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大强:一名心理工作者的法律与生活

孙大强 法律与生活杂志 2022-10-02

本刊20211216访


2022



是心理学专家孙大强2021




「人物简介」    


孙大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担任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专职教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班特聘讲师、教育部中国智慧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人社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心理顾问、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特聘专家,著有图书《幸福心理学——多维视角的探索与巡礼》,担任《心理测量理论》主编、《实用心理测验》《心理测量与测验》等图书副主编。本刊「心灵密码」专栏作者。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 我平时忙于工作和个人生活,老实本分,似乎和法律不沾边。尽管如此,在理性上我却清楚地知道,自己身处在法治社会,没有法外飞地。

 

01


要说自己在2021年与法律的缘分, 第一个便是与新冠肺炎疫情息息相关。


2021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从初始阶段的肆虐变为了常态化模式。人们都知道,要想防疫,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比如,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消毒和家居环境消毒,少聚集、不聚集,按照政策规定报告行程等。


实践也证明,这些做法都是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勿以善小而不为」,何况这是关系生命安危的大事。


我发现,在疫情发生前,大多数人平时没有戴口罩、勤洗手的习惯。以往,这些行为只是个人的习惯问题。但在疫情这个非常时期,这些个人习惯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可能会危害自己、家人,乃至其他社会成员。


如同哲学家赵汀阳在《坏世界研究》中所说的那样,如果这些个人习惯能完全依靠个人、道德或社会风俗等规范,那么恐怕就没有法律存在的必要了。有了法律这把利剑悬在头上,令人们不仅是依靠内在的道德,更有实际的行动边界要求,规范人们的言行,保障防疫抗疫政策的贯彻执行,最终达到利国、利民、利于每个个体的效果。


法律是一种社会契约, 社会共同体中的每一分子都要让渡一部分自己的权利, 包括一定的舒适度,来保障整个共同体的安全和有序。


以此观之,在疫情这个非常时期,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没有坚决地执行,最终的后果恐怕令人难以想象。

 

02


2021 年, 我和法律的第二个缘分就要提及罗翔老师了。


同样是因为疫情的缘故,作为高校老师的我要熟悉网络授课,要在网上查找可利用的资料。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少不了在网络中漫游。


很快,罗翔老师便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起初,我并不知道罗翔是何许人也。后来,我教授的几位学生对我说,我的上课风格和罗翔有些相似。


出于好奇, 我搜索到了罗翔的一些讲课视频。结果,我一看就被吸引了。在家没事时,甚至在做家务时,我都会听着「法外狂徒张三」的不可思议的故事,感受着其违法必究的人生。


尤其是罗翔那句常常给学生的赠言——「祝你成为法律之光」, 更是值得每个专业领域的教师和学生共勉。


套用罗翔的话,学心理学的人应该成为「心灵之光」,照到哪里,哪里就会亮。


03


2021 年, 我与法律的第三个也是最大的缘分,当属接受了《法律与生活》杂志的邀请,撰写「心灵密码」这个专栏的稿件。


其实,最开始我是很犹豫的,毕竟这完全不是我的分内之事。更可怕的是, 凡是写过稿子或翻译过稿子的人都知道,一旦走上这条路,就得接受编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式的催稿。即便自己愿意写东西,一想到要成为「欠债人」,着实令我寝食难安。


当然,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我也锻炼了心智,在与编辑的斗智斗勇中,磨炼了厚脸皮。


不过, 我总觉得自己有东西愿意跟人们分享,所以就接下了这个写作的工作。一开始,我们约好每月一篇稿子,一年共有12篇。


就像《木兰辞》中的那样,我也来个「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但我的「运气」实在太好,我的12期文章的写作大纲和第一篇专栏文章,得到了编辑的认可和称赞。


于是,编辑提出建议,希望能把12篇扩展到24篇。


一时间,我想到陈寅恪先生说的话,自己讲过的不讲,要创新。好吧,自己被逼上梁山,也咬牙努力在文字上创新一把。


一年下来,撰写专栏这件事情对自己而言,既是压力与挑战,也是触动和激活。平时,有些问题我不怎么思考,现在,这个问题就在大纲里。我要完成任务,还要过编审这一关,更要对得起读者。


回顾一年,每期三四千字,累计下来也有近10万字了。看到这个数字,瞬间感觉自己也挺了不起的。平时,忙忙碌碌,借助《法律与生活》杂志给我的这个平台和机会, 也让我暂时停下脚步,回首来时路,展望未来时。


04


我和法律的第四个缘分,我想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聊一聊。


我是一名高校教师。但因心理学专业的缘故,我除了常规的教学任务,还要做大量的心理咨询工作。


现在,国家和社会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及低龄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高度关注,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意见。


尽管心理咨询费用不高(社会机构是收费的,在学校是免费的),远远比不上法律、金融等领域的咨询费用,但我所获得的满足感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


其中,最大的满足是获得一个陌生人的充分信任,聆听他或她的内心世界,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他或她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让一个人带着一身风雨走来,然后带着一身霞光离开,于我而言,这是何等荣耀的事情。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人们遇到的心理问题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以致一些人无法完成所谓的「协同进化」。但是,人要活着,而且要有希望、有质量地活着。


一些看似简单的愿望却变得缥缈无望, 这难免让人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急性、重度的心理问题。


在处置这些问题时,心理咨询师面临的风险比以前大很多, 既包括一般的职业技能挑战的风险,也包括法律风险。


其中,涉及相当复杂烦琐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细节考虑,尤其是相关法律责任的考虑。我们既要保护好当事人,也要保护好自己。在职业伦理和法律边界的双重保障之下,开展适当的工作,这是当下做心理咨询工作的必要条件。


因此,现在做心理咨询工作,其本身的主流方向是「向善」工作,同时,也要日益和以「抑恶」为主的法律开展联合行动。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前面道路已然走过,后面有缘再续。



本文载于《法律与生活》杂志12月下刊

「封面故事」2021,我的法律与生活


往 期 文 章


1.  杨立新:2021,我的《民法典》教材年

2.  宋鱼水:打造新时代的产业法律竞争力

3.  付立庆:不惑何为?

4.   赵鑫:期待个人破产法早日到来

5.  刘哲:司法发展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6.  苏航:做变化中的内省者

7.  熊浩:我的2021年「时间账本」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22年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