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海寻踪:“世界空军强国”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风灵之声 风灵 2018-12-23


史海寻踪:“世界空军强国”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作者 龙马

 

提起朝鲜战争,中国人会想起许多耳熟能详的的掌故。其中很知名的一个就是,志愿军空军在朝鲜参战以后,“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将军惊呼,红色中国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世界空军强国之一。”

 

与网络上流行一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惊呼”之类虚假的引语不同,这一句话倒还是有其来历的。这是1951年11月21日,空军参谋长范登堡将军在华盛顿对各界媒体所述的一句话。只不过,范登堡的意思可能与很多国人所理解的有很大不同。

 

这席讲话共有几千字。讲话第二天,美国知名大报之一《芝加哥论坛报》给出了较详细的说明。打开当天的报纸,一股冷战的氛围瞬时扑面而来。


 

(以下“敌军”“共军”等皆为原文,不作更改以免损其原意。)


据该报报道,范登堡表示,美军的空中优势遭到日益增长的共军空中力量的挑战。美军不能建立完全的制空权,原因是美军被禁止攻击鸭绿江对岸的空军基地。

 

范登堡讲到如下要点:

 

一,(空军)是否越过鸭绿江作战,是美国与其盟国做出的政治性的决策。

 

二,(当下)在朝鲜不需要使用原子弹。使用传统的炸弹就足以达到目标。没有合适的目标适合原子弹。

 

三,是否使用原子弹的决定系于杜鲁门总统之手。

 

四,美国与盟军仍然掌握空中优势,但共军坚决努力,阻遏空军对其补给线的打击。

 

五,在一个不需要提及其名字的国家帮助之下,红色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空军强国之一。

 

六,如果美国以后失去空中优势(成为空中对等态势),陆军将变得艰难,但并非不能维持。空军参谋长强调,如果战争早期不是美国空军完全掌握了天空,陆军恐怕早就不能在半岛站住脚了。范登堡说,是空军使得美军的火力优势和敌军人数优势形成了平衡。

 

七,如果停战谈判失败,美国需要重新审视空战。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范登堡敦促越过鸭绿江进行空中打击。

 

范登堡小心地避免让人觉得他是在批评白宫和联合国军禁止他的空军越过鸭绿江打击中国机场(以及机场上的作战飞机)的政策。范登堡表示,假设能打过去的话,苏联的飞机制造厂就会难以承受(补充新的飞机)了。

 

另外麦克阿瑟将军也再次敦促打击中国东北的有关目标,否则无法决定性地终结朝鲜战事。有关轰炸中国东北军事要地的话题,在关于杜鲁门总统与麦克阿瑟之争的国会听证会上,是一个主要争议点。

 

“在当今时代,空中缠斗是一种很不经济的作战方式”。范登堡将军说,“建立制空权,最保险最有效地粉碎对方空军的办法,就是系统性地打击地面目标,从机场,到机场上的飞机,到制造飞机必要配件的工厂。”

 

在目前的地面攻击禁区令之下——这种禁令是来自朝鲜战场之外——美国空军不可能掌握制空权(范登堡在这次媒体会议上解释说,美国已有“空中优势”,可以在所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有效地利用本方空中力量、排除对方的空中力量;但尚达不到“制空权”的理想程度,即完全单方面统治天空,摧毁对方的空军,实现海陆空全方位无阻碍地进攻)。“我们美国空军,出于我们都理解的那些原因,遵从了不打击鸭绿江对岸对方空中力量来源的政策。”

 

范登堡没有具体解释“那些原因”到底是哪些,但显然是指,轰炸中国东北可能导致苏联卷入,引起世界大战的早前争论。麦克阿瑟将军否认这种假设,他表示苏联并不会参战。

 

范登堡继续说,“敌方出于他们自己知道的形势考虑,同样也不攻击我们的空军基地。”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战斗多么激烈,怎样努力,空中战争都是力度有保留的有限战争。

 

报纸继续报道说,范登堡的讲话和回答记者提问,很详细和直率。有记者再次询问使用原子弹的问题,将军答道,北朝鲜的机场都可以用常规炸弹搞掂。用原子弹和普通炸弹,打北朝鲜机场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好,所以没有必要用原子弹。将军答道,空中遮断补给线的作战很有用;还介绍了战果和损失。将军说对方的军队军备很差,所以红色中国后知后觉地了解到他们急需建立空军力量。他还回答说苏联抓住了空军革命性发展之路(笔者注:朝鲜战场的核心主力米格-15战机,其发动机的技术来自英国二战后的传授。斯大林认为英国工党政符是傻帽),最后回答说美国的国家优势巨大。

 

总之,这就是“范登堡惊呼”语录的来龙去脉。与很多中国的乐观论者的原有观念不同的是,范登堡认为如果真正地打空战,而不是“有限的”战争,那么他的空军将取得完全的“制空权”,“摧毁敌方的空军力量”,从而改变战场的态势。所谓“成为一个空军强国”的背后,其实是含蓄地建议应该按照空军的方式,“系统性地”打击东北的军事目标,从机场,地面上的飞机,油料库,到飞机配件工厂,等等!甚至,范登堡所说的“在朝鲜没有适合原子弹的目标”,这句话似乎也是暗含机锋……

 

其实,对于这个时间点而言,朝鲜战争最激烈的冲突时期基本已经过去,对战各方已经接上头,处于“谈谈打打”的阶段。范登堡的讲话更多的是反应了“鹰派”的思路,乃至反应了“空军制胜论”的思路。空军参谋长预想的以“完全制空权”轻易地决定战局的设想,在海湾战争期间才得以实施,并且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以极大震撼。与范登堡的暗示类似,麦克阿瑟将军早在1951年上半年就已经呼吁将战争扩大到中国东北和沿海地区,并且他因为以将领身份挑起与白宫的全球“守势”战略的冲突,而被解职。在其后的国会听证会上,麦克阿瑟这样回答参议员的提问:“……是的,红色中国他们是在跟我们打仗。但是,我们并没有和他们打。如果我们真要和他们打,那就应该使用一切手段,从任何地方打击对方,而不是使用绥靖主义的政策,这也不准,那也不行……”

 

所以,“鹰派”给出的“世界空军强国”的“高帽子”,其含义是明显的,也就是要将战争扩大到东北的意思。不过,问题还不止如此。


一位多次获奖的历史作家布莱恩·哈登,在他的书中是这样评论的:

 

……苏联将其空军的参战作为秘密。苏联空军的飞行员,被命令在空中只用中文(或者朝鲜语)沟通。

 

这些做法并没有瞒过美国人,因为在无线电里,这些飞行员时常还是不由自主地说起俄语。

 

但是,和保持秘密行动的斯大林一样,杜鲁门也不想造成严重的美苏冲突。他下令保守这个秘密。

 

所以为了更大局的和平,各方都在撒谎。苏联提供了几万人,从飞行员到高射炮手和地面机械师、技术员。美方对公众说,是中国人在打仗。空军的范登堡将军在华盛顿又抑郁又虚伪地表示,“一夜之间,中国成为了一个世界空军强国。”

 

此后的艾森豪威尔政付,也继续保守这个秘密,即使是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苏联官方也从未承认此事。双方的这种忽略使冷战容易继续保持“冷”的状态。

 

但是苏联飞行员编排了讽刺性的笑话。

 

“我们苏联的飞行员是世界上最棒的。”

“为什么呢?”

“因为苏联飞行员开飞机就不需要双手。”

“为什么要这么干啊?”

“因为要把眼睛拉成细细的眯眯眼,装作朝鲜人。”

 

也就是说,美军和白宫高层,以及当事飞行员,其实知道,他们的主要对手还是苏联飞行员;当然中国飞行员也在天上参战。因此范登堡的表态才被作家评论是“虚伪的”。

 

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这个秘密也就不再成为秘密了。今天,苏联在朝鲜战场空战的中心——“米格走廊”中的角色,乃至“米格走廊”贴近中朝边境线的原因,已属军事常识:这样既可保护补给线,又能避免苏联飞行员迫降或者坠毁在红军地面控制区域之外。此外,如范登堡所述,在朝鲜的机场难以利用,从东北起飞的飞机航程受限。


即使在中国官方的军史介绍上,也可以看到对苏联成建制空军部队参战的回顾和报道——苏联远远不只是将大量的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提供给中国并且加以训练。苏联空军第六十四军整体在中国参战,战争期间从苏联轮换了十几个空军师,以及其他大量的辅助部队。牺牲的众多苏联飞行员们,作为“世界空军强国之一”的主要维系力量,长眠在在当时由苏联占据的旅顺的苏军公墓。


中国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后来的中国空军司令王海,在他的自传《我的战斗生涯》中写道:“战争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还相当年轻、弱小,空战主要是苏联空军打的。后来的大机群作战,特别是与F-86大机群作战,仍由苏联空军唱主角,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协同其完成作战任务。”

 

总之,所谓“一夜之间,中国一跃成为一个世界空军强国”这句话,在海外早已随旧报纸而逝了。除专业研究者以外,对这句话所知者寥寥无几。但在中国,这却成为众所周知的名言。这种落差,其实很大程度只是历史的误会。


相关文章:

鸦片战争以来的转折点?——“紫石英号事件”的虚幻与现实

大雪功山寺,侠胆转乾坤

《蝇王》的故事:当你在皇家海军的视线之外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鸦片战争以来的转折点?——“紫石英号事件”的虚幻与现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