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沈尹默《月夜》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五四前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历任北大教授、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北平女子文理学院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长、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等职。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最早的新诗尝试者之一,但后来长期写作旧体诗词,有多本旧体诗词集问世。其部分新诗收入《秋明集》,主要新诗作品有《月夜》《落叶》《三弦》等。

沈尹默《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四行简约而淳厚、拙朴而深沉的小诗,会把你带进了一个悠远而美好的境界,让你嚼昧,任你回想。这就是沈尹默的《月夜》。
《月夜》发表于1918年1月出版的四卷一号《新青年》杂志上,是新诗诞生期推出的最初的硕果之一。
这首《月夜》,当时很受人的器重,曾被收入1919年《新诗年选》。编选者认为,这首《月夜》“在中国新诗史上,算是第一首散文诗”,并认为“第一首散文诗而具新诗的美德的是沈尹默的《月夜》”。说《月夜》是散文诗,恐怕不一定恰当;说这首诗具备了新诗的美的特质,却是很有眼光的见解。
《月夜》虽只有四行,而且每行末尾都是以“着”字为结,显得似乎有些呆板,但稍仔细读起来却颇有一些深味,使你觉得似乎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全诗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局,用纯然的白话写成。没有古典诗那种形式与音律的外在美了,可是却别有一番美的意蕴在。一种美的诗情和美丽的诗人的人格流溢于诗中。此诗魅力的秘密也许就在此吧。
诗人用传统的托物咏怀的手法来烘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诗里以“我”和三种自然景物,组合成一幅图画:呼呼吹着的寒冷的霜风,秋夜明亮清寒的月光,秋风中傲然矗立的大树,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秋风寒月图”,而站在这个图景中心的,是诗人自己。这个“我”以一个孑然独立的形象呈现在图景之中。“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一株顶高的树”这个意象,给人一种高大兀傲的暗示,“并排立着”的人,即诗人自己,也就被衬托得同样的高大,富有一种力感了。但诗句结在相悖的转折意义上:“却没有靠着”,这就在树与“我”的关联而又对比的描写中,把一个“我”不倚不靠、独立自主的人格与心境,朦胧地暗示出来。全诗似乎在写景,实则烘托或象征一种思想和情绪。
五四时代,新思潮的纷涌与人的价值的高扬,成为响彻时代的呼声。“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劳工神圣”,是当时最时髦也最进步的口号。鲁迅《伤逝》中的子君为冲出封建家庭的罗网,曾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郭沫若自喻遗世独立的屈原,说:“我萃之虽限于我一身,放之则可泛滥乎宇宙。”易卜生笔下的娜拉形象体现的人格独立的精神在当时曾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影响。易卜生《国民公敌》中斯铎曼医生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强大的人是最孤立的人”,曾经作为多少反对封建文化的青年的座右铭。诗人沈尹默是《新青年》营垒中的一员。他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的这一进步思潮,并努力张扬这一思潮,而且把这一思潮的冲击化成了自己内心思绪的闪光。在这首《月夜》里,我们可以明显体味到这一种时代脉搏的信息。全诗首先描绘了一种秋风瑟瑟、寒光照人的氛围,这是一种时代气氛的暗喻与烘托,一种压抑人们个性、扼杀人们生机的时代氛围的象征。诗中挺然而立的大树,显然是与环境相对峙与抗争的形象。与这“顶高的树”并排而立的人,即诗中的“我”,当然是诗中歌颂的中心。诗人以肯定的色彩写“顶高的树”,但以更大的热情赞美“我”。因为“我”的身上蕴藏有强大的意识,有独立的人格:与顶高的树“并排立着”但是却“没有靠着”。对于寒风凛冽的秋夜来说,顶高的树与“我”是等距离出现的对抗的意象,对于高大的树来说,“我”又是以独立的品格存在的对衬的意象。树映衬了人的高大,人又显示了自身内在的品格。诗人笔下外在自然景观体现的崇高感与独立感和谐统一,寄托了内在心灵景观,赞美人格独立的情怀。子君宣言式地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是一种概念式的表述,而《月夜》中寄托的人格独立的思想情怀,则是意象的隐喻与烘托。这情怀是个人的,也是觉醒了的一代人的声音。
沈尹默古典诗词造诣甚深。他提倡新诗不久,就转而去写旧体诗,后来并有《秋明集》出版。这种艺术功底对他的新诗创造也深有影响。《月夜》注意景物与人情的统一,渲染一种情感与思绪蕴藏甚深的意境。这种手法自然是受了传统诗词的影响。但这首新诗最初的尝试又大不同于传统诗词。传统诗词常以秋风霜月、楼头树影写离别的哀绪、思人的愁肠或人生心怀的慨叹,多数来看,情调不仅陈陈相因,且抒情格局很小,言外之旨也浅隐于预想之中。随便举一例说明。如后唐李存勖的《一叶落》:
一叶落,褰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写的也是月夜、秋风、落叶,传达对往事思想的萧索之感,却没有新意。沈尹默《月夜》在语言形式上完全打破了旧的抒情模式,用古典诗词最忌讳的、最散文化的一“着”到底的句式,在无所依托中探寻表达情感的新路。更重要的差别是,同样以景物烘托情绪,这里的景物都被作者注入了深层的象征意义,从秋夜霜风,到高耸的树木,直至画面中心人物“我”,均都具有了双重或多重的内涵。特别是那个与高树并立而又不倚不靠的“我”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诗人自我情感的范畴,而染上了很浓厚的五四文化运动以来人的觉醒期的时代色彩。这个“我”所容纳的普遍意义是十分广袤的。沈尹默一首短诗画出了一代青年人的心态和风貌。就诗人自身讲,很难说他受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表现手法的影响,但是中国传统诗歌的借物咏怀与西方象征诗寻找思想感情的“客观对应物”,这两者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相通的地方,这种相通的契机在勇于接受新思潮又厚于传统艺术的诗人沈尹默的笔下首先得到了透露,也就形成了这首诗别具一格的“美德”。文化的分冶与交汇本来就是复杂的。冲击之后的形态可以是一方被吞没,也可以是保持自身的美质而不变,跨进一个新的美体。《月夜》即属后一种情形。在这里,是简单,是拙朴,但又确乎是真正萌芽期的新诗。你可以听到新诗现代化最初的足音。情绪与格局、内在与外在都变了个样子。你想寻找旧诗词的影子?没有了。抒情的主体情绪与象征的客观物境融为一体,和谐一致,读者接受的不是口号式的表白,不是旧情调的抒怀,而是幽深的象征意境的烘托。也许正是在这一点上,它表现了新诗象征美的品格:清晰而朦胧,境近而情深。它在1918年第一批出现的九首新诗中,真算是别具一格的佳作了。(孙 玉 石)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他发表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么样的魅力呢?
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国家的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但这个年代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由此诞生了,尤其是《月夜》的发表,极大地加速了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霜风呼啸,明月高照。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诗中选取了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意象,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我”和“顶高的树并排立着”,互为风景,互为映衬。“我”处在寒风孤独中,却并不靠那高树,显示出“我”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自我意识。
诗歌通过对“霜风、月光”景物的描写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夜晚,渲染了清冷、幽远的氛围;烘托人物孤独的心情;为后文抒发追求人格独立和追求自我意识做铺垫。
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一株顶高的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 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诗人托物咏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树并立的“我” 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奋进的精神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是觉醒的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四句诗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且诗中的主体情绪与客观意象融为一体,创构出浑整的画面与意境氛围。此外,诗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有散文之美。(尹 瑞 文)



这首诗只有四行,完全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用纯熟的白话写成。不讲求韵律和句法的灵活变化,但精粹而凝炼,具备新诗美的品格。诗人托物咏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充满了美的意蕴,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强大的人格。它在表现手法上已经避免直白浅露,而追求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象征意境,情感和思绪蕴藏很深。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冬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正好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面对这样的人世,这样的处境,诗人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正显示出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进而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乃是那个时候进步青年的人生追求。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意会”吧。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四句诗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且诗中的主体情绪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创构出浑整的画面与意境氛围。而白描手法的运用,又使诗中“我”的卓然独立的形象,在“霜风~明月”的“一吹~一照”中,显得越发清晰、生动,写意传神,颇有韵致。此外,诗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于散文之美。




沈尹默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开拓者之一。1918年元月,《新青年》四卷一号发表了他的三首诗,即《鸽子》《人力车夫》和《月夜》。后来,他的《月夜》和《三弦》,一直是人们称道的好诗。康白情说:“第一首散文诗,而具备新诗美德的是沈尹默的《月夜》”,并认为此诗“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足见它一开始发表,就引起了诗界的注意。
此诗写的是一个冬夜,北风呼啸,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冷气袭人。环境是萧森的,人物孤独的,正好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面对这样的人世,这样的处境,诗人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与高树并排立着,而不是靠着。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正显示出“五四”前夕一代青年的个性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进而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乃是那里先进青年的奋斗目标。
这首诗形象鲜明,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从而表现了个性的复苏和自主精神的增长。当时的中国,虽然经过了辛亥革命,已经推翻清王朝,但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下,广大群众并没有真正觉醒。封建愚昧、锁闭保守仍旧严重地戕害着我们的民族。因此,唤起自由思想和个性意识,实在是太重要了。沈尹默所在的北京大学,就是这种民主思想的摇篮;他所参与的《新青年》,则是提倡新文化运动、推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月夜》中表现的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独立奋进的精神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正是大时代潮流中激起的一朵浪花。
简洁、含蓄的意境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四句诗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简练的白描手法却分明地显示了在寒风中卓然独立的意象,传神写意,颇有韵致。这是该诗的巧妙处,也是诗人的独到处。沈尹默有较深的家学,谙熟旧体诗词,并善于吸取其高明的艺术表现手法,清新质朴,含而不露;重意境,重气质,于细微中见精神。《月夜》一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推荐阅读:

徐志摩《云游》

徐志摩《沙扬挪拉》

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

徐志摩《呻吟语》

徐志摩《去吧》

徐志摩《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徐志摩《偶然》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残破》

徐志摩《沪杭车中》

徐志摩《石虎胡同七号》

徐志摩《为要寻一个明星》

徐志摩《再不见雷峰》

徐志摩《在Excter教堂前》

徐志摩《海韵》

徐志摩《月下雷峰影片》

徐志摩《火车擒住轨》

徐志摩《起造一座墙》

徐志摩《最后的那一天》

徐志摩《黄鹂》

徐志摩《阔的海》

闻一多《二月庐》

闻一多《幻中之邂逅》

闻一多《风波》

海子《四姐妹》

海子《日记》

海子《二月》

海子《月光》

海子《梭罗这人有脑子》

海子《爱情故事》

海子《给你》

海子《新娘》

海子《九月》

海子《你的手》

海子《远方》

海子《遥远的路程》

木心《眉目》

木心《从前慢》

木心《借我》

木心《火车中的情诗》

罗洛《信念》

吕剑《我常常注视着》

罗洛《给诗人》

罗洛《我和时间》

陆志韦《小船》

陆志韦《小溪》

邵燕祥《我们架设了这条超高压送电线》

邵燕祥《沉默的芭蕉》

邵燕祥《青海》

邵燕祥《阿美利加的豪雨》

王独清《我从CAFE中出来……》

章德益《西部太阳》

章德益《我与大漠的形象》

叶延滨《想飞的山岩》

周梦蝶《还魂草》

周梦蝶《除夕》

周梦蝶《燃灯人》

曾卓《悬崖边的树》

刘半农《铁匠》

刘半农《相隔一层纸》

郑愁予《雨说》

郑愁予《赋别》

郑愁予《小小的岛》

郑愁予《佛外缘》

郑愁予《梦土上》

郑愁予《情妇》

何其芳《花环放在一个小坟上》

何其芳《预言》

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

何其芳《欢乐》

何其芳《扇》

何其芳《秋天》

臧克家《老马》

臧克家《答客问》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