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佳文速递 | 名实与真实:探索“真实性”议题的本土话语分析框架

李菲 旅游学刊 2021-09-22



编者按
旅游研究中有诸多理论和构念,但能够称得上基础理论的,“真实性”(authenticity)算是一个。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真实性越来越多的被置于旅游研究视野之中,并成为阐释旅游世界中各行为主体行动规律的重要理论。与此同时,学者们提出了“舞台化真实性”“客观主义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后现代主义真实性”“存在主义真实性”“定制化真实性”等众多分支概念,使“真实性”远远超越了“真实”(real/true)的能指范畴,成为一个涉指广泛,并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哲学概念。也正是如此,真实性越来越多地被嵌入到旅游学术研究之中,并成为探讨旅游现象本质的重要理论基石。既然这个概念如此重要,那么对它的理论源流和发展演化进行梳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尽管国内外学者针对此问题已做过诸多探索,但是少有人将其置身于中国本土情景,尤其是将东方特有的哲学思辨逻辑引入该话题进行深入剖析者甚少。李菲副教授的文章创新性地引入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的“名实观”,对真实性问题的东方图景进行了解析,为该问题的本土化渐进做出了有益尝试。读罢该文,一些关于旅游理论研究的生思迎笔而出,不知恰当与否,望与同仁共榷:(1)源自西方的概念不一定都符合东方情景,因此需要本土化检验,甚至修正;(2)旅游基础理论的形成,是一个被建构的过程,需要通过学术共同体一起努力构建出适恰的理论谱系;(3)旅游研究需要实证分析,更需要哲学思辨和理论推衍,因为它既是旅游哲学概念生成的核心路径,也是旅游哲学的学术表征。——本期责任编辑:王金伟
1

作者简介


李菲(1975–),女,四川成都人,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人类学高级论坛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研究方向为人类学、文化遗产、文学人类学等E-mail: fzwalker2000@qq.com


2


研究体会


我的父亲年届76,但身体健朗,心态乐天,还是一枚资深“摄友”。一年之中几乎一半时间他都在四处旅游,有时候和我母亲一道出行,有时候另约摄友同路。总之,国内不用说,港澳台、东南亚是基础课,仗着早年还没忘完的几句基础英语和俄语,欧、美、俄、澳都敢走,现在是跑冷门或新热的巴尔干等处,以至于我们做晚辈的周末想要回家探望,还需提前预约。

作为新时代“夕阳红”群体中的一员,我父亲的旅游还是会与年轻一辈的观光休闲旅游不太一样。他们那代人一生经历了共和国的荣耀与磨难,晚年无压力、少牵挂。所以,我父亲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报复性”旅游,在很大程度上都关联着他们年轻时代对祖国和世界的憧憬和想象。也因此,每次出游不论何地,他都会事先做许多案头资料工作(也是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工作习惯),途中写日志,回来修片、制作影集等。每次回来,我们问起他的出游经历,他会喋喋不休讲一大堆,也会夹杂着一些点评——“确实名副其实!”“不是浪得虚名哦!”……当然还少不了四川话的方言灵魂——“背(一声)名无实!”“简直qiu(此字省略)莫名堂!”似乎这些语词说来特别稳、准、狠,得劲儿。请不要误会,我并非想在这里硬把拙文研究的关键词“夹塞”进我父亲的口中。而是说在他的言谈里,上述这些说法的零星涌现,引起了我自己的特别关注。在相当一段时间中,我都在做与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在当代,“真实性”不仅是这个领域的核心关键词之一,也是旅游研究、文化研究等相关学术领域中长期炙手可热的讨论焦点和常识性术语。我开始意识到,尽管“真实性”研究在国内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其实,无论在旅游实践还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之中,我们并没有一套可以与“真实性”理论话语对接的经验系统,反而在“名副其实/徒有虚名/背名无实”这些日常习语中,包含着一些内在的、与“真实性”纠缠不清的本土经验模式,比如拙文集中讨论的“名实观”或许有人会质疑说,像我父亲所使用的这些日常模式化习语背后难道不同样隐含着“真实性”的普遍性议题吗?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倘若学术思考的焦点长期被隐含于日常经验现象背后的“真实性”概念所牵引,对于在自身文化语境中高度“自动化”、“常识化”、“惯习化”的“名实观”便会丧失应有的理论敏感和自省能力。在西方“真实性”议题的强烈光晕下,太过轻易地过滤掉了本土经验的理论意义。另外,那又是不是说,只有像我父亲那样“较真”的游客才会关注“名-实”关系呢?显然不是。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甚至不是我父亲采用了“名实观”的表达,而是透过我的祖辈、父辈包括我们自身,本土“名实观”不断地在新的历史地层中显现出自身绵长的生命力。它是今天仍然作用于人们日常实践和认知逻辑底层的本土传统之一部分,内化而令人不自察。也就是说,“真实性”与“名副其实/徒有虚名/背名无实”,不单是学术术语或书面语之于日常习语的区别,而可揭示出,在当代旅游研究中,影响深远的“真实性”概念被广泛用于分析从西方到非西方不同社会语境中的各种旅游现象,而其运用过程本身未能受到充分反思。与此同时,在“真实性”与不同文化中那些古老的、与何为“真的/真实的/真正的“追问相关的本土原生观念及经验感知方式之间,必要的辨析与对话未能充分展开。甚至,这套“真实性”的西方话语还往往收编了非西方的多元观念及实践,遮蔽了后者的意义显现与当代阐发。沿着这样的追问,我尝试结合本土“名实观”的思想脉络梳理和本土“游”的个案分析,使当代旅游研究跨文化移用的“真实性”概念重返到本土文化观念和实践传统中来加以重新理解。具体而言,通过对“名实观”历史、文化、哲学内涵的追溯辨析以及对徐霞客、李世珍身心之“游”的个案讨论,拙文力图揭示出本土之“游”以身正名、求实体真的实践伦理面向,一方面反思“真实性”普遍话语的理论限度并设定参照维度;一方面尝试建立一种新的话语分析框架,在“名-实”关联的社会历史建构视野中,将“真实性”的一般化讨论导向“真实化”的过程态考察。

中国游客在浅草寺着和服祈福留影

——景真?境真?情真?义真?


初稿完成后一看,因为又要兼顾思想脉络梳理,又要兼顾跨文化的概念对话和经验实证,内容太多,有2万多字。但自己的撰写逻辑既定,短时间也找不到下手调整删减的角度。于是2019年3月,我决定先向学刊投稿。当时的想法也是希望能得到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再做进一步处理。

不出意料,按照学刊一贯的包容态度,我的投稿并没有因为字数问题而被拒之门外。并且很快,我就收到了审稿专家非常认真和高水平的审稿意见。审稿专家认为,迄今国内学者较多沿用西方理论和方法来谈“真实性”,较少从本土话语体系和视角来进行原创性探究,因此,评价拙文的研究思路突破了 “真实性”议题的传统框架和思路,有创新。与此同时,专家也就本文的进一步修改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其一,论文涉及内容、援引材料太多,建议我要么删减篇幅,要么拆分为两篇文章来写;其二,在语词溯源和跨文化比较的同时,建议进一步思考两套话语在实践中如何展开对话;其三,将“名实”与“真实”统一为一个分析框架,需要结合具体案例来阐释。在认真消化审稿专家宝贵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我在随后的大半年时间中进行了两轮修改,从调整论述重点、提炼关键表述、材料增删到图表的规范性等方面,对文稿进行了修改与提升,最终有幸获得学刊的录用。

在此,我由衷向两位匿名审稿专家表达谢意,同时也感谢本文的责编刘鲁老师。本期出刊,适逢新冠疫情的非常时期,为了确保文章质量,她多番与我通过邮件、微信核校行文字词、文献规范、符号格式等。甚至有好几次,已经深夜时分,她还在微信上为我回复解疑。她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都令我深为感佩。


3


Highlights


1. 在当代旅游研究中,影响深远的“真实性”概念被广泛用于分析从西方到非西方不同社会语境中的各种旅游现象,而其运用过程本身未能受到充分反思。学术界提出的不同“真实性”概念虽然代表了多元的思考路向,却都根植于西方思想脉络之中;“真实性”及其设问本身,均表达了西方世界关于何为“真实”的主导观念及权威话语。

2.就概念本身而言,“真”,可能是中国本土语境中与西方的“真实性”在语词层面最为接近的表述。但需要指出的是,从词源、概念和内涵来看,“真”都深嵌于早期中国哲学体系中的“正名说”和“名实观”的思想脉络之中。因而以“名实观”入手,深入探索重返本土语境的“真实性”思想资源。

3. 中国传统名实观主要关注“名称/命名”与“现实/实存”之间的关联,即在本质上关注人与世界万物的交互关系,而不同于西方思想脉络中对“真实性”近乎绝对理念似的终极探询。因此,考察的焦点是力图在西方式的“真实性”一元抽象理念与东方式的“名-实”结构性社会伦理关系这两种不同的观念/实践、文化范式之间进行参照对话,而非简单地从本土语汇中找出“真”或“实”这样一些在语词层面显现出相似性的概念来与“真实性”(authenticity)进行简单对比。

4. 名与实的讨论,更体现为对以人为本的社会系统的内在伦理关怀,而不是对何为“真实的/非真实的”(authentic/inauthentic)、“真的/不真的”(true/untrue)、“对的/错的”(right/false)的逻辑判断。

 5. 由于特定“名-实”关联总是社会历史地建构起来的,也须经由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自身方能躬身实践、落实显现,因而是为具身“践行”的真实、切己“体证”的经验,而不仅仅是抽象话语的思辨。徐霞客、李时珍身心之“游”的个案讨论,亦揭示出本土之“游”以身正名、求实体真的实践伦理面向。




引用本文

李菲. 名实与真实:探索“真实性”议题的本土话语分析框架[J]. 旅游学刊, 2020, 35(3): 50-61.

LI Fei. The idea of Ming-Shi (名-实) and Authenticity: An experimental discourse analysis on“Authenticity”in Chinese context[J]. Tourism Tribune, 2020, 35(3): 50-61.




语音主播 || 王金伟
责任编辑 || 王金伟
责任校对 || 刘鲁
技术编辑 || 耿悦

图片来源 || pic.sogou.com

原文链接
https://book.yunzhan365.com/rztl/cutj/mobile/index.html







往期佳文

◣佳文速递 |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基于系统耦合协调视角

◣佳文速递 | 互联网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了吗?——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佳文速递 | 农村家庭收入来源、家庭特征与旅游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微观分析

◣佳文速递 | 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周期的动态路径演化识别

◣佳文速递 | 如何从共毁走向共生?——定制化旅游价值共毁鹤价值恢复对口碑传播的影响

◣佳文速递 | 儿童旅游认知的探索性研究

◣佳文速递 | 主-客位视角对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启示

◣佳文速递 | 何为“表演”——西方旅游表演转向理论溯源、内涵解析及启示




Tourism Tribune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欢迎转载,转载请联系《旅游学刊》编辑部授权

(lyxkwx@163.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