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说说五行的奥秘
编者按
女娲为什么要用“五色石”补天呢?因为“五色石”与“五行”的关系密切。何谓五行?《辞源》注解:“水、火、木、金、土,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中医的五行理论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病因病机等。它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今天就让我们从“女娲补天”说起认识五行~ |
【成语探源】
源出《列子·汤问》:“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之后,《淮南子·览冥训》、《补史记·三皇本纪》中也有相关的记载。由此典故演变来的成语也很多,如“娲皇补天”、“炼石补天”、“炼五色”、“断鳌足”、“补穹仪”、“娲炼”、“鳌柱”等,用以形容志向超群、功业伟著的人或物。
李贺“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黄庭坚“学得屠龙常缩手,炼成五色化苍烟”、姚燮“天缺不得女娲补,海缺不得精卫填”、黄遵宪“只恨书空作唐字,独无炼石补天词”等诗句中,都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
【健康话题】
俗话说“天塌不下来”。作为一个浩瀚的空间,天无需人去补,人也无法去补,谁都知道这是一种神话传说。辛弃疾在《归朝歌》中写的“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都是对其实质含义的唯物主义表述。不过,“女娲补天”中炼“五色石”一说中涉及的五行学说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医的基础理论都有质的联系,说明在作者所处的时代里,五行学说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行学说的由来
五行学说是通过揭示大自然的现象,体现天地、四时、万物一体的思想,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思想方法。它大体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作为一种表现符号,用以解释、说明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的。
古人为什么选择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作为世间万物的代表呢?其一,是因为它们是当时人们生活中接触最普遍、运用最普通的物质,具有群众性;其二,是因为人的五个手指是最早被用来数数的,易于在老百姓中普及。把这些不断运动着的五种物质称为“五行”,既形象又切合生活实际,说明古人在创造这一学说时还是费了心机的。
“土”为五行的中心,是因为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生活的基础,是我国古代作为农业大国的象征。五行学说的发源地——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土又是黄色的,故黄色属土;皇帝代表国家的中心人物,黄色就成为皇帝的专用色了;首都居于国家的中心位置,是国家的核心,土自然也应该排在五行的中心了。
以此类推,木乃草本,春天发芽,颜色翠绿,居一年之首,像早晨东方天亮、太阳升起一样,故东方、春天、绿色在五行中都归于“木”了。
火是热的原动力,呈红色,像南方炎热的天气,于是就让它主热、主红,归属南方了。
金钱是物质交换的媒介,而金出产于气候干燥的西方,为白色物质,在五行中自然就把这一切归属于它了。
水是生命的源泉,色黑性寒凉,与北方地区气候雷同,在五行中就把它法定为主寒、主黑,隶属北方了。
五色石,涵盖了天地五方,让女娲用它来补天,古人的想象够丰富了。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古人的这些观点首先来源于生活,是当时人们在生活观察中的直接认识。之后,又经过不断的推测琢磨、概括升华,逐渐形成了被人们普遍接受和掌握的一种学说。五行学说被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少不了与人们生存休戚相关的医学领域。应该说,这是古代医学家们的一项典型创造,是对人类健康事业的重大贡献,从整体意义上看是积极的和进步的。
按照五行学说的观点,肝属木,色青,一些肝病常于春天草木萌发之际发病,患者面部呈铁青色等征象确实体现出了它的特点。心属火,色红,像高血压病人、某些心脏病患者面红如炽、心躁如火的现象也的确存在。脾属土,色黄,由于消化功能失调而发病的一些脾胃病在夏秋之交季节常表现为高峰期,患者面黄肌瘦、腹胀泄泻都是事实。肺属金,色白,患肺痨的病人面色滞白、干咳喘嗽,于金秋干燥季节表现尤甚。肾属水,色黑,不少患肾病的人都表现出眼眶乌黑、畏寒怕冷的症状。
这虽然仅是中医运用五行学说的例子,但足以说明了五行学说在人们健康中的作用和意义了。在千变万化的事物中,有些现象是用五行学说解释不了、解释不清的,这正是它表现出的局限性,需要人们科学地去认识它、发展它、完善它。
【相关链接】
补天的女娲是人类自己
如今,天真的有了“洞”,构成大气的臭氧层由于受到含氯氟烃类化合物(如电冰箱、空调的压缩制冷剂氟利昂泄露到空气中)等的破坏而出现了难以弥合的空洞。有报道说,连人烟稀少的南极都未能幸免。由此造成的太阳光到达地面的远紫外辐射强度加大,引起的气候变暖、农业减产、皮肤癌患者增加等严重的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正常生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俄罗斯科学家提出,在距离地面25公里左右的臭氧层边缘,给特定的航天器安装上激光设备和太阳能电池,用它对大气进行激光照射,可以达到补充臭氧的目的。这虽然有效,毕竟属于一种代价高、局限大的办法,主要的措施应当放在号召大家共同参与对臭氧的保护上。女娲不是神,也不是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而恰恰是人类自己,是生活于地球上的每一个人。
|作者介绍|
温长路,笔名寓愚、文苕。现为作家、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中医药文化分会秘书长、中医药科普分会主任委员和编辑出版、医史文献、医古文、李时珍、王清任等分会常委、副主任等职。
来源:养生月刊(2014-2)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