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耀辉:我是如何学习刑事诉讼法?

李耀辉律师 法耀星空 2022-07-05










我是如何学习刑事诉讼法






📌

作者|李耀辉

河北世纪方舟律师事务所律师


  


本文共3311字,估计阅读约需要6分钟......




内容提要研读专业文献
查阅资料是一个研究生的基本课业学习掌握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培养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勤于写作与思考认真撰写论文


之前写作一篇小文,介绍我为什么选择刑事诉讼,作为姊妹篇,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我学习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方法和路径。
 
我学习刑事诉讼法的路径可以总结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阅读一些学术随笔性质的书目,了解刑事诉讼的程序思维方式和理念,以更好地培养兴趣;然后,要经常思考和写作,结合社会热点案件培养写作、思考刑事程序问题的能力;一定要研读刑事诉讼专业文献和经典著作;认真完成一篇专业论文,有助于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将会受益无穷。

研读专业文献

 
 
学习刑事诉讼法,第一阶段是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张卫平教授说,“没有人希望被别人认为是一个不愿意读书的人。”入门的时候可以阅读一些学术随笔性质的书目,例如陈瑞华教授的《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看得见的正义》,了解刑事诉讼的程序思维方式和基本理念,一旦对刑事诉讼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趁着这份热情,专注下去。
 

陈瑞华教授部分著作


 第二阶段是阅读专业的学术著作与文献。导师周宝峰教授告诫我,作为刑事诉讼专业研究生应一切以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为唯一的宗旨,不论研读什么文献,都应当一切以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解掌握与学术创新为宗旨,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否则是不可能有研究深度的。
 
我刚开始,看书很散,但要想有深度,必须先限制广度。就像导师提醒我的那样,你确实读了不少的书,但是作为一个研究生,不能光读一些科普性的书,作为入门提醒和茶余饭后的消遣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一个研究生这些读物则太浅显了。你是好多时间没有务一个研究生应务的正业即研读专业文献。

笔者与陈瑞华教授

 
学习这件事,避难求易其实是一种懒惰。不能只挑选轻松读物,必须研读专业的大部头著作。万事开头难,对于初学者来说,缺乏阅读专业文献的基础,所以读起来会感到很头疼,看不懂,但是这块硬骨头是非啃不行的,这一关是非过不可的。大脑理解一个新东西需要一定时间处理,人脑的处理速度很慢,不要指望看到哪立即明白,不要急于求成。对于不懂的地方,仔仔细细地再多读两遍,尝试着多理解两遍,定会恍然大悟。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一定带着问题去学习,读一本书之前,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你想要获取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你对问题的疑惑越大,对问题的思考越多,当你看到答案之后对它的印象就越深刻。

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是一个研究生的基本课业。
 
在短暂的研究生学习生涯,阅读图书馆中所有刑事诉讼法方面书目是很不现实的,但要想在有效的时间内学有所成,需要选择阅读适合自己学习的经典书目。很多学生都会指望老师开书单,不可否认这是一条捷径。但是,这些书都会适合你吗,你真的会认认真真地读完吗?

笔者师周宝峰教授

 
我的导师没有给我开具指定的书单,只是给我划定一个方向。告诫我,就现在而言,刑法学领域、法理学领域、婚姻法领域等一律放下,等将刑事诉讼法学领域真正有些见地后再研究不迟,否则会一事无成。
 
让我读一些知名的刑事诉讼法学学者如陈光中、陈瑞华、汪建成、陈卫东、宋英辉、吴宏耀等学者的著述以及大批刑事诉讼法学博士所撰写的文章。实事求是地讲,我只通读了陈瑞华教授的所有著作,精读了其部分经典著作,例如《刑事审判原理论》《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等等,在写作论文时,参考引用了其他学者的文章观点。

刚开始读书是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后来我发现按照主题来阅读,更高效,更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尤其在写作论文时,我会有选择地阅读,这时眼中看到的不是一本一本的书,而是一个个章节,一个个的问题。针对我的论文主题,我会频繁地从一本书跳到另一本书,从一处资料跳到另一处资料,从而来获得多个不同的学者对同一个主题不同角度的认识和阐述,为我所用。



为了查阅资料你会不得不踏遍图书馆,从中你学会领悟了曾经不注意的图书馆检索查阅资料的方法;你会翻阅图书馆所有相关的书籍,经历了这个过程,你会掌控所有相关图书的动向与大致内容;你还会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资料,了解网络检索工具和服务方式,这是摆在每个法律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毫不夸张地说,写作论文时,我将全内大南校区图书馆内,包括法学院图书馆,所有涉及辩护制度的古今中外的书籍翻阅遍了,基本可以做到想起某个具体问题,很快锁定这本书在哪一排书架,哪一层,无须检索,精准定位,准确查找。

学习掌握刑事诉讼原理


  
坦率地讲,上学时,除了复习准备司法考试会强化记忆一些法条应付考试外,没有在课堂或者图书馆翻阅法条,更没有刻意记忆法条,现在做律师也不会专门记忆法条,但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查找调动出来。上课时,导师没有按照刑事诉讼法学教材的章节顺序授课,其自成一派,从不照本宣科,授课范围是刑事诉讼前沿问题,授课方式是专题式讲授。
 
 作为习法之人,掌握一套法律人的思维方式要比学习、记忆某个知识更为重要。正如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切空,学习和熟练掌握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要比背诵法条和概念更为重要。

 
刑事诉讼原理是总结刑事诉讼实践而提炼出来的体现刑事诉讼基本规律的理论。刑事诉讼的原理包括了刑事诉讼中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基本理念,刑事诉讼的若干基本原则、基本要素、构造、程序等,这些原理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始终,是刑事诉讼立法、司法实务的指导性准则,所以只有熟练掌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才能够触及刑事诉讼的真谛,有助于理解刑事诉讼规则背后的东西,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培养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法律人区别于非法律人的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法律人拥有一套法律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就是运用法律的理念、原则、规则、概念进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陈瑞华教授曾精辟指出,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犹如一束光线,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照耀着我们的心灵,影响着我们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看法,并帮助我们获取了越来越多的新知识和新理论,也使得我们在看待同一问题时,与一般的非法律人有了更多的不同视角和见解。

 
如何培养塑造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呢?只要通过严格的法学训练,诸如大量的阅读,听讲座,完成知识的积累,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写作论文过程中,可以使你养成科学的研究习惯和工作习惯,使你拥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素养,以上的训练过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这套法律人的思维方式便水到渠成塑造成功,逐渐成为法律人的思维工具。

勤于写作与思考


 
学习法律,一定要经常思考和写作,这两者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写作是为了更好的思考,思考促使你勤奋地写作。学习刑事诉讼法,还应当密切关注社会发生的热点案件,结合案件涉及刑事诉讼或者证据方面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书写出来,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写作、思考刑事程序问题的能力。

 
当你在阅读的时候,总是有种将书籍赋予你的知识和灵感书写出来的冲动。在读研期间,我有那么一段很规律的时间,上午图书馆看书,下午在宿舍写作,晚上图书馆接着看书、思考、写作,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据我所知,很多人也有写作的冲动,但是在开始书写之前,又发现写不出来,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文笔与想法不同步,这是一个怪圈,这时更要逼着自己写出来,你越是不开始书写,总是拿有限的思维缓存去默想一个问题,就越是没有内容可以写。

认真撰写论文


 
认真对待毕业论文,你将受益无穷。毕业论文是考量一个研究生学习和研究情况的最主要指标,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科研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体现,同时可以对自己综合能力的一种全方位训练,譬如理论判断能力、资料搜集能力、法律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批判和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组织安排能力、反思思考能力、理论运用能力,等等。
 
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耗时6个余月时间,论文定稿之前进行了15稿大大小小的修改,每稿都会依二至三项(甚至更多)修改要求进行修改。单就论文摘要就进行了8次修改,甚至前五次都不算做是修改,而准确地说是学习了一套论文摘要的方法。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我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兴趣——刑辩律师,为了写作论文需要,我查阅了大量有效辩护的案例,也开始践行法律人的“应为”——关注社会,深刻体会到刑事辩护才是律师业务中的皇冠,没有一个头衔能比辩护律师更崇高可敬了(艾伦·德肖维茨语)。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我的法学理论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法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只有无知的外行或者没有水平的法律人才会认为理论不重要。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我的研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训练。论文的写作需要具备文字修养和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正是论文写作须具备的修养,在论文写作时,这方面的修养得到了一次修炼、提升。



往期回顾





李耀辉专辑|辩护词精选十例

李耀辉专辑|刑事辩护实务文章精选

李耀辉专辑|微言集精选

李耀辉专辑|随笔精选

电影《误杀》:一堂生动的证据法学课

常用刑事辩护的原理与方法2.0

实务|寻衅滋事罪如何进行辩护?

李耀辉:我为什么选择刑事诉讼

当所有人指控你犯罪时…… ——评《唐人街探案》

有效辩护|确有必要的六次律师会见

观看《决胜法庭》想起一件陈年旧案

律师看《决胜法庭》,告诉你真实的法庭真相

有效辩护|确有必要的三遍阅卷

避疫·生活|律师居家办公的“正确姿势”

避疫·生活|律师居家办公的日子

李耀辉|刑辩路上之刑辩笔记

李耀辉|刑辩路上之律媒互动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