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野牛】以猎虎闻名的拉祜族为什么能跟野牛和平共处?
保护云南西双版纳的印度野牛是我们团队的一个新项目。前几天,我们介绍了这个独特物种的 10个 Fun Facts。今天,让我们聊一聊它跟当地人的奇妙关系。
▲ 印度野牛体型健硕,四肢白色,体重可达1吨,是牛家族中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历史上拉祜族以擅于猎虎而闻名,拉祜语称虎为“拉”,用火烤香为“祜”,“拉祜”即“猎虎的民族”。既然拉祜族面对万兽之王都无畏无惧,要捕猎牛科动物的巨无霸——印度野牛按道理也肯定难不到他们。
但有趣的是,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拉祜族人对印度野牛并不感兴趣,奇迹般地在村寨周边保存了一个印度野牛的种群。这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但随着低地森林的破坏及狩猎威胁,云南的种群只剩下约200头,原本分布于高黎贡山的种群已消失,而藏东南的种群情况不明 (Ding et al. 2018)。
我们去年与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绿基会)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版纳勐海野牛保护项目,首次野外工作中我们主要通过社区访谈及生物多样性快速调查,了解当地村民能与印度野牛和平共处的原因。
▲ 云南省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乡的一个市集 (图片来源:Jim Goodman)
拉祜族人与印度野牛的
特殊情感
对勐海这个拉祜族的村民来说,印度野牛并不罕见。很多村民知道我们的来意后,都纷纷打开手机,手舞足蹈地跟我们分享他们邂逅野牛的照片及视频,诉说他们的亲身经历。即使他们认为印度野牛是危险的动物,却对它们有种特殊的情感。 他们说,只要在那里待上三天,一般就能见到印度野牛。此话一点不假,我们一个调查队队员甚至与一头公牛有过“西班牙式的亲密接触”,落得一块瘀青。
从有关东南亚狩猎文化的文献中,我们得知大型猫科动物的肉其实并不好吃,猎人打虎是为了取它的骨和毛皮卖钱,而有蹄类动物 (如野牛、水鹿和野猪) 则是猎人喜爱的猎物。我们的访问及野外调查结果,也证明了当地村民是不折不扣的好猎手,不少大型动物都已经在当地灭绝。
那,为何他们偏偏放过印度野牛呢?
▲ 盗猎及非法贸易是东南亚印度野牛种群面临的最大威胁,它的肉被放上餐桌,部分内脏被当做传统医药,牛角被制成装饰品出售。
因为这里流传着一个民间传说,说杀了印度野牛会招噩运,甚至会被天打雷劈。看来,当地村民深信印度野牛具有灵性,或者是有神灵庇佑。
其中一个参与我们调查的村民说印度野牛曾经闯入他家四公顷大、被1.5米高铁丝网围起的农地,把他种植的玉米吃清光,但他看来却没有一丝怨恨,只认为这是一件很自然,很普通的事。
▲ 印度野牛把玉米叶子吃清光了,但对玉米穗和秸秆却不感兴趣
拉祜族有万物有灵的传统信仰,这些信仰对村民和印度野牛的关系会不会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知名民族学家 Damrong Tayanin 曾研究靠近版纳的老挝北部村落的传统文化,并出版了《寮国克木族的狩猎及捕渔文化》一书,当中有描述道:
象、犀牛和野牛等动物不被猎杀,可能是因为这些动物与人类的守护神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猎杀这些动物会造成自然的失衡,危害猎人及其家人的安全。但猎杀凶猛动物,如大型猫科动物,则是允许的,因为它们的神灵被认为是邪恶的。
其实还一些物种也是由于宗教信仰被保护起来了,值得我们以后再给大家分享!
拉祜人与印度野牛的和谐生活
除了在精神层面的关系,拉祜人与印度野牛的生活也是交叠在一起的。
拉祜族小规模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模式为野牛创造了有利的生活条件。 当耕地变得贫瘠,农民便会暂时放弃这块农地,把生产转移到新的地方。这些被闲置的农田很快就会长满野草,然后长出高茎禾草 (如芒草) 和先锋树种 (如血桐)。林草镶嵌的生境正正是印度野牛觅食和藏身之优良场所。
▲ 草地和林地镶嵌式的植被
但在当地逐渐扩展的大型商业性农场意味着这种传统土地利用模式的改变,对当地印度野牛的未来带来重大挑战。
现时勐海项目点的印度野牛关键栖息地里面有两个大型农场,一个是约1,000公顷的柿园,另外一个是约1,300公顷的橙园。柿园会利用除草剂清除印度野牛爱吃的杂草。橙园虽然实施人手除草,但会对橙树喷洒防虫剂,令印度野牛有机会吃或喝到被农药污染的草或水。虽然有些农民相信印度野牛很聪明,不会去啃食带有农药的草,但这个说法我们未能考证。
另一方面,印度野牛闯入果园吃草或穿越农地时,魁梧的身体会把一些果树苗推到或踩坏。每棵橙树需要投资约600元才开始收成,但现时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只提供每棵橙树25元的补偿。
话虽如此,但由于投资回报大,相信当地的商业性果园会越来越多,使印度野牛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
▲ 野牛最爱吃除草后长出来的嫩草
因此,如何加强当地社区对印度野牛保护的意识,让社区以野牛为荣,是我们项目开展中极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们将尽我们能力,让版纳拉祜族和印度野牛的和谐关系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 勐海项目点已在印度野牛出没区域竖立宣传牌
最新文章