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客论邮】集邮要集“JT票”

ljyellow 鼓山邮话 2022-04-2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按常理,作为任何的收藏品都应该是物以稀为贵,年代越久远、存世量越少、题材越好、越精美的收藏品价值自然也就越高。但由于我国邮市近些年炒新之风愈演愈烈,出现了新老邮票价格倒挂的不正常现象。尤其是一直被认为属强势板块的JT邮票自1997年邮市高潮后,价格出现严重超跌。而新发行的邮票一面世即高开低走,导致一些涉足其中的集邮者和中小投资者,甚至一些投资大户饱尝套牢之苦,更造成了邮票发行上的失策、新邮长期深度打折和邮市长期萎靡不振。但中国有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相信随着邮市行情的逐步向好,JT邮票必将再度重现往日的风采,为广大集邮者和投资者所追捧。

首先,JT邮票价廉物美,精品荟萃。集邮界普遍认为,新中国邮票中,精品荟萃的时期只有4次,其中就有2次集中在JT邮票上,这2次分别为1979年至1984年和1986年至1988年,是集邮者公认的邮票精品年。并且除早期的《庚申年》《齐白石》《爱科学》《山茶花》《荷花》等少数邮票或小型张价格偏高外,《西厢记》《仕女图》《兵马俑》等中档小型张价格分别只有340元、390元和220元左右。一些题材优秀、设计精美的邮票更是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二三十元,甚至不足10元。如《扇面画》《古代文学家(一)》《益鸟》《台湾风光》《峨眉风光》《吴昌硕作品选》《仕女图》等邮票的发行量多在400万套以下,其价格却分别只有25元、28元、20元、35元、25元、30元和18元左右。《花灯》《牡丹亭》《拙政园》《宋庆龄》等邮票的发行量都在800万套以下,价格却均不足10元,与发行量动辄上千万、上亿套,价格却高达十多元,甚至几十元的《抗非》和《三世猴》等新票相比,JT邮票的价值明显被低估,应具有广阔的升值空间。
  
其次,JT邮票的供求矛盾日显突出。一是JT邮票发行量普遍较少,造成货源供应必然紧张。1974至1984年的JT邮票发行量多在300万套左右,1985年以后的JT邮票大多也只有千万余套,并且当时JT邮票在集邮柜台和邮政窗口都有销售,消耗、损毁的数量较大,而不像现在的新邮存世量基本等同于发行量。尤其是1984年以前的JT票,300万套左右的发行量相对于目前号称上千万的集邮大军明显是僧多粥少。二是集邮者的集邮方式普遍是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逐步进行,造成JT票的需求必然日趋旺盛。我国上千万的集邮者中大多是受1991年邮市火爆的影响,于1992年以后才开始集邮的,再加上集邮者中中低收入的工薪族占绝大多数,这些集邮者所集的基本是1992年以后发行的编年票。那么,发行量少、题材优秀、价廉物美、发行时间最接近编年票的JT邮票自然是那些后来的集邮者首选的、孜孜以求的目标。目前造成JT邮票价低的原因主要是受集邮者生活水平还不高、投资者热衷于炒新和邮市低迷大环境的影响。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集邮者生活水平的提高,邮市中JT票的数量将越来越少。JT票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必将再次得到体现。而不像编年票,不但发行量多达上千万、甚至上亿套,集邮者你有我有大家有,而且背离作为邮资凭证的基本属性,几乎成为专门的“集邮邮票”,成为邮市炒作的筹码,邮市一旦上涨,来自集邮公司、邮商和集邮者等方面的各路货源便蜂拥而至。

第三,JT邮票具有较强的抗跌性。投资者热衷于炒作的编年票,往往炒风过后,其价格大多回归原位,甚至更低。JT票虽然也超跌,但其抗跌性比编年票要好得多,不像编年票的价格大起大落。一些编年小型张能从3至4元很快涨到四五十元,一旦行情下跌,其价格大多又重新回到3至4元以下,还不及高峰时的零头。2001年春的邮市反弹,使《九龙壁》《寿山石雕》《九寨沟》等小型张从6元左右起步,一路涨到12元至15元后,旋即跟随邮市大盘回落,曾一度跌到3元以下,还不足前期最低价的50%。其价格不但没能上台阶,反而再创新低。但每一次邮市高潮过后,JT邮票价格普遍要再上一个台阶,1996年至1997年春的邮市高潮使集邮者魂牵梦绕的《庚申猴》由300元左右持续猛涨到1800多元,之后在长达6年多的邮市低迷期,其最低价格都保持在1200元以上,是起步价的4倍。《红楼梦》《西厢记》《仕女图》等中档小型张在1997年邮市高潮后,6年多来邮市低迷期的最低价分别为400元、240元、240元左右,比上一轮邮市高潮后,1994年最低位的175元、120元和175元分别高出约225元、120元和65元。

由此,我们不难判断,JT邮票应该是极具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的板块。在今春邮市持续上扬行情中,JT邮票也同时呈现强劲的反弹走势,不少品种的涨幅达到50%以上。敏感的集邮者和投资者应该意识到,这很可能是JT邮票正逐步走强的信号。邮市政策面正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邮政部门救市的力度不断加大,邮市的春天应该为期不远。广大集邮者和投资者应趁着当前JT票刚刚启动,价格尚低廉之际抓紧拾遗补缺或择优建仓,以免错失良机。



❖文/ljyellow

❖来源/ljyellow的新浪博客

❖采编/文白



【博客论邮】 “人为邮品”的魅力

【博客论邮】如何看待大套邮票市场价格打折

【博客论邮】特3伟大祖国--敦煌壁画邮票原地封拍出“天价”之后的设想

【博客论邮】道具上的漏洞

【博客论邮】趣谈一枚普资图明信片的销戳选择

【博客论邮】浅谈邮政日戳中“百家姓”元素的取舍

【博客论邮】专题集邮者必须具备的四种基本素养

【博客论邮】集邮迎来“直播时代”

【博客论邮】集邮者的呼声莫忽视

【博客论邮】新邮“四方连”该怎么供应?

【博客论邮】“戳”有味道

【博客论邮】可以大书特书的集邮说明

【博客论邮】集邮也要过“五关”

【博客论邮】纪念邮戳亟待规范管理

【博客论邮】邮票设计宜简洁

【博客论邮】求知--集邮的最美

【博客论邮】信封贴在邮票上

【博客论邮】地名邮戳研究大有可为

【博客论邮】信销票的收集和收藏

【博客论邮】何为经典邮票

【博客论邮】“同题材加贴”说长论短

【博客论邮】对明年邮政改革精神的几点思考

【博客论邮】“网络"淘邮趣无穷

【博客论邮】一则新闻的奇葩包装(别拿邮迷当傻子)

【博客论邮】邮票价格原来都是邮商的奸计,想要邮市回归良性循环,怎么破局?

【博客论邮】文献是集邮活动的镜子

【博客论邮】玩是需要知识的

【博客论邮】集邮者应学会“断舍离”

【博客论邮】集邮与炒邮

【博客论邮】集邮: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