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有时候觉得贵国很糟糕,有时候又觉得很不错?

2017-01-03 朱罗纪 朱罗纪

(2016.12.20深圳天气状况)


新年第一天工作,祝各位一年好运。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每一年,每一天,都好像生活在两个国度里?


你是不是总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觉得中国经济的前景是依然乐观的,有时候又觉得马上要崩盘了?

 

当你看到leiyang案、聂树斌案、爆表的雾霾、冲进全球前十的高房价、跑到美国开厂的曹德旺、快速贬值的人民币……的时候。你会不会和我一样失望,觉得这里没法呆下去了,要赶紧跑路。换到另外一个城市算了,或者直接出国移民算了。

 

年年的这个时候,北方都会被严重的雾霾笼罩着,统计雾霾指数的100多个城市里,没有污染的城市只有1/5。如果你所在的城市,雾霾指数在100以下,恭喜你,那可以进入前10了。而像深圳这样的城市,雾霾指数50多,引发的效果是:大量的小伙伴爆刷朋友圈,感谢深圳的蓝天白云好清新。


(2016.12.20城市天气情况)


突然发现,经济高速发展了30多年、我们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连呼吸都要有成本了。百年来先行者们渴望带给大众的“自由的呼吸”,不但精神上还没能做到,就连物质上也越来越难了一样。

 

突然发现,有贵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还是没能摆脱伦敦、洛杉矶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当年走过的老路。它们严重到花了半个世纪才治好的雾霾,本以为作为后进者的我们可以不用再经历了,但最终还是要来一回。

 

这些,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共同渴望:经济在增长的同时,为后代留下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河流、苍翠的森林、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但是,当你到国外走一遭,会不会又有另一种感觉:中国还没那么糟糕,或者说,更好。在这里赚钱发财更容易,针对个人的税收更少,创新活力也更强。神奇的中国大妈走遍全球,都没有发现有什么是你买不起的。虽然我们的经济进入了L型,但是依然是全球最强劲(之一)。

 

我们拥有了全球最庞大的中产阶层群体,过去的这些年里,基本是中国人买什么什么就涨价,走到哪里别的经济体都会张开双臂欢迎你的同时又害怕你。近在咫尺的香港,过去和内地的合作+斗争,是再典型不过的案例了。我在香港以及其它发达经济体都看到,深圳的年轻人比他们更加有朝气多了。原来我以为北上深的年轻人活得苦逼,但是好像在首尔、香港的年轻人活得更加老态龙钟。


也许是中国的房价太高,可国外的好城市,一样很难买得起房子。那些不堪忍受北上广高房价的人,到了国外发现,原来全球一线城市,房子都是同样的昂贵。


每一个经济体都会面对贫富分化的问题,适度的贫富分化并不是最可怕的,要点在于阶层能否自由流动,普通人能否通过努力改善自身的境遇


社科院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联合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



最终,我们看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中国赚钱,外国花钱。越来越多的富人阶层甚至中产阶层都开始移民了,把国籍迁到了西方享受更好的空气和河流,把孩子送出去接受更心仪的西方教育,但他们的事业依然留在了中国。

 

在法律上好像没有任何问题,但在道德上,他们因此备受攻击。尽管,那些攻击他们的人,也许并不是因为觉得他们做错了,而是愤怒于自己为什么没有机会。

 

人们的行为充分地反映出这样的矛盾心态:既想离开这里(让下一代)得到更好的空气和教育,但又不想放弃更容易获得的经济收益

 

无法否认,这样的心态,会让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产生非常矛盾的评价。

 

这样的撕裂,就是我们面对的时代。去年是这样,2017年,也会是这样。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会是这样。

 

要怎样去看待我们所处的时代,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我的看法是:

 

我们还处在中国历史以来最好的时代之一。尽管有非常多的问题,但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比30年前,比300年前,都要更好(很多),而不是更坏。30多年的经济建设,数亿人摆脱了贫穷的状态,进入了一个物质丰盈的可以向更高层面迈进的时代,这是需要正视的。

 

但显然,原有的模式越来越接近了终点。如果说我们是依托30多年的后发优势走到今天的话,那么现在这个后发优势可能正在变成后发劣势


如果我们不那么健忘,应该还能记得2002年杨小凯和林毅夫的那场论战,前者的大意是: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入先进国家的资本、技术来拥有后发优势。但是如果制度设计无法匹配,后发优势会形成巨大的利益集团,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变成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劣势。

 

10多年过去,到了这样的时刻。

 

我很清晰的记得,温州动车事故的时候,流传最广的一句话: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


现在回头看,也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并不是经济发展得太快了,而是配套改革太慢了。2016年以及以前发生的很多事,leiyang案也好,聂树斌案也好,包括雾霾在内,并不全然是经济的快速增长所导致的。但却实实在在是,非经济的制度性因素,正在对市场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反作用。照理来说,既然伦敦、洛杉矶都曾经产生过那么严重的雾霾,作为后起经济体,我们不应该完全再走一回。或者说,可以容忍它也许是一个必然阶段,但至少我们现在应该知道怎么治理,而不是“等风来”。

 

30多年前,我们曾经推出顶层设计: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这话的前半句讲的是发展,后半句讲的是平等。二战之后,所有的经济体做的都是前半句。黑天鹅频出的2016年,显示世界潮流都在向后半句切换。美国如此,欧洲如此,我们也无法阻挡。

 

你可以通过制度改变,激活一部分人的创造力,让他们成为先富者。而如何让先富者愿意在他富起来之后,不忙着转移财产而是愿意主动的带动后富者熨平社会分化,这需要再一次的制度改变

 

显然,我们正处在这个历史大进程中,经济的发展成果需要被更多的人分享到,并由此再次激活新一轮的增长动能

 

经常看到有人争论“中国模式”,谈我们是如何如何的独特,走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光明大道,并且开始向外复制以期后有来者。

 

的确很独特,就如经济学家们所言,我们的独特在于:地方政府但是一个裁判员,而且是身先士卒以足球队队长的身份直接参与到了市场竞争中。而且,这样的模式竟然表现得更成功,让几十年来所有研究中国经济的人都掉眼珠。

 

几乎每一个地方政府,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新建CBD+招商引资+卖地。地方政府总是一马当先扮演了招商引资的主导者,包括深圳,而招商引资最实用的一招就是:地价让利,这是一种变相降低企业成本的做法。

 

降低企业成本还有另外一个办法,严格的户籍管制。一方面依靠大量的外来人口来建设城市,但同时不给他们平等的可以均等分享城市发展红利的户籍人口身份。这样可以减少更多的支出,间接也降低企业的成本。

 

但一边的成本降下去了,就要通过另一边补回来,不然没有更多的资金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福利改善。那就通过卖更多的住宅用地弥补,这样推高了居住的成本,最终由普通消费者来买单。

 

房地产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快速发展起来的。尽管有着城市化、人口红利的雄厚支撑,但是城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也的确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这个模式越来越搞不下去了,曹德旺事件的发生,显示出:土地的让利给企业增加的优惠,越来越不能抵消成本的上涨给企业增加的损失了。何况对于制造业,很少有中心城市会把土地优惠给它,地方总是更愿意引进更高大上的企业和高端人口,城市对低端人口越来越缺乏包容性。最具包容性的深圳,虽然相对其它城市仍然有优势,但这几年的做法,也是在退步。

 

要么是各个城市继续的、更大力度的竞争性让利,要么就是企业寻找更低成本的地方去发展。

 

毫无疑问,现在,我们已经开始挑战这个模式,尽管它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如果制度看不到任何改变,没有理由认为2017年会更好。那些在2016年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奇葩事件,在2017年还会继续出现。事实上,在过去的哪一年,没有发生过类似的奇葩事件呢?

 

但如果制度有改变,也同样没有理由不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感到乐观。想一想,如果进一步释放民间活力——比如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放宽更大范围的激活劳动力要素,土地流转制度的进一步放宽更大范围激活土地要素,产业领域的进一步放宽更大范围的激活市场竞争,产权制度的进一步明确更大范围激活全民的创新热情……我们将会收获什么?新一轮增长的重启并不是不可期待。只是做到这些的前提,都需要制度性的改变。

 

你更相信哪个?我更相信后者,套用前段时间听讲座一个社会学者的话:(也许)往前走没有路,但往后退,谁都不愿意



【往期文章】

来了深圳,住在临深,2016只是一个开始

深圳湾超总卖出坪山价,善意的土地“定向出让”,会得到好的结果吗?

深圳史上最大规模的“双限双竞”,是楼市要走的方向吗?

当恒大在忙着做大,万科却在思考做小

郝建民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中海?

深圳:长期过硬的基本面与短期过高的房价

你抱着党章正在山上哭,老演员拎着钱袋子正在山下笑

苹果来了,华为还会走吗?深圳为什么会成为全球经济最大的IP?

房地产“三年小周期”启示:逃顶和抄底的最佳时机在哪里?

比楼市崩盘更可怕的,是你一直没买房

深圳没有关城门,但是关上了房门

华为需要的是三个深圳湾,深圳实在给不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