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五届丨苏兆瑞:文革中的"复课闹革命"

2018-03-27 苏兆瑞 新三届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苏兆瑞,南开大学1968年毕业,曽在大中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任教任职。现已退休。


原题

文革中的“复课闹革命”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停课开展运动,大、中、小学都不上课,也不招生了。第二年的1967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联合发出《关于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要求学生返校复课,“边上课边闹革命”。自11月起,大部分中小学生陆续回到课堂,新生也开始入学。不过,大学恢复招考还是十年之后的事。

 

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文革后已经整整一年没上课了。眼看时间一天天地流逝,同学们非常想静下心来好好学点功课。但这时的学校里,师生分裂成两大派,校系的大多职能都已瘫痪,虽然多数人都留在学校里,却处于“逍遥”状态。中央“复课闹革命”的文件下达后,校系两级都没能组织起师生恢复教学活动,倒是我们这些学生自己积极地行动起来了。

 

前一段时间,生物系在运动中批判教学只看标本、图片,科研也挺脱离实际,说“名为生物系,实为死物系”。许多人当初考进生物系的时候挺高兴,南开毕竟是一所重点大学,高教部制订颁发的教学计划上写着“培养目标:生物学家”,但此时一些人感到并没有学到什么,不免有点失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招生分理工、农医、文史三大类招生,那时生物、医药、农林、水产等专业都属于农医类。班里的同学们大多本都是想学医的,但在填报考志愿时,大学生物系必定填在前面,没轮到医学院录取,生物系就先把我们收下了。现在医不医,农不农的,在“复课闹革命”中,我们该学点什么好呢?

   

我系63、64级的一些同学到天津市卫生局、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天津化工研究院、天津农药厂等单位调查走访,想听听他们怎么说。于是从中受到启发,觉得应该学些有关医学或化工方面的知识。

   

64级十几个同学,便自动组织起来学医,他们找来医学书籍集体自学,还联系了河北省蓟县(现天津市蓟州区)医院去实习。那家医院很支持,让我们的同学进入手术室观摩手术过程。据说有个同学,胆子太小,初看到开刀的场面,竟然紧张得发抖,躲到一边去了……。

 

我们又了解到一个情况:文革期间,老师们不教课了,挺悠闲的,但我校的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却分外忙碌。原来,青海省的麦田里长有一种叫野燕麦的杂草。杂草的生命力总是赛过庄稼的,这野燕麦生长旺盛,大量夺取土壤的肥力,就会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收成。田里的野燕麦历来靠人工去拔除,不但非常麻烦吃力,许多女社员还因此得了妇女病。青海省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由青海省化工研究所联合南开大学元素所、沈阳化工研究院等一共四个单位,研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针对性的除莠剂“燕麦敌一号”已在元素所完成实验室研究,下一步要进行“中试”。

 

除莠剂即除草剂,是农药的一大类,用以杀灭杂草。这个“燕麦敌一号”往田里一撒,野燕麦就长不出来了,农民就省大事了。

 

我们得知后,便同元素所联系,要求参加进去。我校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10月,由南开大学校长、著名化学家杨石先教授创办,是国内高校第一个有机化学研究机构、素享盛名的有机农药研究单位。他们十分欢迎我们,于是我们63和64级的几十位同学,就邀集在一起开始学习农药知识。我也成为其中的一员。

 

生物系同化学系一向关系十分紧密,我们以前学过的所有化学课程(无机、有机、分析化学)都是化学系老师教的,相关实验也是在化学系的实验室做的。这时有人就到化学系去寻求帮助,找到一批他们编印的《农药化学》讲义,高高兴兴地搬了过来,正好用作我们的教材,发给大家自学。

 

大学毕业照(1968.12),后排右1作者


我们还邀到参加燕麦敌研究的沈阳化工研究院的一位工程师,请他给我们上课。这位工程师很有水平,事前的备课也十分充分。他给我们讲解了化学除莠剂发展的历史,除莠剂化学成分和机理,国内除莠剂的科研单位、生产厂家、生产品种有哪些等等。多年没有上课的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家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那时请人不同现在,这位工程师上课完全是尽义务,没有一分钱“讲课费”的。那天课程结束时,外面天已全黑了,早过了食堂开晚饭的时间了,但没有一个同学提前离开。

 

学校里有一个农药试验车间,安装着许多反应罐,燕麦敌一号的中试就在这里进行。第一天上班,分工给我和两个同学的任务是每隔5分钟称量一次氯气瓶的重量,并加以记录,以了解氯气的消耗速度。氯气瓶同反应罐相连通,燕麦敌一号属于有机氯农药,氯气是它的一种主要原料。

 

农药试验车间旁是一个“动力车间”,可根据需要,随时按指令对反应罐的夹层提供蒸汽和冰盐水,给反应罐加热或冷却,反应罐的上端插着温度计。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都会影响“燕麦敌一号”的合成结果,这“中试”是在为以后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探索最佳的反应条件。

 

农药是剧毒产品,车间的气味很难闻,我们是穿着工作服上班的,等下了班脱去了工作服,身上还是一股农药味。但大家都兴致勃勃,乐此不疲,毫不在乎。化工操作还是有相当危险性的,记得有一次,反应罐里的反应太激烈,强大的压力把保险膜冲开了,毒气到处弥漫,大家只好撤出,后来戴了防毒面具冲进去才关好反应罐的阀门。

   

我们在这里一干,就渐渐获得了不少化工生产知识,也知道了化学合成是怎么回事。无论是多么高级的农药,不出3步即可合成出来。

作者与母亲1983年的合影

 

在这段时间,我们理论结合实际地学习了有关化学农药的不少知识,虽是自学为主,却是文革中我们唯一的一次业务学习活动,也许可看成学了一门《农药化学》课程,这是很不容易的。我自己又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化学工业知识——农药工业》的书。这本书我看了许多遍,几乎到了滥熟的程度,对于书中讲到的26种有机氯、有机磷农药的合成路线加以分析、联系和比较,并把它在书后画成图。

 

担纲主持试制“燕麦敌”这项工作的是著名元素有机化学家、一级教授陈天池(1918—1968),他是浙江诸暨人。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路易斯安纳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1954年入党,历任南开大学教授、化学系副主任、元素所书记兼副所长、南开大学党委委员和国家科委农药领导小组副组长。他对有机磷化学和农药化学的研究很有成就,屡获奖励。他的工作和为人,口碑极好。他当年还不到50岁,下到车间亲自指导中试,穿一身工作服,风度翩翩,很有派头。1963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新闻短片《南开一号》中就介绍过他。


没想到的是,燕麦敌一号中试后的第二年(1968),陈教授竟在文革中被迫害去世,一代英才就此泯灭。我们这些学生闻得噩耗,无不痛惜不已。

 

在毕业离校多年后,我从一些专业刊物上看到,这燕麦敌一号后来果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早已商品化。经大田试验,其防效达90%以上,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夫妇2001年在美国探亲旅游


关联阅读

苏兆瑞:文革中"老五届"大学生的毕业分配

苏兆瑞:我的海陆联运北上求学之路

苏兆瑞:我给莘莘学子辅导高考


图文由作者提供,授权本号推送


 

老五届之窗

北大前校长陆平忆文革:

左的人后来都很惨

聂元梓等人第一张大字报出笼记

李榕:又见聂元梓

刘冰在清华“渣滓洞”十个月

两次上书毛泽东状告迟群的刘冰逝世

毛泽东机要员谢静宜回忆文革往事

郑克中:北大“文革”二三事

王学泰:文革监狱里认识的干部子弟

王广宇:精神病人陈里宁"摇变"造反派闯将

朱学勤: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六八年人你在哪里?

陈楚三:关于红卫兵的一桩历史公案

北影大院 : 荒唐而残酷的文革日子里

王友琴:未曾命名的湖和未曾面对的历史

潘松庆:武汉文革拾忆

陆伟国:人民大学文革大事记

陆伟国:我的俄语老师阚玉瑶之死

陆伟国:四位同班同学的文革遭遇

张宝林:人民大学教授蒋荫恩之死

陆伟国 :我见证的人大血腥武斗

陆伟国: 郭影秋的文革往事

陆伟国:胡锡奎之死

陆伟国:我的初恋

陆伟国:"红二代"孙泱孙维世兄妹之死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