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丨曹放:感恩时代的幸运
老编的话:新三届学子,人中龙凤荟萃,皆为一时之选;南金东箭聚集,各领几分风骚。30多年过去了,他们中立德者有之,立言者有之,立功者更有之,可谓不拘少长、贤能辈出。本号特辟“菁英”栏目,刊登记录新三届精英的非虚构作品,欢迎赐稿,稿费从免。
本期人物:曹放
中学时代的曹放
1977年,江西省参加高考的考生中,他是年龄最小的,年仅14岁多。他的名字叫曹放。
他如今怎样了?
现任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海沧区委副书记的曹放,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批77级大学生。与绝大部分社会考生和应届考生相比,他算是幸运的。当时他就读于江西赣州一中高一年级,还不满15周岁。因为成绩优异,提前报考大学,录取在江西大学中文系。
我是时代的幸运儿
1977年10月,报考工作开始了,当时赣州八中有个少年学生名叫宁铂,他天资聪颖,他的亲友向国务院主管科教的副总理方毅写信,建议让他破例提前高考。
于是,根据上级指示,赣州市选拨了六位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高一年级学生提前参加高考,其中唯一报考文科的是曹放。
“这是时代给我的巨大幸运!”曹放毫无思想准备地迎来了决定一生命运的高考。从10月下旬报名批准到12月3日、4日开科考试,不到40天时间,每一天他还要正常地去参加高一的课业,只有晚上才能复习准备。
“要特别感谢我的母亲。当时没有复习大纲,没有统一教材,只能全面学习,各自也去猜题。”曹放的父母1950年代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母亲每天为曹放准备10道题目及其答案,涵盖了高考除了数学科目的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先讲解一遍,再提问一遍,就这样,凭着日常的积累,凭着母亲传授的300道课题的知识,曹放走进了考场。
由于没有下放知青和回乡知青“脱掉草鞋”的焦虑冲动,由于没有应届考生背水一战的巨大压力,曹放是抱着"试一把"的轻松心态,因此平时的积累充分地发挥了出来。
“好消息,好消息!”
1978年1月下旬,赣州一中全校大会上,校长接到市招生办的电话后大声宣布:“曹放考上了,全省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文科大学生,录取在江西大学中文系。"
大学时代的曹放。
那一届,全赣州市2300多名文科考生,考上本科的只有15人。江西全省录取的文科本科生只有500多人。有趣的是,曹放的初中英语教师与他同时考上,录取在江西师范学院英语系,她是文革时期推荐上的中专师范。她特地交代曹放,“以后不要再叫我老师,会难为情,叫我大姐好了。”
这一年,宁铂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现在,他是一名高僧。
我扑在书本上,
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曹放考进的江西大学,解放前校名是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改名为南昌大学。曹放所在中文系1977级共93名同学,他年纪最小,年纪最大的比他大16岁,多数是24岁、25岁。这是积压了十年的人才呀!有下放知青、回乡知青、退伍军人、大队书记、国企职工,还有机关干部、中小学教师,只有三个应届考生,再就是他这个在校生。
曹放(右)与武汉大学中文系77级诗友高伐林在革命老区采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曹放说,青年周恩来这句豪言壮语成为了他们的座右铭。什么叫头悬梁锥刺股?曹放说他有过类似的真切体验。
同学们白天在课堂,晚上在图书馆,回到宿舍12点钟统一熄灯后,还有许多同学打着手电筒看书,早晨6点半还要统一出操跑步。"那个时候,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激荡着心胸",曹放也是成天手不释卷,看书看得累了,总是用冷水洗洗脸,让自己清醒清醒,有时熬不住了就在额头上涂抹风油精,以致现在还留有黑黑的印记。
曹放的大学毕业证书,由著名历史学家谷霁光校长签发。
知识的海洋真是浩瀚啊!以前没有听说过泰戈尔、惠特曼,没有听说过《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也没有听说过因明学、存在主义。曹放说,当时如饥似渴地读书求知,就像高尔基所说的那样,“我扑在书本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1978年五一节,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发行一批世界文学名著,曹放和几位同学,乘坐第一班校车赶到新华书店,排队整整三个小时,终于买到了《契诃夫小说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莎士比亚的《剧作选》。
曹放说,40年过去了,当时挑灯夜读的情景至今还温暖着他,“对于我来说,读书并不是外在的要求,而是一种内在需要,每天至少要读五万字。”
真理的光芒照亮了我精神的基石
真理标准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那是一个摧枯拉朽、凯歌行进的时代;女排三连冠、电影百花奖、邓丽君《何日君再来》、纪念四五运动的话剧《于无声处》,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理想万岁的时代;《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访美访日、对越自卫反击战,那是一个风起云涌、五洲震荡的时代。
曹放说,他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度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
他很清楚地记得,1978 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传达之后,师生们热烈地展开学习讨论,一位老教授激情地欢呼:"冰河解冻了!春天要来了!"
他很清楚地记得,1980 年秋天,《中国青年》杂志社收到他参加人生观大讨论的一篇征文后,约请他参加座谈会,一位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老前辈谆谆嘱咐他说:"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你要多读读鲁迅,读读张志新。"曹放说,高考,上大学,对于他,不仅是知识改变命运,更是塑造了人生的理念,奠定了人生命运的精神基石。
感恩母爱,报恩无量。
大学时代培养了让他终身受益的三个信条。一是勤学习,勤修炼,以能为本,自立自强;二是不迷信,不盲从,独立思考,实事求是;三是敢担当,敢任事,坚守正义,一往无前。
研究教育学的专家认为,中国恢复高考的首届大学生是史上最强的“人才群体”。对这一说法,曹放表示,他们班93个同学可以作为一个例证。由于当时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需要,多数同学从政,上届中共江西省委委员中他的同班同学就有六位,占十分之一,其中,省级干部三位,而且都经受住了严峻的政治考验。从事专业的同学许多也卓有建树,像华南师大博导、复旦大学博导、江西日报社社长、江西省文联主席、驻印度文化参赞、美国迈阿密大学教务长,专业成就都进入了第一方阵。
曹放(右)与大学同学、复旦大学博导、中国训诂学会副会长汪少华教授。
曹放感慨地说,同学之情最真,最深,最久,他们都是拉扯着我长大成人的“大哥哥”“大姐姐”。我读不懂《离骚》,是当过六年中学代课教师的同学一字一句地给我讲解;我不会洗被子,是大姐姐们帮助了我;我正在长身体,学校伙食也不怎样,是睡在我上铺的大哥让他女朋友做好红烧肉带来。曹放幽默地说,当然,我对这些大哥大姐们也有贡献,那就是他们谈恋爱时,我当了好多回“电灯泡”。
曹放(右二)与大学同学在一起。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大学毕业以后,曹放从事过十余个岗位的工作,共青团、乡镇党委、县政府、省委机关,35岁时从江西调到厦门,又参与了查处特大走私案的警示教育工作和市政府机关的工作,担任过厦门市人防办主任和鼓浪屿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现在又在海沧台商投资区。
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怀着感恩和审美体验的心态倾心尽力。基层与机关,农村与城市,内地与沿海,党务与群团,经济与国防,旅游文化与对台工作,曹放说,感谢命运,感谢波澜壮阔的时代,对于我,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今后还会有什么安排呢?曹放说,随遇而安,尽力而为。他忘不了2004年9月《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范敬宜与他的一次深谈,范敬宜先生对他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时代需要一批文化托命人,你很有条件呐!”
人民日报社前总编辑范敬宜先生殷切期望曹放(右)为时代立传, 2004年9月于北京万寿路。
(原载《厦门晚报》。
版权事务请联络后台编辑。)
新三届菁英
每天讲述最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少达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