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罗斯能否抓住摆脱战争压力的机会?

肖斌 中美聚焦 2022-08-28
点击上方“中美聚焦”关注我
作者:肖斌(Xiao Bin)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  

随着战争的持续,美西方国家对华政策可能会越来越激进,以胁迫中国改变中立立场来结束战争,这很可能给俄罗斯制造一个“中国机会”。而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策略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利益。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便遭受了空前的内外压力。为了摆脱战争引发的压力,俄罗斯对内实施了严格的舆论管制措施——打压国内反战声音,并采取一系列避免经济衰退的计划。在亲政府经济寡头们的积极配合下,俄罗斯社会经济表面上看起来并不那么糟。然而,根据俄罗斯官方发布的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达到2090万人,比2021年底高出近69%。


俄罗斯更大的问题来自于外部压力,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对俄罗斯的制裁,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尽管俄罗斯在战争爆发前进行了军事推演,但目前的战争结果并不是俄罗斯想要的。俄罗斯已丧失苏联操控国际政治——即借助德国问题、中东战争、华约组织等减轻外部压力——的能力,只能制造、发现和抓住一切能使其摆脱俄乌战争压力的机会。



环顾全球国际政治热点,在跨大西洋关系相对紧密的前提下,最有可能让俄罗斯转移战争压力的是“中国机会”。至少有这样几个有利于俄罗斯的因素:


一是,因对中国主权和内政的干涉,中国与美西方国家关系发展的势头出现了停滞甚至转向。若美西方国家在印太地区投入更多战略力量遏制中国,俄罗斯则可从远东地区抽调更多的军事力量投入到俄乌战争中,寻找获胜的机会;


二是,亲俄、联俄抗美(西方)等思潮在中国逐渐合流。美西方政治精英在中国主权问题上的激进行动,加速了这种合流趋势;


三是,借助中俄经贸关系减轻西方制裁的压力,利用能源安全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


俄罗斯新保守主义从不会让俄罗斯附庸任何国家,但乐于把其他国家塑造成自己的棋子。2022年1-5月中俄贸易同比增长28.9%,自俄进口商品中70%为能源产品。而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022年1月至5月,与2021年同期相比,俄出口中国能源的数量都出现大幅增长,其中电力增长100%,石油增长55%(超过沙特成为最大供应国),天然气增长60%。尽管短期内俄罗斯能源不会对中国能源安全产生决定性影响,但若中国考虑到维护主权的行动会在印太地区引发军事冲突,那么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俄罗斯能源很可能就是中国重要的保障,而中国内政外交的自主性因此也会降低。



因长期周旋于欧亚大陆的竞争,从沙皇俄国和苏俄至今,俄罗斯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总能抓住各种机会迫使东西方国家让步,继而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俄罗斯是否能够抓住“中国机会”摆脱乌克兰战争的压力呢?这取决于两个要素的共同作用:一是美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走向。目前,美西方对华政策正处于“战略焦虑期”,既想遏制中国,又不能放弃与中国的关系。美西方国家决策者们或许能清楚地认识到,遏制甚至威逼中国不一定使问题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有可能让问题变的更糟;二是中国“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策略不动摇。从行为上看,“韬光养晦”是一种相对消极的策略,但对于中国所谋求的发展利益(高质量的发展经济、完善的法治秩序)而言是积极的。“有所作为”则是通过可持续的国际合作寻求和平共处之道,减少竞争者之间的摩擦而实现和平。


中俄关系无疑是中国十分重视的大国关系之一,然而,无论中俄关系发展到何种程度,都是根据各自的国家利益而动态变化的。当利益出现冲突,即便有共同对手,国家间也会出现激烈的对抗。例如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有效期内,中苏两国就在珍宝岛、铁列克提发生了军事冲突。因此,建立不针对第三方、良性互动的中俄关系,更符合中俄两国的长期利益。


随着战争的持续,美西方国家对华政策可能会越来越激进,以胁迫中国改变中立立场来结束战争,这很可能给俄罗斯制造一个“中国机会”。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策略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利益。“中国机会”应该是一种面向全球的、互利共赢的发展机会,而不是成为他国转移自身矛盾的机会。




►►►

推荐阅读

世界形成两大阵营了吗?
拜登对华政策仍未走出困境
对乌克兰战争走向的看法
中国经济韧性十足,正常复苏可期
拜登中东之行何以未达预期?
当前中美关系风险集中在华盛顿
结束俄乌战争需要多边外交
陆克文:合理范围内的竞争对手?
佩洛西访亚争议反映三个现实
拜登遭党内选民反对 2024民主党选情尴尬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