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矛调中心、司法所、环资中心法庭、东疆中心法庭:中新生态城大调解研究第三阶段调研及座谈

宋佳伟、王鑫 司法兰亭会 2022-10-02

感谢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丰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韩国强题字


(通讯员:宋佳伟、王鑫、朱桐辉;拍照:宋佳伟)为进一步了解中新天津生态城纠纷解决现状,丰富研究内容,提高其大调解的适应性、先进性及其基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在生态城管委会法制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下,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与南开大学法学院合作项目“生态城大调解模式研究”团队成员,近日再次前往生态城多个各类型纠纷解决机构学习和调研。

尤其在法制局王学伟局长指导和建议下,司法科包晓雅科长周景凡干事先后带领课题组成员赴生态城司法所、生态城环境资源中心法庭、东疆保税港区中心法庭多元化纠纷共治中心参观、学习,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加丰富,也必将使最后的完善建议更具前瞻性。


第一站:中新生态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

作为社会矛盾调处化解的枢纽机构,生态城“矛调中心”目前实行轮值机制,生态城管委会不同局室工作人员每日轮岗来“矛调中心”参与纠纷解决工作。

在该中心,生态城管委会综治部门相关同志现场详细介绍了具体流程。生态城目前已设计、试行了集中解纷机制:(1)各方采取更多措施将信访、综治类案件更多引导至“矛调中心”解决;(2)滨海新区“矛调中心”也会转件至“生态城矛调中心”;(3)该中心与生态城“劳动争议仲裁中心”以及生态城“建管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协作机制,对案件进行了分门别类,进行相应的管辖移送和管辖协调;(4)同时,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中,与生态城司法所(营城司法所)的工作紧密联系和有效衔接。

调研当日,来自天津大有律师事务所的值班律师也和项目组成员进行了交流,她的切身观点是:可以将劳资纠纷积极引导到“矛调中心”化解,而居民个人间发生的纠纷更适合先在社区层面进行调解。

课题组在该中心的调研启示是:矛调中心完全可以作为生态城“大调解”机制建设的重点,可进一步强化对该中心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激活其枢纽功能,以更加有效地衔接各纠纷解决路径,提高生态城的矛盾化解效率。


第二站:天津市滨海新区司法局营城司法所(生态城司法所)

作为司法行政机关,滨海新区司法局营城司法所承担着指导整个生态城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公共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等重要工作。因此,法制局专门安排课题组到该司法所细致学习。

在司法所,安传涛所长首先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积累学习及深度思考,向团队成员分析了建立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必要性、历史沿革及相关法律依据;接着,结合他所了解的生态城4家派出所工作的现状和特点,重点介绍了“公调对接”延伸到各社区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结合项目团队最关心的问题,安所长还详尽地对目前生态城人民调解员的选聘、工作情况进行了说明;对大调解机制的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员的选聘培训等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践行途径;最后,他还特别建议根据社区分布、居民情况及纠纷类型等分阶段进行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品牌调解室的建立和完善,以给生态城“大调解”机制的落地生根打下扎实、广博的基础。

安所长的专业和热情给项目组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很多深入思考让课题组启发很大。


第三站:天津滨海新区法院(天津自贸区法院)中新生态城环境资源中心法庭

为更好了解生态城“法调对接”工作,切实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项目团队在包晓雅科长和周景凡干事带领下前往全市首家环境资源专业化法庭——中新生态城环境资源中心法庭参观、学习。

在参观了中心法庭的“互联网法庭”和“科技法庭”后,首先由中心法庭庭长曲健向项目团队介绍了环资中心法庭调解工作的具体情况:(1)环资中心法庭与滨海新区司法局及下设在生态城的营城司法所积极沟通,共同选拔、培训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驻庭,实现了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的有机融合;(2)选拔的两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也充分发挥了调解方式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了不少疑难复杂的物业纠纷、房地产纠纷等案件;(3)对有可能调解解决的案件,根据性质、类型及特点,在登记立案前引导当事人诉外调解;(4)环资法庭依托社区,借助互联网系统,积极开展诉前调解工作;(5)在审判中,针对环资类案件的特点,还特别注重诉中调解和委托调解,积极引入行政调解,效果良好。

曲庭长的介绍全面而详细,并且基于自己对法院各项业务均有全面参加的基础和经验,对人民调解与法院审判、调解的结合,表达了积极肯定的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曲庭长还特别介绍到,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来中心法庭视察,曾专门了解他们的人民调解工作,与驻庭专职人民调解员交流,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接着,中心法庭黄丹法官结合“生态城环资法庭驻庭人民调解流程图”向大家介绍人民调解和法庭调解衔接互促的机制,并详细介绍了诉前人民调解、诉中委派调解的具体流程和工作方式,人民调解员的选拔、管理,以及调解协议的效力与履行等问题。

另外,驻中心法庭专职人民调解员梁振祥和戴世遵还结合他们的调解经验和典型案例,分享了方法要点与体会心得。这也让项目团队深切感受到了调解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及其在纠纷解决中的重要价值。

最后,三方还围绕生态城的“诉调对接”、“访调对接”、行业调解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项目团队还就调解协议的效力及司法确认的流程,向庭长、法官及人民调解员进行了咨询、请教,可谓收获满满。




第四站:东疆多元化纠纷共治中心(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中心法庭)

为学习其他区域先进调解经验,项目团队在包科长和周干事的精心安排和亲自带领下,经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自贸局徐辰同志的协调和陪同,还特别前往位于东疆融资租赁中心法庭,由保税港区管委会与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合作建设的“东疆多元化纠纷共治中心”参观、学习。

首先,东疆中心法庭长王卫国介绍了首批入驻该法庭和共治中心的5家机构——“天津市泰达公证处自贸调解中心”“公信金融调解中心东疆智慧调解中心”“天津市大公公证处东疆智慧公证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融资租赁调解室”“北海国际仲裁院天津金融调解中心”的特色,以及他们多元共治的合力优势。

王庭长热情而专业地介绍、分析到,第三方专业法律服务机构入驻中心法庭,是结合东疆保税港区域发展的特色,建立的诉讼、调解、仲裁、公证“一站式”共治机制,能更加专业、更具效率地化解融资租赁纠纷,提高东疆保税港区的国际营商环境和法治服务环境。“共治中心”成立以来,已取得了不少成效,涌现了典型的优质案例,得到了各方肯定。

尤其用调解方式化解融资租赁纠纷能给当事人免去本可能支付的巨额诉讼费用,实现了公正、效率与经济的辩证统一。

在共治中心现场,“公信金融调解中心东疆智慧调解中心”和“天津市大公公证处东疆智慧公证中心”的工作人员,还给团队成员和生态城法制局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流程及业务优势。

项目团队还在王庭长及各位法官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心法庭的4个互联网法庭、1个调解室,以及上述5个法律服务机构的工作室,了解了中心法庭的审判组织架构。在东疆中心法庭及东疆纠纷共治中心的学习,同样让课题组受益匪浅。


第五站:中新生态城管委会法制局会议室

回到法制局会议室,包晓雅科长、周景凡干事同项目团队成员朱桐辉、王鑫、宋佳伟、田宇、刘禹隆就如何将两天调研所得新收获融入课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双方还就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大范围铺开、具体社区的选择、人民调解员的选聘与培训等工作进行了商讨;明确了调研报告应对标滨海新区的文件,结合新调研、新所得,对报告“现状”部分进行充实和丰富,对“建议”部分进行再次调整;确认了生态城“大调解机制”建设的“三步走”战略。

以下点击可读:

兰亭会六周年·调研行 | “中新生态城大调解模式研究”第一次调研

“中新天津生态城大调解”项目第二次研讨会及主要内容

李训虎:刑事司法人工智能的包容性规制

挑战“神秘之星”:如何对鉴定意见质证?

全媒体首发 | 陈文海:经济纠纷还是合同诈骗?—从一起成功无罪辩护看刑事合规

郭旨龙:中国刑法何以预防人工智能犯罪?

新媒体首发 | 王世杰、施长征:认罪认罚被告人“留所服刑”上诉问题实证研究

朱桐辉:即使逼供所得物证能与其他证据相印证、形成证据链条,也有铸成冤假错案的风险


编辑 | 南开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王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