时刻总会到来,即使同学们现在随波逐流地将其置后,未来也避无可避。



因此,大家不必墨守陈规,不必步步依循成功模板,需要的是聆听内心的声音,选择兴趣,选择梦想,选择内心所爱,然后勇敢坚定地前行。


正如北京大学老校长胡适先生所言:“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同学们的努力总会在某一个时间点获得回馈,即使不是立竿见影,未来也终会实现。这才是自己的最优道路。



做出决定前要对内心ask twice。因为同学们需要辨清,内心第一次萌生的冲动是源于贪图安逸的念头,还是真正地下定决心追逐自己选择的方向。


无论做出何种选择,在为之跋涉的过程中常常挫折难免,困境易遇。在此情况下,应当如何坚持?沈教授认为,无论路途多么艰难,首先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其次,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不要深陷在负面情绪中钻牛角尖,而要积极地看见事物的正面性。有的时候,也可以换个时间维度看问题,时间往往能抚平一切焦躁困惑。如果以这种心态面对挫折,往往能更加从容平静。不妨在心中喊出斯嘉丽的那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未来将是一片灿烂美好。



毕业时短暂的更快冲刺远没有在未来走得更远有意义。


关于大学生活,沈教授着重强调,同学们应当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人生并非短跑。”她这样说到,毕业时短暂的更快冲刺远没有在未来走得更远有意义。同时,人生不仅是专业领域,在北大这个绝佳的平台,同学们有充足的机会涉猎文史哲和其它通选课程,在更广泛的领域学习、阅读。除此之外,沈教授还强调了底线问题的重要性,敦促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品格。她真诚地说到,北大是永远的精神家园,希望大家皆能体现北大人、光华人的优良风貌!


在课程的最后,沈教授就大一新生的常见问题做出了细致解答。面对过载的信息,不必有信息不对等的恐慌,其实在更多时候,晚一点知道也无妨;而且,并非所有信息都有用,同学们需要主动过滤噪音。相较于高中,步入大学后突然充裕的时间常让部分同学无所适从,沈教授建议大家培养自己掌握时间的能力,等等。


沈俏蔚教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精彩的讲述抚平了同学们内心的焦躁不安。内心的声音终会指引大家走向前方,走出属于自己的“最优路径”。在北大,在光华,勇敢地探索自己吧!


学生感悟

2021.9.27


同学们与沈俏蔚教授交流

这一堂课,让我觉得最highlight的部分,无疑是沈老师个人经历的分享。在面对选择时我们如何权衡?Follow your heart,是沈老师给我们的总结。我们的一生只有三万多天,所以总会想在某一个年龄节点需要完成什么,否则就会满盘皆输。但是在追求所谓“正确”的过程中,可能浪费了更大的机会成本。人生没有最优路径,对于一眼就能看穿终点的“最佳选择”固然会受到追捧,很多理性的声音也会告诉我们要去走一条平坦的路。可是,当你的心里有另一个声音告诉你走另一条路,尽管它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当我们想到它的时候,会感到充满挑战性,会点燃内心的激情。当这一瞬间出现的时候,我们何不鼓起勇气去追寻呢?

——陈可


人生没有最优路径,只有你选择的路径。在大学的四年里,乃至之后的人生中,不要一味地复制他人成功的模板,而是要去探索,去追寻,找到自己的生命之路。

——高易


沈老师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或许是对北大对光华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一开始一直被焦虑不安的情绪裹挟,难以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听过光华第一课后,了解了学长学姐们的经历,还有教授的亲身实践,让我对接下来八十多年的生活,又或者说是我充满多种可能性的人生,增添了不少期待与大胆。

——赵彤


恰如沈俏蔚老师所言:“Don’t forget what leads you here.”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需无意义的攀比,北大光华已是我们最大的资本。更何况“天下没有白费的功夫。”趁着成长,多多试错,大树不是因为只有笔直的枝干才雄伟,相反正是纵横交错的树枝给这个生命带来更多生机。人生没有最优路径,失利又如何。Come on,“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储子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那条,从此走出了迥异的殊途——罗伯特.弗罗斯特,”今天的讲座出乎我的预期,某种意义上改变了我对未来的认知与期望。北大的兼容并包,不止于自由的学术与思想,亦是应许学子们追寻自己想要的人生。

——王丁

 

(感谢2021级新生车天翊、杨蕊菡及各位同学对本文的贡献)


光华第一课

本科研究生项目于2019年起针对本科生推出“光华第一课”、“知明时光”、“智荟时间”等系列师生共建活动,于2021年起针对研究生开设《价值引领与职业规划》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认识自我,在人生规划、学业规划等方面提供指引,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独立人格,培养批判思维,用好大学时光,实现全面发展。


往期回顾

009期 | 刘俏:你的思想不被定义

008期 | 荣膺:学而传之,天下己任

007期 | 王海桐:体力是入场券,心力是胜负手

006期 | 庄明科:日行一寸,即为得

005期 | 张志学:自律与成长

004期 | 周黎安:聆听内心的涛声

003期 | 徐信忠:大学教育之灵魂 

002期 | 于静文:学习、自我、爱和理想 

001期 | 周黎安:积累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