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医药】重点疫苗批签发数据梳理:总量上升,结构升级明显
分析师
叶寅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4100001
倪亦道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8070001
摘要
疫情推动疫苗行业发展,批签发总量提升,新兴企业崭露头角
新冠疫情的出现影响了国内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也使预防用疫苗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因为限制外出政策以及CDC忙于抗疫的关系,2020Q1疫苗接种需求受到短期压制。之后随国内疫情逐步好转,疫苗接种需求很快回升,推动批签发总量超越过去两年的水平。
在疫情激发民众疫苗接种积极性的同时,也将很多新兴的疫苗企业推到了幕前。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为这一高门槛行业注入了活力,我国疫苗行业的格局或将在未来产生变化,技术更新快、产品新且丰富的公司有望得到更好发展。
创新疫苗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市场主要增量
在新生人口数稳中略降的大趋势下,疫苗市场仍在快速扩张,其核心原因是接种率的上升和创新品种的问世。尤其是可以自主定价的二类苗市场,因产品更新隐含了重要的结构性机会。
疫苗的创新可以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类:(1)全新预防领域、(2)原有品种升级换代、(3)联苗、(4)“国内新”产品。基于我国巨大的受众市场,这四种方式均可能创造可观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具体边际变化较大的产品包括:肺炎疫苗快速放量,沃森肺炎结合疫苗填补市场短缺;HPV疫苗Merck产品保持逐年递增,万泰2价苗上市进入爬坡期;人用狂犬病疫苗总量稳定,康华人二倍体苗产量提升;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正式上市,潜在大方向等待国产产品进入;四价裂解苗占比迅速提升,流感鼻喷苗上市。
新产品陆续落地,把握品种升级机遇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疫苗产业驱动力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最初覆盖基础疾病到如今向更多样的病种和亚型、更全面的预防效果进化。尤其在二类苗领域,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经过发酵正陆续显现效果,近年来众多全新或是升级产品的落地就是证明。
基于疫苗广泛适用的特性,不论是开拓全新预防领域、原有品种升级换代、联苗或是“国内新”产品,都有成为重磅品种的潜力,投资者应积极把握疫苗品种升级的机遇。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市场大、竞争少、能带给公司来明显边际效益的核心品种。
风险提示:
(1)行业负面事件风险:疫苗,特别是二类苗的实际需求与受众个体的接种意愿直接挂钩,如果行业出现负面事件,很可能导致民众短时间内接种意愿大幅下降;
(2)政策风险:疫苗涉及受众广,其生产、运输、销售都受到政策严格监管,若对应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对行业产生影响;
(3)产品竞争风险:部分疫苗拥有较多供应商,甚至同时受到同类联苗的竞争,如果供应商不能适应这种竞争可能影响其产品销售
01
疫情推动疫苗行业发展,批签发总量提升,新兴企业崭露头角
新冠疫情的出现影响了国内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也使预防用疫苗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因为限制外出政策以及CDC忙于抗疫的关系,2020Q1疫苗接种需求受到短期压制。之后随国内疫情逐步好转,疫苗接种需求很快回升并超越过去两年的水平。
从代表供给端的批签发总数据(中检院,直接叠加口径)看,2020年剔除春节因素后各月疫苗批签发都处于常规或以上水平,全年共批签发疫苗6.50亿支(直接叠加口径),与过往2年5.56、5.70亿支相比有明显增加。其中多个新兴二类苗品种增量明显,具体我们会在下文分产品阐述。
目前产品生产端仍是传统企业占据绝对地位,2020年共有42家企业有产品获得批签发,与过去数年变化不大。
疫情激发民众疫苗接种积极性的同时,也将很多新兴的疫苗企业推到了幕前,例如主打mRNA疫苗平台的艾博生物、斯微生物、深信生物等,或是背靠大型集团的雅立峰等。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为这一高门槛行业注入了活力,我国疫苗行业的格局或将在未来产生变化,技术更新快、产品新且丰富的公司有望得到更好发展。
02
创新疫苗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市场主要增量
受到已上市疫苗品种及民众观念限制,我国疫苗接种群体中幼儿占比很大。在新生人口数稳中略降的大趋势下,疫苗市场仍在快速扩张,其核心原因是接种率的上升和创新品种的问世。
疫苗的创新可以大致上分为四类:(1)全新预防领域、(2)原有品种升级换代、(3)联苗;(4)“国内新”产品。第一类需要开拓新的预防领域(新的疾病、新的基因型),例如2020年全球都在聚焦的新冠病毒疫苗;第二类是对现有疫苗进行改进,例如狂犬病疫苗从较早的地鼠肾细胞发展到Vero细胞、人二倍体细胞,或是使用了新的技术平台、新的佐剂等等,最终提升了疫苗的纯度和效果、减少了副反应发生的概率和程度;第三类则是将已有疫苗整合,减少接种针数,例如整合了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灰、Hib的五联苗;第四类“国内新”则是指同类疫苗海外已经存在,或甚至国内已有进口产品但没有国产产品。疫苗产量有限但需求远超普通药品,仅仅靠进口很难满足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这种背景下即使是“国内新”产品也可能会创造可观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国内的创新疫苗主要来自外资企业进口及国内民营疫苗公司,同时国资背景的各大生物所也参与其中。过往几年,多个创新疫苗上市并实现放量,但仍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随其他跟随者开始崭露头角,我国疫苗新品普及率有望快速提升。
2.1 肺炎疫苗:快速放量,沃森肺炎结合疫苗填补市场短缺
肺炎链球菌根据荚膜多糖的种类分为90种以上血清型,目前已问世的疫苗因技术原因难以实现全血清型的覆盖,因此研发时一般追求覆盖更多当地常见类型。我国常规使用的肺炎疫苗包括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和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肺炎结合疫苗适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是全球销售体量最大的疫苗。产品最早由惠氏独家向全球供应,后惠氏被辉瑞收购。之前惠氏引入中国的7价肺炎结合疫苗在国内得到了一定认可,批签发量呈上升趋势。但2015年后,该产品注册证到期未续退出了中国市场,造成国内婴幼儿肺炎疫苗市场的真空。2017年辉瑞升级版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获批重回市场,但受限于进口数量,疫苗的可及度不高。
2019年末,来自沃森的首个国产13价肺炎结合苗获批上市,拉开国产化序幕。获批后第一年沃森即取得446.51万支批签发,大大弥补了辉瑞供应的不足。从产能看,沃森的肺炎结合苗与肺炎苗共用约3000万支的产能,估计未来数年肺炎结合疫苗供应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国内其他制造商中,民海生物(康泰生物,13价)、智飞绿竹(15价)、兰州所(13价)、安特金(13价)等均在研发阶段,其中民海生物的产品已在上市注册的现场检查阶段,如果顺利的话估计2021年内即可上市。
23价肺炎疫苗主要适用于2岁以上人群,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把肺炎疫苗列为推荐疫苗。由于国内民众接种疫苗普遍有重视婴幼儿、轻视儿童和成人的习惯,23价肺炎疫苗的普及度较低。目前多个地区把该苗纳入了本地免疫规划,部分地区老年人可进行免费接种。从批签发情况看,近几年23价苗的普及率有明显提升,2020年总批签发量已达1739.33万份。
国产企业的23价肺炎疫苗中,沃森生物2017年上市;民海2018年上市;成都所2019年重新复产;科兴生物2020年末新上市,尚未有批签发数据。虽然市场规模不能与肺炎结合疫苗相提并论,23价肺炎疫苗也是非常实用、且效果已得到充分验证的产品。
2.2 HPV疫苗:Merck产品保持逐年递增,万泰2价苗上市进入爬坡期
HPV疫苗一度是国内关注度最高的成人疫苗,2016年7月GSK的Cervarix在国内获批,并于2017年7月完成首次批签发正式上市销售。2017年5月Merck的4价Gardasil国内获批,2018年4月,9价Gardasil国内提前取得有条件获批。MSD的两款产品由智飞生物代理全国推广销售工作。由于早期用户教育非常成功,民众接种意愿强烈,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2019年末,首款国产HPV疫苗——万泰的2价苗获批上市。上市首年万泰的销售体系尚在搭建状态,再加上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万泰2价HPV共批签发245.61万份,对应约8亿元的产值。预计未来3年公司HPV疫苗将继续快速爬坡。
目前上市的4款HPV苗在定位上有一定差异:GSK2价苗的接种年龄为9-26岁,2针完成免疫程序;Merck的4价苗适用20-45岁,9价苗适用16-26岁,3针完成免疫程序;万泰2价苗适用于9-45岁,3针完成免疫程序。目前从各家营销角度来看,2价苗以开拓低龄增量市场(新进入年龄范围的年轻女性)为主,4/9价则主要覆盖国内的存量市场。
2020年12月,智飞生物公告与Merck续签合作协议,约定HPV苗(4价+9价)2021-2023H1的采购额为102.89、115.57、62.60亿元,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增至120.40、135.96、89.43亿元。可以预期后续Merck的产品供应还将稳步增长。
国内生产企业中,泽润生物(沃森)、成都所/北京所、瑞科生物、康乐卫士等众多单位的研发线中具有不同型号的HPV疫苗,目前来看处于上市申请中泽润生物的进度相对靠前。
2.3 人用狂犬病疫苗:刚需产品总量稳定,康华人二倍体苗产量提升
狂犬病病死率高达100%,因此疫苗的需求非常刚性。即使在2016年、2018年的疫苗事件以及2020年的疫情期间,人用狂苗市场也未被撼动。
WHO推荐的狂犬病疫苗共四种:人二倍体细胞疫苗、鸡胚细胞纯化疫苗、Vero细胞疫苗和鸭胚纯化疫苗。参与供应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单位也比较多,但过去数年中因行业事件、质量控制等因素供应商有所减少。2020年共8家疫苗制造单位有批签发数据,而2018年共11家单位有批签发。
目前国内的主流狂犬病疫苗载体为地鼠肾细胞和Vero细胞,成都康华仍然是唯一一家生产人二倍体狂苗的制造商。人二倍体狂苗副作用较小,但产量也不如动物细胞狂苗,再加上更高的价格,所以在国内普及度还比较低。康华近几年升级了自身的微载体贴壁生产工艺,批签发从前几年约百万剂的水平增长到了2020年的370万剂,在当年批签发狂苗中的占比也提升到4.71%。
狂犬病疫苗的刚性需求使它的市场渗透率维持在高位,市场规模基本已经定型。像成都康华这样在载体上打差异牌的方式会是产品整体销售金额的主要变化动力。而海外主流采用的兽用狂犬病疫苗免疫方式预计在国内推广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2.4 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正式上市,潜在大方向等待国产产品进入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疾病表现为疼痛、瘙痒以及皮疹,病程持续2~4周。一般水痘患者病愈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系统,当被重新激活时即引发带状疱疹。所有年龄的人群都可能患带状疱疹,但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升高。
全球范围共有两个带状疱疹疫苗,分别是Merck的减毒疫苗Zostavax(2006年上市)和GSK的重组疫苗Shingrix(2018年上市)。前者对50-59岁中老年人的保护率接近70%,而后者对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保护率达到97%,因此当Shingrix上市后很快成为了主流品种,2019年全球销售18.10亿英镑。
目前国内仅有GSK的Shingrix上市,获批时间为2019年5月,首次批签发则是在2020年4月。
遗憾的是,由于佐剂等因素,Shingrix的全球产能并不是很高,进口国内的量也受到严格的入关质控要求限制。截止2020年末,Shingrix共批签发164.97万剂,后续进口规模能增长到多少尚待观察。考虑到Shingrix的稀缺性以及相对较高的价格(3200元/2针),仍有大量潜在市场有待国产产品上市后挖掘。
目前国内有多家企业开展了带状疱疹疫苗的研发,进度靠前的产品均使用了减毒疫苗平台。其中长春高新旗下百克生物的带疱疫苗进度最快,有望于2023年上市。其他企业如康希诺、艾博生物等企业在基因重组、mRNA等较新的技术平台上进行带状疱疹疫苗的开发,暂时尚未进入临床阶段。
按目前国内各企业研发进度,我们判断带状疱疹疫苗的国内普及将分为渗透率提升和产品技术升级两个阶段。考虑到带疱疫苗广泛的潜在受众以及国内老龄化加剧的趋势,该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元规模
2.5 流感疫苗:四价裂解苗占比迅速提升,鼻喷苗上市
国内上市的流感预防疫苗有四种:灭活全病毒疫苗、裂解疫苗、亚单位疫苗和鼻喷减毒活疫苗。
灭活全病毒疫苗免疫原性好,但副反应也较大。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主要成分是病毒裂解、水解后的关键片段,能够引导人体产生免疫记忆,但减少了诱发不相关免疫作用的可能。其中亚单位疫苗免疫原性和副反应都偏弱,而价格较高。裂解疫苗在免疫效果和副反应方面居中,价格方面更能被广泛接受,因此成为了我国流感预防的核心产品。鼻喷减毒活疫苗是2020年4月新上市品种,通过鼻粘膜方式给药更便捷,同时能够快速起效形成黏膜免疫。
目前我国流感灭活全病毒疫苗有上市许可但无实际生产。流感亚单位疫苗供应商仅中逸安科一家,批签发不稳定且总量偏小,2020年仅批签发5.37万支。
根据免疫范围,流感裂解疫苗分为两种,传统的三价流感裂解苗包含A1、A3、BV三类流感病毒,四价流感裂解苗则在此基础上额外增加了BY型病毒,扩大了覆盖面。国内四价苗最早于2018年上市,当年获批的公司是华兰生物和长生生物(已取消),2019年新增供应商金迪克,2020年又新增长春所、科兴生物和武汉所。
流感裂解疫苗共2个规格:用于6个月-3岁儿童的0.25mL/7.5μg型和用于3岁以上人群的0.5mL/15μg型。其中儿童型裂解疫苗目前依然仅有三价版本。
2020年,随着华兰等供应商的新产能投入使用,成人规格产品批签发大幅增长,全年批签发4717.89万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产品的升级速度也非常明显,四价苗批签发比例已超过70%。其中华兰生物和长春所生产的成人型流感苗中超9成是四价。
流感鼻喷减毒活疫苗由长春高新旗下长春百克研发,2020年4月获得上市许可。该产品系冻干三价流感疫苗,适用年龄为3-17岁,通过鼻腔粘膜给药,每年流感季前接种一次(每个鼻孔0.1mL)。疫苗接种5天内会在粘膜内产生 IgA形成黏膜屏障,并通过血液循环遍及全身粘膜,缩短了感染后免疫空白期,而对应的注射用非活流感疫苗需要在接种14天后产生抗体。
流感鼻喷减毒活疫苗上市时间较短,第一次批签发在2020年8月完成,尚处于市场推广初期,首年生产规模较小,2020年全年批签发156.69万支。考虑鼻喷给药的便利性及快速起效的优势,我们认为该产品未来数年存在快速放量的可能。
2.6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总量稳定,联苗是趋势
Hib是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重要致病菌,会引起肺炎和脑膜炎等疾病。Hib疫苗也是国内较早就引入的二类苗之一,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得到了长期确认。Hib的接种程序为4针:2月龄第1针,再每间隔1-2个月注射1针共2针,最后在1周岁后加强1针。
Hib疫苗的批签发数据在2013年-2019年期间出现了持续且较明显的下降,2020年Hib疫苗批签发1114.64万支,好于2019年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智飞三联苗停售后大幅增加了Hib单苗的供应。
国内Hib系联苗共3种,分别是赛诺菲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联合疫苗(百白破+IPV+Hib,五联苗,2011年上市)、北京民海生物(康泰生物旗下)的无细胞百白破和b型流感联合疫苗(百白破+Hib,四联苗,2013年上市)和北京智飞绿竹(智飞生物旗下)的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流脑AC群+Hib,三联苗,2014年上市)。
智飞的三联苗2019年注册证到期后停售,短时间内Hib单苗比例有所提高,但不影响联苗替代单苗的大趋势。
2020年四联苗获批556.33万支,五联苗获批630.30万支, 整体Hib系疫苗供应保持在2000多万支的水平。
2.7 轮状病毒疫苗:稳步放量,Merck产品有望继续增长
轮状病毒是引发婴幼儿急性肠胃炎的主要原因,多见于6月龄至3岁婴幼儿。同时有研究发现该病毒还可引起肠道外多脏器(心脏、肺、肝、胰腺等)损害。目前对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疫苗接种后不能完全达到免疫效果,但可以减轻症状,避免严重腹泻。
我国国产RV疫苗仅有兰生所的1价疫苗“罗威特”,是使用多年的传统产品。其年销售大约在500-700万支水平。Merck的5价RV疫苗“乐儿德”在2018年4月取得注册证,为国内民众带来了另一种选择。两个产品的免疫方式均为3针/人,具体接种时间上有一定差异。
5价RV疫苗自2018年9月开始取得批签发,2020年共获批399.33万支,略少于2019年,占据市场约37%。根据智飞生物2020年12月公告的与Merck续签的协议,2011-2013H1期间智飞向Merck约定基础采购额为10.40、11.05、5.72亿元,按此规模推算,未来“乐儿德”年进口量将提升至600万支以上。
轮状病毒疫苗格局较好。在研产品中,兰州所的3价苗有上市申请,其他临床内产品距离上市还有较远距离。
2.8 水痘疫苗:批签发有所增加,核心企业地位未变化
水痘多发于春秋季,主要在12岁以下儿童中传播。疫苗来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抵御水痘感染的同时也能减少水痘引起的并发症。1-12周岁儿童只需接种1剂,13岁及以上人群需间隔接种2剂。
民众对水痘疫苗的认知相对比较充分,使该疫苗成为了一个大品种,渗透率近90%。市场常规年批签发量在2000万支左右,2020年增加至2758.45万支。
2018年长生生物退出市场后,供应商主要包括长春百克、长春祈健和上海所,此外,荣盛生物和科兴大连也加入到供应当中。
2.9 肠道病毒EV71疫苗:科兴供应收缩
肠道病毒71型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之一,同时也会引起脑炎、脑膜炎等疾病,感染多发于5岁以下幼儿。我国香港、台湾、山东等地都发生过疫情的爆发,2008年-2009年更是出现过跨省传播的疫情。
国内获得上市批件的有武汉所(Vero细胞)、昆明所(人二倍体细胞)和北京科兴生物(Vero细胞)三家。从批签发看,科兴从2019年起显著减少了EV71疫苗的生产量,昆明所也呈现逐年小幅下降趋势,而武汉所每年批签发量略有增加。EV71疫苗也成了2020年少数批签发下降的二类苗。
2.10 流脑疫苗:1类苗批签发减少,智飞切换AC-Hib到ACYW135
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为呼吸道传染病,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共分为A、B、C、D、29E、X、Y、Z、W135、H、I、K、L共13个血清群。90年代初,中国的A群流脑感染占所有流脑感染的96%以上,近年来该比例已下降到60%左右,而C群的占比正在增加。
目前国内的疫苗已经覆盖了主要的A、C、Y、W135群,其中A群和A+C群的流脑多糖疫苗在2007年时被纳入一类苗范畴。根据免疫计划,A群的接种时间为6-8月龄,共两针。A+C群的接种时间为3.5和6周岁,同样为2针。近年来A群多糖批签发数有明显下降。
二类苗中AC结合流脑疫苗(此处包含智飞的AC-Hib联苗)的批签发比较稳定,ACYW135国内使用较少。2019年智飞生物AC-Hib不再生产后,公司将更多生产资源放在了ACYW135多糖疫苗上,因此导致AC结合疫苗批签发下降而ACYW135多糖疫苗数量增加。
2.11 脊灰疫苗:OPV、IPV切换完成,步入稳态
脊灰疫苗即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疫苗,可分为两大类: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和脊灰灭活疫苗(IPV)。其中OPV早在1978年就以口服糖丸形式进入了国家免疫计划。2015年WHO宣布II型脊灰病毒已在全球范围被消灭,不再有预防必要。
2016年5月,原先使用的口服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被替换为I、III型的二价减毒活疫苗(bOPV),同时引入脊灰灭活疫苗用于首次接种。标准接种流程为2/3/4月龄各一次再加4周岁强化接种一次。
2020年1月,卫健委、财政部、工信部和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国家免疫规划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程序调整相关工作的通知》,将脊灰的免疫程序由1针IPV+3针OPV调整为2针IPV+2针OPV(不过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之前已有2+2针的接种方式存在)。
2014年后,昆明所(医科院生物所)不再供应OPV,市场由北生研(原天坛生物旗下)独占。2016年,北生研新的口服bOPV上市。2017年时我国已全面完成tOPV向bOPV的切换。2019年昆明所开始供应bOPV。OPV每年的批签发数据非常巨大,估计存在不少出口以及大剂量包装使用不完全的情况。
IPV因为进入国家免疫计划在过去数年中出现较快增长。供应商从最早仅有赛诺菲一家进口供应商(包括灭活脊灰单苗以及五联苗两个产品),到如今已有赛诺菲、昆明所和北生研三家制造商。
2020年国内IPV单苗全年批签发总量在2695.12万瓶人份,再加上五联苗630.30万人份,共计3325.42万份,与每人两次接种的频率基本相符。
2.12 新冠疫苗:20年底注册上市,当年无批签发数据
新冠疫情催生出新疫苗的需求,世界各国制药巨头与Biotech公司纷纷加入紧急研发中。目前,全球范围已有多家企业的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包括EUA):Gamaleya、BioNTech&辉瑞、Moderna、阿斯利康&牛津、国药北京所等。
目前国药旗下北京所的新冠疫苗是唯一国内已取得EUA的产品,获批时间为2020年12月30日,尚没有形成批签发。国内其他公司或单位,如国药武汉所、科兴生物康希诺、智飞生物、康泰生物等也处于研发较为靠前的水平,其中科兴生物已向NMPA提交EUA申请。以当前全球抗疫形势看,疫苗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其需求甚至可能持续多年。
03
新产品陆续落地,把握品种升级机遇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疫苗产业驱动力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最初覆盖基础疾病到如今向更多样的病种和亚型、更全面的预防效果进化。尤其在二类苗领域,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经过发酵正陆续显现效果,近年来众多全新或是升级产品的落地就是证明。
基于疫苗广泛适用的特性,不论是开拓全新预防领域、原有品种升级换代、联苗或是“国内新”产品,都有成为重磅品种的潜力,投资者应积极把握疫苗品种升级的机遇。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市场大、竞争少、能带给公司来明显边际效益的核心品种。例如上文提到过的独家联苗、肺炎结合疫苗、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等。
04
风险提示
行业负面事件风险:疫苗,特别是二类苗的实际需求与受众个体的接种意愿直接挂钩,如果行业出现负面事件,很可能导致民众短时间内接种意愿大幅下降;
政策风险:疫苗涉及受众广,其生产、运输、销售都受到政策严格监管,若对应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对行业产生影响;
产品竞争风险:部分疫苗拥有较多供应商,甚至同时受到同类联苗的竞争,如果供应商不能适应这种竞争可能影响其产品销售。
评级说明及声明
股票投资评级:
强烈推荐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20%以上)
推 荐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10%至20%之间)
中 性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10%之间)
回 避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10%以上)
行业投资评级:
强于大市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中 性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5%之间)
弱于大市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
负责撰写此报告的分析师(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报告确认: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研究报告是针对与公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公司研究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未经书面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将采取维权措施追究其侵权责任。
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您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近期重点研究报告
【平安宏观】“就地过年”的经济和市场影响——2021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展望
【平安银行】财富管理深度报告:从嘉信理财看大众财富管理突围之路
【平安地产】房地产经纪系列专题三:地产与证券对比——基于经纪佣金率视角
【平安非银】社区团购:重构履约的推荐式新型电商——兼论对保险业务启示
【平安宏观】如何看待“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兼论中国是否存在“过早去工业化”的风险
【平安大消费】2020社零3.9%,关注今冬疫情对1q21消费影响
【平安基金研究】债券基金系列研究(四):可转债基金画像与优选
【平安非银】保险科技专题研究(三):B2B2C流量为王,颠覆传统业务模式
本周重点报告精选(2020.12.28-2020.12.31)
本周重点报告精选(2020.12.21-2020.12.25)
平安证券研究所官方小程序
“平安研究”
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