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虹膜 | 微博大V为什么救不了《1980年代的爱情》

2015-09-16 magasa 虹膜

文 | magasa


最近有一部叫做《1980年代的爱情》的电影上映,因为它改编自著名作家野夫的原著小说,因此得到了文化界和商界的鼎力支持。据说有上百位微博大V出席首映礼为此片站台。




柳传志表示,自己在农场锻炼的时候,和那个时候的年轻人一样充满着热情和朝气,而这种气魄在多年之后尚未泯灭,看到《1980》就跟自己穿越回那个年代一样。


徐小平则自曝作为一名80年代的大学生,自己和片中的关雨波一样对爱情充满期待,而丽雯那样的女孩也是自己的梦中情人。


然而这部电影的票房收入是这样的:




是的,电影好坏和票房高低可以说没有任何关联,这或许只是说明了,再多的大V站台对一部电影的商业表现也基本没用。


霍建起这部电影的(商业和艺术)失败,是它本身的失败。在当下,意淫80年代已经成为一批文化精英的时髦病症,跟意淫民国一样不分伯仲。


从类型和题材上说,《1980年代的爱情》是又一部青春怀旧片,所以把它归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的行列并无不妥,而且霍建起同样采用了这个类型常见的成功公式——通过两个时代的反差对比来制造廉价的伤感情绪。不过,《1980年代的爱情》和《致青春》之流相比,仍然有它的不同之处,片名(也是它改编小说的原名)已经揭示了这一点。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片名的关键词不是「爱情」,而是「1980年代」,这非常重要。在我们如今的文化语汇中,「1980年代」开始具有某种特定的含义。80年代意味着北岛、海子、崔健、王朔、张艺谋、李泽厚、邓丽君、罗中立、《少林寺》和《上海滩》,有人说那是理想的年代,有人说那是纯情的年代。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失去的很多东西,仿佛都遗留在了80年代。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80年代,因为它已经死去。


对我们来说,90年代并没有完全过去,它藕断丝连,苟延残喘,我们仍然是90年代的一部分,90年代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所以《致青春》怀念的90年代初,《匆匆那年》回忆的90年代末,就像是在今天回望昨天,时间在这里只是发生了轻微的量变,并没有根本的质变,社会运行的逻辑始终是差不多的,人物生存状态的变化也不大。



《上海滩》


然而80年代一定需要区别对待,尤其是在这部电影强调的80年代初。80年代对我们来说,是退回历史深处的无可挽回的上个世纪,这里隐含着一种割裂,一道伤痕,很多东西死掉了,并且无法重生,因为培育它的土壤早已流失。


80年代初,意味着文革刚刚结束,所以故事的政治背景可以是淡薄的(这当然只是拍电影为自己找的借口,因为政治无所不在),但也不是完全消失,影片女主角丽雯的父母是政治运动的受害者,这件事依然在影响着丽雯的命运。


但宏观的政治终归是远离的,跟两位主角当下的生活不发生直接关系。同时,80年代初也意味着被商业和市场主宰的生活还没有建立,至少在影片所表现的那个偏僻的土家族山区公母寨没有建立。当地只是在镇上有一家供销社,生意也并不兴旺,平日里难得有客上门,农民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和外界的联络主要依靠每天只有一班的长途车来维系。但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也不会持续很久,它迟早会像中国的其他地方一样,被商品经济裹挟入时代的大潮。



《匆匆那年》


以上就是「1980年代」作为这部影片时代背景的文化意义。在影片中,「1980年代」重要,而「爱情」不重要,因为爱情并没有什么好谈的,普天下的爱情都是一样的,只有当它是发生在「1980年代」时,我们才会对它产生兴趣。野夫写这本小说,霍建起拍这部电影,恐怕都是因为这层「1980年代」的情结。


影片说的是大学毕业生关雨波(在原小说中名叫翁小关)被分配回老家的乡政府工作,他在镇上的供销社里邂逅了中学时的暗恋对象成丽雯。关雨波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全校唯一考上省城大学的,颇有文学才华,他觉得怀才不遇、明珠暗投,成日里借酒消愁。而丽雯接替去世的母亲在供销社上班,两人很长时间失去联系,现在重逢后因为地位身份悬殊,雨波仍然觉得丽雯难以接近。随着不断地交流,丽雯终于对雨波打开心扉,他们的感情似乎在悄然发展着,谁也不知道结局将是如何,直到某天雨波突然接到县里的调令,他不得不离开公母寨,也离开了丽雯。两人直到多年之后才再次重逢,但那已经是另一个时代,「1980年代」永远回不来了。



《1980年代的爱情》


完全可以将丽雯看作是「1980年代」的象征,或至少是野夫和霍建起这批50后、60后眼中的「1980年代」。在80年代,她是他们渴望拥有的纯真和宁静,在后80年代,她又成了拯救迷途者的良药,最后,她和80年代一起死去了。


这部电影对待女性的态度会让很多观众极为不适。导演以一种纯粹男性的视角看待丽雯,她是一个被高度物化和符号化的形象。在片中她没有什么独立存在的动机和意义,她对雨波,对观众而言,只是象征着一种曾经可以拥有,但未曾拥有的空洞的纯洁情怀,是那个美好的80年代的化身。


但80年代是否真的有那么好,每个经历过的人都可以对此质疑。进入90年代后,也许是21世纪,影片并没有明示,不出我们所料的,时代堕落了,人迷失了,所有人都在追逐名和利。我们的男主角雨波也并不例外,他的事业遇到挫折,于是回乡休整,参加了一次同学会。这时全片最烂俗的情节终于到来了。在同学会上,雨波遇到多年不见的丽雯,雨波喝得大醉,丽雯为他洗衣服,然后两人上床,做了这件他们一直该做而没有做的事。



丽雯和女儿


说他们该做,因为这是爱情片类型的需要,也是观众希望看到发生的画面。为什么没有做呢,因为「1980年代」不允许。影片在「1980年代」的时空中有一场戏,是雨波到丽雯家洗澡,仿佛在暗示什么,但有经验的观众心里如同明镜,他们之间什么也不会发生。就这样,雨波和丽雯「纯洁」地告别了「1980年代」。


最最让人不可忍受的是,在现代时空和丽雯做完爱的雨波,竟凭空获得了奋发向上的力量,他一下子振作起来,重又离开家乡,从此事业大成。所以,丽雯到底是什么?一剂精神的春药吗?


影片稍后交代,丽雯曾经结婚,有一个女儿,同学会之前她的丈夫死了。这是一个含义微妙的补充。若丽雯从未结婚,肯定不合适,那会被读者和观众理解为为了爱情守节,这就不是「1980年代的爱情」了,而是「19世纪的爱情」。因此她结婚了,但丈夫恰到好处地死去,让她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和雨波重逢,所以他们的上床,仍然是「纯洁」的,至少符合我们心中的道德要求。



《山楂树之恋》


这种爱情观,简直只有《山楂树之恋》里秘而不宣的处女情结可以相比了,难道那一代男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人应该是这样吗?


霍建起按辈分算和「78班」同属第五代,不过他学的是美术专业,一直在电影厂当美工,直到90年代才转行导演,人称「第五代半」。霍建起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那山那人那狗》和《暖》,此外像《萧红》和《秋之白华》这样的年代戏就水准一般。我们可以从他的两部代表作中发现很多和《1980年代的爱情》相似的元素。比如《那山那人那狗》也是发生在80年代的中部农村山区,风景秀美,人物淳朴,而《暖》是一个青春含蓄的爱情故事,说在北京工作的男人回到多年未回的农村老家,遇到了初恋情人,展开一段回忆,听起来和《1980年代的爱情》就更像了。所以霍建起选择了野夫的这部小说来改编,是很吻合他的创作脉络的。



《那山那人那狗》


事实上影片的前半部分部分维持了霍建起以前的水准,也就是说,一些地方处理好了人和景之间的关系,让人物在环境中自然、自在地生活。让人和环境,都成为影片的主角,不分高低,这是霍建起之前两部代表作成功的关键。但本片的选角和方言选择仍有毛病可挑,女主角纯是纯了,但她像是空降到公母寨的,她和周边的环境,并不是那么百分百地贴切。


影片的败笔主要就在雨波离开公母寨之后的现代戏份,落入了如今常见的青春怀旧片的窠臼,好像一定要弄出两个时代的对比来,反映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然而影片对新的时代(也就是我们天天生活的这个时代)的表现是非常肤浅和表面的。因为我们就生活在现代,这骗不了人。如果是一部单纯的现代戏,或许还没有问题,但问题就在于现代和「1980年代」需要产生反差,这一对比,就显得虚假了。



《暖》


《1980年代的爱情》总的来说不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它想用今天这个时代的纷乱和庸俗来祭奠那个逝去的、宁静的、假想中的「1980年代」,但创作者薄弱且陈旧的历史观和爱情观,最终化作刺耳的挽歌,让这场悼礼自乱阵脚。


点击或输入以下关键词,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cult | 凯恩 | 陈凯歌 | 小时代 | 美国电影 | 半年盘点 | 赵涛 | 大圣访谈 | 开罗宣言 | 长者 | 昆汀 | 侯孝贤 | 三体 | 百团大战 | 杀人回忆 | 杜琪峰 | 三级片

编辑:徐寒冰 | 联系我们:irisfilm@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