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耀辉| 排队及规则

李耀辉 法耀星空 2022-07-05



业余者说

///

2021.1.24

法耀·星空



一旦排队的基本形态逐渐可以让人们辨识出来,那么这个队伍可以预期地将会继续复制延续下去,就会从这个现存的队伍本身导出一套排队规则,这套规则既含有早已经被人们内化接受的规则,也有从新队伍中自发形成的约束规则。

本文共3528字,阅读约需要5分钟......

作者|李耀辉 

河北世纪方舟律师事务所律师

177 1711 7747

www.liyaohui.net



 


关于排队,大家都司空见惯了,面对这种偶然且不经意间的人际互动,其实常常被一套人们难以察觉的非正式的社会规则深深影响和支配着。
 
我们为什么要排队?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商品、服务或者某种资源的分配。为什么不能随到随即获得我们所需要的资源呢?主要是因为某项资源相当稀少,供不应求,抑或谁都想及时获得需求的资源和服务,于是排队就形成了。
 
以做核酸检测为例,石家庄首次核酸检测要求在三天之内,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核酸全员检测,因医护人员有限,在小区内设立几个核酸采集点,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人不落地做核酸,只有按照一定方式排队有序进行,才能提高效率。因物业工作人员没有经验,管理缺位,在完全没有预先提示下,大家基本能够摸索着自觉排队,但物业人员没有规则意识,反而屡屡破坏了排队秩序,大家怨声载道。
 
一旦排队的基本形态逐渐可以让人们辨识出来,那么这个队伍可以预期地将会继续复制延续下去,就会从这个现存的队伍本身导出一套排队规则,比如先后顺序规则,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先来后到”,同时建立起排队规则的权威,任何人不得违抗。这套规则既含有早已经被人们内化接受的规则,也有从新队伍中自发形成的约束规则。


 
例如,律师在石家庄市第二看守所门口排队,律师们会自发形成一种排队方式,使用律师证排队,在疫情严重期间,每天零时开始排队,律师们自制表格,按顺序填写自己信息,当天的会见队伍就形成了。
 
正如前述队伍形成原因,因为某项资源相当稀少,时间也属于一种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人们要想获得自己需求的东西,保护自己的既得权利和不侵害别人的权利,必须依赖于排队秩序的存在,遵守同一套规则,先来先得,后来后得,也是一种自然正义的应然要求。

如果不建立排队秩序,就可能会侵犯他人优先获得利益与资源的权利。根据人类天生自有的对公平正义的认知,队本来就是分配稀缺资源的一种公平手段,如果有人破坏或违反既存的排队规则,就有人会认为受到不平等待遇,一种不公平感油然而生。
 
因为排队给我大家带来的是一种负担,是资源提供者把他出售商品、服务或者信息的成本转嫁给我们,任何人都不乐于排队,都想着随到随得,这种理想状态不是总能遇到,为了保障所有人能够既平等又公平获得需求的资源,那就需要正确认识下面这套排队规则


先后顺序规则

先后顺序规则是排队规则中最为核心的规则,如果没有先后顺序规则作为排队支撑的话,排队就失去了意义。先后顺序规则主要指的是在排队过程中,按照队伍成员顺位逐次获得需求资源。在队伍按照先后顺序排成队伍之前,有可能会设置一些条件,比如军人优先,老幼病残孕优先等,就是依据什么条件确定先后顺序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在自发形成的队伍中,主要按照参与排队的时间顺序进行。
 
有限制的插队规则

排队者不能滥用他们的顺位,将其他人拉进队伍中,排在他们的前面,因为先后顺序规则也包含尊重后者的顺位。插队现象太过于普遍了,插队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被认为破坏规则的行为,会受到队伍中的人的谴责与道德上的非难,但是插队行为也时有发生。

插队是一种极为经济的获得资源方式,但是插队行为破坏了按先后顺序排队的规则,是一种不能被队伍成员所容忍的行为,插队人会受到其他人的言语或行为惩罚。
 
虽说插队是一种不正当行为,但是还存在允许插队的例外的情形。

如果排队者暂时的离开队伍,而不放弃其原来顺位,将其顺位要求前后人所照看保留,待回来直接插队进入原来顺位,这种情形极为常见,而且队伍成员大多不会报以愤怒,认为此时插队人不因暂时的离开而自动失去优先顺位权利,此乃第一种插队例外情形。

第二种,如果插队人与队伍中某个成员具有同伴关系,他的插队行为不至于实际损害后者的利益,因为他插队并不是为了获得某种资源和利益,而是想与他的同伴结伴而行,这个时侯可以把插队者和他的同伴看做一个整体。

第三种,如果排在后面的成员因为有特殊情况急需获得只有排队才可以获得资源,在讲明情况紧急并且得到所有或者大多数成员同意之后,可以插队或者绕过排队琐碎的程序直接获得资源利益。

第四种,队伍中某个成员自愿放弃其顺位而让位于后者,但是前提是不得损害其他人的顺位利益,这种情况在超市收银结算、机场领取登机牌、火车站售票窗口很常见。这种让位允许插队的自由处分行为是一种比较聪明的行为,如果他完全彻底放弃了顺位,他就要重新开始排队,他不断的让位使别人插队,主要是基于自己考虑而不是乐于助人,主要是因为等同伴一起结算,登机牌还没有开始发放,还没有想好自己的车次和出发时间。
 
保留顺位规则

先后顺序规则推导出来另一项规则就是保留位子规则,如果有人原本站在队伍中,暂时离开队伍,那么别人就会认为他已经放弃了自己的顺位,回来的时候必须回到队伍的末端,但是如果在离开之前,这个排队者转向后面的人,并且对他\她说无论有什么变化都要保留我的位子之类的表示,则在替他保留位子的那个人抵达分配点之前都还能够回到队伍中的那个位子上。保留位子规则能够让一些较为聪明的排队者更细腻的运用时间,当某项稀少的货品在数个不同的地点同时进行分配的时候,允许人们同时在不同的行列中朝分配点前进。


新队伍规则

在这种规则描述下的情形大家也极为常见,就是你在超市排队结账时,突然隔壁新开一个结算窗口,收银员提示大家这里可以排队结账,那么在其他队伍中的人或者刚来的人就会蜂拥而上,重新建立一个队伍。
 
其实这个规则是先后顺序规则的一个例外,本应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有序的排队,由于资源提供者的原因引导建立一个新队伍,在无任何限制条件下,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新队伍中,这是对先后顺序规则的破坏,如果一旦建立了新队伍,那么先后顺序规则就开始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何合理有序的建立新队伍,不能因资源提供者的原因使后顺位的人“不当得利”,破坏既有的先后顺序规则,这是一个难题,尤其在短时间内大家都达成共识建立新队伍。而在叫号排队形式下,更能够建立合理秩序,因为这种排队形式是比较智能的,即使新开窗口建立新队伍,由于智能的系统使原先排好队的成员进行优化分配,后来者不会因新开窗口不当得利,更不会损害原先排队者顺位利益。
 
允许查明规则

这个规则讲的是,允许查明人上前询问资源提供者信息,而不能趁机插队剥夺后者顺位利益,在他询问完之后必须及时恢复到自己应在的位置,这种规则的存在是基于经济效益考虑,排队都会使排队者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长长的队伍很可能缺少排队基本信息或者根本从外观上很难看出这个队伍所需求的资源,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应当允许队伍中的人员暂时离开队伍,询问管理者或者资源提供者。

差别待遇规则

差别待遇规则也是先后顺序规则的一个例外,主要是指资源供应者给予整个队伍的差别待遇,资源提供者之所以在排队等候的排队者当中给予差别待遇,未必是因为个人的偏好或者图个人私立,而是为了提高队伍行进的速度。如果那些需要服务时间较短的排队者能够优先获得服务,那么平均的等候时间就能大幅度缩减。但是基于整体考察,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排队者赋予提供服务者一项权利,就是差别对待权,这样就会使得整个队伍平均的等候时间大幅度缩减,是一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选择。
 
惩罚规则
 
在排队形态未形成之前,依赖大家的排队意识,而不是素质,但当队伍形成之后,绝大多数人都会从现存的队伍本身导出一套排队规则,破坏排队秩序的,那就是素质和道德问题。
 
参与进排队当中,就必须遵守排队规则的权利与义务,如果违反了排队规则设定的义务,那么就可能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个惩罚是队伍中其他成员对违反义务排队者进行言语或者行为的惩罚。

 
惩罚的方式可能从动作上的暴力相向,到言语的威胁或抗议,以至于非言语的反对表示,不一而足。抗议者的惩罚可能以各种不同的方法传达给违反的排队者,比如,对插队者使用身体阻挡,用眼神警告,告知管理者等等。
 
抗议在排队的规则中有多重功能,包括矫正性的惩罚、报应性惩罚、威慑性惩罚等等。矫正性惩罚是一种为求导正目标偏差的行为的合法反应。比如警告插队的人回到他应在的位置或者排在队伍的最末端。抗议也可能具有报应的色彩和功能,并可能伴随矫正的功能一起发挥作用,但即使抗议无法发挥矫正功能,仍然可能发挥报应功能。公开的谴责可能让许多违反规则着受窘,甚至让其中一些人相当苦恼。即使报应性的抗议无法发挥矫正功能,其公然进行仍有可能威慑队伍中的其他排队者,如果没有威慑的惩罚,有的人就会算计他们的违反规则行为能够在不必负担重大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利益。
 
随意插队的人内心里总是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即使队伍中没有人公然的对他进行谴责,只要他自身意识到插队是一种违反排队规则的行为,在他看来在别人插队的时候,也会引起他的愤怒和鄙视,那么这种心理不安也是一种无形的惩罚


 

End



往期精彩回顾





李耀辉:我为什么选择刑事诉讼李耀辉:我是如何学习刑事诉讼法?李耀辉|我是如何学习刑辩的?
李耀辉律师亲办案例入选“中律评杯”2020年度十大有效辩护案例
李耀辉|证据裁判中的潜规则
奇葩的涉恶案件,电影都不敢这么演
李耀辉|从一则实例看指纹证据的相关问题
刑辩律师的六种“脸谱”
李耀辉|律师办理刑事案件操作流程一览表
常用刑事辩护的原理与方法2.0
李耀辉|非法侵入住宅罪与非罪傻傻分不清楚
张月珍案|盘点案件三大造假
李耀辉|办案思考集 六
李耀辉|推定规则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以运输毒品案为例
李耀辉律师辩护案件入围2020年度十大无罪辩护案例评选
法耀微言24|犯罪既遂条件与犯罪成立条件不可混淆!
实务|寻衅滋事罪如何进行辩护?刑事案件价格认定结论书的证据属性及重新鉴定问题
价格认定结论书的审查与操作指引
以WADA首席律师向孙杨母亲发问为例,解析律师发问的技巧与策略律师怎么能为“坏人”辩护呢?
刑事案件申诉操作指引
罪刑法定原则下的刑事辩护思路——以两个真实案例为例刑事辩护类好书推荐|书单


微信搜一搜 关注法耀天下


欢迎关注法耀天下,在这里,读懂中国律师,读懂中国法治!律师兴则法治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