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有三位院士署名的文章,说的非常深入,读了之后深受启发,但又有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于是在朋友圈说了这么一段话:新能源的不稳定并网,为什么?凭什么要煤电机组背黑锅呢 ,尽管煤电机组可以背一些,但这不公道,所以,新能源发电必须自己要想办法解决稳定性和惯性问题。有网友回应说:没办法,只能让煤电机组背黑锅了。其实,背黑锅的不仅是煤电机组,还有电网的调度。其实,新能源自己还是有办法的,比如利用储能等技术加强自身的稳定性调节,再比如加强本地化的电能消纳。只是希望别像特斯拉那样把自己的充电桩问题,恶毒的嫁祸于电网公司,说人家电流太大了。就连John家的猫咪都知道,如果你的充电桩有bug,例如短路导致过载,电流能不大吗?都是在江湖上混的,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问题、积极的承担自己的责任,比什么都重要。
|
在电力能源领域,似乎有些不太正常的行为,一方面天天喊着弃煤,另一方面又让煤电机组承担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好吧,黑锅,背也就背了,谁让人家煤电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没有话语权了呢。可是,这成本谁来背呢?问题又来了,火电机组哪怕只是为新能源背负一点点黑锅,其技改成本也是高昂的,既然有了初始的技改投资,背一点,还不如背很多,因为背的越多,补贴就越多,尽管补贴额度不高,但多了总比少了要好一些。就像佃户给地主打长工,干半天只能获得一个馒头,干一天可以有两个馒头。
|
今早五点多,看到了另一篇又棒又长的文章《碳中和,中国的雄心与软肋》,作者采访了多个领域的专家和从业者,非常深刻的报道了新能源发电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风光新能源未来面临很大的尴尬,一方面是狭义的发电成本逐步降低,似乎是皆大欢喜,但另一方面新能源把不稳定的问题甩锅给产业链的电网调度和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而电网调度和煤电机组深度调峰为稳定风光不稳定『帮忙』所付出的巨额成本和代价,却得不到合理的消化,这导致风光广义综合成本的上升,甚至导致零售电价的上升,而电价的上升,又是全社会所不高兴的,如果人为控制电价上升,那么就意味着为越来越多不稳定的新能源并网所担负的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又得不到有效的传递和消化,巨大的成本负担压在电网公司和煤电企业头上,使得这些企业难堪重负,最终势必影响整个电力产业的健康发展。这就意味着新能源装机(尤其是势如破竹的风电和光伏)不能按照人们的愿望去发展,也意味着它们无法承担太多的双碳目标。除非风光的基建和运行成本进一步下降到能够平衡电网调度和煤电机组为其调峰所消耗的消纳成本,使得风电和光伏的总体成本不再上升。
发改委能源局最近几年加速实施的、旨在解决新能源消纳比例和深度挖掘电网调峰能力的、以加强储能建设和加大传统大惯性机组(尤其是煤电机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手段的电力辅助服务(交易)制度,能不能解决电网公司调度和煤电机组为新能源不稳定背负调节成本的问题呢?恐怕还有一些难度,主要是交易补贴的力度不够,这是一个大问题,需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
虽然最近十年
文章《碳中和,中国的雄心与软肋》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采访,摘录如下:
消纳成本很可能导致电价上涨。宋枫在今年1月人民大学的学术研讨会上所做的报告中指出,尽管技术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纳难题、提升新能源渗透率,但实证研究和国际经验均表明,新能源全系统消纳成本随渗透率提升而增加;估算结果表明,若中国2030年达到20%-30%的风光渗透率,可能带来全社会度电成本增加0.031-0.059元。 芝加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EPIC)2020年11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显示,在美国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政策的29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7年后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提高了2.2%,同时零售电价提高了11%,12年后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提高5%,零售电价提高了17%,主要是新能源电网接入成本所致。未来,新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速度能否快过系统成本上升的速度,将决定新能源利用成本能否继续下降,这一点并不乐观。 |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先生在去年底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后新能源的发展基本上不需要国家补贴,主要由市场决定。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消纳,就是把新能源电力消纳好。这里面要做的工作很多,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因为到2030年风能、太阳能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预计2020年底能够达到4.6个亿,以后每年的增量还是很大。政府为新能源发展做出了美好的蓝图规划,道儿虽不远,但任务更艰巨。有一个汉字,成为今天讨论的主角,就是调,是多音字,一个念[diào] ,一个念 [tiáo],前者是电网调度,后者是火电机组的灵活性调节。这两个东西,都跟新能源发电甩过来的黑锅有关。 |
综上所述,寄希望于新能源发电承担更多的双碳目标,有可能是比较困难的,甚至也是难以实现的,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站在电力和能源长远发展规划的角度,认真研究和审视新能源、传统能源、电网安全、能源战略安全与双碳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电(电网、电价和电改)专家尹博士在其文章中曾经提到,我国的碳排放大户是发电、制造业(尤其是高耗能制造业)、交通三大块。我理解,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这三大块和建筑节能构成了实现双碳目标的四大领域,再加上努力的植树造林,就成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五大措施。从大尺度气候变化规律,看碳中和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人类能阻止气温上升吗?实现碳中和最经济、最有意义、效果最好的方法,各是什么?
大尺度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兴衰
沧海与桑田之轮回:最近2万年气候变化和古代遗址聚落
出发!爬上3Ma之前的太行山去看海
地质、地貌、地理和气候轮回之黄土高原
瞎掰!美国散户怎么可能战胜空头机构
湿货: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技术痞子
干货: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开发工业互联网平台?
再美轮美奂的智能化,也要讲ROI
翡翠赌石:大马坎原石的皮
数字化转型的四个W:认识论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