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2016-05-21 中医宝典

 


  《素问·血气形志》说:“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一)表里关系的涵义:


  十二经脉中的阳经和阴经之间,通过经别、别络的沟通,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六对 “表里相合”的关系。即:太阴—阳明,厥阴—少阳、少阴—太阳。手足共六对。阴经属里,阳经属表。


  (二)属络脏腑:


  1、经络系统深入体内,直接与脏腑联系。


  2、阳经属腑,络脏;阴经属脏,络腑。


  “属”:十二经脉与其本经的脏或腑直接相连接的关系。


  “络”:十二经脉与其本经相互表里经的脏或腑的关系。


  如手阳明经 ,为大肠经,属大肠,相表里的手太阴经,为肺经 ,络肺。


  (三)表里关系的特点:


  1、相为表里关系的两条经脉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应的位置。


  2、都是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3、相表里的经脉相互络属其所联系的脏腑。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奇经八脉

任脉  督脉  冲脉  带脉

阳维脉 阴维脉 阳跷脉 阴跷脉


奇经八脉

  1. 奇经八脉简介

  2.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

  3. 奇经八脉-八穴歌

  4. 奇经八脉的作用

  5. 奇经八脉的特点

  6. 奇经八脉的医学应用

  7. 奇经八脉的养生功能

  8. 奇经八脉名称


经络学说

  1. 经络简介

  2. 经脉简介

  3. 络脉简介

  4. 别络简介(十五络脉)

  5. 浮络简介

  6. 孙络简介

  7. 十二皮部简介

  8. 十二经别简介


藏象学说

  1. 藏象学说简介

  2. 藏象学说理论形成

  3.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4. 藏象五系统

  5. 脏腑关系


  1. 运气学说(五运六气)

  2. 精气学说

  3. 气血津液学说及辨证


阴阳学说

  1. 阴阳简介

  2. 阴阳特性

  3. 阴阳变化

  4. 阴阳属性

  5. 阴阳关系

  6. 阴阳临床应用

  7. 阴阳相倚

  8. 阴阳渊流


五行学说

  1. 中医五行简介

  2. 五行归类的方法

  3. 五行的相乘、相侮

  4. 五行的相生、相克

  5. 五行的制化、胜复

  6. 五行的母子相及

  7. 五行指点

  8. 五行学说用于临床治疗

  9. 中医五行归类表


相关文章

  1. 中医学简介

  2. 中医史

  3. 中医治病的实质

  4.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

  5. 中医的起源

  6. 中医的历代称呼

  7. 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


  1. 中医辨证“辨症”

  2. 病因辨证:外伤证候

  3. 病因辨证:饮食、劳逸证候

  4. 病因辨证:七情证候

  5. 病因辩证:六淫、疫疠证候

  6. 脉象分类与主病

  7. 浅说对中医药的基本认识(原题:从合理使用中药说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