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儿感冒、发烧怎么办?宝爸宝妈们不妨试一下简答易行的小儿推拿法

2017-07-31 中医宝典

编者按

在推崇绿色健康疗法的今天,很多爸爸妈妈们选择了小儿推拿,用手呵护宝宝的健康。

 

那么,您是否了解什么是小儿推拿呢?这是否与小儿抚触一样呢?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除了与抚触一样能让宝宝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还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常见病,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小儿外感风寒发烧、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视频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外感风寒发烧

 

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当孩子发热时,父母往往特别紧张,为了使孩子能尽快退热,可以采用一些适当的手法来进行改善。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风寒发烧、外感风热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外感发热是最常见的病症。风寒型发热的表现是头痛,鼻塞,流涕,畏寒,无汗,舌质淡红,舌苔薄白;风热型发热的表现是微微出汗,口干,咽痛,流黄涕,苔薄黄,食指脉络红紫。对于这两种外感发热,调理原则分别是发汗解表,驱散寒邪;以及清热解表。

 

阴虚内热型发热表现为午后手足心皆热,食欲不佳,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无力,食指脉络淡紫。小儿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以滋阴清热为调理原则。

 

还有一种是肺胃实热型发热,表现为高热,便秘3天以上,烦躁,面红,气促,不思饮食,舌红苔燥,指纹深紫。此时需要消食清肠,清热除烦。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因此古语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即是养育小儿的一种很好的办法。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孩子经辨证为外感风寒发烧的推拿方式。

 

1、清肺经300

穴位:肺经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2、清天河水100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3、开天门100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4、揉太阳100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以上推拿手法,能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夏季,气温高,宝宝多在空调间中,需要谨防由于室内外温差变化造成的发烧。

 

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风寒感冒

 

感冒是很常见的疾病,通常情况下,孩子感冒不需要用药,只需要做好护理,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大概一周左右就会自愈。

 

但小儿推拿的办法可以帮助孩子减轻感冒的症状,爸爸妈妈们不妨试一下哦。

 

风寒感冒表现为怕冷,发热,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需要采用疏风散寒,发汗解表,宣肺通窍的调理原则。

 

常用手法如下:

 

1、重推三关穴500

穴位: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指、中指指面自腕向肘直推。

主治:推三关能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2、揉外劳宫100

穴位:外劳宫(外劳)

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100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

 

3、拿肩井5~7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4、揉二扇门

穴位:二扇门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的表现有发热(一般发热重),怕风,头痛,咽痛,口干,有汗而热不退,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黏,舌边尖红,苔薄黄。

 

1、清肺经300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2、清天河水100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3、按揉大椎穴1~3分钟

穴位:大椎

位置: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作对称用力,捏挤大椎。按揉约100~300次,捏挤10~15次。

 

4、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

 

5、拿肩井3~5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来源:转载自“上医网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