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药祛寒药

2017-05-10 中医宝典

  凡能温里祛寒,用以治疗里寒症候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


  温里药性偏温热,具有温中祛寒及益火扶阳等作用,适用于里寒之症。即是《内经》所说的“寒者温之”的意义。所谓里寒,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而见呕逆泻利、胸腹冷痛、食欲不佳等脏寒症,必须温中祛寒,以消阴翳;一为心肾虚,阴寒内生,而见汗出恶寒、口鼻气冷、厥逆脉微等亡阳症,必须益火扶阳,以除厥逆。


  临床使用温里药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1.外寒内侵,如有表症未解的,应适当配合解表药同用。


  2.夏季天气炎热,或素体火旺,剂量宜酌量减轻。


  3.温里药性多辛温燥烈,易于伤津耗液,凡属阴虚患者均应慎用。


  祛寒药:附子、乌头、草乌、肉桂、干姜、吴茱萸、高良姜、红豆寇、蜀椒、椒目、胡椒、荜菝、毕澄茄、丁香、小茴香...



  祛寒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祛寒药适应病症不同,具有祛寒回阳、温肺化饮、温中散寒以及暖肝止痛等功能,须根据辨证选择相适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本类药物可用于真寒假热之症;对真热假寒病症不可应用。若是真寒假热,服祛寒药后出现呕吐现象,是为格拒之象,可采用冷服之法。


  三、祛寒药药性温燥,容易耗损阴液,故阴虚火旺、阴液亏少者慎用;个别药物孕妇亦虚忌用。


  四、祛寒药中的某些药物,如附子、肉桂等,再应用时必须注意用量、用法以及注意事项。


  其它具有祛寒功效的药物


  一、温中:砂仁、白豆寇、草豆寇(化湿药)、肉豆寇(理气药)


  二、温中止泻:炮姜(止血药)


  三、散寒止痛:艾叶(止血药)


  四、温肾:乌药、九香虫、沉香(理气药)、钟乳石(化痰止咳平喘药)


  

更多中药

牡丹皮 厚朴 肉桂 黄柏 白鲜皮 秦皮 地骨皮 侧柏叶 牛黄 雄黄 朱砂 鸡血藤 沉香 钩藤 铁皮石斛 桑白皮 益母草 苦参 麻黄 当归 款冬花 淫羊藿 鹿茸




中药的升降沉浮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归经

中药的配伍

中药的用量

中药的服用法

中药的炮制

中药的采集与贮藏


中药解表药

中药清热药

中药泻下药

中药利水渗湿药

中药化湿药

中药祛风湿药

中药理气药

中药活血祛瘀药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