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阴间风格”对抗这个世界的崎岖
“阴间风格”这几个字在今天的社交媒体,成为不以美为目的一切设计表达的统称,并带有因为不理解、不喜欢而产生的嘲讽之意。在大众点赞数可以制衡甚至取代专业评判的当下,时尚领域的漂亮被广泛需求,非美以及五花八门的丑很容易遭至非议,尤其在缺乏显而易见的政治正确的“武装”下。
时间往前倒20年,90年代时尚业的评判标准与今天不完全相同,夹杂着行业精英审美、传统时尚教育思路、以小众为傲的赏析逻辑,帮助许多擅长“阴间风格”的设计师走到时尚业的前沿地带。
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视角,去看看这些设计背后的文化脉络与思潮。
腐烂
1993年,在中央圣马丁毕业展上,一个名为The Tangent Flows的系列成为时尚业每每谈到严肃议题或者艺术性探讨时都会提及的作品,作者便是大名鼎鼎的Hussein Chalayan(侯赛因·卡拉扬)。
他将做好的丝绸服装埋在朋友的花园里任其被泥土侵蚀、腐烂,几个月后,它们被挖出来,衣服已经生成了独特的肌理。
这与当时Helmut Lang、Calvin Klein等正红的简约都市风有很大差别,时尚业的光鲜、高效与腐坏、慢制作形成鲜明对比,看似脱离了时尚生意经验的桎梏,但它很快被奢侈品精品店Browns买走展示在橱窗里,成功进入经济链条中。
时装评论家们热衷对该系列进行设计以外的分析,人们尝试从Hussein Chalayan的人生历程找出他设计逻辑的根源,他出生于塞浦路斯,亲历种族冲突后被迫移居英格兰,在中央圣马丁学习设计,毕业后第二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在他推出的第二个商业系列“Temporary Interfere”中也采用了埋葬面料的手法。
他几乎每一件作品都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宗教、历史、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是他探讨的范畴。
1997年6月6日,Martin Margiela(马丁·马吉拉)在荷兰Boijmans Van Beuningen(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举办了名为 “9/4/1615”的展览,他邀请了一位微生物学家合作。
18套白色衣服由他收集的古旧服装复制而来,喷上绿色的霉菌、粉色酵母、黄色细菌等,并被安置于馆内专门建造的温室中让霉菌和细菌自由生长,之后再陈列出来。
最初展示时,长满霉菌的衣服还湿漉漉的,到8月,经过阳光的照晒,形成风干面料上的斑驳痕迹。
关于这次展览,人们给出了很多严肃看法,比如,霉烂的布料提示着资本主义现代性阴暗而致命的一面;比如,与腐朽和短暂性等概念相关联;比如,是对生产过剩和时尚体系浪费的表达。
德国艺术家Anselm Kiefer(安瑟姆·基弗)也曾采用过相似的创作手法,但含义又不同。这位出生于1945年、目睹过战争的破坏、国家的支离破碎与战后重建的艺术家,擅长用综合材料表现交融历史、神话、文学、政治等多方面内容。
他曾创作一件作品,凌乱铺陈破旧不堪的衣服,它们大大小小,让观者不禁思索,穿它们的人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
将衣服埋起来,让它腐烂,或者烧掉,重组等等成为艺术家、设计师们表达的手法,这种对时尚业传统意义上美丽的反叛,让时尚的存在变得更具有层次。
恐惧
已故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曾说,他要通过恐惧去创造女性:“她如此完美,无人敢触碰。”
联系他年幼时曾目睹姐姐遭受姐夫的家暴,或许更能理解为何他塑造的女性在性感的同时,呈现出时尚界少有的力量感,而且,这种力量夹杂着暴力和恐惧的意向。
比如,1994年春夏系列的“虚无主义”中,胸前有着“血肉模糊”的装饰;
最具争议的1995年秋冬“高地强暴”展示了极具侵略性的设计,“脏兮兮”的蕾丝面料被撕毁,长满铁钉的胸衣,烫出破洞的上衣搭配沾满烟头的短裤,暴露的苏格兰套装。
有评论家指责这场秀“歧视女性”,McQueen解释,主题表达的是英格兰对他的祖籍苏格兰的侵略,是反浪漫主义的苏格兰格纹。
“我想通过作品表明,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之间的战争从根本上讲是种族灭绝。”在他设计这个系列的过程中,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波斯尼亚大屠杀(1995)。
Alexander McQueen 1995秋冬
之后的1997春夏“人偶”系列,继续了古怪与残酷的形象,黑人模特手脚被几何形的金色镣铐固定住,以至于她行走时只能采用极其诡异的姿势。
Alexander McQueen 1997春夏
有人认为McQueen在隐喻黑人奴隶制度,但他否认了,他表示希望这种限制身体的首饰能让模特做出玩偶或者机械式的动作。
畸形
Rei Kawakubo(川久保玲)推出的Comme des Garçons1997春夏系列名为“身体遇见衣服”。
她使用了大量形态不一的衬垫塞到服装里,让女人看起来如同有着畸形的身材。
川久保玲说:“衣服可以是身体,身体也可以是衣服。”
那么这种主客体之间的随意转换代表什么?
20世纪8、90年代,女权主义对女性的完美身材提出质疑,不被期待的身材越发普遍,设计师似乎嘲讽了女性身材的标准,同时也打破了西方向来以展现曲线为美的传统。
以往我们更容易被其中凸起的做法吸引,从来忽视了衣服本身。其实,看似极其夸张的造型并非不实用,相反,抽掉这些衣服的衬垫后,那些突起部位的面料随意垂下而形成自然褶皱或者不贴合身体的廓型,将结构的妙处展露无遗。
从同属这季但并没有在T台进行发布的一款连衣裙,能更清晰看出设计师对女性身体进行探讨的意图。
整个90年代有太多设计试图将服装以外的概念通过服装表达出来,谁能想到最后的前互联网时代成为某种终结,当21世纪这个科技时代的到来,也几乎阻断了人们对时尚的深层次思考。
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90年代时尚业的生意属性从来没有驱赶不漂亮的“阴间风格”,越是怪奇,越争议,越吸引资本的关注,这也成为先锋、怪咖走入奢侈品商业大门的入场券,John Galliano执掌Dior,Alexander McQueen入主 Givenchy,Martin Margiela接手Hermès,这是带有90年代特质的疯狂。
最近刚看完《前沿时尚》,这本书专注于探讨90年代的先锋设计,作者在序言里的一句话很好地介绍了本书主旨:
“主要是针对时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而非它的生产、营销和消费”。
简单理解,就是正儿八经的时装评论,而且针对的设计师是Vivienne Westwood、Alexander McQueen、John Galliano、Hussein Chalayan和Viktor&Rolf等设计师在90年代的作品。
写这篇文章也是因为看了这本书,越来越少写时装评论了,上一篇还是《关于Balenciaga的严肃评论:对抗与隐匿的因果》。
感觉喜欢这类文字和讨论方向的读者在变少,如果你感兴趣,想换个角度了解穿搭、经济以外的时尚业,不妨读一读《前沿时尚》,作者是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历史和理论专业教授Caroline Evans。
这本书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尤其涉及社会学、哲学这类方向的时候读起来略拗口,但是慢慢的会收获越来越多。另外,不建议先读序言,看完正文再读更好些。
这本书对秀的解读思维很发散,不一定是从设计师本人的目的出发,而是从背景、历史寻找很多与作品相关联的内容,更像是某场发布引发的社会学思考。
比如本文开头Hussein Chalayan的The Tangent Flows系列,不久前设计师在上海举办了“侯赛因·卡拉扬:群岛”展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官方公号推送了一篇与设计师的对谈,提到了埋在地里的服装系列,他说:
“这个系列是为了重现一个服装背后的故事。因为我对于行动和结果的关系非常感兴趣,以及追踪特定的物件如何产生,所以我喜欢让大家可以从服装上的短小文本看出这件服装到底经历了什么成为现在的样子。埋入地下总是为了重现故事”。
但是学者们的解读往往超出设计师的意图。
好处是干货多,你可以从中找到新线索,从而启发自己的思考。
好啦,广告部分。
去年就收到了重庆大学出版社寄来的这本书,前后断断续续看了挺久,原价259,我这边折后188元,不是全网最低,但是,注意啦,我这赠送插画师春然出的今年挂历。
虽然今年已经过了3个月,还是有9个月可以用,最重要的,这本挂历太适合用完后做装饰画了,真的超级好看。
老读者应该很了解春然,我夸过太多次,属于看着成长的自家“艺人”,从他还在上学就关注,后来毕业当老师,再做了自己的品牌,写了他3次专访,还张罗了他人生中第一次个展,归根结底就是画得真的好。
这种好包含了日积月累的专注与思考,从而形成了自己非常有辨识度的风格。难得。
这个挂历去年卖一百多,今年就捆绑着《前沿时尚》送了。
好书、好画别错过,当然还有我这个好作者。哈哈哈哈哈哈。
近期推送
《萌,依旧很值钱》
《淘宝8年前爆款在纽约上东区走红?| 去赚美刀有戏吗》文字访谈录第三篇
《“半年内,50多家投资机构找我”》文字访谈录第二篇
《关于Balenciaga的严肃评论:对抗与隐匿的因果》近期最喜欢的时装评论,比较能代表我的水准,哈哈哈哈哈
《“抖音算法欠时尚业一个道歉”》文字访谈录第一篇
《他想用中国创造力抢Moncler、加拿大鹅的份额》值得期待的中国品牌
《借太平鸟分析一下市场逻辑和隐忧》快看
《一款轻便好用的包,怎么耍酷20年?》居然是第一次写三宅一生
《“年轻人都想当博主,不好好工作”》留言也精彩
《Dior爆发史》应该没有别人这么写了吧,我怎么写得这么好。。。
《谁是下一个中国时尚业巨头?》近期最喜欢的一篇分析
《清代第一“潮牌”主理人有多牛》非常小众的宝藏艺术家
《Dior 新秀算抄袭吗?》设计分析
《Balenciaga的审丑与审美》是根据我在中国丝绸博物馆讲座内容修改的稿件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在公号回复商务合作查看相关明细
是本人,不接受反驳
文刀米,媒体人、策展人、设计顾问,曾获中国时尚大奖年度最佳时装评论员。
自我包装完毕。
其实就是一个喜欢写稿、设计、画画、沉迷于自己厨艺无法自拔的吃货,在避免社交方面也有很强的功力。
微信公号:文刀米
微博:文刀米呀
联系:mina516@163.com
另有一堆同步更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