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子评诗】第34辑:一抹春风欲带香,襟上相思老--品读孙文清词四首

英子 朗读:泓冰 云帆诗友会 2022-04-30


英子评诗·34辑

简评孙文清词四首

襟上相思有几多——简评孙文清词四首

        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其悠久的服饰文化中蕴含着最绚烂的诗篇与旖旎的诗情。许是旗袍的内蕴带给孙文不一样的情怀吧,抑或是她以自己玲珑的诗心赋予旗袍更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名旗袍设计师,她用一针一线绣出了一缕缕相思之情。以下几首清词可让人感受到她的温婉与细腻,一起来欣赏:

卜算子·刺绣旗袍


        一凤向天鸣,梦合青云杳。只为求凰任线穿,许是情难了。

        红袖翠眉低,艳影丹花俏。一抹春风欲带香,襟上相思老。


英子简评

        初读这首词,立即联想到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如果说司马相如是以琴声代替心中的情语,向卓文君表达倾慕之心;那么,这首词则以丝线为媒将情串起,说明刺绣旗袍的魅力。与其说刺进了一根根的丝线,不如说是刺进了浓浓的情意。刺绣旗袍,就是用情做成的精美艺术,是有血有肉的服饰。堪为国粹的刺绣旗袍让人动情,而穿上刺绣旗袍的美人更是“红袖翠眉低,艳影丹花俏”,款款生姿,令人心襟摇荡,袖底春风,尽是清香,让人相思到老。最出彩的当是下片结“襟上相思老”,赋予了刺绣旗袍无限的情怀,令人回味无穷。刺绣旗袍,让人相思;旗袍美人,更是让人念念不忘。如此钟情,间接而巧妙地表达了对刺绣旗袍的高度赞誉。


        全词布局合理,遣词造句精巧入味,如同精美的刺绣旗袍一样让人赏心。

西江月·红枫


        前事题诗堪怅,晚风吹梦多娇。晚风吹梦醉琼瑶,万古相思难了。

        看那漫天红影,为卿掀起秋潮。为卿吹彻万竿箫,只盼春来归早。


英子简评

        提到咏物词,我们常常会以“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议论”这种惯用的手法论之,并提倡形神兼备,既要追求形似,又要即物达情,别有寄托。这种传统写法固然不错,但咏物词的手法千变万化,我们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这首咏物词没有具体地描摹红枫这一物象的形态,而是紧扣红枫的象征意义,赋予其浪漫而激情的美好形象。作者独具匠心,表面上把时空打乱,实际上思路清晰,贯穿全词主线的是若连若断、细腻绵长的情思,循环往复式地层层递进,从而借物抒怀,达到了与物融合的境地。作者巧以“红叶题诗”的典故开篇,深沉厚重,怅然之情已为全词定下情感基调。上片重在表现红枫代表的“万古相思”难以了结,“晚风吹梦”的循环使用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跌宕之美,更是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渲染相思之情的浪漫。“看那漫天红影”过片自然,拟人形象,激情绽放:为卿掀起秋潮。此“秋潮”语意双关,既表现了红枫在秋天里红艳一片的气象,又暗示了激情般的思念有如潮水难以停止。在这种强烈的思念驱使与心的呼唤之下,更多的是期待:只盼春来归早。此结与开头形成鲜明的对比,没有沉浸在怅怀之中而无法自拔。这样,作者不仅很好地表现了红枫丰富的内涵,也自然地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全词语意晓畅,缠绵的情思中有更多的浪漫与勇敢,是一首让人心动的咏物词。虽然“为卿吹彻万竿箫”一句可以表达出强烈的内心呼唤,但觉得此处写“吹箫”稍微突兀了一些。咏物当“不粘不离”最为合适,这种距离刚刚好,需“用心测量”方可。

鹧鸪天·一指流沙


        独倚楼栏静听禅,下阶却是落花天。飞红片片随尘去,思绪纷纷伴露寒。

        香已谢,念无澜。一江春水正相关。心存绮愿芳菲远,九曲柔肠魂梦间。


英子简评

        “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这句经典的现代“古风”有其特殊的含义,风华就像指尖流沙一般,容易流逝。如何将无形的“风华”表现出来,诗人在题目已经用最贴切的“一指流沙”来暗喻青春年华了。而抽象的“青春年华”又如何表现呢?作者选取了“落花”这一意象,并恰如其分地融入自身的情感,很好地将自己对刹那芳华的感受写出来。开篇的“静听禅”一语直接导出自身在感受着岁月,直扣主题。紧接着的“却是”来个逆转,说明光阴似箭,令人来不及回味周边的变化,身外已经是“落花天”之景了,黯然之情蕴含其间。这落花,她的风华仅仅是转眼之间便随风而去,实在令人伤感。三、四句对仗工整,情景交融:飞红入尘,思绪纷飞,“寒”字再次渲染了伤怀的情调。过片句的三字对衔接上片结拍极其紧密,情感却趋于平静,淡然心态逐渐显现。谁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呢?那“一江春水正相关”,悄然将香消玉殒的落花送到远方,芳菲的形象依然萦绕于“九曲柔肠魂梦间”。“九曲柔肠”语意双关,我们仿佛看到落花随着春水绕过弯弯曲曲的山径,流溢出几多情怀。此结拍已经完全融入了作者的切身感受,对远去的芳菲心存感激,给予祝愿,并怀念着她曾经的美好,萦绕于梦中。与其说作者留恋那一段远去的芳菲,不如说诗人眷恋那一段曾经美好的芳华,对逝去的风华做一个最优美的告别姿势:将美好的过往深藏梦中。


        全词笔法细腻,情怀清纯感人。作者的感情变化如一条流水线贯穿其中:静听禅——思绪纷纷——念无澜——心存绮愿——魂梦间。如在炼字炼意上严谨一些,则更为耐品。“飞红”与“落花”,“思绪”与“念”这些语意重复的词语尽量避免。

减字木兰花·雪乡


        仙乡微醉,几许霜枝云上坠。叠落琼花,印上双双小脚丫。

        心思何处,梦到罗浮听笛去。夜色阑珊,一袖梅花不忍眠。


英子简评

        这首词能够紧扣题目,以清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境界。在作者眼里,雪乡是美到无尘的仙乡,令人心醉神怡。词的上片写景,动静相宜。作者善于转换视觉,由上而下地将雪乡的景致表现出来。放眼望去,茫茫天际之间,霜枝上的雪花似白云般点缀其间,晶莹剔透。抬头仰望,白云似乎就嵌在霜枝里,浑然一体而又错落有致。诗人观察细致,想象丰富,还来不及从遐思中回过神来,簌簌的雪花已是纷纷落下,即刻印上了孩子们的小脚丫。作者在此处巧妙地以小脚丫指代雪地里玩耍的孩童,更增情趣。过片句“心思何处”自然借景抒情,原来“梦到罗浮听笛去”也。此句巧用罗浮梦之典故,将自我的心思蕴含其间。此梦,实为思乡之梦也,笛声悠悠,传递出多少乡情,在夜空上久久回荡。词人听笛,实为倾听着乡音,直到夜色将尽,依然难以成眠。然,作者巧以“一袖梅花不忍眠”抒己情怀,手法独到。此拟人手法含蓄地借故乡梅花的思念,侧面表现词人对雪乡的眷恋,亦烘托出雪乡的美丽清纯,不仅升华了情感,而且深化了主题。


        全词语言清雅,情思缱绻,尤以下片结令人回味无穷。个觉上片开拍之仄韵“醉”与“坠”语音过近,显得意境不够开阔,当避为好。

作者简介

        孙文,号帘月,生于军人家庭,出生在古都长安,成长于美丽的海滨城市连云港。旗袍设计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之一。2016年央视春晚少儿节目《二十四节气歌》的唐装设计者。2017年中国国际旗袍文化节旗袍文化大使总决赛顾问。现任:江苏省连云港市旗袍协会会会长。诗词世界浙江诗会副会长。长安诗友会副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全球汉诗总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东海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收录在《诗刊》《中华诗词》《中国诗赋》《世纪诗典》《中国当代爱情诗典》《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5中国微信诗词精选》和《中国亲情诗典》等书中。多次获得全国诗词大赛等级奖。

评者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女,70后,粤人居琼,校报副主编。好写作,爱诗词,尤喜古诗词鉴赏,获国内诗词赛一二等奖若干,著有各种评论四百余篇。

关于投稿

1)个人专辑投稿:格律诗、词、散曲、对联,一次投稿不超过20首/副(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次投稿不超过3篇;新诗,一次投稿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32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2 )【云帆诗会】合辑投稿:旧体诗词(含曲赋)一次投稿以3首为上限,新诗以2首为上限。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8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3 )投稿格式: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

4)书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5)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6)收稿邮箱:

A、caochuyang_@126.com

B、673126620@qq.com

C、1023862296@qq.com

关于打赏

1,打赏总额20元以内(含20元),归平台;

2,打赏总额20元以上,作者与平台各半;

3,打赏发放方式:作品发表7日后10日内,向作者提供打赏明细,并以微信红包发放打赏。

参看:

【英子评诗】张金英·难寻最是此中味 ——浅谈林 峰《临江仙·凤凰城》之“三味”

【英子评诗】第二辑·张金英:赏评梦醒红尘《天仙子·冬夜有感》

【英子评诗】第三辑·简评秦关绝句两首

【英子评诗】第四辑·赏评花香一扇风诗词(一)

【英子评诗】第五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一)

【英子评诗】第六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二)

【英子评诗】第七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三)

【英子评诗】第八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四)

【英子评诗】第九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五)

【英子评诗】第十辑·简评高昌《萤火·诗和唱韫辉老师》

【英子评诗】第十一辑·赏评子英《鹧鸪天·浮萍》

【英子评诗】第十二辑·英子砸诗五首

【英子评诗】第十三辑·点评刘曙光诗四首

【英子评诗】第十五辑·点评孙杰峰诗词四首

【英子评诗】第十六辑 | 赏评寒溪幽兰《五律·思亲》

【英子评诗】第十七辑·巧用烘托,英子支招——从花香一扇风《夏荷飘香》说起

【英子评诗】第十八辑·点评白秀萍作品(一)

【英子评诗】第十九辑·点评白秀萍作品(二)

【英子评诗】第20辑·品读杨逸明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一)

【英子评诗】第21辑·品读星汉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2辑·品读杨逸明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二)

【英子评诗】第23辑·品读高昌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4辑·品读熊东遨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5辑·品读沈华维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6辑·品读江岚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7辑·品读武立胜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8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一)

【英子评诗】第29辑·赏评星汉《荔枝叹》(一)

【英子评诗】第30辑·品读田幸云禅理诗

【英子评诗】第31辑·赏评星汉《荔枝叹》(二)

【英子评诗】第32辑·赏评星汉《荔枝叹》(三)

【英子评诗】第三十三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二)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欢迎留言与转发,云帆因你更精彩

本期编辑:英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