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北大读新传研究生,会遇到哪些名师?丨一文Get北大新传各方向导师

洋洋整理 胡师姐新传考研清北专列 2023-06-25

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解导师及其研究方向算得上是考研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则是需要加倍努力去【了解导师生活趣事方方面面(当然不是)】结合导师研究方向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


考研准备这么久,别告诉我你还不知道北大有哪些大佬——


快跟我来看一看👀!(排名不分先后)


1

新媒体院



杨伯溆



01.

研究方向


全球化和新媒体传播的全球传播、本土传播、因特网与社会、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学(媒介)理论等领域

02.

学术背景


➤ 1991-1998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Ph.D.

 1987-1989 加拿大温莎大学传播学系, M.A.

 1976-1980 北京广播学院无线电系 毕业


03.

个人介绍


杨伯溆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其学术训练始于电视类电子技术。但在后来的出国深造过程中,渐渐忘记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作为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分别研修传播学和社会学十余年。这期间以社会变迁、变革和媒介的作用为主线,曾先后主攻发展传播学、社会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城市社会学和社会网络研究。

杨伯溆老师的电视技术背景使他有机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供职于中央电视台(1980-1985)。他在中央电视台的经历又使他有机会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先后在美国的密歇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长期进修电视技术(1985-1987)。他目前依然关注着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

04.

导师知识延伸


报考北大新闻传播专业离不开对媒介融合知识的整理,那么《媒介融合与国家介入的意义——以新媒介平台新浪微博为例》篇杨老师的论文则是整理媒介融合时不能错过的观点,快点知网一下,用到媒介融合专题里!


刘德寰


01.

研究领域


市场与媒介分析、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等方向

02.

学术背景


➤ 1985年-1989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获社会学学士;➤ 1989年-1992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获社会学硕士;➤ 1999年-2001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职博士; 1992年-2001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2002年-2007年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2007年起 北京大学新闻与学院教授,2009年起为博士生导师

03.

个人介绍


刘德寰,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全国市场研究协会会长(中国信息协会调查业分会会长,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市场研究分会会长),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副主任。入选北京市“百人工程”学者,著作《年龄论》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包括:《年龄论:社会空间中的社会时间》、《没有极限的未来:手机人全面解构产业》、《颠覆与重整:手机人的群落与游牧》、《正在发生的未来:手机人的族群与趋势》、《透视电商:网络购物消费者研究》等。

04.

导师知识延伸


刘德寰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方向为市场与媒介分析、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案。因此,一方面刘老师关注拼多多等新兴购物型社交媒体,认为拼多多的发展并不是消费的升级或降级,而是底层消费的崛起;另一方面刘老师十分看重研究方法的学习,因此报考北大新传新媒体方向的同学一定不能忽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下面的公众号也赶快关注起来!



谢新洲


01.

研究领域


数字出版技术、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媒介经营管理、企业竞争战略等

02.

学术背景


➤ 1987年7月 武汉大学情报科学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理学学士学位➤ 1990年7月 武汉大学情报科学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理学硕士学位➤ 2000年9月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管理学博士学位

03.

个人介绍


谢新洲,北京大学教授,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兼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主任。现为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及培训部主任,是国内较早从事竞争情报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著名学者。任《竞争情报丛书》、《现代信息管理》主编。

04.

导师知识延伸


谢新洲老师主要从事电子出版与网络传播、媒介经营管理、企业竞争分析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近年来,其关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相关问题,有意向报考北大新媒体专业的考生一定不能遗落这部分有关媒体融合的知识哦!


吴靖


01.

研究领域


传播与媒介技术的社会理论、批判媒体与文化研究、视觉文化研究、新媒介技术的社会使用与文化史、新媒体与创意产业等

02.

学术背景


➤ 1993-1997 清华大学外语系,学士➤ 1997-1999 美国爱荷华大学传媒研究系,文学硕士➤ 1999 - 2002 美国爱荷华大学传媒研究系,博士➤ 2002-2005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2005 - 2012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2012-至今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教授

03.

个人介绍


吴靖老师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导师,以及新媒体院博士生导师。其曾在《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中国传媒报告》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40余篇。一直以来,其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文化研究和批判社会理论的领域。具体地说,她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话语理论、后殖民批判、政治经济学等理论方法和视角来分析和理解现代媒体工业的文化,社会及经济功能。

04.

导师知识延伸


对于想要报考北京大学新传相关专业的同学,吴靖老师今年的新书你可不能错过,即《网络效应:浪漫主义、资本主义与互联网》。这是一部描述互联网兴起于发展的编年史与观念史,兼具历史叙述与文献分析,将科学、技术、思想、观念、资本与人在塑造整个现代网络性格中的复杂博弈过程条例清晰地呈现在书中。考北大,今年必看!


田丽


01.

研究领域


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媒体经营管理、编辑出版等方向

02.

学术背景


➤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文学学士,管理学硕士;➤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博士;➤ 纽约大学商学院,博士后

03.

个人介绍


田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在2020年6月6日下午举行的第六届互联网治理与法律论坛暨第二届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讨会上,田丽老师还发表了题为“媒介信息,谁主浮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媒介信息互引网络及影响分析”的主题报告,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搜索相关内容关注一下老师的最新研究动态。

04.

导师知识延伸


田丽老师基本上每年会发表上一年新媒体题发展回顾的论文,准备报考新闻传播方向考研的学生一定要抓紧时间阅读!



王秀丽


01.

研究领域


新媒体、网络传播、公共关系、公共舆论等

02.

学术背景


➤ 1997.9-2001.7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法学学士➤ 1999.3-2001.6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学士➤ 2001.9-2004.6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众传播学,文学硕士➤ 2005.8-2008.5 美国锡拉丘兹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大众传播学博士➤ 2008.6-今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副教授

03.

个人介绍


王秀丽,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教授,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曾在《国际新闻界》、《全球传播学刊》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她是中国最早从事社会化媒体公益研究和实践的学者之一,成功组织了中国首届社会化媒体与社会公益国际论坛,主编《微行大益——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公益变革与实践》一书。

04.

导师知识延伸


北大新媒体和新传方向的考生都应该在考前熟读王秀丽老师的论文,同时北大新传健康传播方向的考生这篇发表在《全球传播学刊》上的《中国健康传播的研究对象、学科建设与方法:基于范式建构理论的内容分析(2009—2018) 》更是不能错过的一篇好论文,快去知网搜出来补充一下自己的知识结构。

2

新传学院



胡泳


01.

研究领域


新媒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网络政治学、互联网治理、数字经济与管理、中国当代纪录片等方向

02.

学术背景


➤ 在进入北京大学之前,胡泳拥有11年的平面媒体经验和6年的电视媒体经验,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主要创办者之一、中国财经电视节目的创新者之一,历任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主编、《对话》总策划、《赢在中国》总编辑、《我们》总策划。
➤ 其中,《经济信息联播》荣获《新周刊》“2002中国电视节目榜”最佳财经节目,《对话》荣获2003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十佳电视栏目奖,《赢在中国》荣获《新周刊》“2006中国电视节目榜”最佳创富节目。
➤ 2002-2003年,任中央电视台《2002·世界经济年度报告》总策划、总撰稿,《2003·世界经济年度报告》总导演、总撰稿,“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总策划。《2002·世界经济年度报告》获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经济节目奖特别类二等奖;《2003·世界经济年度报告》及“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分获中央电视台2003年度专题服务类优秀节目一等奖和二等奖。

03.

个人介绍


胡泳老师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除此之外胡老师还拥有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等各种title!

04.

导师知识延伸


胡泳老师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发表论文多篇,有多种著作及译作。想要考北大的同学你们敢不看胡老师的书和论文吗?答案是NO!大家一定要把老师的论文和译著看一下啊,同时胡老师的公众号内容也是不能错过的!




祝帅


01.

研究领域


广告史研究(近现代中国广告史、中国当代广告史)、视觉传播研究(创意传播与设计、视觉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书法史、中国书法国际传播)

02.

学术背景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

03.

个人介绍


祝帅老师是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传播学、艺术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及书法、美术创作。祝帅老师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发表CSSCI及A&HCI论文50余篇,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其书画作品先后在潍坊、深圳、北京、临朐、青州、吉林、淄博等地举办个展或联展,出版作品集十余种。兼任多所211高校客座教授或研究生导师,多种学术期刊编委。

04.

导师知识延伸


祝帅老师的主要研究为广告学、视觉传播与文化研究等方向。对北大新闻传播专硕感兴趣的同学,一定不能错过祝帅老师今年2月发表在《国际新闻界》上的这篇《论广告史观的“古今之变”——基于一种全球传播思想史的进路》文章!


陈刚


01.

研究领域


广告学、文化研究、美学研究等方向

02.

学术背景


➤ 1983 - 1990 哲学学士学位,美学专业硕士学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1990 - 1995 北京旅游学院;➤ 1995 - 1998 美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 1997 - 2001 在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广告学专业任教 2001年至今 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担任院长助理,广告学系主任,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2006年3月至今,担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03.

个人介绍


陈刚老师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主任,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198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90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得硕士学位(美学专业),1990年至1995年在北京旅游学院工作,1995年至1998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美学专业)并于199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1年在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广告专业任教。2001起,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

04.

导师知识延伸


陈刚老师主要讲授《广告学概论》、《广告学基础理论研究》、《广告与文化研究》等课程。北大新传院MJC考卷中都会有一道至少50分的广告学的题目。所以说!广告这方面千万不可忽视哦!陈老师的论文和著作都看起来!


程曼丽


01.

研究领域


世界新闻传播史、海外华文传媒、国际传播、公共关系等方向

02.

学术背景


➤ 1982年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获学士学位; 1986年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硕士学位;➤ 1995年 在职读博,1998年获博士学位;➤ 1999年 晋升教授,同年担任博士生导师; 2002年9月 调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03.

个人介绍


程曼丽教授是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其兼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会,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04.

导师知识延伸


程曼丽老师也被称为“国际传播女王”,大家备考时离不开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以及广受新传学子膜拜的《新闻传播学辞典》皆出自女神之手。程老师的主要关注方向有世界新闻传播史、海外华文传媒、国际传播、公共关系等方向。在2020年第6期《新闻与写作》期刊上,程老师更是发表了《论国际传播的底气与自信》一文,想要报考北大新传专业的考生,这篇文章可不能落下!


陆地


01.

研究领域


媒介产业研究、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节庆文化传播方向

02.

学术背景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1999年)➤ 中国首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复旦大学,2001年)。

03.

个人介绍


陆地老师曾先后任蚌埠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记者、主任编辑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2003年起);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广播电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民协节庆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兼北京市文化委员会主任、《新闻与传播》杂志主编。

04.

导师知识延伸


陆地老师的研究方向主要由媒介产业研究、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节庆文化传播。对陆地老师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更不能错过“周边传播”这一知识点,也可以关注“周边传播”这个公众号或搜索相关论文加深了解。



许静


01.

研究领域


健康传播与媒介治理方向

02.

学术背景


 1989年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学士
 1992年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硕士➤ 2003年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博士
访问经历:➤ 2016年 韩国成均馆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
➤ 2013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访问学者(欧盟项目Lotus II)
➤ 2013年 香港城市大学媒介与传播系访问学者(Visiting Fellow)
➤ 2010年 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
➤ 2006年 瑞典皇家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 2001年-2002年 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 访问学者(SAM,太古奖学金)
➤ 1996年-1997年 日本早稻田大学政经学部,交换研究员

03.

个人介绍


许静老师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传播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不仅如此,她也是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及卫计委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专家组成员,国际公关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下属公共关系学会、舆论研究委员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委员会、媒介伦理与法规委员会常务理事。许静老师的研究方向主要围绕健康传播与媒介治理进行,其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广电总局、国家卫计委、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课题十多项,发表相关论文三十多篇。

04.

导师知识延伸


想要报考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健康传播方向专硕的同学许静老师的论文可是不能忽略的。许静老师是健康传播专业研究生《健康传播研究》授课教师,最先在北大医学部为本科生开设新闻传播导论课程,也是建设健康传播这一交叉学科的早期探索者。谈到健康传播,许静老师笑称“我的兴趣是人才培养,通过搭建学科交流平台,融汇各类资源,真正培养‘能引领未来的人’,共同探索中国健康传播的研究方向”。


王维佳


01.

研究领域


中国传媒与社会变迁、互联网政治、国际传播与社会发展等领域。

02.

学术背景


2009 - 201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2011 - 2012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2012 - 2014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2014年至今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长聘副教授

03.

个人介绍


王维佳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与特色:

❶ 国家战略传播的历史、机制与策略;
❷ 国际新闻与公共外交的实务及其发展状况;
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理论;
❹ 全球范围內的发展传播、健康传播;
❺ 全球范围内的传播科技发展与传播产业发展;
❻ 中国传媒与文化政治的批判分析

结合新时代全球政治经济变革的现实状况和历史趋势,对世界范围的信息传播问题和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将国际政治经济议题与国际传播议题、发展问题进行融合,避免媒体中心、传播中心可能带来的理论限制;另一方面,着眼世界各国战略传播和发展传播的实际问题,培养兼具理论基础、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端国际传播人才。

04.

导师知识延伸


2014年进入北京大学以来,王维佳老师一方面由于当代学术研究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密切关联的客观原因,一方面也由于其迫切希望获取现代国家传播治理的一手经验和前沿信息的主观意图,开始有选择地参与一些政策咨询项目。同时,其对中国研究和全球传播充满兴趣,这在近几年来的北大新传真题中都有表现出来。因此,关注北大新传院的同学在整理国家传播专题的时候不要忘了总结王维佳老师的观点哦!


张慧瑜


01.

研究领域


影视传播、文化研究、基层传播、新闻社会史、非虚构写作等;硕士生导师(大众传播方向)、博士生导师(影视文化研究方向)博雅博士后合作导师(影视文化与传播研究方向)

02.

学术背景


➤ 1998-2002 北京大学文科试验班/中文系,文学专业学士
 2002-2004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硕士➤ 2005-2009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 2015-2016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文学系学术访问

03.

个人介绍


张慧瑜老师2017年任职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助理教授。曾担任影视文化研究、影视批评、广播电视新闻、非虚构写作、纪录片研究等教学课程工作,从事影视文化、基层传播、新闻社会史、对外传播研究。

其目前担任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重庆大学高研院经略研究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要员、北京文艺评论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分众”中国未来网络文学家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04.

导师知识延伸


从其研究方向不难看出,张慧瑜老师十分注重非虚构写作方向内容,关注文化研究和文艺批评。因此,报考北大这个方向在准备过程中也不能落下。如果大家对非虚构写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看看张慧瑜老师发布在《新闻与写作》期刊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非虚构写作》一文,强化自己对非虚构写作的认识和理解。


王洪喆


01.

研究领域


媒介史、冷战史、信息社会与劳工研究、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等方向;博士生导师(媒介史与新媒介研究、信息社会研究)、博雅博士后合作导师(媒介史与媒介理论方向)

02.

学术背景


➤ 2006年 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士 2010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 2014年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

03.

个人介绍


王洪喆老师200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士: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201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2014年9月起开始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致力于以媒介为中心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

04.

导师知识延伸


王洪喆老师近年来的学术兴趣集中在理解20世纪信息技术发展路线的历史构造、知识类型与社会后果,围绕这一主题,他的研究触及了诸如控制论、科幻小说、计算机技术、电子游戏、生态文明、数字劳工与劳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文化与城市空间政治、粉丝经济、网络民族主义等多个面向的讨论,特别是对于理解信息科技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关系,做出了基础性讨论。因此,关注北大新传的小伙伴在后期筹备专题的时候不要忘了以上这几个方向哦!


3

汇丰财经传媒



叶韦明


01.

研究领域


新媒体与社会,平台社会与平台劳动,社交媒体与社会网络

02.

学术背景


➤ 2002 -2006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实验班,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法学学士; 2006 - 2009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法学硕士;➤ 2009 - 2013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博士。
交流项目:➤ 2012 - 2013 意大利乌迪内大学联合培养传播学博士➤ 2007 - 2008 美国贝勒大学交流,“科学·哲学·信仰”项目

03.

个人介绍


叶韦明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意大利乌迪内大学联合培养的传播学博士,于2013年加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与社会、社交媒体及社会网络。她曾参与和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见于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等学术期刊,并被SSCI和CSSCI收录。她还独立翻译了罗伯特·V·库兹奈特(Robert V. Kozinet)的专著 《如何研究网络人群和社区》。

04.

导师知识延伸


叶韦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学生对课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趣味先行的基础上引发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她总结这种教学模式为“3C”原则,即Creative(有创意的)、Critical(批判性的)、Curious (有求知欲的)。其主要负责北大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专业的教学,主讲《新媒体与社会》、《数据新闻》、《社会研究方法》三门课程。她鼓励学生始终保有批判精神,“数据不可以拿来就用,即使官方数据也会有错误和纰漏”。叶韦明曾在课上专门带领学生们清理世界银行的数据,在看似权威的官方数据中寻找bug,以此来提醒学生们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权威”,要保持自己的判断力和批判精神,追本溯源,“尽量从多个来源、多方验证数据是否真实有效。”


刘阳


01.

研究领域


科技社会学、发展传播学、网络文化研究

02.

学术背景


➤ 2011.9 - 2015.3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博士 2009.9 - 2011.6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文学硕士➤ 2005.9 - 2009.6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本科主修),文学学士➤ 2006.9 - 2009.6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今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经济学学士

03.

个人介绍


刘阳博士其主要负责北大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专业的教学,围绕其以科技社会学、发展传播学等为主的传播方向,主讲《新闻传播学研究》、《视觉传播研究》、《新媒体营销》三门课程。




🚩 看过这么多之后,有你心仪的老师吗?快来评论区为TA打call!


/END/

小编 | 象牙
责编 | 北北
参考文字及选图 | 本文所涉及的图片及文字
均来源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方
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官网。

   加小助手领取福利 



 推荐阅读 

1.北大新传MJC必读论文:陆绍阳、师曾志、王维佳 | 论文周01
2.北大新传必读论文:胡泳、陈刚 | 论文周02
3.备考北大新传MJC必读论文及考点解析:许静、俞虹、张慧瑜丨论文周03
4.备考北大新传MJC必读论文及考点解析:陆地、吴靖、祝帅 | 论文周04
5.北大新媒体专硕必读论文:谢新洲、刘德寰、田丽、王秀丽丨论文周05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一对一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