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教师丨龚天羽:心灵要远足 阅读再出发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讲述教育故事,展示教师魅力。
作者 | 龚天羽
主播 | 夏 倩
个人风采
龚天羽
龚天羽,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洋学校教师。2013年参加工作,在毕业任教的四个年头里,每天读书五十页,写文千言,从未放下手里的书与笔。获得了“教科研新秀”的荣誉称号,文章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族教育》《教育文摘周报》等。
我出身于教师家庭,从小看着父亲批改作业、备课的忙碌身影,半夜还起来帮学校同事修改文章,磨砺赛课。他扎根乡土三十年,曾捧着一颗心来,临退休,不带半根草去,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在成就他人中成就自己”,是父亲给予我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内心中长明的一盏灯。
初教书时,曾带着年轻的梦想起航,随着年纪渐长,教学工作成了一种修行,种下和善真挚的“教之爱”,收获天真无邪的“师生情”,在播种与收获的间隙里,我拿起笔,记一记,作为生命里遇见彼此的证明,无须构思,也没有修饰,教育工作就是我写就的最美诗篇。
在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去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凸显的关键素养。其中,“人文底蕴”排在了核心素养的首位,让我们体会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用心传播书香文化,用阅读浸润学生的言行,用文字点亮孩子的心灯,就能够促进学生的人文积淀,进而培养出灵动豁达的人文情怀。
一、师生共读书让自己的人文积淀逐渐厚重,广泛阅读是个不错的方法。在学生刚进小学的时候,还不识字,无法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我就把一些绘本投影在屏幕上,与孩子们进行师生共读,我读文字给学生听,学生读图给老师听。我会有意地问他们:“这是什么?”引导他们思考与发现绘本里的秘密,我们认识安东尼布朗的爸爸,进而更深入地认识了《我爸爸》,感受父亲与孩子之间最真挚独特的情感;我们读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猜猜我有多爱你》,一起跟着大兔子和小兔子,比一比到底我们有多么珍惜这段师生情谊;我们还读了《大卫,不可以》,让刚入学的孩子通过故事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在学生逐渐认识一些汉字后,我又从图书馆里借来带拼音的故事书,与他们一起看《蚯蚓日记》《胡萝卜种子》等一系列儿童读物。我读句子,他们用手来指,听完故事后,还要说一说故事有意思么?哪里最好玩?
三年级的学生就已经初步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开学时,我带着学生参观了学校图书馆,并让管理员老师简单介绍了管理和借阅图书的流程和方法。我们一起把图书角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选定了图书管理员,为每一本书贴上编号,让书本在同学间漂流,让书香在教室里弥漫。每天我总是第一个走进班级,开窗通风,等待着学生的到来,每一丝晨风里裹挟着窗台边的花香,期待着孩子们的到来。早读课上,我捧着本书进来,找个安静的角落默默看书,时间长了,学生便模仿我的样子,每一个学生都知道:“阅读,为了让自己更快乐”。他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沉默不语,书籍成了射进学生心目中的一道阳光,温暖了他们单纯的童心。
二、共建“悦”读圈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生命体验,随着他们的视野得到拓展,眼界得到开阔,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阅读倾向。我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安排了四名非常热爱阅读、且阅读倾向各异的同学在班级里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并且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小杨同学喜欢读美文,展示了自己发表在《姑苏晚报》上的文章;小陈同学喜欢读历史故事,张口就讲了一段三顾茅庐的故事,让在座的同学们连连叫好,赢得了一片掌声;小张喜欢读童话故事,展示了一张自己画的插图,惟妙惟肖;小李喜欢读古诗词,她制作了李清照名篇《如梦令》的课件,用十分钟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赏析课。四人各显神通,且风格迥异,俘获了班里许多小粉丝的“芳心”,他们也因此成了班级里的阅读达人。
随着四位达人不断进步,他们的拥趸也越来越多,经常向他们借书,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流露出羡慕的神色。看到时机成熟,我便把四位同学请来开会,让他们在同学间组成非正式的读书社团,有时候共读一本书,有时候进行图书漂流,方式可以多样化,然后选择他们最满意的形式表达出来,诵读、小报、表演等,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上进行交流。
以几名同学为核心,班级共建“悦”读圈。这个读书的圈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短期的阅读爱好,自由参与进去。但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我发现有的同学今天参与这个,明天参与那个,一个月过去了,一本书也没有读完。这无疑与我的初衷相违背,所以我又召集了四位“读书带头人”,商讨一个既可以进行有效管理,又不至于过分死板的办法。“周合同制”应运而生,何为“周合同制”呢?即由四位“读书带头人”发起读书倡议,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合同写明“必须在一周内将图书看完并完成一份读书报告,形式可以自选“合同”一旦签订,立即生效,违反者将被扣除诚信分15分;如果能够认真完成读书报告,则可以获得诚信分30分,并可以向龚老师索取“阅读爱好者”勋章一枚。
三、借力《朗读者》朗读是对文字一次别样重复,更是一种走心表达。诵读者选择的文章,一定会和他当时的遭遇、心境相合,静心细思、回味,让作者的思想在生命里活化、焕发出蓬勃的力量,作品的价值、文字的力量得以真正的实现。
最近一直在看《朗读者》,这档节目人气很高,朋友圈里一度被《“朗读者”中那些打动人心的开场白》《董卿的“朗读者”精华55句,只读一遍,获益终生》等文章刷屏。当大家都为董卿的精彩主持所倾倒,我却沉浸在那些“朗读者”所带来的人生故事中,淹没在内心汹涌的眼泪里,每一滴都着上了珍贵的人生颜料,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彩。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与班级学生一起观看了《朗读者》,并特意挑选了贾平凹先生写的《写给母亲》。其实这期节目我已经看了不下五遍,每一次都被斯琴高娃的深情演绎所打动,热泪盈眶,我想把这份感动分享给学生。在斯琴高娃情感充沛的声音里,孩子们出奇地安静。在学生的沉默与专注里,我听到了隐隐约约的抽泣声。萦回在耳边的句子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让他们的精神世界不至于过度贫乏,就像一粒粒花种,使心灵不致荒芜。学生写作时常说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当他们的心被文字温热后,再去感知世界时,也许会发出如下感慨:这个世界如此美妙,我要用眼观察每一个瞬间、用笔定格成永恒。
孩子们听他人读,也自己读。童童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跟着父亲生活,他为大家朗读的是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中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说到为什么选择这段文字的时候,他的泪水“扑簌扑簌”地落了下来:“我没有妈妈,我多么希望有一个妈妈把这些话告诉我啊。”我拍拍他的肩膀:“你有妈妈,只是因为特殊的原因,你们分开了,但龚老师相信,她一定很爱你,时刻都在想着你。”他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但他的情绪通过朗读感染了其他同学,很多同学都低头不语,甚至垂泪。
一个个同学用真挚的话语,动情的朗读,让我触及了他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感性的文字,是泪水的引子,眼泪打湿了睫毛,睫毛低垂,泪水落到了胸口,于是心灵柔软。低下暗射寒光的眼角,用充满温情的心灵触角去抚摸世间所有美好的情感,时间长了,这些美好便在心里发芽、长大。朗读者,走在遇见美好的路上。
让学生用心灵读书,用思想走路,让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让阅读为人生奠基,通过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使他们成为精神生活丰富、兴趣爱好广泛、人文底蕴丰厚的人。
【供稿:龚天羽】
【主播:夏倩】
【文字编辑:秦岩】
【微信编辑:崔倩倩】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首届全国中小学“主题班会创新案例”观摩研讨会课程实录⑩ | 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小学聂俊燕:家风润我心 文明伴我行(系列结束)
推荐 | 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1-36批全名录(建议收藏)
样本 | 打造特色德育,为职教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宁波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采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