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大女毕业生,为何沦为赣北山区赤贫家庭六子之母?丨聚焦

2017-05-26 天高人大守望相助 新三届

        摘要:1998年,是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工作分配第一年。这一年,一个广东河源来的女大学生,从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毕业后,阴差阳错,一错再错,竟然沦为赣北山区赤贫家庭的六子之母……


        昨天,微信公号“修水红人”发出的一篇原创文图,在人民大学各年级校友微群里,引发强烈震撼。



        文中称,人民大学档案学院94级学生伍继红,毕业前通过北京市的公务员考试,但面试不过关,未能正常就业。毕业后伍继红返回广东,打工并嫁人,但遇人不淑,几年即离婚。离婚后伍继红精神出现疾患,辗转流落前夫家乡江西修水乡下,再嫁他人。两度婚姻生养6个孩子,家庭陷入赤贫……


微信号披露的伍继红有关证件。



快速反应  探访查证


        此文显然并非专业人士所撰,叙述诸多疑点,内容不少空白。不过,人民大学档案学院94级同学确认,伍继红是他们的同班同学。


        有人大校友(哲学系84级钟文峰)立刻委托在修水工作的亲戚,第一时间赶到伍继红所在的乡下探访,实地了解伍继红的身体状态和家庭状况,拍摄了图片与视频,证实微信公号所言不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1318n6jwcy&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探访伍继红。


        以下组图,黄衣女为伍继红。



        探访者与伍继红交谈后,现场观感是:她的曲折故事,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地方。但有一点我很感佩,她说话大方自然,笑容真诚坦荡,很乐观,不自卑。没有哭诉,没有因为被生活绑架而心灵扭曲,生活上还与男方家人相融合。


    

        探访者初步观察,在与伍继红接触和交流期间,她除了容易走神,看不出明显的精神障碍。



        探访者从当地政府了解到:政府对伍继红家庭的帮扶政策,主要是以下几项,一是危房改造政策 ,帮助她家建新房 。二是健康扶贫政策,在政策的范围内免费检查治疗,因为她的儿子女儿身体或多或少有问题。三是教育帮扶,学校在为她的儿女申请教育基金。



        另外,地方政府称,她家建房虽然有国家政策支持,但是拆房和建房期间租房国家是没有补贴的,这个钱乡政府提供支持。


上下图:伍继红的赤贫之家。



伍继红把探访者送出很远……


人大校友  守望相助

 

        当天,在消息的真实性得到确认后,人大校友自发组织的救助工作,迅疾从三个渠道展开。

 

        一是人民大学江西校友会,他们在网络上发起轻松筹,第一阶段筹款目标5万元人民币。筹款说明称:


        继红同学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由于工作和家庭变故。目前她家享受低保户待遇,但低保待遇每月也就补助200多块钱。她家有五个孩子,最大的10岁,最小的2岁,目前最大的问题是1个孩子生病 ,4个上学书本费都交不起。希望同学们能帮助她精神恢复正常,同时物质给予相帮。




        短短几个小时,5万的善款目标顺利完成。主事者又将募款目标扩充为15万。江西校友会会长表示,他们今天将派人到修水探望伍继红,并落实善款使用等事宜。


        二是人民大学档案学院94级同学立刻成立一个帮扶会,并在校友微群里发帖,公布有关救助事项:


        档案94同学们已经成立一个帮委会。有同学将于本周六出差之际专门去看一下继红同学,也捎带档案94同学们临时的捐助款。在了解她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后,档案94帮委会将规划下一步具体的救助步骤、方式,进展情况,随时向大家通报。需要帮助时也会向大家发出号召,再次感谢大家!


        三是人大校友的多个微群和各地校友会,也纷纷发起自发捐款救助接龙,校友们捐款捐物,反应踊跃。



诸多谜团,有待解开


        1998年,是国家打破持续近50年的政策,对大中专毕业生政府不包分配的第一年。在自主求职的过程中,来自广东河源的应届毕业生伍继红,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


        从1998年到现在近20年,伍继红的人生轨迹,是如何误入岔道与歧路,成为赣北山区赤贫家庭六子之母的?



        伍继红毕业求职遇到阻碍,学校有无跟踪了解?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尤其是她罹患精神疾病之后,伍继红的家人、政府救助机构、社会志愿组织,是否了解情况,有无伸出援手?


        其中诸多疑点,目前还不得而知,有待校方或民间人士查证。本号除捐助2000元善款外,也将继续关注事态进展。



(文图来自人大校友微群和修水红人公号,特此鸣谢 )


更多阅读

杨小兵:一筐鸡蛋引发的爱心接力

李培禹:八雅村情缘

肖玉环:长歌当哭 送君远行

龚炽荣:难忘同学情

刘建生:锦涛同志给我号脉

侯杰:灾难记忆——北川的鸽子树

高远东:刘卫国,你在哪里?

田文: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

肖玉环:友谊地久天长

杨劲桦:两个女孩的友情

张河:我的汾阳情结

孟小灯:关于秋晓

陈小鹰:以色列高价导游伊萨卡

熊晓杰:杨小姐

鲁难:是时候说再见了



每天讲述最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少达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知青岁月

主题五:新三届人职业生涯

主题六:新三届中各界精英

主题七: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八:父亲,截止6月父亲节前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