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治病“巧于开表”(用药之道)

2018-01-14 彭智平、郑彬丽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上工救其萌芽”,表居八法之首,凡兼夹外邪诸症,急则治标,皆当以解表为先,开门逐盗,拒敌于国门之外,最是上策。徐灵胎亦明示“譬之盗贼入室,定当先驱盗贼,而后固其墙垣,未有盗贼未去,而先固其墙垣者。” 

以上之言,乃有表症,当以解表开表为先,“诸症当先解表”乃千古不易之定论。但“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脏腑,治脏腑者,半生半死矣!”治皮毛不单为表证立法,也是治疗重病、难病、痼疾的法宝,“是固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与皮毛”(《素问·皮部论》),可见皮毛为外邪侵入的重要途径,皮毛既是邪之进路,亦是邪之出路,开门逐盗可谓良策。

  • 首先,从伏邪来看治病“巧于开表”。

皮毛乃是人身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既然是邪之入路,亦当是邪之出路。纵然沉疴痼疾诸证,外邪深陷于里,冰伏难出,仍当开表以开门逐盗引领冰伏之邪外透。俞嘉言创“逆流挽舟法”治外邪入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从表出而解,更谓“邪陷入里,虽百日之久,仍当引邪由表出里,不死不休!”

小柴胡汤,可疗妇人热入血室。既然由六淫外邪久羁,由表入里深入血分不得外达,故以此汤因势利导,提透血分伏邪从表而解。又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其治疗阳虚之人外邪深伏于里之症,其治仍以麻黄宣肺开表以逐盗,使外感伏邪外达,病始有转机。

“疹性喜透,非透不解。”乃治疗麻疹一大法门,麻疹其本为阳毒伏于里,发热乃其由内达外必有之症,也是使其毒外透的唯一出路,此时当因势利导,使伏邪从表透达于外,若以苦寒之剂折其发热之势,必使毒邪伏而不出,终成痼疾。

  • 其次,从水液代谢来看治病“巧于开表”。

水肿:水肿乃水道不得通利,水饮痰湿停聚为患,《素问·经脉别论》对人体水液代谢亦有论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可见在此过程中肺具通调水道之用,其实肺通调水道之职实乃三焦气化之妙,三焦气化正常,则表气通里气,肺气宣水道通。治疗水肿之患,不论表里内外各部,皆从调理三焦气化入手,肺气得宣三焦气化自利矣,不论其表里、寒热、虚实皆当巧于宣肺,巧开表闭。

癃闭:癃闭一证亦乃由于三焦气化不利,肺居位最高,为五脏之华盖,水之上源,肺气宣降以常,则“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小便可得通利。若邪客于肺犯此娇脏,寒热均为其所恶,则其宣降之职不得以常,三焦气化为之不利,水道为之受阻,下焦膀胱为其苦也。当此之时,亦然应当开人体之表,使肺气宣达水道通利,三焦气化自然恢复正常,小便之苦可解。

以上之论,意在示人巧于开表,不但为常见病的疗法,亦为重病、难病的治疗思路。

文章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