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心理笔记|2018年5月发生的哪些事曾触动你的心弦?
一杯咖啡月度心理笔记系列01
记录新时代的心理轨迹
2018年5月篇
这个世界每天有太多事情发生,其中有不少拨动我们的心弦。然而太多、太快,以至于我们还没妥善处理好,就迅速地被动接受下一件事发生。尽管如此,这些事总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如果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汇总整理,并填上当时的心境和所思所感,这是一段“心路”历程的记载,而且隔一段时间再翻阅细品,也会有什么启迪和不同。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首推《月度心理笔记》专栏,以一个月为跨度,整理当月发生的热点事件,并以心理层面做记录和解读,与读者分享,也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5月主笔|Arthur Chen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2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助理 山大王
草长虫飞的季节,人容易过敏,天则常变脸,忽而热得仿佛入夏,忽而冷得气温打折,好像那个被抖音曝光后在中国和泰国引起轩然大波的秒“变脸”迎宾小姐。普通人身体也免不了抱恙,而那些本身心理状态就不太健康的人尤是如此。
春季是一个精神类疾病发病的高峰期。郑州那位晚归空姐就碰到这么一个很不健康的滴滴车司机,不幸殒命。事后,不少舆论盯着网约车的漏洞,好像管理更规范一些,就不会碰到这样的司机了,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惨况发生了一般。这就好像“不要晚归”、“不要一个人坐车”这样的建议,都是在门的周围打转,而没有扣响门铃。
事发后,平安郑州发布了事故微博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就是普罗大众中,存在着有别于正常人的一群人,他们内心扭曲,行为诡异,认知极其不正常,他们就是“心理变态”。而且随着互联网时代兴旺发达,他们有了更多施展自己的舞台,也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他们很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不少人可能会被他们“吸引”,觉得“有趣”、“新鲜”,还很想“一探究竟”。然而,你不能想着他们会按照正常人的思维行事,会遵守社会规则,会珍惜眼前幸福。要克制对他们的“好奇”,更要提防他们的“危险”,不要让自己成为他们的猎物,这也是空姐以及其他被这类心理变态伤害过的人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常识。(参考阅读:杀人司机事件背后,是整个社会对犯罪心理常识的匮乏)
二更食堂中的让人嗔目的言辞
随着司机自戕,整件事到底是何缘由,已经无人知晓。但这桩事在整个5月引起的骚动并没有结束。公众号“二更食堂”就该事件发的文章,由于露骨的表达,引起众怒,也让这个号就此消失。同样也在这个月被封的还有号称情感教主的ayawawa的微博,她调侃的对象则是“慰安妇”。有一点可能是他们共同犯的错误,就是在变相美化、正常化心理变态的施虐行为。究其本质,滴滴司机和部分侵华日军都是内心扭曲变态的性罪犯。然而,性变态行为很容易通过文学化的表达变得“美化”,进而使一部分人忘记了这是非常极端的心理变态行径。我高度怀疑,在他们内心世界,他们也并不认为这些行为是多么变态。事实上,有一些人就是通过把施虐行为“合理化”来减轻自身的恐惧——反正我肯定会“受虐”,那就接受吧,可能这件事还没有那么糟糕呢……而这种舆论同样是非常值得警惕的。(推荐阅读:识破关系中的“精神虐待”| 这11种手段大多出人意料)
来自ayawawa的blog,一篇题为“女生真的要降低标准才能找到对的人吗”的片段
当然,ayawawa真正被“批斗”的,更多是说她的女性物化观。一些媒体“指控”是她教坏女孩、教女孩变成“女奴”,这大概是太高估了她的能量,她也没有这么高的影响力。事实上,一边高喊女性要独立、要有女性意识,一边女性被“物化”、被打分、评级,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真实地存在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很多女性,理想状态更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可面对现实生活又不得不面对和接受“物化”状态。ayawawa大抵上是更认同后者罢了。我不止一个来访者问我,你说的“无条件接纳”也许在咨询室内行得通,但是离开咨询室,面对的社会,就是“你有什么条件,我就认可你,如果没有什么,就免谈”,而这样的“有条件认可”的社会,又如何让他相信可以信任“无条件接纳”这一点?
其实,套用ayawawa的“女性优越”话语系统,女性至少还有资格来谈谈这个“物化”话题,更为严重的男性“物化”现象都还没有引起重视,而且男性都还蛮接受自己被“物化”的命运的:男人就是要有钱啊,否则哪里有女人,哪里买得起房子!要封掉ayawawa的言论很容易,但是要推翻ayawawa提出的“理论”的基础,恐怕需要整个社会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造才行。靠“从娃娃封起”是不够的,可以做的是“从娃娃做起”,进幼儿园不再审查父母是什么人物,不管幼儿园里表现如何,都能获得老师和父母的欣赏。我们需要一个至少可以“无条件接纳”,不被“物化”的人生起点。如果这波批判,最终可以引致这里,幸甚!
周杰伦的《不爱我就拉倒》的歌词,网友表示听到“哥练的胸肌”就想笑
很多人这个月都听了周杰伦被狂吐槽的新歌《不爱我就拉倒》,然而到底有几个人真能做到“不爱我就拉倒”呢?越是这样说,越是在意别人爱不爱自己,而这个爱往往又是和某些条件挂钩的,真能做到洒脱的人,都是得道高人了。这就难怪,上午在民政局结婚被家暴,下午又在父母陪伴下,还能开开心心继续领证了。当事人到底怎么想的我们不知道,不过正如网友们揣测的那样,男方有房,女方要婚姻,也要父母的认可,所以再不堪的开局总能勉强忍受着——多少也是很多婚姻的实情。不管如何,总算像更多人期待的那样,“成家”了——好像,就有人爱了。至于婚姻中的自己到底过得如何,大概也不太在意,要在意也要过好久了吧。
来自阿sa的微博,祝福十八年的好友阿娇
5月真是一个结婚成家的好日子。久久不出现的阿娇传来了好消息,她终于结婚了。算起来,成为她一生梦魇的“艳照门”今年正好是10周年。那一年,她从“冰清玉洁”的良好形象跌入低谷,也就没爬起来过,人们想起她,还总是停留在“艳照门”女主的身份上。我一直挺同情她的遭遇。其实“艳照门”放在现在来看,就是一群单身明星的感情史罢了,真正该被谴责的是拿出这些照片和视频的人,明星并没有做错什么,拍照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可以不喜欢别人的感情状态,但你没有资格去用你的性价值观去要求他人。这才是处理价值观问题该有的态度。可惜,很多人到现在都不太懂得这一点。
与“物化”问题相似,表面上认为“处女”是落后思想,实际上又对“处女”非常介意,这种矛盾心态也比较普遍。阿娇作为一个成年女星有性生活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然而人们就是接受不了这一点。她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整个社会性观念落后的悲剧。历经波折,她终于找到一个不介意她过去的人,祝福她。同样在5月结婚的是英国哈里王子,世纪婚礼一时风头无二。值得一提的是,哈里的王妃梅根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史。而当年戴安娜王妃之所以会嫁给查尔斯王子,正是因为查尔斯王子的真爱卡米拉是已婚的,不被王室所允。如果早30年查尔斯被允许迎娶卡米拉,也就不会有戴安娜的不幸,当然也就没有哈里王子了。一个人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考虑历史进程也是很重要的,婚姻和恋爱的成败也不能忽视这一点。从这点上,我同情被世人痛骂的卡米拉,当然更被“物化”的戴安娜也同样值得同情。
哈里王子和梅根在英国温莎古堡内的圣乔治礼拜堂的婚礼
梅根幸运地生活在这个时代,不必重蹈她两个婆婆的覆辙。真正让她担心的是,在婚礼举行之前,她的“原生家庭”被深扒。当然,从如此糟糕和混乱的“原生家庭”走出来的王妃,也成为深受“原生家庭”困扰的人们的榜样。关于“原生家庭”问题,我一直非常欣赏中国的一位男星,好男儿出道的马天宇,5岁丧母,父亲不着调,他克服“原生家庭”带来的种种不幸,过好自己的生活,可激励许多被“原生家庭”所困的人,而且这是一个中国人,比之梅根更具有借鉴意义。就在去年,他还和自己父亲实现了“世纪大和解”,能够走出“原生家庭困局”,又能与“原生家庭”和解,我认为这比他所演绎的任何角色都更具有启迪意义。遗憾的是,也就是在这个月,他在微博发布了一条信息,“跟父母缘尽至此,愿你我各自安好~”,告知父亲已不幸去世,登上微博热搜头条。当我看到这条,第一感觉就是好心疼,随即转发了一个“抱抱”,另外也在心中暗暗告诉自己,多多珍惜和父母的缘分吧。被祸害了童年,你也不必用一生去报复|有一种长大叫马天宇
来自北京青年报的微博,写到了经历一场风波之后的后续报道
提到“原生家庭”,不得不提到5月沸沸扬扬的3岁女童王凤雅事件。这件事峰回路转,从网友纷纷指责父母涉嫌诈捐,到父母辟谣,不禁让我想起曾经引起更大风暴的罗尔事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网友对“父母+孩子+捐款”就容易联想到“诈捐”,把原生家庭的父母看得那么不堪,好像父母都会把子女当做摇钱树一般。不能否认,确实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是也必须指出,绝大多数的父母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子女的,不管他们的子女感受到没有感受到。我始终认为,能够感受到父母是疼爱自己的,感到别人也是被父母疼爱的人,会活的比较幸福。
祈愿,匆匆来又匆匆走的王凤雅小朋友,最后是怀抱着这样美好的信念离开的。祝你安息。
与“艳照门”发生在同一年的汶川地震,让这个月的5月12日抹上凝重的色彩。我喜欢的一个国外偶像组合本想定在这一天举行国内某地的见面会,结果因为不晓国情,组织方竟被粉丝痛骂,不能在国殇之日组织这种娱乐活动,要求更改时间。很多人会认为粉丝是很不理性的一群人,至少这些粉丝不是。5·12的记忆已经成为这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被赋予了深远的意义。
很多心理人回忆5·12把汶川地震作为中国心理事业发展的契机,因为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催生很多人关注心理问题。而我认为,5·12后的中国人和5·12前是不太一样的,至少在心理层面上,许多人认识到两个被忽略的事实:
1、建立得很牢固的生活,可能在一个瞬间被打破,化为乌有,人生是那么无常,那么脆弱。
2、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就会死,死亡可能随时发生。
那么,我们该如何活着?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这两个具有终极意义的哲学命题,每个人都在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并就此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的心理困惑,许多乖张的行为,最终都是与没法得到一个恰如其分的回答有关。
来自人物的微博
而这个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本月由104岁的澳洲科学家古德尔接棒。老人家选择在瑞士接受安乐死,通过互联网,他从启程到抵达,再到实施(当然没有展现,不过都有文字表达),引起了全球关注,可以说是一场全球人见证的“死亡之旅”。人们其实很容易逃避去面对“生与死”的话题,除了汶川地震这种“老天要你死不得不死”,一瞬间的死亡所带来的战栗,竟然有生之年还能看到一场“主动赴死”的直播,说实话,不仅直播的人有勇气,看的人也很有勇气。
我看了他接受采访的视频,他在视频中说的“我活的够久的”、“我活的并不开心”,又看到他听着贝多芬的《欢乐颂》走向死亡的后续报道。面对生,认真努力地活,面对死,积极淡然地死,而我被深深震撼到。不觉得自己有资格去评价一个活了100多岁还头脑清晰的人的选择,他有着我们很多人不足以具备的人生智慧。有很多选择,是需要到达一定阶段才能明白,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的。而我怀着崇敬的心,转而去思考我自己的人生,包括,我的生,我的死。而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来自南方周末的微博,92岁的马哈蒂尔
有的人老了,就想到了死,有的人老了,却还在焕发活力。这个5月,活得久的人,往往做出一些令人惊奇的事情。92岁的马哈蒂尔注定会写入人类历史。92岁不倒在床上就已经不错,而马哈蒂尔竟然还能参加选举,进而领导国家,成为总理,可谓奇闻。老年人的心理任务,往往是做好传承,怎么把自己努力奋斗的成果以及经验传递给下一代。而这位老人前后20年,选了三个接班人,最终都不满意,再一个个搬倒他们,大概都传承不了,实在是太焦心。
来自杭州日报的微博,袁隆平和马哈蒂尔一样在这个年纪却依旧在自己的事业上活跃着
而中国大陆88岁的袁隆平也在这个5月,不声不响地做了他的传承:在这个年纪,他和他的科学团队,尝试在盐碱地上种庄稼。“以前我们讲保障粮食安全,一条途径是在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通过科技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现在我们又找到了另一条途径,那就是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在原本不能种植粮食的盐碱地上种上海水稻,以此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5月27日,在2018年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启动会上,袁隆平说。向这位老人致敬。
推荐几篇你可能会很喜欢的文章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