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山东聊城又诞生一个课改经验,这个经验带来了哪些启示?

2018-04-28 褚清源 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

确切地说,这个环节不应该是专家点评,而应该是媒体观察员的观察分享。

作为一名教育记者,多年以来我始终致力于课改经验的分析报道。在我眼中,山东是中国基础教育的课改高地。陈宝生部长说,中国要为世界教育尤其是世界基础教育贡献“中国方案”,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山东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贡献了“山东方案”。我曾经报道过多个山东课改名校的经验。从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到昌乐二中的271课堂,从即墨28中的和谐互助课堂,到潍坊钢城现代学校的UDP课程框架,再到今天东昌完全中学的个性化教学,山东大地上诞生了一大批“好课堂”经验。我记得山东旅游文化有一个主题宣传语叫“好客山东”,受此启发,我想送给山东基础教育一个宣传语,那就是“好课山东”。山东是盛产好课堂的地方。

今天借此机会谈三个方面:

聊一个故事。

说两个背景。

谈三点启示。

来到聊城,我们首先来聊聊与教育和课改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开头几乎每一个人在童年时都听过或讲过。

话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和老和尚。小和尚每天劈柴、挑水、洗衣、做饭,从早到晚,忙忙碌碌,非常勤奋。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有一天他陷入了困惑,像我们很多一线教师一样,产生了“职业倦怠”。于是,他带着这样困惑来求助于师傅。

他说:“师父,我每天很忙很累,可是没一点成就感,是什么原因呀?”

大家知道,真正的高人并不直接给你讲道理,而是通过体验让你自己开悟。

师父说:“你把平常化缘的钵拿过来。”

“好,把它放在这里吧,你去拿几个核桃过来装满。”小和尚不知道师傅的用意,捧了一堆核桃进来。这十来个核桃一放到碗里,整个碗就都装满了。师父问:“你还能拿更多的核桃往碗里放吗?”拿不了了,这碗眼看已经满了,再放核桃进去就该往下滚了。

“哦,碗已经满了是吗?你再捧些芝麻过来。”小和尚又捧来了一些芝麻放进碗里,竟然又放了很多芝麻进去,一直放到都开始往外掉了。小和尚才停了下来,突然间他好像有所悟:“哦,原来碗刚才还没有满。”那现在满了吗?”“现在满了。”“你再去取些水来。”小和尚又去拿水,他拿了一瓢水往碗里倒,在少半碗水倒进去之后,这次连缝隙都被填满了。师父继续问:“这次满了吗?小和尚看着碗满了,但却不敢回答,他不知道师父是不是还能放进去东西。

师父笑着说:“你再去拿一勺盐过来。”显然,师父又把盐化在水里,水一点儿都没溢出去。那一刻,小和尚似乎有所顿悟,说:“师父,这是不是说时间只要挤挤总是会有的。”师父却笑着摇了摇头,说:“NO,这并不是我想要告诉你的。”接着师父又把碗里的那些东西倒回到了盆里,腾出了一只空碗。边倒边说:“刚才我们先放的是核桃,现在我们倒着来,看看会怎么样?师父先放了一勺盐,再往里倒水,倒满之后,当再往碗里放芝麻的时候,水已经开始往外溢了。当想放核桃的时候,已经放不进去了。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如果生命是一只碗,当碗中全都是那些芝麻般细小的事情时,你的那些大核桃又怎么放得进去呢?如果生命是一只碗,又该怎样区别核桃和芝麻呢?生命是一只空碗,应该先放进去什么呢?什么才是你的核桃呢?

我想,那个核桃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一位好校长就是要选择做最重要的事情。东昌完全中学这三年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确立一个思想,缔造一个传奇。这个思想是什么,就是个性化教育思想。个性化教育思想的确立照亮这三年来东昌完全中学的课改实践。

接下来说两个背景:互联网有下半场,课改也有自己的下半场。东昌完全中学的个性化教育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在课改进入了下半场和深水区。这个时候,课改遭遇了诸多痛点。有人说,有一种痛叫“课改痛”。当下的课改痛在何处?比如,课堂气氛活跃了,成绩却下降了;比如,合作学习热闹了,但深度学习却未发生;比如,老师教的少了,学生多学的部分效率并不高;比如,碎片化学习严重,整体化学习和单元化、主题化整合不够……凡此种种,我所看到的东昌完全中学的课改实践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回应。以上是第一个背景。  

第二个背景是当下教育变革的趋势。没有人是趋势的对手,智慧的人善于和趋势做朋友。那么,今天教育变革的趋势什么,赵磊校长把握了三大趋势,刚才他在报告中谈到第一个趋势是“追求个体化教育,实现个性化教育最大化”,是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最大和最重要的趋势。第二个趋势:心脑科学规律、科技成果,将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应用到基础教育当中,并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过程。这一趋势的本质是通过对人自身身心的诊断和开发,获取个体内在支持个性化学习的信息和能力,进而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最大化。第三个趋势:传统教育教学的主体与要素,将由于教育智能信息化的蓬勃发展,而发生较大的、甚至颠覆性的改变。这一趋势的本质是基础教育通过现代技术融合与教育环境的改变,使个性化学习更加有效和高效。

我还想补充课堂教学改革的三个趋势:一是整体化学习,即单元设计。二是问题化学习,以问题串联教学主题。三是情境化学习,用生活视角重塑教学,让学生走进真实情境习得知识。

把握了这些趋势,也就把握了学校课改走在“做正确的事情”的轨道。基于这两个背景,东昌完全中学的课改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性成果。

关于三点启示:东昌完全中学的课改成果是在课改进入深水区后基层学校诞生的一个重要课改样本。她给课改学校带来了三点启示:

一是从单向改革走向了系统改革、整体改革。一直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的课改学校都热衷于以某项改革为突破口做特色建设,城市名校热衷丰富课程的开发,农村薄弱学校热衷于通过课堂改革来提升教学质量,这算是两种不同的课改现象。东昌完全中学的课改顶层设计很系统,按照赵校长的概括,学校改革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改,即建立在课堂之上的改革,二是教改,走出课堂之外的改革,三是校改,即全面而系统的整体改革。东昌完全中学的改革正呼应了他们所说的“校改”。他们不仅直击了课堂和课程,还重塑了管理、文化等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实现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联合,把家长资源纳入到了学校改革的同盟军,成为学生成长的合伙人。

当然,这种系统性还体现在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协同上。课改不仅需要火把,还需要灯塔。火把照亮的脚下的路,灯塔照亮的是远方,是未来的路。东昌完全中学的灯塔就是个性化教育,这也是他们的教育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是倡导教育是要面向个体的,学习和成长是指向自主的,是充分尊重学生差异的,差异是个性化教育的最大资源。需要强调的是,个性化教育并不排斥共性,或者说不排斥共同体。个性化教育是建立在共性基础上的,是生长于共同体中的。东昌完全中学的火把是他们建构起来的八大平台。总之,东昌完全中学的个性化教育是道术结合的,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则止于术。

二是从用“教育学”来指导实践走向了系统构建“学习学”,实现了从“教程”到“学程”的转型。教和学是一对天然的矛盾,过度关注教师的教,势必会弱化学生的学。课堂不止是流程主导、内容主导,更重要的是学情主导。然而,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在大班额背景下,一个老师要了解那么多学生的学情其实是一对结构化矛盾。但这并不是我们可以不去关注学情的理由。东昌完全中学的学情收集制度,和正在践行的学情观察员教研制度都为精准了解学情提供了制度和机制保障。

学习是规律和方法的。东昌完全中学的学习能力植入平台给学生的科学学习、深度学习搭建了脚手架。“思维力、高记力、快读力”可以更好地助力个性化学习能力培养系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最终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独立思考和自我创造,从而真正达到“学习和思维的自由与超越”,助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还有他们的课前冥想,可以让学生在正式学习开始前变得安静、安心、安定。我想这就是在教学中要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状态,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所有这些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东昌完全中学的“学习学”。

三是从“学经验”走向了“创经验”,产生了一批原创性课改成果。东昌完全中学的课改实践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他们吸收、汲取了百家之长。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学别人是为了成为别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学习有三个层次:一是学思想,二是用思想学,三是学出自己的思想。这三个层次东昌完全中学都做到了。东昌完全中学将自己的课改经验定义为“东昌表达”。我想无论是“大三六”课堂体系还是他们的个性化德育工作系统,都体现了东昌完全中学的校本化特点,也不同程度地彰显了师本化和生本化精神。一种经验当真正体现了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特点的时候,这个经验就具备了原创性。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个领军人物,那就是学校的校长。从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到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几乎无一例外,领军人物的价值在学校变革中不可忽视。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团队,有什么样的团队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东昌完全中学赵磊校长是一位思想力校长,他不仅给团队起到了精神导航和思想引领作用,还与一线教师一道投身到了课改实践中。他不仅研究课改,还很有艺术细胞,今天上午反复回荡在我们耳边的东昌完全中学的校歌,那优美的旋律和歌词,就是赵磊校长的作品。

最后,我想说,每一个时代,人们都对那个时代的教育不满意,而每个时代也一定有敢于擦亮教育星空的人,都有在自己领地里敢于谋变的人,这样的人才真正代表了教育的希望。作为媒体人,我有责任发现、记录、传播这些改革者、谋变者探索的经验。一位好的记者不仅要做好啄木鸟,还要做好报喜鸟。10多年的职业生涯让我深深懂得,就教育记者而言,做好报喜鸟远比做好啄木鸟更重要。那就是报道更多基层教育创新的好经验,让更多的教育人看到希望和信心。毫无疑问,东昌完全中学将是我跟踪关注的又一个教育变革的样本。

我的观察分享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根据中国教师报记者褚清源现场发言整理而成)

点击查看关键词


招生策划  王国平 |  政策解读

 褚清源说  | 施一公  |  课程改革 

管理创新  |  民校强拆  |  课改观察

教师建议  |  中原共识  |  办学风险

新《民促法》 |  红黄蓝  |  课改下半场

未来学校  |  儿童权利公约  |  学习共同体

佐藤学  |  学校管理  |  民校招生

李玉贵  |  开学创意  |  学校文化



本期编辑:果果

★  关于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

       这是一个贴地行走的研究组织,一个公益性的学习社区。我们坚持抱团取暖,信仰行动哲学,以学习、改进、共享的方式,推动民办教育的集体繁荣。

★  联系我们

     电话:186110168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