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方面,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有自恋倾向
文章编号:F20200115
家庭亲子专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 第415 篇文章
作者 | 埃莉诺·格林伯格博士,是一名注册团体心理治疗师,也是一名格式塔疗法培训师,专门教授边缘性、自恋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
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望(127)
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校对团队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企鹅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如果一个孩子患上了自恋型人格障碍,人们往往会归咎于他的家长。然而,家长并不是决定孩子心理健康的唯一因素。
詹姆斯 F. 马斯特森(1926-2010)是一位研究客体关系的理论家,同时也是人格障碍方面的专家。他表示,我们需要综合三个方面(天性、环境、命运)来判断一个孩子会否患上人格障碍,并推断哪一方面是主要影响。
据此,马斯特森认为,在相似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小孩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并不能单凭糟糕的养育来解释这一问题。本文将依据马斯特森的研究,逐一分析天性、环境和命运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注:本文中的“自恋”都指自恋型人格障碍。
马斯特森所指的天性是孩子天生的性情。比如有些人天生就比常人更具同理心,别人的酸甜苦辣,他们往往能感同身受。具有同理心的人看见别人摔了一跤,可能会本能地皱起眉头以示同情。天生具有高同理心的人不太可能变成自恋狂,因为对他们来说,伤害别人会给自己带来痛苦。
环境指的是家长或扶养人对待孩子的方式。比如患有人格障碍的人不具有“完整客体关系”和“客体恒常性”,但这是人们天生就能习得的能力。完整客体关系是一种以相对实际、稳定、完整的方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并同时包含爱恨的情感。客体恒常性是一种在伤心、失望、生气或他人不在身边时,保持完整客体关系的能力。
大多数人通过感受、观察家人对待自己或他人的方式来习得完整客体关系和客体恒常性。
如果家长把“对”、“错”一刀切,在他们眼里孩子只有“十分好”或者“十分坏”,那么孩子几乎不可能学会把好坏结合起来,形成一致的自我评价体系。不过通过适当的心理疗法和自我努力,成人也是能重新培养这种能力的。
对于自恋者来说,“十分好”就是完美、特别、现实乌托邦、享有特权;“十分坏”就是一无是处、一文不值、没有任何权利。
家庭价值观
在自恋型家庭长大的孩子也可能具备自恋的价值标准。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很难不受到影响:
· 孩子总想取悦家长
· 在孩子眼里家长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
· 孩子不想受到责备和惩罚
自恋的家长倾向于把家庭阶级化,并格外注重地位和成就。他们不大可能教导孩子要有善心、同情心,更不用说奖励孩子的美德了,除非他们认为这么做能满足自恋的需求。
有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在自恋型家庭里根本不存在,因为他们欠缺完整客体关系。在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想获得爱,就得取悦他的父母。
自恋型父母
自恋的父母都会贬低孩子或把孩子过分理想化,更恶劣的甚至以摧毁孩子的自尊心为乐趣。而一些事业有成、展示欲强的自恋者可能会以更多的关注作为对孩子取得成就后的奖励。
患有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孩子
如果家长过于忽略、打扰、虐待孩子,那么孩子有可能发展为分裂型人格障碍,而不是自恋型人格障碍。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主动与外界断开联系,进入游离状态,沉浸在自己虚构的世界中。
因此,他们的生活往往充满虚幻。患有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孩子很难与他人建立基本信任,这可能导致他们抵触社交,变得十分独立。对他们来说,人际交往安全是首要的问题。
患有隐秘型自恋的孩子
如果孩子天生不具有很强的对抗性,或者曾因为出风头而受到过惩罚,那么他可能会发展为隐秘型自恋者。这类人没有很强的展示欲,而是通过取悦偶像来获得内心特殊的愉悦感。
过度依赖的孩子
对于某些在自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来说,“过度依赖”这个词并不完全符合,但是,由于童年时期被压抑了自我的看法,他们在成年后有可能难以辨别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
所以,他们可能会依赖于身边更有主张的人,对他言听计从,由他来为各种重大决定负责。
自恋者的心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声,它就像一个安装在心中的小程序,存储、分析我们对奖励和惩罚(来自家庭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的认识,随后化身人生向导,指点我们的一举一动。它最大的作用在于,它能在我们遵守其价值体系时以自豪感作为奖励,在我们违背时则以羞耻感和内疚感作为惩罚。有些在自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虽然并不自恋,但也有可能内化出极端、被贬低、完美主义的心声,以迎合自恋父母的价值观。
自恋家庭中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孩子
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会内化自恋父母对他们的贬低,在父母的批评中产生受害的心声,并永远得不到安抚。因此,他们自尊心低下,自认为不值得被爱,人际关系中的任何差错都算到自己头上。
当他们想要努力突破生活的牢笼时,受害的心声会百般阻挠地告诉他们:
· 你的成功不是你应得的
· 你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 你注定会失败
· 所有的错都在于你
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心声毫无激励效果,他们就这样一次次被自己的心声打压,生出“尝试有什么用?结局肯定是失败”的念头,这使他们变得处处回避,渐渐丧失自尊心。
最终那些失败的预言无不应验。虽然这类患者本身并不自恋,但因为内化出了自恋的心声,有的患者遇到问题时会采取自恋的解决方式。
比如,下面的想法出自一名非常聪明的男士,他来自一个富裕的自恋家庭(注意前后反差):
· 我必须是最好的
· 亿万富翁是最好的
· 我要成为一个亿万富翁
· 但我无法成为一个亿万富翁
· 我是一个失败者
· 我真想杀了我自己
这样的心声扰乱了患者的内心,剥夺了患者的满足感,只会使他们不断地自我施加压力。正如一个患者这样描述到他的困境:“事实上,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放弃一切,承认失败,然后自我了结,要么就成为一个亿万富翁,谁都不敢惹我。”
最后,马斯特森提到了命运,指的是在成长的重要阶段,孩子所遇到的各种随机但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例如, 心理分析学家、婴幼儿发展研究专家玛格丽·马勒(1897-1985)在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1975)一书中提到了孩子三岁之前家长育儿的重要性。
马勒强调,零到三岁是孩子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关系到他以后能否独立于母亲生活。不论是什么原因,如果这个阶段孩子没有得到母亲充足的陪伴,那就会给他带来不好的影响。如果此时有人(如阿姨、祖母)充当母亲的角色,就能避免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或者至少能把负面影响最小化。
很多导致母亲和孩子分开的原因并没有对错之分,比如疾病、战争、死亡、父母离异、产后忧郁,甚至可能只是因为家里有太多小孩。另外,母亲角色缺失发生在不同的婴幼儿发展阶段会对孩子造成不同的影响。
总结:在相似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小孩却发展出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大多数临床医师和相关理论家都认为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家长或者基因。
孩子天生的性情;
孩子成长的环境;
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的随机不可控事件。
都看到这里了,请动动手指
给本文打个分
一杯咖啡读者调查时间
您还想看到“心理信息共享”、“家庭亲子”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也欢迎底部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保护您隐私,不会公开出来,请您放心留言。)
关注公众号,回复:育儿,可查看2020版最新育儿心理书单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她们证明女性不再是弱者的代名词,希望她们也能被惦记被理解被爱
致B站部分男性用户:抵制你们的不是女性用户,而是三观正常的人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中国性学会线上认证学分课:荷兰专家教你做好性教育
《人类性学基础》线上认证学分系列课,学“原汁原味”的人类性学
平价好课|2021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网络学习招募·贝克百年诞辰纪念版
“不要浪费一场危机”|一杯咖啡重启系列·危机干预公益培训报名
不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批判性思维系统训练课报名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