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双11打折券做成一次用户PUA
*欢迎扫码
618和双11,除了打折,还能做什么?
无数的公司高管,发出这样的疑问,我的客户们,也在把这个难题推给我,一个以打折为主题的大促,除了发打折券,还能做什么?
我首先问自己,打折的目的是什么?
去库存?拉销量和营收?扩大市场占有率?品牌推广?
各种原因,可能都有,每年两次的大促,已经成为所有公司的肌肉记忆,到了时间,就得干,为什么?往往给不出一个准确答案。
我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给客户,做了一个方案,我在双11之前免费共享给大家,可行性不知如何,因为每一个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而且这个方案猛地一看,会非常天马行空,甚至异想天开,没有任何执行性。
◆ 第一,把领券变成一种品牌科普过程。
◆ 第二,在这个过程中,告诉消费者,你的技术优势。
◆ 第三,在这个过程中,说清楚自己的品牌理念。
◆ 第四,把消费者变成用户后,成为你的技术和理念的布道者。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深度理解你的用户,才有可能成为苹果和特斯拉式的信徒,类似一种宗教信仰,一群欧洲的老头儿,晚上不拿起徕卡相机拨弄两下,就睡不着觉,这就是成功。
一直以来,我喜欢把做产品的公司分为两种,一种我愿称为零售企业,一种我愿称为研发企业,前者的强项是渠道和营销,后者的强项是研发和创意。
前者,在中国,是大多数,大到联想、小米、安踏,中到理想、元气森林、三只松鼠,小到蕉下、花西子、小罐茶,都是营销行业的“精”,我就不用指指点点,班门弄斧了,但是往往还有一些踏踏实实做产品的公司,往往老板是技术出身,并不是特别会搞营销,我的方法基本上适用于这一类型企业。
价格,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就是一个销售工具,用来调节消费者情绪,但是对于研发企业来说,就是生命线,一旦被击溃,企业可能就没了。
所以,无论是华为,还是比亚迪,还是凯乐石,如何做好用户对企业研发技术的感知,才是最核心的,这一点,华为做的最好,技术研发与用户心智成正比,甚至被放大,现在比亚迪正在走向这条路,但是与华为还有一定差距。
日常的公关传播,都是循序渐进式的,润物细无声,很难爆发,但是双11这种大促,往往是一种天然的品牌爆发机会,因为真金白银要砸进去。
我在跟很多客户沟通后发现,传统双11,我们就是通过发券的形式,来完成促销,然后在券的类型中,多做规划,比如满减券,来勾引用户更大程度的交易,最终冲刺总销售额。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发券的过程,跟产品和品牌普及结合起来做?
尤其,对于很多有技术积淀,有研发壁垒的公司,如何把自己的优势,做到券里?于是,就有了我上面的四步方法论。
我拿两个品牌举例,一家叫做凯乐石,一家叫做OUTOPIA,都是国产品牌,前者是户外圈国内做的最专注的一家公司,后者是一家专注于羊毛混纺的跑步产品公司,我都用过,产品力都很强,在小圈子里口碑很好。
那么,问题来了,凯乐石为何在户外圈与始祖鸟的口碑差距那么大?OUTOPIA为何与icebreaker和lululemon有那么大差距?你可以说,创始人的追求不一样,但是我还是坚持认为,好的产品,应该普惠,不应该停留在小圈子里。
安踏前几天与东华大学研发了一个风暴甲防水膜技术,铺天盖地的开始传播,但事实上,凯乐石十年前就推出了自有防水材料FILTERTEC;而OUTOPIA则通过混纺解决了美丽奴羊毛扎人的问题,而且价格要比国外同类型产品便宜。
另外,打得头破血流的美容仪市场,觅光、极萌、雅萌、花至、宙斯、初普等等一系列品牌,谁能跟粉丝真正说清楚自己技术的优越之处?用打折券,让用户安静下来,听你pua,这才是打折促销以外,更大的价值所在。
希望,双11,能够变成一场好产品大显身手的舞台,而不是垃圾产品,通过低价劣币驱逐良币的狂欢。
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可能会觉得选择看完一条视频,或者一篇图文就可以,但是我给客户的方案,是做一个H5的小游戏,需要用确切可监控的pua互动过程,否则无法保证这个过程。
要知道,在双11,业务部门会因为压力,一味追求销量,一个企业真正需要对产品综合良性发展负责的,只有CEO一个人,因为山顶永远只站着一个人。
这几年,无论是直播带货,还是低价电商,都在把我们的消费市场,拉向一个极其危险的低价低劣产品的怪圈,中国如此之大的消费市场,如果不能诞生一大堆世界级的消费品牌,那么责任只能在于渠道,我们的渠道鼓励内卷,鼓励无底线低价,让产品无法获得正常利润,提高质量,加强竞争力。
所以,我还是认为,双11或者大主播把控的直播带货应该服务于新品牌普及,帮助消费者认知更多的冷门品牌,而不是帮助大品牌用低价去挤压市场。
今天,有头有脸的中国有产阶级,还是以身穿国外品牌衣服、开着国外豪车、戴着国外名表、用着苹果为荣,何时,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来平替他们,甚至超越他们,然后这些品牌去全球角逐市场,这才是最终的中国消费的胜利。
最后,分享一个现象,最近跟很多公关客户沟通过程中发现,现在公关与市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让公关帮助业务看到实际增长,是越来越多公关人的夙愿,因为这能解决他们在公司的稳定度和能力认可度。
所以,我最近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越来越推崇可以量化的公关手段,模糊不清的公关时代即将要过去,清晰可见的公关时代已经到来,如果你非要守着以前公关不可量化的那一套老思路,那么未来的路,无疑会越走越窄。
这是后面,我们会连续讨论的一个话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