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键时刻,中国航天的话语权在哪里?

刘雨菲 卫星与网络 2019-06-06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文化思想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毛泽东。



关键时刻,中国航天的话语权在哪里?


作者 | 刘雨菲(航天加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上周航天界发生了一件尴尬的事情。在美国举行的世界空间科学大会(COSPAR)的“张衡一号”地震和电磁监测科学卫星分会上,会议的主角、来自中国的航天专家们全都没能拿到签证,没能到场。


中国高技术专家赴美参加学术会议被拒签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美国政界对中国航天的政治偏见由来已久。但是必须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任何一种政体的国家,高层决策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在全球、美国甚至中国国内,中国航天产业对于主流媒体、社会舆论的影响力都是相当微弱的,所拥有的话语权极为有限。因此,也就无从扭转其他人的偏见。


“张衡一号”是独步全球的科学成就,得到国际宇航科学界的高度认可。这样的学术地位都不能为专家们换来签证,可见我们的话语权微弱到什么地步。这种局面怎么能够继续“默认”或者说“忍受”、“承受”下去?


美国航天话语权的背后


航天是属于未来的产业,而如果什么都“捂着”,只要是非任务或非形象工程的需要就“不屑于”去做点引起公众兴趣和关注的事,这样就是在把话语权拱手送人!长期以往,不但在国际上无法形成舆论,甚至在国内也没有什么话语权。


毛泽东曾说过:“文化思想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这里用“敌人”一词并不过分,因为美国政界早就把中国航天当做正式对手了。然而中国的广大受众却还在日复一日地观看美国人的航天电影、航天剧集,从而形成了“美国航天更厉害”、“美国引领人类未来”的思维定式。


国际权威航天媒体对中国航天不是视而不见,就是一笔带过。连“墨子”、“悟空”、“张衡一号”这样国际领先的成就,都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力。中国商业航天企业、航天政策、航天应用得到的关注就更是微乎其微。为什么?国内对这些成就的报道,也长期停留在干巴巴的新闻通稿集中发布一下完事的层面!鲜有深度,更谈不上系统性的宣传与营销!


搜索中国航天相关图片,这种土味效果是不是很熟悉?


相比之下,欧美的诸多航天器型号在概念阶段就开始与大众分享、与世界分享,因而得到民众持续的追捧和炒作。例如严重拖期和超支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过一段时间就被炒作一次,似乎成了NASA的“教堂工程”;马斯克仅仅拿出一份PPT来,就会引发一连串热烈的讨论。这些是为人的高调吗?显然,这是为业的高调,而这样的高调,为的是事业本身,而不是个人,更不是只为政绩,这样的高调,让全世界看起来就像只有美国人在搞航天一样。


在这样的局面下,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夺回我们自身本该拥有的,甚至是本就属于我们的话语权呢?


什么是中国商业航天的话语权模式?


许多时候很多平台及其负责人,总以为“有实力才有话语权”。然而这次世界空间科学大会的实例告诉我们,实力和话语权之间未必能划上等号。科研和话语权,是两种不可偏废的工作。我们叫“一手软、一手硬”,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涉及政治和科学的航天活动上,大众媒体可能还会偶尔为航天说上两句。但是对于商业航天来说,如果我们不“一手软、一手硬”,双管齐下,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去积极主动地宣传与营销的话,我们的话语权会始终停留在一个很薄弱的层面。


而我们想提醒的是,失去话语权的后果不仅仅是被拒签,也会极大地延误商业航天品牌建设,进而影响诸多企业的大量商业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估值、融资、竞标、上市等。因此,争夺话语权,应当是一项全行业团结起来努力的工作。


如今的中国企业已经大量进入世界500强的排行榜,其中也包括两大航天集团。一些从事消费品产销的大型中国企业同样把广告打到了世界面前,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上,满眼所见几乎都是中国厂商的广告,同时,各种不同手段的专业营销也越来越被这些企业所采纳,这些投放是争取话语权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否也可以运用到中国商业航天的营销中去呢?虽然我们尚且还没有开发出合适的大众消费产品,甚至也许也还没有那么强的财力去赞助国际性体育赛事,但航天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神秘感和社会关注度,完全可以用更多量身定制的方式方法及系统而周密的营销手段来提升话语权。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下面的几个层面,来长期系统地主动推动这些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们可以推出并拥有自己的国际化行业媒体。国内的航天杂志、公众微信号为数不少,具有国际影响力、行业权威性的却一个都没有。这与中国航天的科学成就、产业规模并不相称。这不但需要现有的优秀行业媒体开辟新的战场,也需要有志于国际市场的商业航天企业进行强有力支持。为此,航天加工程技术研究院的《ASIA SPACE》杂志已经提上了议程。


其次,要高度重视对公众的影响。把航天元素融入文化作品当中,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模式。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说到,NASA为了营造有利于拨款的舆论环境,历来注意和文化界保持良好关系,支持各类硬科幻电影、电视的拍摄,几乎每年都有太空主题的电影和剧集面世。最近,俄罗斯航天人也开了窍,拍出了《太空救援》这样的宇宙大片,虽然在震撼力方面还是不如美国大片,但也算一个好的开始。


相比之下,中国的航天影视几乎都是为政工宣传服务的,重点在于宣传航天人的奋斗与奉献。对于航天引领人类未来,对于新航天时代的蓝图和愿景,几乎从不涉及。近20年来的各种航天主题电影,哪怕算上系统内及关联领域的单位包场,票房加起来能不能赶上《地心引力》《火星救援》《星际穿越》中的一部?恐怕答案是让人汗颜的。



惨淡票房背后的深思


宇宙人航空航天港项目中,对航天文化产业有着高度的重视和大手笔投放,并且致力于引入相应的优质资源。以宇宙人的视角看来,航天产业中有着大量的元素可以和主流价值观相结合,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作品来。仅仅是“张衡一号”这一个题材,就可以采取多种文创形式,无论是手机游戏、实体玩具、科幻电影、灾难大片,甚至是穿越剧和玄幻剧,都可以开发出一系列精品来,让世人看到中国航天为了守护人类文明而勇闯宇宙的志趣情怀。


宇宙人认为,这些都是纯商业的运作,要挑战的层面,是方方面面的。如果这些都是由一群科研工作者或行业研究人员等不曾涉足商业,或者说没有经历过创业的团队来运作的话,不仅仅是为难他们(术业有专攻嘛),也很难说能够交出好成绩,更直白地说,如果这些纯商业的运作,变成某个系统或院所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的话,同样难说会成功。


其实,包括影视业在内的整个文化产业,对于优秀题材的需求也非常迫切。电影《阿修罗》因为票房惨淡而紧急撤档,却因此受到了舆论关注,有人爆出了这部电影制作中的种种不合理。然而换一个方向看,无论投资人还是剧组,是何等渴望拥有一个新鲜的、与众不同的题材和故事。而航天界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精彩故事,完全可以用来支持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


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文化产品,必须是具有商业价值的。这些文化作品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要接受群众用“人民币”投票。卖座的作品,自然是因为能够打动人心、影响灵魂,是有舆论影响力的。持续推出这样的作品,就能够在国内市场上夺回话语权,并逐步向国际扩张,不但为中国航天代言,更为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代言。


在这里,向大家透露个小信息:目前,有三家公司已经谋求达成共同意向,合作推出属于中国的商业航天大片。据了解,相关合同签订后,该平台会统一对外宣布,对此,我们也是充满了期待。我们认为,只有当以上种种都逐步实现并因此架构起中国航天话语权的时候,中国的商业航天时代,也许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到来了!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原创,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至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新媒体平台、及网站,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负责人:农燕

   主笔记者:贺鹏梓、李刚、空天松鼠、黑法丝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设计:郑慧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 猜你想读

商业航天与制造强国 | 洞见

请输入标题 bcde


推/荐/阅/读

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

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序):建设空间实验室,为全人类谋福祉

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一):航天是人类寻求未来的唯一手段

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二):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尚在萌芽期,实验室的建设极为必要

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三):历史节点上的失误和遗憾——尼克松政府的决策失误对美国空间站计划的负面影响

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四):中国空间实验室的科学意义

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五):中国空间实验室的文明效应

社论:

苏联N-1F火箭历史事件的背后……

非洲:中国商业航天的勃兴之地

请为中国航天献出耐心和坚守

创新是一种态度 ——国外国防航天领域的成功创新案例与机制探讨

刘雨菲:我为什么给“商业航天”泼冷水

一个可能比马斯克更厉害的家伙:OneWeb和它的老板格里格·维勒

中国的商业航天创业者与马斯克的不同

小卫星大跃进局面高烧不退 冲动背后深层原因剖析!

中国的商业航天怎么玩?软银+“一网”模式分析

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重磅!70亿的商业用户,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或可行?

伟大事业面前,唯年轻与狂热不可错过!

为航天设立远大目标!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浅谈军品、民品市场打法的异同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航天技术民用的新发展、新机遇

新的社会形态将如何发生?

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

新常态下的“航天+”

鼓励创新,也包容失败

中国航天产业突围正逢时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商业航天倒逼航天商业化

浅谈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概念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忧心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时代: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上)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下)

跳出航天: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上)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下)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航天技术民用及二次开发:

民用航天:航天梦想与现实的交汇

航天技术民用转化机制的两个范本:基于NASA和ESA的分析

构建中国航天技术转让机制的思考

航天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从肌肤保养到太空育种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卫星与网络


联系我们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tougao@yinhexi.la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dingyue@yinhexi.la


卫星与网络satnetdy

关注微信号,每天收看我们的消息

卫星与网络为您推送精品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