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发现 097期:冷水江六房院
在冷水江锡矿山西南40公里处还有一个省保文物—— 六房院。驱车从禾青一路向南,到三尖镇后拐上省道217向北走大约5公里就可以看见路边山坡下的这个大院子。大院是砖木结构,小青瓦硬山顶,它的正面有近60米宽,两层高,显得非常气派。
我到这里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叫六房院?据我的了解这户屋主人姓邹,有个传说,当地一个邹姓男子四十岁还没找到老婆,一天他到井边挑水,见一个要饭的小女孩在井边用手捧水喝,她捧水时居然能做到滴水不漏,他认定这个女孩子会执家聚财,于是娶了这个小女孩做老婆,婚后共生了八个儿子,按顺序叫大房、二房、三房、四房……,这个宅子的主人排行老六,所以这里叫六房院!
六房院所在的新屋村以前属于老新化县,是资江沿岸一条重要的陆路通道。当年从上游宝庆、广西资源等地架毛板船的船民把货和船在下游的益阳、武汉等地出手后步行回家,新屋村沿线就是必经之路。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一带经济十分活跃,开店的、办厂的、采矿的不计其数,至今还残留有部分当年的官道和茶坊、店铺。邹家的这八个儿子都非常争气,有的开店,有的跑船,有的采矿,各自建了自己的宅子。尤其是这个老六是采矿的,家资最为殷实,所以建的房子也别具一格,目前保留下来的建筑还有三进两横。如果不是前方两个角的房子被拆,那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四合院。
六房院座西向东,所选的这个地方地面并不平坦,建房时不得不用土石先做好地基。
在院子的右后方还有这样一块巨石,看上去有点像一只狗,两只耳朵竖起来,好像是在为主人看家护院。
从院子的地基来看,当年这里还有院墙把这里完全包围了起来。
目前这里已经列入了省保,从这块碑的记录来看,六房院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占地3000平米。
大门的十六个窗户除了白边没有任何装饰,就像是个雕堡或者监狱。
这是大院正门,门边原有两个“玉石”石凳,现已被盗!
原来的这两个石凳还是用的水泥加粗钢筋固定的,即便这能都能被盗走,我也只能呵呵了……(下图来自网络)
这个大门虽然被周边采矿落下的灰尘遮了个严实,但还能看出石门框是用的上好的白石。
门框上的对联是“天开云锦列山屏,地远尘氛环水竹”,中间一个“泰”字。上联应该是宅子周边的地形特点,只是按现在周边的环境下联要改成“地厚尘氛无水竹”了……
这个大门的石料应该不是当地所产,可能是祁阳白石,它质地细腻坚硬,上面的石刻保存完好。
进入大门是一块宽敞的空地,
大门内侧的建筑已经开裂变形。
二进大屋有七开间,这也是湖南民居里少有的。
跟其它新化建筑喜欢用木材不一样,这里的木材体量的质地倒显得一般,这里的立柱还比较细。
门窗和梁枋是还有一些雕刻。
外砖内木,是在古人看来就是上好的居所。
二进和三进之间只有一个细长的天井。
这是三进的正堂屋。
从房子里面好像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房子两边的山墙做工十分精美。
这里完全保留了中式传统,中式的门头和窗头配上彩绘和泥塑窗格,只是人字山墙用了笔直的线条和尖角,跟别处的有点不同。
这种画风倒是带着西洋风格。
两侧的厢房还算完整。
在北侧的厢房外侧还保留有一点杂屋应该是谷仓和牲口圈之类的。
目前邹家八房只有这个六房院还算比较完整,在地图上还能找到“二房院”“四房院”的地名,地面上还留有建筑遗迹。在农村日益城市化的今天能看到这样大宅已经不容易了,请当地村民认真对待祖先遗产,文保部门继续加大保护力度,不要让先人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毁在当下!
最后请大家观看我航拍的六房院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90uavbgb&width=500&height=375&auto=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