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中国建设】刘仁文研究员解读“十四五”大棋局公平正义关键词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正式公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建议》对未来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详细阐述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工作重点,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勾画蓝图。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在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大棋局中,人民法院如何实现精准落子?在“十四五”更加壮阔的时代舞台上,如何书写好公平正义新篇章?围绕《建议》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主任刘仁文研究员接受《人民法院报》记者邀请对其中的关键词进行深度解读。
解读嘉宾:刘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建议》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正因此,《建议》强调要“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人民法院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安全、建设平安中国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也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如近年来的依法扫黑除恶刑事审判,对属于黑恶犯罪的一个也不放过,对不属于黑恶犯罪的一个也不凑数;又如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人民法院既针对妨害疫情防控的犯罪以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的方式加强对各级人民法院的指导,又对疫情期间如何确保刑事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出台多项应对措施。
新时代应有新作为,人民法院如何以更高水平的工作来助力平安中国建设?我认为,首先要在提升和改进司法观。现在,无论是中央的要求还是群众的呼声,对法院审判工作有了更高的期待,我们不能再满足于简单的机械执法,而是要在法治的框架内,把天理国法人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其次,要加强对新型犯罪的司法应对。如互联网金融犯罪、电信诈骗犯罪,规模大,人数多,如何在分案审理和并案审理中找到最佳平衡点,需要摸索和总结。又如,海洋强国必然伴随刑法“下海”,海事刑事审判也不能简单套用陆地刑事审判,其中要面临不少新问题需要研究和加以解决。
再次,要发挥司法示范作用,为在国际上发出中国的法治声音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中国裁判文书网”面向世界开放,许多优质的案例将成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法治的样本,我们要确保这些案例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来源:《人民法院报》(记者乔文心 刘 婧)2020年11月9日。
— 相关链接 —
重磅 | 法学所国际法所多位专家受聘新一届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誉专家咨询委员和专家咨询委员
重磅 | 中国社会科学院刑法学重点学科暨创新工程论坛(2020)“刑事法治的新课题”成功举行
2020年度创新论坛 | 刘仁文研究员主讲“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评介及其完善建议”
刘仁文:接地气的网络犯罪研究力作——评《网络司法典型案例·刑事卷》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刘仁文研究员“学者文集”
中国法学网
来稿请注明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