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志摩《沪杭车中》

徐志摩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徐志摩在他的最后一本诗集《猛虎集》上写道:“我的第一集诗——志摩的诗——是我十一年(1922年)回国后两年内写的。”《沪杭车中》原名《沪杭道中》,就收在《志摩的诗》上,排在《月下雷峰》之前,写作日期,应是1923年秋。那时胡适正在杭州西湖烟霞洞疗养肺病,诗人偕其堂弟徐永和同去杭州探望了胡适,并一同畅游西湖。从诗人家乡硖石到杭州——在沪杭火车道上,诗成的经过就是这样。
沪杭铁路是浙江人商办的,诗人的父亲申如先生是当时集资建造者之一,因此徐家乘沪杭车很方便,诗人从1910年春入杭州府中学读书到1915年夏毕业离开杭州,五年间在火车上不知来往多少次,这一路风光,是他从小便熟悉与热爱的。从1918年出国到1922年回国,诗人前后过了五年海外生活,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的人,回到久别的故乡,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怀有丰富亲切的感情。所以《沪杭车中》是一篇诗人家乡景物的恋歌。

诗的起句“匆匆匆! 催催催! ”犹如车轮转动声。结束了五年游子生涯,诗人又见到故乡的烟、山、云,见到水、桥、橹,见到松、竹、叶,虽然匆匆掠过,却是那般熟识。这寥寥几句,亲切之情油然而生,诗人的思绪被窗外的景物唤起了。往事如梦如幻,或隐或现。诗人有位最疼爱他的祖母,这位慈祥的老人曾陪同他去过杭州,游过西湖,却就在这年八月间去世了。所以在诗人的心灵深处,车轮变成了光阴,“催催催!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时光的流逝,世事的变迁,引起了诗人无限感慨。
这首诗写得感情真挚,清灵婉约,想必读者在沪杭车上见到窗外的景物,也会情不自禁地低吟这些佳句吧。




徐志摩《沪杭车中》


 匆匆匆! 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 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推荐阅读:

徐志摩《再别康桥》

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徐志摩《沙扬娜拉》

徐志摩《康桥再会吧》

徐志摩《偶然》

徐志摩《为要寻一颗明星》

徐志摩《变与不变》

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

闻一多《七子之歌》

闻一多《红烛》

闻一多《太阳吟》

闻一多《口供》

闻一多《祈祷》

闻一多《荒村》

闻一多《一句话》

闻一多《也许》

闻一多《忆菊》

艾青《我爱这土地》

艾青《太阳》

艾青《礁石》

王独清《但丁墓旁》

汪静之《伊底眼》

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傅天琳《七层塔顶的黄桷树》

袁可嘉《上海》

袁可嘉《出航》

袁可嘉《冬夜》

伊蕾《黄果树大瀑布》

王小妮《风在响》

王小妮《我感到了阳光》

西川《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杨炼《大雁塔》

王家新《鱼》

伊沙《车过黄河》

老巢《和家一样可靠的名字是我租用的》

大解《百年之后》

于坚《南高原》

车前子《一颗葡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