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首发】“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韦斯琴 专辑】

2017-05-25 文心墨韵 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

专辑目录


【北京胡秋萍】  【重庆熊少华】

【湖北杨晓琳】  【重庆曾学斌】

【安徽柴立梅】  【北京严学章】

【北京王文英】  【山西赵国柱】

【福建蓝建田】  【浙江王家训】

【江苏陈克年】  【安徽韦斯琴】


(待续,点击名家专辑可浏览详情)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

【韦斯琴  专辑】




韦斯琴

    韦斯琴,1966年12月出生于安徽芜湖。

    1995年6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书法专业,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女书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芜湖书画院专职书画家。

    书法作品曾获:第二届兰亭奖一等奖, 第六届全国书法展全国奖, 首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二等奖,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三等奖,首届全国青年展获奖并获探索奖提名,首届林散之奖 · 南京传媒三年展获提名奖,祖国颂主题书法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正书展获奖,“高恒杯”全国书法大赛获金奖,“顺时针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首届全国行书展获奖提名,第九届全国展获奖提名。

    2000年12月出版散文集《六月无痕》,荣获第五届安徽文学奖。2003年2月出版散文集《让我慢慢地靠近你》,荣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2004年元月出版书画集《云为诗留》,2006年1月出版散文集《蓝》。2010年出版书画集《且听风吟》。2012年出版散文集《弦情岁月》。






我去画室了

文/韦斯琴


   十年前,第一次买房时,选择了一个顶楼的越层。心里想着将楼上的小房间打通了做画室,而楼下作为生活空间。临到装修时,却改变主意了。最终将楼下最重要的两个朝南的房间打通,做成了一个特大的画室。改变的理由是,每天二十四小时,我待在画室的时间远远超过待在卧室的时间。


   空间格局改变了,心里的格局也随之改变。而以画室为中心的家居,想不艺术都难!拥有大画室之后,作品的状态明显比以前舒朗、优雅、自在,心态决定状态,而状态决定审美,审美才是艺术品质的保证。


   三年前,我再买房时,索性将一栋楼都做成了画室,一楼可写生、喝茶,二楼可读帖、作书画,三楼则用来完成大作品。生活空间则安排在相邻的另一栋楼里。每日早餐后,推开一扇隐门,便来到了我自己营造的艺术空间里。


   于是,每日,我与家人重复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我去画室了!”“画室”于我,有着特定的内涵:安静,无尘俗。清雅,无俗客。丰富,畅古今。煦暖,融四季。生机,产作品。


   静静地,每一扇窗都对应着不一样的景,每一丛树都在四季里演绎不一样的花开与果熟,叶落与枝新。冬有腊梅,春有樱花,夏有睡莲,秋有灿菊。我总被美好的内容环绕着,下笔自然美妙。


   “我去画室了!”这句话其实已被我重复了三十年。最早这样说的时候,我才十七岁,那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我的画室其实是家里的杂物间,除了堆放稻谷、农具之外,在南窗下有一张小方桌,我在那里夜夜挥毫。父亲说:你每天写写画画到深夜,老鼠都不敢来偷粮食,如此就不用买耗子药了。挺好!


   “我去画室了!”当我重复着这句话,在乡下过了十年之后,终于因为画得好而被调到镇里的中学做了美术老师。


   后来,我又去南京艺术学院读了书法专业。再后来,我开始了近十年的租房生活。每次与房东谈妥之后,便开始用椅子、板凳和书本搭两个高台,然后架上一整块三合板,做成画案。所谓画室,其实已含盖了所有的生存空间。那时候的生存更像是一种挣扎,在尘俗与艺术之间游移,在亲人的不解与无奈中坚持,在迷雾中遥望曙光……


   事实上,比我做得更辛苦的大有人在,我很幸运,被上苍眷顾着,一路走来,渐入繁华,渐入佳境……


   “我去画室了!”三十年来,越说越有底气,越说越有信心了!那些鸟语花香,那些佳山静水,那些云飞雪舞,那些辞赋美文……都在画室里藏着,等我开启,等我牵引,等我带她们出来与天下人共享。


   “我去画室了!”接下来的三十年,我会越说越温暖,越说越轻松。如果上苍厚爱,我会再说下一个三十年。


   等有一天,老到不再能动笔时,我会去画室里发发呆,赏赏春花秋月……今生,在画室里度过,多么美好!    



韦斯琴国画


韦斯琴国画



十    年

文/韦斯琴


    坐在对面写作业的弦儿,忽然抬起头问:“妈妈,我的指甲太长了,能帮我剪一下吗?”


    “当然可以。我已经帮你剪了十年的指甲。”我起身去卧室取指甲剪。


    噢,十年。每周剪一次指甲,合起来大约有五百次啦!在这大手小手的相握间,弦儿已经亭亭玉立。她的十指立在钢琴的键盘上已经能流畅地弹出《四小天鹅舞曲》,以及《北风吹》、《绿袖子》等中外名曲。


    而从她的心里流淌出的小美文,已时常美得令人流泪。


    十年。弦儿出生的那年,我回芜湖书画院工作,并且成为市政协委员,今年已满两届。之前的一届,我在提案中建议市博物馆邀请当代书法名家书写古人吟咏芜湖的诗词。这个建议得到了宣传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博物馆顺利地收到全国各地五十多位优秀书家的作品。


    这十年,家乡芜湖更美更宜居了。但作为安徽省仅次于合肥的城市,对文化的重视还不够,于是,我今年的提案是建议在大型居住区和城区的主要街道,增设书吧!一座城市,就像一个家,只有庭院、客厅、卧室、厨房,还不够,还得有书房,不然我们的心灵找不到栖居地,居民的生活品味也就上升不了,而居民的品味其实彰显着城市的格调。


    我知道,这样的提案虽然代表着大多数文人的想法,但在商品经济时代,实施起来还是有难度的。不过再有十年、二十年,我相信,每条街上都有书吧的城市在中国会越来越多。


    十年,转瞬即逝,而我们能为这个时代付出的其实极少、极微。


    昨日,弦儿带回一份区教育局发给家长们审阅的义务教育经费标准单。小学生每人每年625元,初中生每人每年825元。所需资金由中央、省级、区级财政承担,比例为6:2.4:1.6。


    我粗略地算了一下,每一个享受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国家每年人均支付约700元的学杂费。九年义务教育总计每人费用为6300元。而全国每年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人口数量约为一亿五千万。


    就是说,国家每年为义务教育支付的经费至少是1000亿元。


    当我黙黙地算完这笔账,心底猛然一沉。国家太不容易了。希望这些享受过国家义务教育的孩子将来懂得爱国、报国、为国分忧。


    我时常对弦儿说:有国才有家。一个心中没有祖国的人,永远是只漂流瓶,孤独终会将其埋葬。而如今我们每天所享受的安宁、富足都是基于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十年前,我去日本旅行,看他们的平民百姓每每谈起国家大事,个个口若悬河,暗暗吃惊:一个家国在胸的民族,怎么会弱!如今,我们中华民族也已是人人关心国家大事,对那些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齐心协力共同抵制。那份黙契,已然迈出了民族强盛的步伐。


    十年,弦儿如今已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再过十年就是大学三年级了,我微笑着愉快而坚定地想:要把她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其实,寻常人的一生最长也不过就是十个十年。前两个十年在成长、求学中度过。接下来的两个十年,立业成家,再接下来的两个十年,爱家敬业。六十岁之后,能有几个十年,得看个人修为了。


    爱自己、爱家人,爱一切真善,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足也!    



韦斯琴书法


韦斯琴书法


韦斯琴书法



行走的大树

文/韦斯琴


    俗语:人挪活,树挪死。人挪活,有道理。但树挪却未必都死。尤其近些年,总在高速公路上见到运送大树的货车。那些大树通常被剪去分枝,保留根球及泥土,运送到陌生的环境里重新安家。


    这些植入新壤的大树,经过园丁的精心护理,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能成活,然后枝繁叶茂地开辟新领界。


    百年树人,十年树木。一棵行走的大树被挪移到新环境中,起初都会有些水土不服,于是她们会果断地舍弃绿叶,先保证根部的涵水量。接下来,当她们立稳根基后,便开始发新枝添新叶。但大树有自己的生存经验,纵使枝叶已繁茂,她也会有意控制一下开花的数量,包括控制挂果的数量,以保证其能量的均衡。


    都说树大了就有灵性,准确地说应该是植物的智慧性。适者生存的理念早已刻入树的基因里,适应新环境,几乎是自然界一切树种的生存本能。


    我的院子里就有五棵移来的大杨梅树,每一株的树冠都有十几平米,杨梅成熟的季节,满树冠的胭脂红隐在绿叶间,盈着略带酸味的沁甜,令人口舌生津,更令鸟儿欢呼雀跃。母亲将最新鲜的熟杨梅摘下来泡酒,那烈酒很快便成了通透的艳红色,再加入适量的冰糖,浸泡后的杨梅酒便成了上等的果酒,倍受亲友喜爱。


    最妙得是,有一棵杨梅树居然自带了一株野生的灵芝来,我们时常绕到树下观赏,别有一种惊喜。


    还有一棵几百年的大银杏,不知是哪年哪月,被雷劈断了,只剩下半截老树桩,园艺师将其移栽到我家的溪边,居然年年发新枝,岁岁叶繁茂,尤其深秋时节,一树金黄的扇形叶,生动无限。


    我们在银杏树桩旁立了一块巨石,刻上篆体的“苍润”二字,以壮其势。次年初冬,母亲居然在银杏树下发现了一株红参,这应该是随大树迁徙而来的。有那么个瞬间,我会浪漫地想:这株红参应该是银杏树的红粉知己,而那棵灵芝正是杨梅树的守护神。


    如此去想时,我对世间的树木更添了几份爱意。门前这些见证过无数岁月的大树,他们以不变应万变,走过时间,也走过空间,顽强地生存下来,不仅给予我们丰富的氧,还有浓密的绿、美丽的花、香甜的果。


    尤其近些年,无数大树从山野走向了城市,告别了他们的宁静,安身于喧嚣的都市。当他们立下根来,走过最初无奈的时光后,便会舒张枝叶,以静释喧,以绿抑尘,以花果甜润世人。


    这么想时,我对这些行走的大树已充满了敬意。


    立在大树下,仰首望云,低头拂香,我似乎感触到了树神充满爱意的目光。


    其实,自然界中,一直在包容人类自私自利的正是大树,而在每一场灾难中,大树都是世间生灵最不折不扣的保护神。好好爱树吧!从小树苗开始!    



韦斯琴书法


韦斯琴书法


韦斯琴书法



蕉    语

文/韦斯琴


    喜欢芭蕉家族,很多年了。最早,迷恋的是美人蕉。那会儿刚上小学,每天从师专校园里穿过,看见家属院里有人在房前屋后栽种美人蕉。阔叶翠绿,叶脉清晰,新叶以螺旋状悠悠地舒展。花开于盛夏,至初秋时花谢。绿叶的边线若呈浅黄色,开出的花则为粉黄色,瓣腹间有朱红色斑点。若绿叶的边线呈胭脂色,花色便呈娇艳的中国红,瓣腹中有胭脂暗红点,花蕊有些像鸭舌,嫩黄色的,有透明感。


    这是我童年时见过的最娇美的花,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特意绕道前去观赏。村里一位放牛的女伴,知道我喜欢美人蕉,便趁去师专看电影的时段,用小铲子帮我挖了两丛美人蕉的根。这令我欣喜若狂,我们小心地把花根栽于门前的猪圈旁。


    日日盼望,第二年春暮,她们真的发芽了,盛夏时花开两簇,一簇粉黄,一簇艳红,美得无以言表。村里的女孩都在惊叹之余,悄悄挖回几丛花根,于是家家门前美人娇。可惜,我的那两丛美人蕉挨得太近,很快就发生了化学反应,开出的花居然成了橙红色。


    多年之后,我读了美术专业,才知道,红色和黄色融合起来就是橙色。因为喜爱绘画的缘故,我又迷上了芭蕉。芭蕉更入画,可意写,可工描,可用水墨表现,也可重彩渲染。墨淋漓酣畅,色浓重仍雅。


    于是,门前屋后都种上了芭蕉。阳春三月,芭蕉新展,初发的绿叶被她的老干擎在空里,像一面面翠绿的大旗,一边招摇,一边羞涩。及至六月,她的巨叶便纷披开来,错节而展,自在优雅。我们在她的绿荫下喝茶、闲聊,风掠过,她会意地拂动,刹那间,凉意会在茶里浮起,润泽心田。


    到了八月,她们的枝端便悄然绽出几朵硕大的花,花形似莲,但花瓣比莲要坚韧数十倍,与花儿同时显现的还有花茎上,螺旋式环绕着的小小拇指蕉,每一串都有近百只小蕉,她们快乐地旋转着,像一群坐过山车的小孩。


    整个盛夏,烈日里,她的花蕊会从高处纷落下来,亮晶晶,甜津津,那是昆虫和蚂蚁的最爱。有时,她的花瓣也会从高处落下来,落地的声音常常吓你一跳,完全颠覆了我们记忆里的花飞瓣舞。


    女儿将她的花瓣拾起来放进溪流里当小船,我则觉得她的花瓣很像木制的海螺壳,可以用来作果盒。


    雨季来的时候,立在三楼的画室里,俯视她的阔叶硕花,那于风雨里的狂舞,似惊涛骇浪,无法预测,无以掌控,淋漓透爽。


    可惜江南的四季太过分明,芭蕉到了冬季便会枯萎,所以她的“拇指蕉”长不成甜蜜的水果。寒风冷雨之后,曾经清怡翠绿的阔叶便会变脆,风起则裂,参差卷缩,通篇读去,很有些“波西米亚”风情。


    随着气温骤降,蕉叶也骤然变色,从暗绿至赭黄,她将生机迅速退回地下,曾经的铺张、起落、连同她舞时的舒展,皆定格在那一丛丛赭色里,有一种“我在回忆里等待”的从容。


    其实,在画家的笔底,枯蕉比之绿蕉更有画境,更具意韵,更有以笔墨书写生命的冲动。


    相传,唐代大书法家怀素曾以蕉叶代纸,临古习草,终身不弃,于是,蕉叶成就了一代草书大家。


    一日,我也裁下两片蕉叶,一片枯黄,一片葱绿,落墨行笔,居然质细结密,可写小楷,可作行草……只是无法长期保存。其实芭蕉的纤维含量比普通植物要高,也许将来,有人能让芭蕉与纸融合。


    在热带亚热带的南方,大面积种植香蕉,许多家庭便以种蕉为生,世界上有三百多个香蕉品种,而香蕉早已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款水果。


    蕉的世界很丰富,蕉语意绵绵,而绵长的时空里,有蕉相伴,恰是人生致乐时。    



韦斯琴书法


韦斯琴书法


韦斯琴书法



宽    带

文/韦斯琴


    十几年前,在南京买了套住房,想安装住宅电话,可是没有南京市的户口,办不了。于是借用大学同学的南京身份证去电信部门办理了。后来,又有了电话上网业务,于是申请了宽带,如此上网查资料比较方便,免得总去网吧。


    可如今,手机能上网,家里的电话宽带捆绑消费就很多余了。于是前往电信营业厅想取消宽带业务。哪知,这申请服务,打个电话就可敲定。可想要取消服务,停止付费,就没那么容易了。必须带上当年申请电话人的身份证原件。而我的那位同学八年前移民澳大利亚,早已无法联系,更谈不上拿身份证原件了。


    于是多次协调,连房产证土地证都带上了,也证明不了我是屋主,电信部门强调他们只认原始登记的身份证。我只好妥协,依旧每月支付几十元的宽带费。


    于是很气恼地从明故宫往回走,途径御道街、标营、蓝旗街,再穿过明长城,越过外秦淮河,往东去往苜蓿园……走着走着,气便消了。因为我已从明代穿越至清代,又穿越回了自家庭院……在这历史的宽带里,我气呼呼地走着太不合时宜,我该走走停停,看看历经几百年的城砖、老树,凭栏怀想一下秦淮风雅,甚至可以登上明城墙眺望李白笔下的长干里,回味一下青梅竹马的喜乐。或者颠脚看看远处的乌衣巷,遥想一下王谢堂前的乳燕呢喃……张望中,一辆开往北崮山的公交车从眼前驶过,这不是辛弃疾笔下的景致吗?还有他的赏心亭。今人重建的赏心亭旁,那首稼轩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还是由我书写的呢!


    想着想着,心情已大好。于是沏新茶,读袁枚的《随园诗话》。曾经的随园面积很广,因势造景,随景生境,但在太平天国后废为耕地。如今,在随园地界留作景区的有乌龙潭公园、清凉山公园,还有花园式的高校园区南大和南师大。


    正所谓世殊事异也!走在时间的宽带里,遥想过往,人生何其短暂,得做个怡然的过客,享受生命的美好。


    而在空间的宽带里,有朋友去了南半球居住,也有朋友去了欧美旅居,我亦曾飞往世界各地观光,在二十多个国家短暂停留,愉快地生活,感受异域的风土人情。地带越宽,越丰美。时空越宽,越奇妙。我们的宇航员已去太空行走,而美国宇航员五十多年前就已登月。《来自星星的你》中,人类假想会有一条虫洞,外太空的生命可以快速往来于地球,并与人类相爱相守。


    宽带无限宽,包罗着万象,也牵扯着万象,我们都是时空宽带里的点,若能发光发热,那就尽兴吧 !    




韦斯琴书法


韦斯琴书法



韦斯琴书法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

入选须知


一、入选条件

书画、散文创作水平在全国均有较大影响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佼佼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各省区市画坛精英,绘画作品入展省级以上美展不少于两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或西泠印社社员,且书法、篆刻作品入展中国书协或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性展览两次以上;

2.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各省区市散文创作精英,正式出版有散文作品集或在书报刊公开发表散文作品10篇以上;

3.年龄在40岁以上。

二、入选资料

1.书画作品10-20幅(注明作品名称、规格、创作年代等);

2.散文作品3-5篇(欢迎配以节录散文书法作品或手稿);

3.作者生活照3-5幅;

4.评论文章若干;

5.作者简介及详细联系方式。

符合入选条件者,请将上述图文资料发送至QQ邮箱:421814195@qq.com;联系微信号:QQ421814195(符合条件者请注明“文心墨韵”及真实姓名以便确认)

附注:入选者将在“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及网站持续重点宣传推荐,适时举办展览或公开出版作品集。





【往期索引】

【001】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胡秋萍  专辑】

【002】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杨晓琳  专辑】

【003】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熊少华  专辑】

【004】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曾学斌  专辑】

【005】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严学章  专辑】

【006】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柴立梅  专辑】

【007】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赵国柱  专辑】

【008】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王文英  专辑】

【009】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蓝建田  专辑】

【010】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王家训  专辑】

【011】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陈克年  专辑】




【新书推荐】





探求书法艺术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蕴

——评范功博士《中国书法与隐逸文化》

文/叶凯(艺术学博士、江苏电视台资深编辑)   

     

    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琴棋书画、笔墨丹青,一直是作为文人士大夫阶层体现自身文化精英定位的基本素养存在,理解与发现其精髓价值,不能仅仅从艺术本体技法入手,忽视其内在文化价值,而使之沦为一种手工操作的工匠范式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范功博士的理论专著《中国书法与隐逸文化》恰是在思考“书法”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之上,以饱蘸人文精神的笔墨,力图探讨中国书法中内在隐含的精神气韵。 


    该书既有史论结合的科学严谨性,又能以充满灵气与感悟的细腻文笔,畅谈“隐逸”这种深藏于中国文人乃至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原型”心态对书法创作与发展的影响,看铭刻在诗词书作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思索,感徜徉于山水园林间的静默沉思与哀愁怅惘,其蕴藉的深刻意味随着笔墨的线条流动,似有一丝对道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精神的体悟,又将对中国书法内在精神品质的追问,融会在理性的学术论述中娓娓道来,也许这就是《中国书法与隐逸文化》最大的价值所在。


范功,原籍河南禹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隶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现居重庆,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      




【书坛论道】中国书法艺术精神品格的深层追问——范功博士出版学术专著《中国书法与隐逸文化》(点击浏览详情)


【书坛论道】范功:“书法艺术永远是人心隐秘的流露,是特殊生命的迸发,是深情的诉说,是灵魂的颤栗。”(点击浏览详情)





(长按二维码图标可识别微信)


“文心墨韵”展标题字:

熊少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重庆中国画学会理事、政协重庆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文史研究、书画创作和诗词写作。


微信时代:关注是一种境界,分享是一种美德

【关注】点击顶端标题下“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或者通过微信查找公众号“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或“cnhualang”,或扫描微信二维码,即可关注“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最新艺术资讯。

【分享】点击微信右上角按钮,即可将上述艺术资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点击“查看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即可分享以前发布的艺术资讯。


“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

“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秉持“精英、精品、精髓”立场,主推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文史研究馆馆员、美院教授、国展精英及其佳作,以期架起艺术精英精品与市场的桥梁。正独家策划推出“诗意书魂”、“艺追三绝”、“文心墨韵”、“四全风雅”等品牌栏目,力推“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当代诗书画精英100家”,“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当代诗书画印精英50家”,并将持续策划推出一系列品牌栏目,重点宣传推荐当代文人书画精英、精品,同时打造当代书画评论精髓高地。


合作推广及投稿邮箱:421814195@qq.com

(用稿原则:原创首发;微信首发)

网址:www.cqart.com

微信公众号:cnhualang

微信私号:QQ42181419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