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破解星座创业计划迷局:昙花一现抑或概念炒作

刘雨霏 罗芳 太空与网络 2022-04-11

呼风唤雨◇让消费者看见品质更好的产品


对卫星遥感来说,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国土空间优化管控体系、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这“三系”必然是主战场。这“三系”能划出多少细分市场?其中哪些是红海、哪些是蓝海?哪些适合自己的核心能力与资源?创业者如果能对这几个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审慎回答,就不需要担心自己陷入盲人摸象的局面。




作者 | 刘雨霏 罗芳


在商业航天领域,层出不穷的遥感星座创业计划一直是令人关注的热点。然而,决定这些星座计划商业前景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是大规模的星座和先进的技术,还是市场需求和服务模式,却是一个很难厘清的问题。对此,我们不妨先看看对地观测领域内最大的并购交易案带来的启示。


2017年10月,加拿大MDA公司完成对全球最大的对地观测公司——数字全球公司(DigitalGlobe)的收购,成为有史以来该领域内最大的并购交易案。


在商业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然而,这次并购交易,却是数字全球公司的业务发展在商业卫星遥感新形势下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方面,高分辨率遥感能力迅速扩散,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以提供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为核心竞争力的数字全球公司业务。另一方面,基于微小卫星遥感的新兴企业快速崛起,不断拓展新的遥感市场与业务,给数字全球公司等传统遥感卫星运营商带来较大冲击。受上述因素影响,以政府为主要客户、业务构成较为单一的数字全球公司近年发展明显放缓,公司出现负债,并购交易成为其摆脱困境的一个重要举措。


MDA收购数字全球公司这一事件,反映出当前遥感系统与技术、遥感市场格局以及遥感应用趋势面临的巨大变革。商业遥感服务模式逐渐从提供数据与产品向提供信息与服务方式转变。此次收购协议提出,收购完成后的合并公司将在卫星影像数据基础上,重点发展云服务等新型服务产品。这表明数字全球公司有望通过该收购交易,从传统的图像数据销售公司转型成为地球信息服务公司,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因此,这次并购交易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当我们深度审视这个行业的时候,可以看到,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虽然被归类于新兴高技术产业,但要想持续经营下去而不成为昙花一现的过客,并不是说拥有先进技术或者大规模星座就可以做到的,而是取决于对刚性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把握。



1

卫星遥感是个不算大的市场


实际上,国际市场上真正靠商业服务生存下来的遥感卫星运营商并不多。我们可以把这类企业分为星群运营商和星座运营商。


之所以要提出“星群”和“星座”这两个概念,是为了便于在后文中对运营商进行分类。所谓“星群”,是指一家运营商拥有多颗不同设计指标、不同技术水平的卫星,这些卫星是各自独立研发的,虽然彼此间具有协同观测能力,但并没有形成实时或近实时的全球覆盖能力。所谓“星座”,是具备实时或近实时的全球覆盖能力,卫星是成批规划、研制和发射的,同批次卫星采用基本相同的设计、具有相同的技术水平。


星群运营商中最著名的就是麦克萨公司/数字全球公司,以及欧洲空客空间情报公司。星座运营商只有一个:行星实验室(Planet Labs)公司。只有这家企业真正部署了覆盖全球的遥感星座。曾经名噪一时的天空盒子成像(Skybox Imaging)公司几经周折,如今已经是行星实验室公司的子公司。


虽然还有一些全球遥感星座正在筹建之中,但必须认识到,卫星遥感产业的规模是相当小的,根据2018年中期发布的全球卫星产业报告,2017年全球卫星对地观测产业的产值只有22亿美元。即使考虑到增长因素,2018和2019年年度的卫星遥感产业规模也不会出现爆发式成长。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几家公司是面向全球市场的。考虑到多数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的国际市场影响力和拓展能力都还非常有限,那么国产星座的主要商业服务对象还是国内,市场容量显然没有那么大。要想收回投资并且盈利,困难是相当大的。


这意味着,人们如果面对一份自称“全球覆盖的遥感星座”的路演时,要慎之又慎。首先,我们要考察这个星座的性质。如果是可见光星座,那么可见光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已经是红海市场,除了政府拥有的高分星座之外,还有国企背景的各种XX一号,如高景一号、吉林一号等。对于可见光星座的创业计划前景,我们过往的文章,早已经进行过比较详细的分析,即使不谈这些XX一号的成本,仅仅靠数据销售的话,答案是:并不乐观。


高光谱遥感数据是供应比较少的一种,国内高光谱数据主要来自高分五号卫星和珠海一号的4颗高光谱卫星,吉林一号星座的光谱01和光谱02星刚刚发射,并没有改变供应商偏少的局面。


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星座也存在着同样的情况,国际市场上最主要的商业雷达图像来自加拿大航天局的雷达星二号、欧洲的TerraSAR-X。其中,加拿大航天局已经打算从2019年2月开始发射新一代雷达星星座,包括3颗小卫星。在国内,虽然已经有高分三号等雷达卫星在提供数据产品,但她们和加拿大、欧洲的卫星一样,并不属于完整意义上的商业卫星,因此可以说,雷达卫星还是中国乃至世界商业航天的空白。



因此,后两种星座的创业计划所针对的市场,可能更加具有蓝海市场的性质。


然而,如果一个创业团队拿着“高光谱星座”或者“合成孔径雷达星座”的商业计划书出现在业界面前,我们能就此判断他们拥有良好的前景吗?我们认为,所需要的信息还远不止于此。


2

星座难,应用更难


上文中已经罗列了相当数量的星座。我们丝毫不怀疑,中国的国有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能够把可见光星座制造出来、发射上天、组成星座、下传清晰的图像。但,无论在哪个经济领域,“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早就过去了。任何公司、任何领域、任何行业不可能通过单点爆发去产生颠覆性的革命。哪怕是服务于具体细分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也一定是基于平台或系统集成而形成的整体,正如智能手机、地图服务和电商一样。因此,有志于提供遥感服务的商业航天企业,不但要在数据源——也就是星座——上取得有效突破,更要努力建设相匹配的软、硬件应用体系。


同时,按照有关专家的理念,遥感技术可以简化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看;然后是辨识;最后是发现。近些年,我国国内小卫星和星载相机技术突飞猛进,不但能满足国内需求,还在出口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也就是说,可见光频段上,“看”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考虑到国家队在高光谱和雷达遥感上已经取得了突破,相关技术溢出到商业航天领域、发射星座并形成数据供应能力,也只是个时间问题。对整个行业来说,下一步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辨识”和“发现”。而这也是困扰遥感应用和至今遥感应用仍然没有出现特别的企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业内,这道理其实人人都懂。那么,为什么出现在投资人面前的可见光星座计划更多一些,高光谱和雷达星座的计划更少一些呢?主要是可见光遥感在国内的应用历史比较长,相关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比较成熟,从国家到地方,搭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遥感应用体系,形成了一批稳定的用户。所以,搞可见光星座,卫星运营企业可以借助现有的“平台”、“集成”、“整体”。不但技术上容易实现,应用上难度也比较小。


然而高光谱和雷达星座的情况正相反,国内虽然有一定的技术,距离普及应用还差得远。企业可能需要从比较低的起点建设应用平台,实施系统集成,建立整体的应用服务模式和流程。所需要投入的资源更多、周期更长。相当多初创企业对这两类星座敬而远之,可能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可是,可见光遥感领域的应用工作也远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地步。虽然有部分企业开发了人工智能系统来服务于遥感图像的判读和数据分析,但也仅仅是在少数行业领域取得了突破,应用还没有充分铺开。消费端的应用也更遥远,面对大量星座提供的海量数据,行业缺乏的显然是让它们充分发挥社会经济效益的能力。



3

做事?还是炒作?


上述问题在遥感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当中,可以说尽人皆知。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判断创业公司或者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的简单标准:这家公司是卖数据的,还是卖服务的?如果是后者,它所提供的服务和目标客户的业务结合度有多高?再深入一步说,这家企业提供给用户的具体产品,性价比和易用性如何?是不是能显著改善用户的相关流程、增进效益?更进一步的,企业能不能实现大众化,像通信和导航那样,把服务直接提供到手机上?实际上,已经有部分遥感企业拿出了手机端的应用,但依然是面对专业人士的,针对消费者的直接或间接遥感服务依然缺乏。


在这个辨识过程中,人们可以逐步理清创业公司或者创业项目背后的逻辑,理解创业者的真实目的;这个企业是为了解决行业应用或者消费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并重点思考过如何解决;还是弄一笔钱把卫星打上去,然后把企业上市,再抛掉股票、拿着钱去逍遥自在。


后一类企业会倾向于炒作自己的硬件性能,例如分辨率、重访周期、卫星性能先进性等等。对于具体的服务和应用模式,则会选择语焉不详或者故作深沉。这样的项目应该被第一时间排除掉,否则不但会浪费投资者的钱,也会无端占用制造企业、发射服务企业的产能。


前一类企业当然值得人们拿出更积极的态度对待。不过创业有风险,即使有着良好的愿望,整个项目也存在着失败的风险。能不能准确判断市场前景、能不能抓住用户的本质需求、能不能拿出合理并且不断改进的解决方案,是决定卫星遥感服务创业项目生命力的关键。


4

需求已明确,企业该做什么?


抓住需求其实是企业定位中最困难的一件事,要是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企业架构的搭建、技术研发的方向和商业模式的建立就会容易很多。短时间内,卫星遥感很难直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更多地是通过为政府、行业提供服务,来间接服务于消费者。在这当中,政府又是最主要的用户,哪怕是高度商业化的国际遥感市场,政府订单也占据了需求首位。


有关权威人士指出:当前,遥感卫星市场化程度不高,数据应用业务化程度不强等制约了行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专家行为阶段;如何推广,需要建立新的模式,不要为了应用而应用,而是要成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规模化,常态化,制度化是其重要标志。


所以,遥感卫星运营商和遥感服务企业都需要努力把自己进化成一个有能力开拓市场甚至是蓝海市场的引领者,同时,也懂得分享案例,推动行业整体做大做强的商业领袖。


这样转变过程的快慢,取决于其中已经领先的企业,是否会开明开放地,承担起这样的发展责任。固有的文化和模式,固然难挑战,但遥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出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卫星遥感行业的机会是极好的,可以不需要像消费电子行业那样,去拨云见雾地寻找消费者的需求到底在哪里;因为资源和环境工作对遥感数据、应用服务有什么需求,是相当清晰而明确的,只需要切实探索出一条扎扎实实的模式。


借用早几日《品牌有多重要,看看英特尔和挖掘机的案例你就懂了》一文的一位老总级读者的回复:“英特尔的高明之处是他会为使用电脑的企业用户去创造和寻找商业机会,去帮助你的客户喜欢你,让你获得订单。简单的说,就是站在你的用户的角度。和他们共同成长。”既然是这样,你感觉你还会离英特尔而去吗?而这个读者的另外一段话,也发人深思:“张瑞敏曾谈到,人不成熟的几大特征,其中包括‘立即要回报’;‘不愿学习’;‘自以为是,没有归零心态’;其实针对一个产业及产业中的企业或每个人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一个故步自封、自我抱团、活跃度不够的产业,其生命力怎么谈旺盛和持久?”而身在其中的企业,又如何谈世界级?


我们真心希望,假以时日,企业负责人会有更加开阔的眼界与胸怀;并能够因此而拥有更大的实力与能力,率先实现孙家栋院士所期望的:“天上好用、地上用好”,让各个业务领域及行业的需求都能从中感受到希望。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原创,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至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新媒体平台、及网站,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负责人:农燕

   主笔记者:贺鹏梓、李刚、空天松鼠、黑法丝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设计:郑慧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 猜你想读

超燃盘点 | 长征火箭第300次发射成功!见证中国航天辉煌历史

社论


2018热点社评

中美贸易摩擦

《商业航天与制造强国》

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发射特斯拉跑车

《真正的激进派不是马斯克,难道另有其人?》

军工央企改制难点与机会

《军工企业,如何迎接民品市场的血雨腥风?(上)》

《军工企业,如何迎接民品市场的血雨腥风?(下)》

国内民营火箭首飞

《大航天时代,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的历史性使命》

《飞得更高 | 这不仅是一次亚轨道发射……》

美国航天政策变化

《从NASA局长任命看商业航天的重要性》

《美国“商业航天局”来了!!》

中国航天专家赴美签证被拒

《关键时刻,中国航天的话语权在哪里?》

深度产业观察

乱中取胜,营造中国商业航天的繁荣成长局面

融资40亿美元!2017年全球商业航天投资报告

建立合理的商业航天管理模式:谈中国商业航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对话:开创航天产业新模式正当其时

《互联网创业风口已过,商业航天的创业正当其时》

20年前,铱星的第一个电话……》

《北斗+:从全新的高度审视传统产业》

宇宙人航空航天港

《给梦想一个放飞的起点:宇宙人航空航天港》

《实体店回归与商业航天的机会》

2017年原创文章合辑(包含:“航天+”等七大专题;商业航天分析31篇;深度产业观察27篇)

《2018,千千万万粉丝最伟大!《卫星与网络》文章合集【附链接,收藏专用】》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卫星与网络


联系我们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tougao@yinhexi.la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dingyue@yinhexi.l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