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药在阳痿治疗中的应用

2017-07-31 孙自学,李鹏超 中医宝典

摘要

基于内风的概念及对风药的认识,从中医内风理论出发,探析风药在阳痿治疗中的临床运用。阳痿病变证机为本虚标实,病变脏腑多责之于心、肝、脾、肾,本虚以肾虚、心脾两虚为多见,标实以肝郁气滞、瘀血阻络为多见。临证运用风药之际,肝郁气滞,以风药调之;心脾两虚,以风药补之;肾虚生风,以风药平之;脉络瘀阻,以风药通之。 



风药是指善于治疗中医学“风证”的药物,其性温,味辛,具有升、浮、发、散、窜、通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内外诸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等内风之证。阳痿病位在宗筋,病变证机的核心在于本虚标实,病变脏腑多责之心、肝、脾、肾。临证从中医学“内风”角度出发,配伍运用风药治疗阳痿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就风药在阳痿治疗中的应用论述于下。



内风的概念


中医学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采用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将具有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等特征的病邪命名为风邪。风邪有外风、内风之分,外风即六淫之风邪,内风是由于体内阴阳变动导致的阳气亢盛而形成的一类病理表现,正如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所言:“内虚暗风确系阴阳两虚,而阴虚者为多,与外来风邪迥别”。

中医学对内风“风动”的病因常概括为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生风、肾虚生风、血瘀生风。其症状表现复杂多变,正如《黄帝内经》所载:“风之伤人,……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内风的致病特点和病邪性质亦符合风邪的普遍规律: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2)善行而数变;3)风行主动。内风虽由阴阳之变动所生,而非外感风邪,但在临床辨证治疗上,凡具有风邪性质及致病特点的病症均应使用祛风方药治疗。



风药的概念


风药的使用源远流长,其名称首载于李东垣《脾胃论》,后经历代医家不断总结扩展,现一般将风药分6类:1)祛风类,功主发散风寒;2)疏风类,功主宣散风热;3)熄风类,功主平熄内风;4)搜风类,功主搜风通络;5)其他类,指能祛除风邪,但尚未主要用以治疗风病的药物;6)特殊类。

风药在临床运用中不但可以治疗外风之邪,有祛风解表之功,更广泛地运用于内风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开郁畅气、辛温通阳、燥湿化痰、通络开窍、活血化瘀、升阳助补等多种功效。

对于内风的诊治,不必拘泥于内风药,在辨证论治前提下,针对其病因,可伍以各类风药以达祛除风邪之目的。



中医理论探析


中医学认为,阳痿病变证机的核心在于本虚标实,故临证之际首先当分虚实两端,其中本虚者多以肾虚、心脾两虚为多见;实者多以肝郁气滞、瘀血阻络为多见。

1、肝郁气滞,风药调之

肝主筋,其经绕阴器而行。中医学认为,阳痿病位在宗筋,其为肝所主。《类经·藏象类》云:“肝为阴中之阳,其脉绕阴器,强则好色,虚则妒阴,时憎女子”,若肝气不足,宗筋纵弛,则勃起无力。又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调畅,气血运行通畅,则宗筋充养,勃起有力,若肝气郁滞,失于疏泄,气血不能充于宗筋,则阳痿不举。

综上所述,肝经郁滞,易化内风,宗筋失养,发为阳痿。

风药调之,主要表现有两方面:1)风药气轻味薄,轻能升散,薄能宣泄,故能疏理肝气之郁结,开郁达邪,调畅情志;2)风药性温味辛,温能通达气机,辛能升散走窜,故能疏理气机,又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肝气条畅,血能布行。

例如,治疗肝气郁滞型阳痿常用四逆散、逍遥散之类,方中在疏肝理气药的基础上,配伍具有辛散走窜的风药,可加强其行气解郁之功。

2、心脾两虚,以风药补之

《医述》曰:“若以忧思太过,抑损心脾,则病及阳明、冲脉,而水谷气血之海必有所亏,气血亏而阳道斯不振矣。”若心脾两虚,气血化生不足,推行无力,宗筋不得气血濡养,则萎而不起,起而不坚,坚而不久,气血亏虚日久,亦成内风之患。《张氏医通》载:“人身之阳气,为阴血之引导;阴血为阳气之依归。”由于气血的辨证关系,故益气与补血常相须为用。

风药补之,主要表现为两方面:1)风药壮气,于补气药中少佐风药,能增强其补气之功;2)血虚者,若单纯补血难免有滋腻呆滞之弊,少佐辛窜行气之风药以引导气血运行,可增强其升气化精之功,使补血作用大增。

3、肾虚生风,以风药平之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内蕴元阴元阳,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又《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若肾中元阴不足,耗伤阴精,久则化热动风,而肾中元阳虚损,久则阳损及阴,亦为内风之患。

总之,肾虚生风不能充养宗筋,且失其作强之能,易发为阳痿之患。

风药平之,主要表现为两方面:1)临证可选用具有补肾填精功效的治疗内风类药物;2)补肾填精之品多滋腻稠厚,难于运化,而少佐风药,辛散走动,如石击水,既固其本又防其弊。

4、脉络瘀阻,以风药通之

若阴茎脉络瘀阻,气血不能充达,日久则化热生风。

风药通之,主要表现为两方面:1)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取风药走窜行气之功,行气以活血;2)风药中搜风通络类药物中的动物药,量小力宏,其善通络利窍、化瘀散结,临证之际根据病情需要少佐之,常有奇效。


临床运用探析


阳痿的病因分为虚实两端,虚者多以肾虚为本,同时关乎心脾;实者多与肝郁、瘀阻有关。其病理变化无外乎本虚及标实,故临证之际活用补虚泻实之大法,或补肾、或补益心脾、或疏泄肝郁、或化瘀通络,随证遣方用药。

近年来,阴茎中风学说的提出为阳痿临证选方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风药不仅治疗外感风邪,而且大量运用于内科杂病的治疗中,从中医内风学说理论出发,在阳痿的治疗中,配伍风药可收到较好疗效。

对于肾虚、心脾两虚、肝郁气滞、瘀阻络脉等证型的阳痿,在遣方用药时依据症状加入风药,可起增效之功。

如风药配伍补肾填精药,能鼓舞气化,以收阳生阴长之功;风药配伍益气养血药,起补气扶正、养血生血之效;风药配伍理气药,可增强行气疏泄之力;风药配伍活血药,可增强化瘀通络之功。

然风药以香窜辛散温燥者居多,易有伤津耗液之弊,故久用当配以滋阴之品,以制其燥。

阳痿的病因复杂,分类繁多,诊断治疗难易参半,其发生发展与多脏腑、多系统以及社会、心理诸因素有关,是男科领域最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疑难杂症。在治疗阳痿这一疾病时,应病证结合,机法圆通,继续深入探讨研究,为提高其中医临床疗效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