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断疑生信 | 佛教眼中的“大乘非佛说”“密乘非佛说”“密教兴而佛教亡”

如意心宝 2021-01-12

佛教眼中的

“大乘非佛说”“密乘非佛说”“密教兴而佛教亡”


问:

Ask

佛教界如何看待“大乘非佛说”、“密乘非佛说”、“密教兴而佛教亡”?纯学术研究置身佛教修证体系中存在哪些局限性?


于此不妨做一番简要勾勒:“密乘非佛说”源自“大乘非佛说”,“大乘非佛说”源自纯学术性佛教研究兴起,纯学术性佛教研究源自对科学和理性的盲目崇拜,科学和理性的受宠又源自与顺世外道同流的人本主义思潮的盛行和泛滥。再从佛教学术研究的具体失误进行分析:首先是在大乘教义、时间空间等问题上陷入迷宫,于是“想当然”地从所谓科学和理性的日常生活经验与牛顿机械世界观出发,将佛教的甚深教义和超常境界视为异端并予歧视;在缺乏足够敬重的气候下,主观臆断、自负逞能的劣根性受到激励,于是进一步以纵向的泛进化论史观和横向的机械类比为主线,展开自由狂想、艺术加工……尽管门面上花枝招展,但就本质而言,即是如此!


“大乘非佛说”、“密乘非佛说”、“密教兴而佛教亡”等歪理邪说,反映了陈旧僵化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也反映了一个变荡扭曲的时代。照明治时代标准看,泛进化论思想、牛顿机械时空观以及比较宗教学等,也可算是相当先进的西洋学术观念了。但不幸的是,它们却在佛教面前栽了大跟头。


明治时期,正赶上西洋近代科学和物质文明飞速发展,还没暴露出明显缺陷,这自然容易引发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把当时有限的学科知识教条化。同时,东方传统文化亦随之贬值。于是,本应向佛教求取救赎的灵魂,突然间发现被授予了向佛教发号施令的权利。而事实证明,西方发散性的文化战车如今已开进死胡同,西方人在自我异化的困境中,面临着空前的价值失落和精神荒漠。所以,重估东西方文化的价值和地位,肃清血腥殖民地时期留下的邪说流毒,应该是时候了!貌似前卫的反传统的佛教学术研究,既然在本质上是腐朽落伍的精神垃圾和伪科学盲动,那么,它也理所当然地该寿终正寝了!


麦克斯韦曾这样回顾(到他为止的)光的理论的发展:“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即微粒说及波动说。我们如今习于相信波动说了,那是因为所有相信微粒说的人都已经死了。”


普朗克也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一项重要的科学发明创造,很少是逐渐地争取和转变它的对手而获得成功的:扫罗变成保罗的事是罕见的。而一般的情况是,对手们逐渐死去,成长中的一代从一开始就熟悉这种观念。”


作为虔诚的佛教徒,特别是虔诚的大乘佛教徒,我们当然祈愿所有人健康长寿、幸福快乐。但这并不能保证,那些顽固坚持腐朽僵化的思维模式和错误观念而与真理为敌的人,不会虽生犹死。


新时代呼唤一种开放型的文化心态,这种心态应体现出对未知世界的充分尊重,体现出对宇宙、生命奥秘的深深敬畏,同时,也体现出对自己人格的珍惜。承认我们现在懂得太少,承认我们的思维分别存在严重局限,承认还有无限的神奇等待谦慎的心灵感悟,这样做,只会给人类带来更多惊喜和尊严。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一种狭隘的所谓批判性研究姿态。批判别人,就隐含着认可自己。又从何而知自己绝对正确呢?他们会说:因为我们现在所运用的观念和方法,在现在是最先进的。故知,轻狂地批判传统,实是源于对自身所处时代的优越感。可是,又凭何保证你现在的“(学)术”的观念永不过时,绝对正确呢?不是根据你所信赖的进化史观,社会和文化都在不断刷新、进步、积累和发散吗?难道你现在引以为豪的学科知识会成为一个不和谐的例外,再没有改写的余地吗?


因此有必要提醒一声,相对于古人的优越感以及看似没跟上潮流的同代人的优越感,其实是带有很大历史局限性的。历史给你的这种美妙幻觉,迟早会由历史亲手收回,这期间若是过于失态,那么,优越感变成耻辱感,仅一步之遥!


一见到与自己既有观念相冲突的“反常”现象,就不假思索地下定论、搞批判,这种机械思维模式与自在胜妙的精神世界发生碰撞时不出毛病,那才奇怪。因此,完全以实执分别心和人本主义为出发点的纯学术性佛教研究给如来圣教带来的一切麻烦,我们都不妨看作伟大的生命智慧在不正常境遇下所应受到的正常对待。真金不怕火炼,最终被炼掉的,只能是粗俗和邪恶!


对心识所幻现的粗浮色法的擅长,是否就代表西方发散性文化在广阔神秘得多的精神领域能同样出色,拥有同样发言权?是否就代表它有资格对彻底超离十八界及二元对立的世俗层面的如来圣教指手划脚?如果完全背离事物固有特性的盲动,也能算是“科学”,那这世上还有什么不能称之为“科学”呢?探究“人如何活得更好”,难道比探究“人为何活着”,更重要吗?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和特有价值,须有清醒认识,切莫削足适履丧本叛祖。否则,可就真是“良心的大大的坏了”!


当然,我们的意思并非说,科学和理性一无是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及探索物质世界、相对层面规律时,它们还是很有用的。乃至在闻思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意识分别心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如理作意熏习正知正见,是大多数修行人悟入真如的方便。但是,如果不对凡夫分别心以及科学、理性的根本缺陷生起清醒认识,将其作用无限夸大,那就很难让人苟同了。


如果把科学和理性的根本精神理解为“实事求是”没错的话,那么,无倒揭示了世俗和胜义实相的佛教,就不应当是科学和理性的对立面。或许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冥契低熵价值观、彻底破除一切“顽固地坚持着的幻觉”、重估了人和世界的本末关系等过于神奇,以致如来圣教对凡人的心理承受力构成严峻考验。但若定按彼等心意宣告平庸才是科学的话,那就需要首先改造这奇妙的世界,令其变得既死板又无味。这恐怕不是件轻巧活儿吧!


美妙和精彩竟然成了不敢接纳的奢侈,应该是漫长轮回惹的祸。流浪在轮回中,众生早习惯了平庸低俗和自欺自慰,大多还没来得及回过神。


理性思维的极致就是否定它自身,这个惊人结论的具体论证过程,由中观应成派给出。通达应成大空性之后我们会明白,随时准备向圣者智慧和离戏法界无条件投降,是最没出息的凡夫心所能做的最争气的事。倘若越研究,越是趋于轻狂自闭,就定是在某些需要灵性和良心的关头出了闪失。


由于不懂离戏双运大法界,所以学术研究者常将般若大空性误读成虚无断灭或小乘缘起,将第三转如来藏思想误读成外道神我。由于不懂轮涅无二、烦恼即菩提、转烦恼为道用等实相妙义,所以他们又想当然地把密宗和性力派外道直接划上等号,甚而对汉地众多圆实教法说三道四。由此可见,纯学术性佛教研究,不论是在历史考证等事相方面,还是在教义理解的方面,均一败涂地。这两方面错误,还存在明显的恶性循环——对教理的误读导致对历史的迷惑,对历史的迷惑又进一步加剧对教理的误读!


我们佛教徒并不排斥教史、事相上的一些必要探析,但前提是以佛法正见(尤其现空双运实相)摄持,并无违于祖师大德的慈训,特别是,没有任何义务遵奉分别心虚妄增益出的需不时刷新和纠错的种种硬性条款。佛教的流传,需要观待众生的业感、福报、因缘等错综复杂因素,怎能由某个既定的僵化观念随便做主呢!


古时候,没有虚张声势的研究、考证,没有岸然堂皇的学术殿堂,却丝毫不影响古人修学如来正法的热忱和成就,超凡入圣的大德也多如繁星。到如今,正因为人心躁动不安,分别烦恼不共炽盛,尤其我慢习气日益深重,无常心、出离心日趋淡薄,才会对随外门而转的学术研究趋之若骛。所谓末世浊恶,即体现在这些地方!牺牲至关紧要的净信,牺牲一劳永逸的解脱良机,兴冲冲地投入自欺欺人的文字游戏中,挣得几下梦幻般的掌声——精打细算的现代人,怎么竞相做起亏本生意了呢?


通过对一个多世纪风波的简单回顾,作为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传统的分量。传统是“道”(不是“术”),传统是根,只有坚定不移地继承传统佛教的精髓,世上才会有智慧的火焰和解脱的曙光。尊敬传统,感悟传统,捍卫传统,是当代佛教徒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如来弟子我们一定要记住,能给自己带来真实安乐和无限荣光的,决不是伪科学的学术研究,而是传统圣法。


  ——节选自《般若锋兮金刚焰·不容亵渎的尊严》

(标题为方便阅读而添加)




推荐阅读



断疑生信 | 精神修炼规则与物质世界法则

断疑生信 | “有限的人生”与“无限永恒”

断疑生信 | 佛教学术研究的误区:削道之足,适术之履




微博:怙主龙多上师网站:如意心宝微信:180 4809 4599邮箱: putixin@ryxb.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