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霸冲动拔刀伤人! 南京教育怎么了?丨阳光

2016-10-20 阳光 CEC圈层

关注  城市流动的方向

倾听  城市心跳的声音 


  

汇文伤人事件1

今天,朋友圈流传的一张照片怵目惊心。照片上,一个孩子背部伤痕累累,明显是被刀刃划伤。据报料的网友称,这件事情发生在南京一知名学校,一位初一孩子用裁纸刀猛划同学背部,导致对方缝了 50 多针。

从该校负责人处获悉,确有此事,但只是一起意外事件。据了解,是因为一个孩子向另一个孩子借东西,但没有借到。这个学生比较生气,一时冲动,随手拿起了劳技课上使用的美工刀,划伤了对方。“事情发生后,我们的老师立即把受伤孩子送到了医院,也通知了双方家长。”这位负责人说,后续的事情还在协调中。(有传言称:班主任已辞职)


同时有家长爆料:这是南京顶级名校之一,中考成绩名列前茅,事发班是学校里的好班,当事孩子是“五星一等”很优秀。

该学校是金陵汇文中学,事发班是家长们抢破头想将孩子送进去的科创班,可见当事孩子的学习很优秀。


金陵汇文科创班的中考成绩汇总:

1、2016金陵汇文中考最高分671(南京市前十)

2、2015年中考,汇文有三个科创班,均分都在630以上。

科创班是金陵汇文的尖子班,作为公办初中,汇文的高分段主要集中在科创班,学生大多是在小学时五星一等的优秀学生。



各方观点2

律师观点:


我国的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分割成三段。未满14周岁的,一律不承担刑事责任;14到16周岁的,为相对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满16周岁的,则完全承担刑事责任。


这起案件中,受害者背部伤口不止一处,且深浅不一,也就是说施害者不是在开玩笑,而是主动实施了暴行,基本可以断定,这是一种故意伤害行为。根据司法鉴定,如果伤者是轻伤及以上,那对方就得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若未满14周岁,则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在责令其管教的同时,还需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对方的医疗费用、后续治疗费,甚至是伤残赔偿金、精神赔偿金。


作为受害者家庭,其监护人可以与校方、施害方先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申请教育主管部门协调,最后提请民事诉讼,由法院确定相关方责任。


网友观点:


朋朋佳:太可怕了,家长教育的问题!


冰雪冬青:没有办法,大环境逼的,两个孩子都是受害者。


Seneschal:一个伤人事件就能给孩子下结论人品不好?太轻率了。假如伤者说了过激言论揭人短处,特别是牵扯到家庭成员、感情史,小杆子最受不了这个了。


斯巴达光年:都在说家长,说教育观念,难道没人想过这件事学校的问题有多大?科创好班除了成绩教好一无是处,班主任的责任起到了什么?在学校难道不该对学生的生命安全负责?考虑过被砍学生的家长怎么想吗?孩子好好的上学,然后被告知送医院了,被砍的孩子怎么办?


窗台边的小豆豆:健康平安、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不是选择题,而是排序题,家长们心中应该有一杆秤,关注学习成绩,但是更加不能放松的是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注,是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关注,不要因为他们已经拥有这一切,就觉得这不重要啊。



关于学习与竞争的压力3

朋友圈的反映很热烈,不外乎几种,比如汇文初中不能上了,这个学校的校风不好。伤人者的家庭教育缺失,父母除了对学习上心,更应该重视子女的品德教育。其他就是对中国教育的吐槽。


似乎都有道理,但有更深重的意义。


事件与汇文关联不大,汇文甚至是无辜的。中国的基础教育都差不多,汇文只是其中之一,并不具备特殊性,相反,汇文还是好学校,无论是校风还是学风,堪称佼佼者。这次事件是意外,并不影响汇文本身的美誉度。当然,既然发生了,那么汇文多少也承担着责任与一定名誉受损。


这是一场悲剧,对于被伤者,受着生理的疼痛与心理的伤害。对于伤人者家庭,也是悲剧,这意味着教育的失败。这种挫败感,对于父母而言,不言而喻。事实上,我们为人父母,一路披荆斩棘,成家立业,事业上勇猛精进,不进则退,所经历的还是丛林法则居多,灌输给孩子的,的确更多是一种竞争意义上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压力来自于竞争的压迫性。


希望孩子是强者,希望孩子优秀,希望孩子弥补自己人生的某种缺憾与缺失。不否认中国人特别爱孩子,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令人感动。但这种爱是带有“条件”的,“我们都这样对你了,你还不优秀给我们看”,从而让孩子从小有负疚感,硬塞给孩子这种感觉,这种爱沉甸甸,逼迫孩子非得去优秀——不然怎么对得起父母。


是的,追求优秀没有问题,但优秀的认知很可能出了问题。所谓优秀,大多数父母采取的是横向比较法,比如孩子这次考了95分,听上去差强可以,但如果知道全班平均分98分,则勃然大怒,因为落后了。如果全班均分90,则又喜笑颜开。追求相对的超越,做人群中的佼佼者,是很多父母的默认观念。这就意味着,对于孩子而言,从小就是一场无止境的跑道,你进我退,你死我活,这样的竞争局面,加剧着孩子的心理失衡。



万般皆下品,惟有分数高。


取消了幼升小、小升初的考试,某种意义上是取消了“程序公平”,因为考试是表面上看来最公平的方式,但这也是文明趋势。过早的高强度考试,逼得所有孩子从最小的阶段开始进入到淘汰赛,所有孩子,无一例外。但取消考试之后,好的学校还是想方设法去择优,这种择优机制还是老办法,即考试或变相考试,至少逼得部分学生进入到这种择优机制中。比如各种奥数、各种英语、信息竞赛,各种选拔类考试,诚然,这些都是所谓的“门槛”,通过学习对孩子进行分层,然后接受分层教育。压力如影而随,概莫例外。特别是南京的鼓楼模式,一众的鸡血名小,鸡血家长与鸡血牛娃们,战斗从3年级甚至更早就打响,公立学校受制于教育体制,但课外的时间统统属于补习班和培训班。很多家长,其实也接受相对文明的素质观,并非一味强求子女的高强度学习与课外培训,然后,人心就是内在的攀比与竞争,“隔壁王二家的孩子都上了,我家如果不上,就落后了”。于是,我们做父母的争先恐后,完成了对孩子天性的洗劫,尽管也偶尔忧虑:这并非所愿,却是被逼无奈。


学习上的事,再小都是大事。其他事,再大都是小事。这几乎是通行法则。不能输在起跑线,唯恐落后。


适度的竞争,有利于进步,但过度的竞争则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令人窒息,如果是成人,长此以往都会焦虑,更何况心智发展不齐全的孩子呢,成人尚有“诗与远方”可以幻想,孩子只有在学校学习一条道,别无其他可能。父母的期待、竞争的压力、别无他法的环境,导致孩子过早进入到类成人的生存境界,心理健康、人格完满,几乎是不可能的。



关于低龄化的暴力4

在中国,甚至全世界,暴力呈现出低龄化的特征与趋势。


甚至很小的孩子,对暴力行为都很熟稔,并且运用得毫无顾忌。比成人更恐惧的是,孩子尚未建立起一套奖惩机制,往往并不很清楚社会的反馈,甚至无后顾之忧。


很多人对低龄化的暴力,往往归咎于冲动,其实冲动是一种状态,很正常,但暴力并非源于冲动。很多人都会冲动,合理的冲动只不过是情绪的亢奋,并不会必然导致暴力,暴力更多来自于“习得”甚至是“遗传”。这就比较可怕。


接受爱、习得爱的氛围,才会表达爱。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无条件的爱的氛围,更多的是压力、竞争,是来自于父母的打骂指责,甚至是拳脚相向,畸形的氛围。若孩子接受到的是这种,那么应急反馈也必然是如此。合理地表达情绪被粗鲁简单的暴力泄愤取代,一遇到事,哪怕再小的事,很容易导致应激,暴力的行为是呼之欲出。


家庭教育,或者更直白的说,父母是怎样的,其实子女大概率怎样,各种途径的教育,本质上殊途同归,还是回到父母给予子女的示范性,包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包括平日的情绪与表达。父母都不看书,指望孩子温文尔雅看书,父母都不喜欢学习,做事莽撞,遇事慌张,指望孩子淡定自若,成熟智慧,这些都是天方夜谭。



你焦虑,所以孩子焦虑,你暴力,所以孩子暴力,你成熟,所以孩子心智成熟,你人格圆满,所以孩子人格圆满。未必是百分百,但一定是大概率。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点,也是最重要的起跑线。


我们看到很多成年人的悲剧,其实溯回,不过是童年的阴影。童年的点点滴滴,父母、老师甚至同伴很不经意的言行,很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童年的缺陷,往往需要成人花费很长时间去修复、弥补,外表上的缺陷,一眼即知,心灵与人格上的缺陷,如何轻易知晓?

  

人的内心相当于一个世界,哪怕是一个孩子。很多父母费尽心力的在工作上,却没有耐心去探索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能照料孩子的起居生活,却无心抚慰孩子真实的情绪。


有时,不能抚慰与细腻的探究孩子的心灵,就罢了。现在流行的是,很多父母喜欢给孩子灌输一种“拳头”教育,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孩子,别人如果打你,你要两倍的还回来,没关系,到时出了事我们来负责,千万别被欺负了。父母开车,孩子在车上,路上遇到个小刮擦,做父亲的,气势汹汹下来,大声吵嚷甚至动手脚,自以为展现的是一种保护家庭的“男人气概”,洋洋得意,甚至挥着拳头、颇为自豪。这一切,都是榜样,都是孩子的日常习得。


棍棒底下出孝子?


错!棍棒底下出的都是奴隶,带着暴力色彩的奴隶,遇到强者,自己成为奴隶,遇到弱者,又把对方当做奴隶。这种丛林社会的带血教育法则,还是锁在老祖宗的墓碑里吧。


 

悦读推荐

南京六所潜力初中

南京十大潜力小学

南京教育格局(初中篇)

南京教育格局(名小篇)

重磅!银城小学脱离拉小集团?

资本与教育:慢一步者,就此目送

我们都曾是好学生 ━━ 回忆县中的高中生涯

学区,别让“读书改变命运”成为传说!

一中初中部和钟英中学哪个好?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留言和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