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李扩建:夜读古文观止差点成克己复礼黑典型

2018-02-24 李扩建 新三届


      老编的话:2018年是新三届大学生中的77、78级走进校园40周年。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延续“卌年”“校园”“同窗”等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原题

卌余年弹指一挥间感万千


 

我是太原市文革后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也是中国恢复高考后被大家称之为“77级”的第一届大学生,也是77级毕业后的第一届正式硕士研究生。

 

文革后,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在太原铁路局机械修造厂机床大修车间作为机械钳工学徒两年多,已经21岁。之前,我还在山西省清徐县杨房公社杨房生产大队第三生产小队经历了两年多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

 

在工厂报名后,通过了政审等手续,顺利取得了准考证。到高考前一天,我们一直坚持每天照常上班。我在工厂跟的贾福有师傅,是个非常纯朴的四级钳工。高考仅剩下一周时间,他让我在厂内的宿舍里,准备高考。

 

我的高考地点是太原市五一路小学,交通工具与上班一样骑自行车,自己一人骑车去骑车回。当时,每天上班都是带饭,高考的两天中午吃饭也和上班一样,是从家里带饭。

 

从得到高考的消息一直到高考的前一天,每天都坚持出勤上班。为了参加高考,在单位请了两天假,高考后第一天,也去上了班。骑自行车,从太原市内的享堂到“皇后园”车站的太铁北机务段附近的机械修造厂。

 

回想起来,我出生在山西省的太原市内,父母都在国防工厂工作,而且是两地分居,父亲太原、母亲西安。我从小就被送到母亲的家乡山西省榆次县使赵公社南六堡村的外祖母、当地称为老娘的家,在农村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小学是在位于北六堡村的“六堡完全小学校”、简称“六堡完小”里上的。当时我比较淘气,老娘把我提前两年送入小学,还说,退两班就和别的孩子一样了。结果我不但没有退班,反而还当上了班干部“学习委员”,这对日后的高考无疑是有益的。

 

在我五年级时,文革开始了。课不上了,我就回了太原,父母也不上班了,母亲回太原生孩子了。之后,我就跟着母亲去了母亲正在工作的西安,转学到东郊韩森寨的秦川机械厂子弟学校,实际上是去看孩子去了。文革几年中,除了学习毛主席语录外几乎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1971年,我从西安的秦川子弟学校八年级(九年一贯制,相当于高二)调回到太原,当时太原市刚刚恢复高中,只有一年级,我就被插入到了太原市第九中学校高一班。我属猴,班里最小的同学都比我大两岁属马,还有几位属龙的。太原市第九中学校高一(2)班是文革后的第一届高中生,配置了最强的教师阵容,数理化老师除了使用全国统一教材以外,还采用了文革前的教材为我们授课。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这对高考成功起了决定性作用。

 

当时社会上传说大学招生也要恢复,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干劲。后来由于白卷英雄张铁生出现,同学们虽然知道没有考大学的可能性了,但是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减少许多。

 

我们高中一毕业,正好赶上了太原市第一批“上山下乡”热潮。为了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马上高高兴兴地报了名,按照山西机床厂(国营247厂)的安排,216人一起到了清徐县杨房公社杨房大队插队落户,当了农民。

 

不久,村里一位姓杨的“右派”私下借给我一套线装本的《古文观止》,我很高兴,晚上没电,我就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亮,将《古文观止》抄写到一个笔记本上。我当时是知青大队长、大队团总支副书记、大队民兵营副营长,每晚都到大队部里参加干部会。因为是公社所在地,公社党委副书记也来参加。他在会上询问我看古书之事。


当时正值“批林批孔”运动高潮,后来才知道是同屋的一个知青将我告发到了公社领导,说我在“克己复礼”。我虽然大吃一惊,但还是灵机一动地说,我想知道孔老二在说什么,这样才好去批判他啊。这样,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但是这本《古文观止》对缺乏古典文学知识的我大有提高,也对日后的高考起了一定的作用。

 

我是一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从小,包括在插队期间也一直订阅着《无线电》杂志。插队两年之余到铁路局学徒以后,在下班以后我坚持到父母亲的国营兵工厂的夜间大学旁听《电子电路》课程。这不仅对高考起了很好的作用,也对以后的大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77年的高考是突然来临的,到考试也没有多长时间。当时,高中数学黄德兴老师借给我一本数学题选,在工余时间里复习数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考完第二天上班,大家都很关心地问,考得怎么样?我说考得不理想,准备明年再考吧!后来发现,考完后说考得不错的人反而名落孙山了。

 

从工厂得到北方交通大学(现为北京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后,党委书记专门找我谈了一次话。他对我说,原定今后五年的工农兵大学生的推荐计划都有了,其中没有你。恢复高考,使你变成了一条漏网之鱼。在太原铁路局里,像机械修造厂这样有技术的工作岗位并不多,也是一个非常难进的单位,路局分局干部子弟很多,推荐大学生自然就没有我的份了。

 

从机械修造厂考上大学有两位,我考到了北京交通大学,另外一位名叫王莉的进入了山西医学院。

 

我衷心地感谢邓小平先生和华国锋主席关于恢复高考的决定,使中国走向改革开放道路的第一步,我们77级大学生也就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受益者。大学毕业以后,我们班只有两名同学考上了研究生,我在本专业读完研究生以后,又留校在本专业教研室任教,取得了比大学生高出很多的待遇。

 

题目为一首三五三俳句,最后用一首五七五俳句结束我的感慨:高考卌周年真像弹指一挥间 感慨超万千。

 

日本那三届群主李扩建于东京

 


附件


关于举行高考恢复

40周年纪念活动的呼吁


 

40年前,中断10多年的高考得以恢复,1977年12月文革后首次高考的进行,是中国改变文革历史的象征性事件,揭开了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第一幕。那次高考改变了的中国的历史,更是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历史。

 

没有那次高考,我们不会成为大学生,更不会成为研究生,更不会有出国的机会,更不会有成为海外华侨和外籍华人的可能。

 

40年中,我们既是中国进行改革的首批受惠者,同时也为共和国的建设和全世界的和平贡献着我们的毕生精力,更是在与国内同胞不同的地方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或者即将到达退休的年龄,今年是高考恢复40周年,这不值得我们一起纪念一下吗?

 

为了纪念高考恢复40周年,我们呼吁进行相关的纪念活动,并请大家把各自不同的高考故事写出来,将我们的人生轨迹的记录留给后人。

 

征稿题目为《中国恢复高考与我》,对象为由于高考的回复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与日本有密切关系的那几届大学生们。

 

本次征稿内容以高考为中心,重点为高考前后自己的变化。范围可以包含高考之前的插队、当工人、参军等的经历,和高考之后的大学和研究生的生活。最好能有相片和相关史料。截稿期限未定,定后网页公布。出国以后的奋斗经历将作为续集的内容。投稿顺序先提交中文稿,后提交日文稿。出版以双语对照形式编排。稿件的提交邮箱为 77@chn.jp

 

日本高考40周年纪念委员会

(77级在日同学40余位,名单略)


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相关阅读

周建明:无法逝去的记忆

肖玉环:友谊地久天长

张河:永远的吉冈由纪

高文军:我在日本放歌《恶魔的饱食》

杨莉莉:风从四方来

李奇志:中日友善的民间力量

珊伊:我与北大日本留学生的四十载同学情

珊伊:我在燕园留学生楼的文化冲击

蒋蓉:我接触的日本专家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