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愁予《佛外缘》

郑愁予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亥时子时是按照天色计时的首和尾。亥时是21点-23点,子时是23点-1点。从亥时到子时,类似于古代的守岁,即便是现在,年关除夕,我们也会守到子时24点。 诗中并非是简单守岁。据北宋·赞宁《僧史略》卷下云(大正54· 250c)∶ ‘近闻周郑之地,邑社多结守庚申会,初集鸣铙钹,唱佛歌赞,众人念佛行道,或动丝竹,一夕不睡,以避三彭奏上帝,免注罪夺算也。然此实道家之法。往往有无知释子,入会图谋小利,会不寻其根本,误行邪法,深可痛哉。’ 这儿一夕不睡是一种参禅修行之法,承袭与道教修炼法。在庚申日彻夜静坐不眠。即当庚申之夜,揭三猿之像以祭祀帝释天和青面金刚的仪式。乃起源于道教避三尸之说。道教说人身皆有三尸虫(又称三彭、三虫),能记人过失,每逢庚申日,乘人睡时将人之过恶禀奏上帝。故此日之夜晚应不睡以守候之,此即守庚申的由来。 那么,庚申日是什么日子?庚申日,来源于我国古代的记时方法。 我国古代是靠天干与地支配合来记时间(年月日时)的.天干有10个,地支有12个,两两结合,一轮为60,称为一个花甲.人到60岁被称谓:"花甲". 庚申,在六十花甲中排在倒数第五位。庚申日是按照日历累计循环而得出来的。例如,前一个庚申日是在2008年5月20日,后一个庚申日是在2008年的7月19日。 

需要知道的是,佛教庚申出自杂密,(佛教分为三部,杂密、胎藏界、金刚界。杂密部多为仪轨、咒语,讲究神通与法术是密宗最早的雏形保留了密宗所有法术和奥义。)佛教对庚申命认为“三千繁华,弹指刹那”形容好运短暂。一个人的好运多少,是有运势和前世积累的善缘2个方面决定,庚申命人的运势弱,所以当好运快消耗殆尽时会舌两侧有牙齿痕,困倦乏力。 关于道教三尸虫我也不清楚,有兴趣可以百度,我们只要明白,庚申日守夜,亥时到子时,寓意着短暂的繁华美梦。如果众人当《佛外缘》是情诗的话,我只能说这爱情真的太短暂了。如果你没有这个概念,你就不知道郑愁予用‘只能’二字其中之悲苦,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夜,而是你一辈子的好运。 郑愁予写的庚申夜从亥时到子时的停留即便比不上阿难的“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但用尽一生的好运,只为在一夜相爱,已经足够让红尘世人落泪了!但这一切其实和爱情无关!这是先生的修行,是一种困顿的开悟,甚至是戒定慧之前的眷念挣扎,不成规矩的安宁与皈依。为一个人还是一件事,或者因几十年的风雨,我们都不得而知。只是,如果你觉得爱情美,不妨就这样想着吧!至少被美丽感念着,远比糊涂的活着有趣。毕竟没有几个人是要打算皈依的。 



郑愁予《佛外缘》


她走进来说:我停留 

只能亥时到子时 


你来赠我一百零八颗舍利子 

说是前生火花的相思骨 

又用菩提树年轮的心线 

串成时间绵替的念珠 


莫是今生邀我共同坐化 

在一险峰清寂的洞府 

一阴一阳两尊肉身 

默数着念珠对坐千古 


而我的心魔日归夜遁你如何知道 

当我拈花是那心魔在微笑 

每朝手写一百零八个痴字 

恐怕情孽如九牛而修持如一毛 


而你来只要停留一个时辰 

那舍利子已化入我脏腑心魂 

菩提树同我的性命合一 

我看不见我 也看不见你 只觉得 


唇上印了一记凉如清露的吻



推荐阅读:

郑愁予《错误》

郑愁予《水手刀》

郑愁予《如雾起时》

徐志摩《再别康桥》

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徐志摩《沙扬娜拉》

徐志摩《康桥再会吧》

徐志摩《偶然》

徐志摩《为要寻一颗明星》

徐志摩《变与不变》

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黄鹂》

徐志摩《消息》

徐志摩《沪杭车中》

徐志摩《残诗》

徐志摩《海韵》

北岛《回答》

北岛《一切》

舒婷《致橡树》

舒婷《这也是一切》

舒婷《船》

舒婷《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

余光中《寻李白》

余光中《乡愁》

余光中《乡愁四韵》

余光中《天问》

余光中《碧潭》

卞之琳《断章》

卞之琳《古镇的梦》

卞之琳《第一盏灯》

卞之琳《距离的组织》

卞之琳《无题》

卞之琳《雨同我》

卞之琳《圆宝盒》

戴望舒《雨巷》

戴望舒《烦忧》

戴望舒《断指》

戴望舒《过旧居》

戴望舒《我的记忆》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游子谣》

戴望舒《狱中题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