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最大责任,是把自己“铸造成器”——《父母必修课》前言
【刀按】差不多五年前,蒙绵阳市家庭教育促进会王成金主任信任,受邀作为总主编,为绵阳市家长学校编写一套有关家庭教育的“教材”,最先的规划,从幼儿园到初中,12个年段,每年段一册,总共12册。
尽管框架和结构的拟定很容易,编务会议也开得很及时,但随后的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甚至多次反复。自己觉得不堪磨折,参编的老师也深受其苦。毕竟,这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而自己,又有着文字方面的洁癖,和略嫌完美主义的强迫。
好在,历经五年的艰辛,事情基本成了:小学6本已经付印,幼儿园3本正在紧张的修改中,初中3册将视使用效果,再决定是否上马。
按照惯例,书成后,得有编者前言,拉拉杂杂如下,既是跟同好的分享,顺便也为这套书作个小小的广告。该书由团结出版社出版,每册定价20.00元,若有兴趣,可留言预订,并通过文末赞赏支付书款,书成后快递寄送。
父母的最大责任,是把自己“铸造成器”
——《父母必修课》前言
1
从事教育多年,我越来越觉得:教育,有很多地方,是“说不清”也“测不准”的。
“测不准”是借用量子力学的说法。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的这个概念,也叫“不确定原理”,本是说粒子难以测定,因为任何测量行为,都可能对测量对象造成影响,导致结果不准确。教育远比物理复杂得多,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这世界上最复杂的生命。而孩子的生命,又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既“深不可测”,又“玄妙莫测”。
面对一个孩子,无论他尚在襁褓,还是正呀呀学语,或者已蹒跚走步,甚至“背着书包上学堂”,你都很难“测定”他的未来。无论他的成长节奏,还是人生轨迹,无论他的生命方向,还是生活质量,甚至寿命长短。虽然你可以作充分预设和估量,作无限的设想和构想,但他是否按你的路线走,走到什么程度,几乎没法判定和断定,除非你是神仙,有千里眼。
“说不清”是就教育与生命的关系而言。按康德的说法,人是唯一需要被教育的动物。但是,人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教育究竟是如何发生和展开的,教育对人到底有怎样的作用,同样的教育,为何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反应、不同效果——这些,都很难说清。
教育必定体现为具体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对孩子的成长究竟是好是坏,到底是哪些行为造成了孩子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他的一生来说究竟是对是错,你今天费尽心思秘做的一切,对他的未来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会将他“教育成”什么样子……这些,也都很难说清。
更要命的是,对孩子的教育,始终面临着生命固有的尴尬和困境:人是时间之子,生命只能在线性的时间之流里完成。时间的不可逆转,注定了每个生命都是“一次性的”。每个孩子,无论其孕育、生产还是成长,甚至死亡,都是“一次性的”,既“不可再生”,也“不可再死”。
无论你事先做多少“功课”,有多少“预设”,最终都只有一种“生成”。无论你有多少“如果”,最终,都只能面临一种“结果”。无论这种结果,是“尽在掌握”的,还是因“失控”造成的意外,都是“既成事实”,你都只能面对和接受的份儿——就像,你只能接受你所生下来的那个孩子一样,最终,你也只能接受你所“教育成”的那个生命。
正因如此,我曾说,生孩子、养孩子,是人生中的最大赌博——除非赌局结束,否则你根本不知道输赢。而且,其他任何赌博,都可以推倒重来,都有东山再起的“翻盘机会”,但是生孩子、养孩子,都是“一锤子买卖”,都只能“一次性完成”。
但我并非要宣扬“神秘主义”,也没有陷入到“不可知论”。我想说的其实是——
第一,生命是神秘的,也是宝贵的,甚至因神秘而更显宝贵,值得我们倍加珍惜,高度敬畏;
第二,教育是复杂而艰难的,教育过程中充满太多变量——某种意义上说,变量即是增量,是难得的机会——值得我们充分关注,密切把握;
第三,在生命与教育之间,或者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始终存在一些未知的领域,模糊的地带,值得我们用心学习,努力探索。
尤其是今天,整个社会陷入急功近利的泥淖之中,绝大多数人都在苦苦挣扎之时,教育既面临着固有的困境,也面临着新生的矛盾。新旧交替之际,更是困难重重,更需要我们作尽可能多的努力——我们,既指学校教师,也指学生家长,甚至包括所有的教育相关者。
其实,换个角度看,“说不清”和“测不准”固然表明生命的复杂,教育的艰难,但也正是生命意义和教育价值的体现——教育的复杂和艰难是“测不准”,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正好也是“不确定”。或者说,生命之所以值得过,正是因为“不确定”。
回头看看,生命中曾经出现的偶然和意外,固然可能曾让我们陷入困境,但也可能曾引领我们进入胜境。很多时候,我们或许会期望生活的确定和稳定,但就像一望无垠的平原,往往“可看性”不高一样,一成不变、一览无余的生活,“可过性”也不会多强——勉强过着,也会让人觉得审美疲劳,过于确定和稳定,也会让人觉得麻木、枯燥、厌倦。
“文似看山喜不平”。生命,其实也是如此——没有起伏,就不会有悬念;没有悬念,就不会有意外的惊喜;没有意外的惊喜,就只有“一切尽在意料之中”的单调和刻板。
同时,无论生命,还是教育,尽管复杂而艰难,但也并非无迹可寻。每个孩子的生命都各有特质,但总体上说,生命自有其普遍的成长节律和密码。每个孩子的教育可能各有差异,但客观上说,教育自有其总体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尽量尊重生命的节律,尽量遵循教育的规律。唯其如此,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才会美妙地发生。
所以,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尊重生命的节律,如何遵循教育的规律。
2
经过这些年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总结“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我觉得,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以下几点,可以作为父母的基本原则和守则:
第一,始终相信“自家孩子”并努力为他提供更多“可能”
几米说,世界就是你所相信的样子。其实,孩子也是——始终相信孩子的力量,始终相信“自家孩子”的成长力量,应该成为父母的“第一原则”。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无论他的生命质地、天赋、潜能,还是他的成长节点、方式、过程,都有着不同的“编码”,都需要不同的“解码”。不要总拿“自家孩子”,跟别人相比,更不要眼里只有“别人家的孩子”——无论他多么愚钝、笨拙,即使他时常让你气得吐血,你都要始终记得,他是你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就像这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这世上也不可能有包打天下的教育。再好的教育,都不可简单地“复制粘贴”,更不可随意地“生搬硬套”。在教育孩子方面,你可以学习和借鉴,但绝不能“依样画葫芦”,更不能“依葫芦画瓢”,因为你的孩子,是黑格尔说的“这一个”,独具特色、绝不雷同于他人的“这一个”。
孩子的生命有无限多的可能。按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至少有9种潜在的智能。倘能将其中的某种智能发挥到极致,那孩子就可能非常厉害。我也曾经说过,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确定”,而是“可能”。教育的作用,其实就是,让种种潜在的“可能”变成显在的“确定”。一个人的生命,如果潜在的“可能”越多,他的成长机会和生命样态,就可能越丰富多彩。
无论如何,都不能以预设的标准、刻板的模式,将各有异禀的孩子,最终弄成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产品,千人一面,众口一腔。始终相信“自家孩子”是独特的,始终相信自家孩子的“天赋异禀”,尽可能给予呵护、保障和成全,应当是父母最重要的使命。
第二,自觉承担对于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
对孩子的教育而言,父母是天生的“第一责任人”。甚至可以说,家庭就是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无限责任公司”——当你在未经商量和许可的情况下,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你就必须对他负起全部的责任,全程的责任,甚至“无限连带”的责任。作为父母,必须始终明确:孩子是你自己的,孩子的教育,首先是你自己的事情,也始终是你自己的事情。
每年9月新生报名,我都会看到,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后,总是习惯地说:老师,这孩子就交给你了。尽管我知道这是套话,包含着信任、信赖,我也曾经说,学校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信托关系”——因为信任而托付,因为信赖而托付。但是这种“信托”,不能成为“拜托”,否则,就可能成为“推脱”,或“推托”。
无论如何,作为父母,你必须明白:对学校或老师来说,你的孩子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只是其中的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甚至几千分之一;但是对你的家庭来说,甚至对你的家族来说,你的孩子,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百分之百,是全部,也是唯一。
很多时候,我会对家长说:你与其期望中国教育的改变,不如期望你孩子所在学校的改变,你孩子所在班级教师的改变。但即便如此,你所期望的,往往也会让你最终失望,因为,在让人失望方面,生活永远不会让你失望。所以,作为父母,最要紧也最切实可行的,其实不是改变孩子,而是改变自己,正如张文质先生所说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第三,努力把家庭建成孩子的“亲学校”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第一站就是他所出生的家庭,他最先接受的,就是这个家庭的熏陶,是自己父母对他的影响和引导。
尽管孩子所受的教育,还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孩子的自我教育,但家庭教育对他的影响,既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刻骨铭心的,甚至深入骨髓的——孩子生命之初所受的教育,往往会成为他一生的底色和基调,像“胎记”或“天性”一样,烙刻在他生命中,留存在他身体里,成为他未来人生的伏笔和线索。如美国诗人惠特曼所说: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在那一天,或那一天的一部分,
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
既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最好的学校莫过于“亲学校”,就是“亲生的学校”。和社会学校不一样,家庭这所“学校”,应当是专为自己孩子办的,是为自己孩子量身订制和打造的,应该更具亲和性,更具包容力,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孩子自己的学校”。我们或许都熟知“原生家庭”的说法,但我以为,无论“原生”,还是“次生”,它所强调的,依然只是“家庭”的特质,而未能体现出“学校”的意味。
第四,努力让自己成为“足够好的父母”
每个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最好的教育,有最好的发展。正所谓“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这其实可以理解。但是很多父母因此陷入普遍的迷茫与焦虑中,甚至因焦虑而更迷茫,因迷茫而更焦虑,以至“病急乱投医”。就像在寺庙里,无论见到什么样的佛,都想到应该参拜,无论听到什么教育的“单方”,都想在自己孩子身上试验。
这其实非常危险。
作为父母,你必须明白,这世界上,绝对不存在“最好的教育”,而只有“最不坏的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如此——就像这世界上,永远没有“最好的结果”,而只有“最不坏的结果”一样。
同时,作为父母,你也没必要想做“最好的父母”,你所能做到的,其实只是“最不坏的父母”,或者说“足够好的父母”——尽管教育孩子,有着“说不清”和“测不准”的“先天性限制”,但我们依然可以努力做得好一些,更好一些,再好一些。
这种努力,首先应该从自己开始。用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话说:“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作为父母,尽可能让自己变得好一些,更好一些,以自己的“好”,去影响和改变孩子,或许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的悲剧。
或许我们都知道,教育需要静待花开,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坐享其成。
3
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从2013年就开始编写这套《父母必修课》。
最初的想法,是作为绵阳市家长学校的教材,从幼儿园到初中,每年1册,每册10课,整套120课。我们期望家长能够通过对这套教材的学习,在12年时间里,不间断地陪伴自己的孩子——这是孩子成长最关键的12年,也是作父母最重要的12年。如果在这12年中,父母能够跟孩子一样不断学习,“好好学习”,孩子就可能不断进步,“天天向上”。
我们为这套教材拟定的编写原则:关键词构架、操作性意见、案例式呈现、观念性引领。我们特别着眼于具体年龄段的孩子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素养,尤其是习惯和品行——我们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学校教育更注重知识的习得,能力的提升,家庭教育更偏重习惯的养成,品行的培育。
具体而言,每册前8课,我们都立足于该年龄段孩子可能出现的普遍问题,设定一个关键词,并按照“温馨导语”、“问题情境”、“智慧故事”、“现身说法”、“拓展阅读”、“亲子作业”、“家教箴言”的框架展开,并层层递进,以便让家长对这一关键词的指向,能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够有效地防范和解决。
虽然定位于教材,但我们知道,很多家长几乎没有参加“教学”的可能,所以最终选择了“读本”的样式——所有内容,家长都可以自行阅读,自主学习。同时我们觉得,再好的教材都是单薄的,有限的,所以,每册第9、10两课,我们作了更大程度的拓展,分别推荐了10本书、10部电影,以便父母跟孩子共读、共看、共成长——如果父母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陪伴孩子,影响和引领孩子,相信会给孩子以正向的带动和促进。
必须说明的是,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任何人的经验都有局限性,都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即便本书所提供的材料和观点,也只能作为借鉴和参考,而不能生搬硬套到你家孩子身上——面对孩子“不可逆”的生命与“一次性”的成长,每个父母所能做的,或许都只是更加小心翼翼,更加谨小慎微,尽量减少孩子成长的遗憾,尽量减少我们懊悔的可能。
最后,尽管这套书经过历时5年的编撰和修改,所有参编人员都耗费了大量精力和心血,但错谬之处或许仍难避免。特别期望读者朋友发现问题后能及时给予指正,以利我们后续改进。
2018年1月4日,绵阳绿岛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据说,转发的人,
不仅手有余香,而且心有亮光
刀哥微店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